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轨道交通下层状地基中混凝土排桩隔振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晶磊
陈丰泽
+2 位作者
胡子良
曹晋源
杨烁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48,287,共8页
为了研究在轨道交通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排桩的隔振效果,特建立“车轮-轨道-地基”耦合模型,通过轨道竖向不平顺功率谱建立不平顺轨道并模拟列车在其表面行驶过程,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在混凝土排桩几何参数变化的情况下对混凝土排桩隔振效...
为了研究在轨道交通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排桩的隔振效果,特建立“车轮-轨道-地基”耦合模型,通过轨道竖向不平顺功率谱建立不平顺轨道并模拟列车在其表面行驶过程,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在混凝土排桩几何参数变化的情况下对混凝土排桩隔振效果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排桩具有一定的隔振效果,随着各个参数的变化其隔振效果也会发生改变;桩长的增加,地基表面和地基深处隔振效果增强;随着埋置深度和桩间距的增加,混凝土排桩的隔振效果均下降,布置混凝土排桩埋深越浅隔振效果越好,布置混凝土排桩越紧密隔振效果越好。在土层的分界面上会出现振动加强的效果,在实际施工中应注意土体分层面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轨道交通
耦合模型
不平顺轨道
混凝土排桩
隔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速铁路路堤对环境振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洪运
王海洋
+3 位作者
刘乾坤
董捷
胡建林
周小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4,共6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路堤填高、坡率对环境振动的影响,在京张高速铁路路基段附近开展现场实测,研究其环境振动的传播衰减规律。基于现场实测结果利用FLAC3D建立数值仿真模型,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进行路堤填高...
为研究高速铁路路堤填高、坡率对环境振动的影响,在京张高速铁路路基段附近开展现场实测,研究其环境振动的传播衰减规律。基于现场实测结果利用FLAC3D建立数值仿真模型,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进行路堤填高、坡率对环境振动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现场实测振级幅值均小于63 dB,整体而言测点振级随着测点与线路外轨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当路堤高度为1 m时,相对于路堤高度为0 m测点在距铁路线距离60 m范围以内振级出现反弹放大的现象;当路堤高度大于2 m时,相对于路堤高度为0 m对环境振动的影响大;因此,建议路堤高度在设定时不小于2 m;当边坡直立时地表振动最小;当坡率大于0时,相对于边坡直立时对环境振动的影响大;因此,建议采用U型槽结构路堤,其对环境振动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
高速铁路
路堤
现场实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冻融循环下路基改良土力学特性及破坏应变能密度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崔宏环
张振寰
+3 位作者
何静云
杨兴然
王伟浩
王小敬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57-1963,共7页
为了探究冻融循环条件下水泥改良路基土的力学特性变化,设计正交试验方案进行相应冻融循环条件下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强度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排序,找到最佳试样配合比,并引入破坏应变能密度的概念,从能量角度对宏观力学变化规律进行了探...
为了探究冻融循环条件下水泥改良路基土的力学特性变化,设计正交试验方案进行相应冻融循环条件下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强度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排序,找到最佳试样配合比,并引入破坏应变能密度的概念,从能量角度对宏观力学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条件下,水泥改良土经历1次冻融循环作用后强度降低明显,初始黏聚力最大降低49.4%;水泥改良土强度影响因素中龄期及压实度的敏感性较强;水泥改良土在不同围压下经历1次冻融循环,破坏应变能密度分别降低41.12%、38.84%、34.73%、37.80%;分析发现破坏应变能密度和宏观强度与冻融循环次数呈负相关,与围压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破坏应变能密度
水泥改良土
冻融循环作用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排桩隔振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刘晶磊
杨烁
+2 位作者
魏宝川
吴浩
赵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6-234,共9页
为了研究单排桩的桩长、桩径、桩间距以及振源距离等因素在连续型荷载作用下的隔振效果与非单调性,通过室外试验,以连续型荷载作为振源,以地表振幅降低比作为评价指标,对以上影响单排桩隔振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桩长可以...
为了研究单排桩的桩长、桩径、桩间距以及振源距离等因素在连续型荷载作用下的隔振效果与非单调性,通过室外试验,以连续型荷载作为振源,以地表振幅降低比作为评价指标,对以上影响单排桩隔振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桩长可以提升隔振效果,当桩长增加1.67倍时,有效隔振区域增大2.29倍。增大桩径可以增加有效隔振区域,桩径增大3倍,有效隔振区域增加2.32倍。增大桩间距会降低隔振效果,当桩间距增大3倍时,桩后区域振幅降低比也随之增大,有效隔振区域的距离变远,并且有效隔振区域变小5.42倍。振源距离的增加也不利于单排桩在连续型荷载作用下的隔振。随着振源距离的增加,振幅降低比Ar值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非单调性,当振源距离与10 cm桩径一半的比值为1~7时,Ar达到最大值。当振源距离与10 cm桩径一半的比值为15.6~24.0时,Ar达到最小值,在波谷区范围内存在有效隔振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单排桩
室外试验
连续型荷载
非单调性
隔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拟满内力遗传算法的方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拓扑优化
被引量:
1
5
作者
谢军
郭飞
+3 位作者
朱守芹
梁金晓
阎杰
董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7-252,共6页
为了解决方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离散变量拓扑优化问题,通过遗传算法随机生成初始拓扑构形,采用启发式算法检查并修正拓扑构形;以方钢钢管截面型号、拓扑变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优化变量,以结构造价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独立拓扑变量...
为了解决方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离散变量拓扑优化问题,通过遗传算法随机生成初始拓扑构形,采用启发式算法检查并修正拓扑构形;以方钢钢管截面型号、拓扑变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优化变量,以结构造价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独立拓扑变量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拟满内力遗传算法的方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拓扑优化方法;拟满内力遗传算法初始总群中部分个体由拟满内力算法的优化解产生,并且将拟满内力算法作为算子加到遗传操作后运行;同时对传统遗传算法的罚函数进行改进,提高遗传算法运行效率;通过算例对12杆桁架结构优化前、后模型及拓扑优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拟满内力算法与遗传算法,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方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拓扑优化总造价更低;拓扑优化后的结构杆件较少,并且各杆件均已充分发挥承载能力,拓扑优化效果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
拓扑优化
拟满内力算法
方钢管混凝土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列车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排桩主动隔振研究
6
作者
刘晶磊
刘佳凡
+3 位作者
夏彬
周玮浩
梅名彰
尹姜鳗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5-242,279,共9页
为了研究混凝土排桩作为地基中主动隔振屏障时,桩屏障后地基深处隔振变化规律,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轨道-路基-地基三维模型;以振幅降低比作为隔振效果评价指标,将排桩的桩长、埋深及桩间距作为影响地基深处隔振效果的研究变量,分析结果表...
为了研究混凝土排桩作为地基中主动隔振屏障时,桩屏障后地基深处隔振变化规律,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轨道-路基-地基三维模型;以振幅降低比作为隔振效果评价指标,将排桩的桩长、埋深及桩间距作为影响地基深处隔振效果的研究变量,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加桩长、减小埋深以及减小桩间距等方式是降低路基边坡处振动的有效措施;随着桩长增加,地基深度方向隔振效果变好,桩长为15 m时,地基深度方向整体隔振效果已较优;埋深变化对地基深度方向隔振效果影响较明显,埋深越大,地基深处隔振效果越差,当埋深为5 m时,深度方向隔振效果已较差,减小埋深是提升深度方向隔振效果的有效措施;随桩间距越大,地基深度方向隔振效果越差,布置桩时,适当减小桩间距有利于降低列车诱发的深度方向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混凝土排桩
主动隔振
地基深处
有限元
隔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轨道交通下层状地基中混凝土排桩隔振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晶磊
陈丰泽
胡子良
曹晋源
杨烁
机构
河北
建筑工程
学院
土木
工程
学院
河北
建筑工程
学院
河北省
土木
工程
诊断、改造与抗灾重点实验室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省寒冷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48,287,共8页
基金
青海省科技发展资助项目(2021YQ-217)
2022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ZD2022017)。
文摘
为了研究在轨道交通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排桩的隔振效果,特建立“车轮-轨道-地基”耦合模型,通过轨道竖向不平顺功率谱建立不平顺轨道并模拟列车在其表面行驶过程,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在混凝土排桩几何参数变化的情况下对混凝土排桩隔振效果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排桩具有一定的隔振效果,随着各个参数的变化其隔振效果也会发生改变;桩长的增加,地基表面和地基深处隔振效果增强;随着埋置深度和桩间距的增加,混凝土排桩的隔振效果均下降,布置混凝土排桩埋深越浅隔振效果越好,布置混凝土排桩越紧密隔振效果越好。在土层的分界面上会出现振动加强的效果,在实际施工中应注意土体分层面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轨道交通
耦合模型
不平顺轨道
混凝土排桩
隔振效果
Keywords
vibration and wave
rail transit
coupling model
an irregular track
concrete row piles
effect of vibration isolation
分类号
TU311.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铁路路堤对环境振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洪运
王海洋
刘乾坤
董捷
胡建林
周小龙
机构
河北
建筑工程
学院
土木
工程
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省寒冷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4,共6页
基金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B-20210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XY2023043)
+2 种基金
河北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资助项目(2021QNJS07、2021QNJS02、2022QNJS06)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E2020404007)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科技研究资助项目(2022-2106)。
文摘
为研究高速铁路路堤填高、坡率对环境振动的影响,在京张高速铁路路基段附近开展现场实测,研究其环境振动的传播衰减规律。基于现场实测结果利用FLAC3D建立数值仿真模型,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进行路堤填高、坡率对环境振动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现场实测振级幅值均小于63 dB,整体而言测点振级随着测点与线路外轨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当路堤高度为1 m时,相对于路堤高度为0 m测点在距铁路线距离60 m范围以内振级出现反弹放大的现象;当路堤高度大于2 m时,相对于路堤高度为0 m对环境振动的影响大;因此,建议路堤高度在设定时不小于2 m;当边坡直立时地表振动最小;当坡率大于0时,相对于边坡直立时对环境振动的影响大;因此,建议采用U型槽结构路堤,其对环境振动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环境振动
高速铁路
路堤
现场实测
数值分析
Keywords
environmental vibration
high-speed railway
embankment
field test
numerical analysis
分类号
U211.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冻融循环下路基改良土力学特性及破坏应变能密度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崔宏环
张振寰
何静云
杨兴然
王伟浩
王小敬
机构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省寒冷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北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57-196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242)
河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ZD2020325)
+1 种基金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校级创新基金项目(XB201916)
。
文摘
为了探究冻融循环条件下水泥改良路基土的力学特性变化,设计正交试验方案进行相应冻融循环条件下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强度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排序,找到最佳试样配合比,并引入破坏应变能密度的概念,从能量角度对宏观力学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条件下,水泥改良土经历1次冻融循环作用后强度降低明显,初始黏聚力最大降低49.4%;水泥改良土强度影响因素中龄期及压实度的敏感性较强;水泥改良土在不同围压下经历1次冻融循环,破坏应变能密度分别降低41.12%、38.84%、34.73%、37.80%;分析发现破坏应变能密度和宏观强度与冻融循环次数呈负相关,与围压呈正相关。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破坏应变能密度
水泥改良土
冻融循环作用
正交试验
Keywords
safety engineering
failure strain energy density
cement modified soil
freeze-thaw cycle
orthogonal test
分类号
X951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排桩隔振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刘晶磊
杨烁
魏宝川
吴浩
赵敏
机构
河北
建筑工程
学院
土木
工程
学院
河北
建筑工程
学院
河北
建筑工程
学院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6-234,共9页
基金
2022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ZD2022017)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XY202104)
河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373802D)。
文摘
为了研究单排桩的桩长、桩径、桩间距以及振源距离等因素在连续型荷载作用下的隔振效果与非单调性,通过室外试验,以连续型荷载作为振源,以地表振幅降低比作为评价指标,对以上影响单排桩隔振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桩长可以提升隔振效果,当桩长增加1.67倍时,有效隔振区域增大2.29倍。增大桩径可以增加有效隔振区域,桩径增大3倍,有效隔振区域增加2.32倍。增大桩间距会降低隔振效果,当桩间距增大3倍时,桩后区域振幅降低比也随之增大,有效隔振区域的距离变远,并且有效隔振区域变小5.42倍。振源距离的增加也不利于单排桩在连续型荷载作用下的隔振。随着振源距离的增加,振幅降低比Ar值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非单调性,当振源距离与10 cm桩径一半的比值为1~7时,Ar达到最大值。当振源距离与10 cm桩径一半的比值为15.6~24.0时,Ar达到最小值,在波谷区范围内存在有效隔振区域。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单排桩
室外试验
连续型荷载
非单调性
隔振效果
Keywords
vibration and wave
single row piles
outdoor test
continuous load
non-monotonic
effect of vibration isolation
分类号
TU311.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拟满内力遗传算法的方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拓扑优化
被引量:
1
5
作者
谢军
郭飞
朱守芹
梁金晓
阎杰
董捷
机构
河北
建筑工程
学院
土木
工程
学院
河北
建筑工程
学院
出处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7-25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083428)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ZD2021041)
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令计划项目(1911030A)。
文摘
为了解决方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离散变量拓扑优化问题,通过遗传算法随机生成初始拓扑构形,采用启发式算法检查并修正拓扑构形;以方钢钢管截面型号、拓扑变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优化变量,以结构造价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独立拓扑变量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拟满内力遗传算法的方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拓扑优化方法;拟满内力遗传算法初始总群中部分个体由拟满内力算法的优化解产生,并且将拟满内力算法作为算子加到遗传操作后运行;同时对传统遗传算法的罚函数进行改进,提高遗传算法运行效率;通过算例对12杆桁架结构优化前、后模型及拓扑优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拟满内力算法与遗传算法,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方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拓扑优化总造价更低;拓扑优化后的结构杆件较少,并且各杆件均已充分发挥承载能力,拓扑优化效果明显改善。
关键词
桁架
拓扑优化
拟满内力算法
方钢管混凝土
遗传算法
Keywords
truss
topology optimization
imitative full internal force algorithm
concrete-filled square steel tubular
genetic algorithm
分类号
TU323.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列车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排桩主动隔振研究
6
作者
刘晶磊
刘佳凡
夏彬
周玮浩
梅名彰
尹姜鳗
机构
河北
建筑工程
学院
土木
工程
学院
河北
建筑工程
学院
河北省
土木
工程
诊断、改造与抗灾实验室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省寒冷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5-242,279,共9页
基金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ZD2022017)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XY2023044)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XY202203)。
文摘
为了研究混凝土排桩作为地基中主动隔振屏障时,桩屏障后地基深处隔振变化规律,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轨道-路基-地基三维模型;以振幅降低比作为隔振效果评价指标,将排桩的桩长、埋深及桩间距作为影响地基深处隔振效果的研究变量,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加桩长、减小埋深以及减小桩间距等方式是降低路基边坡处振动的有效措施;随着桩长增加,地基深度方向隔振效果变好,桩长为15 m时,地基深度方向整体隔振效果已较优;埋深变化对地基深度方向隔振效果影响较明显,埋深越大,地基深处隔振效果越差,当埋深为5 m时,深度方向隔振效果已较差,减小埋深是提升深度方向隔振效果的有效措施;随桩间距越大,地基深度方向隔振效果越差,布置桩时,适当减小桩间距有利于降低列车诱发的深度方向的振动。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混凝土排桩
主动隔振
地基深处
有限元
隔振效果
Keywords
vibration and wave
concrete row pile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deep foundation
finite element
vibration isolation effect
分类号
TU311.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轨道交通下层状地基中混凝土排桩隔振效果研究
刘晶磊
陈丰泽
胡子良
曹晋源
杨烁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速铁路路堤对环境振动的影响研究
陈洪运
王海洋
刘乾坤
董捷
胡建林
周小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冻融循环下路基改良土力学特性及破坏应变能密度研究
崔宏环
张振寰
何静云
杨兴然
王伟浩
王小敬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单排桩隔振效果试验研究
刘晶磊
杨烁
魏宝川
吴浩
赵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拟满内力遗传算法的方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拓扑优化
谢军
郭飞
朱守芹
梁金晓
阎杰
董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列车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排桩主动隔振研究
刘晶磊
刘佳凡
夏彬
周玮浩
梅名彰
尹姜鳗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