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媒体多任务程度个体策略监控时间变化特征
1
作者 张杰 余飞 +1 位作者 刘少博 张志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40-74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媒体多任务程度个体在前瞻记忆测试中策略监控的时间变化特征。方法:通过媒体使用问卷筛选出重度和轻度媒体多任务个体各20名。使用前瞻记忆测试的双任务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对两组被试测试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正确率、... 目的:探讨不同媒体多任务程度个体在前瞻记忆测试中策略监控的时间变化特征。方法:通过媒体使用问卷筛选出重度和轻度媒体多任务个体各20名。使用前瞻记忆测试的双任务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对两组被试测试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正确率、反应时及反映策略监控的额区正成分进行比较。结果:重度媒体多任务个体在前瞻记忆测试中的反应时快于轻度媒体多任务个体(P<0.001),但二者的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媒体多任务个体的额区正成分在3个时间段内均大于轻度媒体多任务个体(P<0.05),并且振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P<0.05)。结论:重度媒体多任务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付出更多的资源用于策略监控,而轻度媒体多任务个体的策略监控则保持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多任务 前瞻记忆 策略监控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恕干预研究述评——宽恕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宗培 白晋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0-1015,共6页
宽恕能帮助受害者消除愤怒、减轻痛苦,修复心理创伤。在西方,宽恕已被当作干预目标应用于临床和教育领域。结果表明,宽恕干预能明显减少来访者的愤怒、抑郁、焦虑等消极的情绪体验,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如希望和自尊。宽恕过程模型以及RE... 宽恕能帮助受害者消除愤怒、减轻痛苦,修复心理创伤。在西方,宽恕已被当作干预目标应用于临床和教育领域。结果表明,宽恕干预能明显减少来访者的愤怒、抑郁、焦虑等消极的情绪体验,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如希望和自尊。宽恕过程模型以及REACH宽恕模型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宽恕干预理论模型。这两个理论模型均由若干环节构成。在这些环节中,定义宽恕、回忆伤害事件、建立共情、知觉到对他人的伤害、承诺宽恕以及克服阻碍宽恕的因素是促进个体宽恕的重要环节,是在宽恕干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恕 宽恕干预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正念训练对大学生负性情绪唤醒度的效应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汉林 李博文 任维聪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01-806,共6页
目的:探讨短时正念训练对大学生负性情绪唤醒度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大学生60人,将其随机分配至正念训练组和对照组,比较基线和10 min干预后两组在多伦多正念量表(TMS)、主观唤醒度及图片唤醒度评分上的差异。在图片唤醒度评定任务中,... 目的:探讨短时正念训练对大学生负性情绪唤醒度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大学生60人,将其随机分配至正念训练组和对照组,比较基线和10 min干预后两组在多伦多正念量表(TMS)、主观唤醒度及图片唤醒度评分上的差异。在图片唤醒度评定任务中,采用掩蔽技术考察短时正念训练对有意识和无意识负性情绪唤醒度的调节作用。结果:对照组干预后对掩蔽低唤醒图片的唤醒度评分低于基线(P<0.05)。正念训练组干预后的TMS评分高于基线(P<0.01),主观唤醒度评分(P<0.01)及非掩蔽条件下的图片唤醒度评分均低于基线(P<0.05)。结论:短时正念训练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正念状态、降低有意识的情绪加工,提示短时正念训练可能通过认知重评调节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训练 负性情绪 唤醒度 掩蔽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的外显及内隐时间知觉特征
4
作者 任维聪 刘乐 +2 位作者 吴子雨 于鲁露 张志杰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3-498,共6页
情绪与时间加工密切相关,异常情绪条件下通常体验到异常的时间感知。采用时间二分任务和时间预期任务分别测量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组及两个对照组在外显和内隐时间任务中的表现。结果显示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组比对照组在时间预期任务中的反... 情绪与时间加工密切相关,异常情绪条件下通常体验到异常的时间感知。采用时间二分任务和时间预期任务分别测量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组及两个对照组在外显和内隐时间任务中的表现。结果显示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组比对照组在时间预期任务中的反应时更长,预期效应更大,表明其对时间信息的内隐加工表现出异常。研究结果增进了对焦虑症认知特征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焦虑症 外显时间知觉 内隐时间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式呼吸训练对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兰爽 吴艳霞 +1 位作者 王海民 张春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腹式呼吸训练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34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结果:腹式呼吸使SDNN、三角形指数、DI、VLI、TP、LF、LF/HF显著升高,Hf(nu)则显著下降,实验...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腹式呼吸训练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34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结果:腹式呼吸使SDNN、三角形指数、DI、VLI、TP、LF、LF/HF显著升高,Hf(nu)则显著下降,实验组SDNN、三角形、DI、VLI、Lf、Lf(nu)、LF/HF显著高于控制组,而H(fnu)显著低于控制组。VLF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结论:腹式呼吸训练使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均发生显著的变化,降低生理唤醒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式呼吸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微型咨询会话文本的再认优势及顿悟在其中的作用
6
作者 余飞 张志杰 +1 位作者 张杰 张文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5年第8期677-683,共7页
目的:利用隐喻微型咨询会话范式考察心理健康情境下隐喻的再认优势及其与顿悟的关系。方法:将网络公告招募的104名大学生随机分成3组,先阅读隐喻微型咨询会话材料,然后完成再认任务。学习阶段阅读负性认知及相应的隐喻或非隐喻解答并评... 目的:利用隐喻微型咨询会话范式考察心理健康情境下隐喻的再认优势及其与顿悟的关系。方法:将网络公告招募的104名大学生随机分成3组,先阅读隐喻微型咨询会话材料,然后完成再认任务。学习阶段阅读负性认知及相应的隐喻或非隐喻解答并评估其顿悟性,再认阶段加入一些学习阶段未呈现过的解答,让被试判断是否在学习阶段阅读过该解答并评估判断的自信程度。3组再认间隔分别为15 min(n=37)、1 d(n=33)和7 d(n=34),记录解答的再认反应时并依据信号检测论计算解答的再认辨别力和判断标准。结果:3组隐喻解答的顿悟性、再认辨别力、再认判断标准和再认自信程度得分均高于非隐喻解答(均P<0.001),再认反应时均短于非隐喻解答(P<0.001);解答的顿悟性得分与再认辨别力、再认判断标准和再认自信程度得分及再认反应时均正关联(β=0.67、0.18、0.13、-0.39)。结论:本研究提示在心理健康情境下使用隐喻可能会增强长时记忆,顿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记忆 顿悟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