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校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逻辑与路径探索
1
作者 王永颜 邢子怡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8,共8页
校史作为一部立德树人生动的“教科书”,是一所学校的文化精髓所在。校史中展现的矢志报国的情感、教书育人的情怀与进取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等,是对大学校史文化精神内涵的深刻诠释。对于继承发扬优秀校史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校史作为一部立德树人生动的“教科书”,是一所学校的文化精髓所在。校史中展现的矢志报国的情感、教书育人的情怀与进取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等,是对大学校史文化精神内涵的深刻诠释。对于继承发扬优秀校史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情感认同文化认同、丰富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遵循大学精神是灵魂纽带、办学成果是实践典范、杰出校友是人才资源、校史故事是智慧矿藏的内在逻辑,以学校为牵头单位制定校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规划,以教师为主导提升校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水平,以学生为主体增强校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以校史研究为基石铸就课程思政特色建设,切实提升大学校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性、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史 文化育人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阳 陈会珍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8,共8页
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最为集中和发达的区域,但其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京津冀地区是中外合作办学稳中求进的践行者,但服务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欠佳;长三角地区是中外合作办学快速发展的推动者,但与... 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最为集中和发达的区域,但其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京津冀地区是中外合作办学稳中求进的践行者,但服务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欠佳;长三角地区是中外合作办学快速发展的推动者,但与落实高质量发展有所差距;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外合作办学先行先试的探索者,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力不足。面向未来,京津冀地区需瞄准定位,凝聚特色;长三角地区需提质增效,打造样板区;粤港澳大湾区需创新引领,勇立潮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 中外合作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重构的政策诱因 被引量:4
3
作者 寇文亮 宗树兴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20,共8页
新发展阶段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受乡村振兴、教育协同、新型城镇化以及“双减”政策执行等义务教育体系内外重大政策的影响和引领。其中,乡村振兴是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优化的新定位,教育协同是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主体间横向互动... 新发展阶段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受乡村振兴、教育协同、新型城镇化以及“双减”政策执行等义务教育体系内外重大政策的影响和引领。其中,乡村振兴是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优化的新定位,教育协同是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主体间横向互动的新内涵,新型城镇化是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优化的新动能,“双减”政策执行是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重构的新需要。只有厘清这些义务教育体系重大教育政策的执行需求,才能找到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优化的路径,从而更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农村义务教育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农村义务教育 治理体系 乡村振兴 教育协同 新型城镇化 “双减”政策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政策再创造的制度性影响因素及启示——基于F市政策实践的考察
4
作者 杨烁 邓雅薇 李松浩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92,共14页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政策通过政策试点的方式实施,在试点推广扩散过程中存在着政策再创造现象。基于制度嵌入的视角,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构建了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政策扩散中政策再创造的制度性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普通高中多样化发...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政策通过政策试点的方式实施,在试点推广扩散过程中存在着政策再创造现象。基于制度嵌入的视角,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构建了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政策扩散中政策再创造的制度性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政策再创造可以理解为政策嵌入并适应新情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地方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包括路径依赖、政策试点和学习及行政文化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因此,为推动各地开展创新性探索,应健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支撑体系,加大在师资配置、学校考核评估、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并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部门协同和行政管理的开放度、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扩散 政策再创造 普通高中多样化 制度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土文化资源创设化学教学情境--以“胶体的稳定性和聚沉”教学为例
5
作者 李珍 李松丽 乔沛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7-863,共7页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教学情境已成为落实学科育人价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为充分发挥教学情境的育人功能,结合乡土文化资源特点对高职高专化学教学情境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增强化学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促进学生对化学知...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教学情境已成为落实学科育人价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为充分发挥教学情境的育人功能,结合乡土文化资源特点对高职高专化学教学情境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增强化学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基于此,本文以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基础化学》中的“胶体的稳定性和聚沉”单元教学为例,在对教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创设基于乡土文化资源的化学教学情境,力求实现乡土文化资源与课程理论知识的无缝融合,达到化学教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情境 乡土文化资源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思考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0-135,共6页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先后经历了调整探索发展时期、注重内涵发展时期和深化提升发展时期。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党建工作,牢固坚守中方主导权;必须树立“品牌”意...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先后经历了调整探索发展时期、注重内涵发展时期和深化提升发展时期。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党建工作,牢固坚守中方主导权;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以开放促改革;必须坚持“为我所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面向未来,中外合作办学即将进入“普及化”“特色化”发展阶段,在建设教育强国和助力中国教育走向世界中心方面的贡献度将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历史进程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政实践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春晖 王永颜 王利美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6期52-56,共5页
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和谐进步有着重要影响。在全面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实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仍不明显,存在着课程资源不足、缺乏系统规划、师资严重... 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和谐进步有着重要影响。在全面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实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仍不明显,存在着课程资源不足、缺乏系统规划、师资严重短缺、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缺少实践体验和实践条件等问题。家政教育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因此,以家政实践为突破口,开发家政教育课程、引进家政专业教师、建立“家政十室”以及定期举办“家政教育活动月”,集中展示学生家政技能,从而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全面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政实践 中小学 劳动教育 家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材审定治理现代化:内涵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8
作者 潘新民 吴冠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2,共8页
中小学教材审定治理是指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总体格局下,基于治理理论与教育政策执行理论,构建以教材审定管理为核心的多元共治体系。中小学教材审定治理现代化遵循从权力思维到服务思维的教材审... 中小学教材审定治理是指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总体格局下,基于治理理论与教育政策执行理论,构建以教材审定管理为核心的多元共治体系。中小学教材审定治理现代化遵循从权力思维到服务思维的教材审定认知逻辑,从单一管理到多元共治的教材审定行动逻辑。当前,中小学教材审定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法律体系不完善、审定对象界定不统一、审定标准不明确、政务公开机制不规范等挑战。推进中小学教材审定治理现代化,需要在制度创新和效能提升双维度协同发力。从国家教育主权维度定位中小学教材审定工作,完善中小学教材审定法律规范体系,将行政监督机制贯穿于中小学教材审定的全过程,营造良好的中小学教材审定治理的宣传与研究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材审定 治理现代化 多元共治 标准体系 法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中心校域内小学集群式发展策略——基于河北省的调查 被引量:4
9
作者 何金城 寇文亮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1,共5页
乡镇中心校是乡村教育管理机构沿革的化石性产物,是当下乡村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的最基础层级,是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补充,在促进域内小学集群式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梳理乡镇中心校的发展现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乡镇中心校是乡村教育管理机构沿革的化石性产物,是当下乡村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管理的最基础层级,是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补充,在促进域内小学集群式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梳理乡镇中心校的发展现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针对性提高其对于域内小学集群式发展治理能力的基础,也是提升新时代我国农村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基础。总结梳理优质乡镇中心校在先进教育理念普及、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教学教研管理内涵拓展、教育评价引导走向和教师专业化建设独特性促进等方面的经验,能够为其他乡镇中心校提供借鉴,为打通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中心校 小学集群式发展 教育质量观 “主题—模块”课程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管理 校域内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师德内涵拓展及实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宗树兴 寇文亮 吕秋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37-43,共7页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师德内涵拓展与提升。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厚植教育情怀,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增强师德内涵拓展的主动性和融合性,突出其对象性和过程性,重视其开放性和研究性。区域和学校要进一步...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师德内涵拓展与提升。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厚植教育情怀,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增强师德内涵拓展的主动性和融合性,突出其对象性和过程性,重视其开放性和研究性。区域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内涵拓展与转型的集体行动和协同提升,积极组织有效的新时代师德培训活动,打造推广典型,强化师德内涵构建的过程效益,按照师德内涵进行分类研讨,并加强师德内涵拓展课程资源开发共享,引导师德建设全程全域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师德内涵拓展 区域和学校 协同提升 师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幸福感、伊斯特林悖论与农村成人教育
11
作者 吕国光 吴艳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3,共9页
使用历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9万多个样本数据,评估我国农村居民近20年来主观幸福感的变动过程与趋势,讨论教育、收入等变量的长期影响及其原因。研究发现,伊斯特林悖论在农村居民中普遍存在。排除同伴效应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人口比... 使用历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9万多个样本数据,评估我国农村居民近20年来主观幸福感的变动过程与趋势,讨论教育、收入等变量的长期影响及其原因。研究发现,伊斯特林悖论在农村居民中普遍存在。排除同伴效应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人口比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人口更幸福。“中年危机”在农村地区平均发生在45岁左右。教育水平越高,中年危机的发生机率越低。为此,建议以国民幸福总值取代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驱动模式和绩效评估指标。同时,通过全面提升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和乡村中年人的幸福感认知,建成以终身学习理念指引的学习型新农村,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和优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 国民幸福总值 伊斯特林悖论 乡村成人教育 中年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课程开发的理念导向、逻辑框架和实践向度:来自IB课程的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晶莹 杜蕾 +1 位作者 干沈成 盖立春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9,共14页
国际文凭组织的跨学科IB课程将学生个体特质作为课程开发基石,通过学科特性的独立与融合促进学生的学习本质理解,设计递进与拓展的主题探究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发展。IB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围绕概念驱动的跨学科主题构建课程情境... 国际文凭组织的跨学科IB课程将学生个体特质作为课程开发基石,通过学科特性的独立与融合促进学生的学习本质理解,设计递进与拓展的主题探究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发展。IB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围绕概念驱动的跨学科主题构建课程情境,采用“探究-行动-反思”为线索脉络的多轮迭代教学模式,利用多模态资源支持全球范围的协同知识创生。为强化跨学科课程开发在实践中的持续性发展,IB课程在教师培育上注重课程开发者的跨学科素养,课程质量监测依托多层次、动态发展的评价体系,管理制度上提倡分布式领导力下的群体协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课程开发 IB课程 理念导向 逻辑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叙事结构与文本间性:论电视剧《追风者》的多元叙事策略
13
作者 辛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2-87,共6页
《追风者》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波诡云谲的金融市场作为故事叙述的背景,以主人公魏若来“圆形”的生活轨迹结构全剧。该剧以金融市场的各种活动以及上海地下组织的斗争为线索推动全剧,展现了主人公的思想发展历程;对革命故事的生活话语叙... 《追风者》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波诡云谲的金融市场作为故事叙述的背景,以主人公魏若来“圆形”的生活轨迹结构全剧。该剧以金融市场的各种活动以及上海地下组织的斗争为线索推动全剧,展现了主人公的思想发展历程;对革命故事的生活话语叙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大众化”的创作理念;复仇母题元素的运用,以及多文本之间的对话,扩展了剧作的思想含量,使当代观众接受了一次革命信仰的洗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风者》 圆形结构 复仇母题 文本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建构的内涵与理路
14
作者 吴艳梅 张旭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08,共8页
统编语文教材是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教材中的建构强调引导学生坚定五个认同,增进共同性是建构的基础和方向。教材采用语言与非语言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叙述中华民族共同体“四个共同”的故... 统编语文教材是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教材中的建构强调引导学生坚定五个认同,增进共同性是建构的基础和方向。教材采用语言与非语言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叙述中华民族共同体“四个共同”的故事,以构成教材的核心内容。“人文主题”加“语文要素”的主题单元叙事结构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脉络,并以多模态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中华民族共同体符号。此外,统编语文教材中学习支架的搭建,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观照,助力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语文教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同性 叙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隐性德育功能实现的教室文化的构建
15
作者 张振国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35,共5页
教室文化是一种以教室空间为栽体,通过实体环境、规则系统与活动情境向学生传递价值内涵的文化。完美的教室文化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体现出“栽文化人”“用情感人”“以规导人”的隐性德育功能。指向隐性德育... 教室文化是一种以教室空间为栽体,通过实体环境、规则系统与活动情境向学生传递价值内涵的文化。完美的教室文化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体现出“栽文化人”“用情感人”“以规导人”的隐性德育功能。指向隐性德育功能实现的教室文化的建构,需要确立“德育本位”的建设基调、凸显“全员参与”的营造主体、优化“软硬兼顾”的内容配置及拓宽“技术融合”的运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隐性德育 教室文化 德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的正义性反思及发展建议--基于罗尔斯的正义原则
16
作者 杨烁 侯玉雪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18-22,共5页
以推动教育公平为目标的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本身是一项能够体现正义性的合理政策,但由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了目标偏离,导致了社会公众对其正义性的质疑。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需要重申“指标到校”政... 以推动教育公平为目标的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本身是一项能够体现正义性的合理政策,但由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了目标偏离,导致了社会公众对其正义性的质疑。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需要重申“指标到校”政策的价值取向,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偱证决策路径,构建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到校”政策 高中招生制度 罗尔斯正义性反思 正义性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职业承诺的完全中介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侯玉雪 杨烁 +2 位作者 苏君阳 魏嘉 柯晓岩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35-37,共3页
通过对山东省、山西省和江西省19所民办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查了民办幼儿教师职业承诺在教师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承诺呈正相关关系;职业承... 通过对山东省、山西省和江西省19所民办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查了民办幼儿教师职业承诺在教师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承诺呈正相关关系;职业承诺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职业承诺完全中介了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民办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是工作满意度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若没有高职业承诺这一中介,即便民办幼儿教师具备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其工作满意度也可能不会处于较高水平,由此带来的教师离职造成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幼儿教师 教师职业承诺 教师自我效能感 教师工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明之际金华士人的身份认同与文章观——以危素《金华柳先生文集序》为中心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丽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58,共8页
金华学派自许谦后,柳贯、宋濂、戴良等人由理学家转为文人,这是从黄百家开始学界对金华士人递嬗特点的普遍认识。但是,对士人人生遭际的表层印象并不一定符合士人主观的身份认同。就柳贯、宋濂等人的行藏与撰述来看,他们或仕进艰难、才... 金华学派自许谦后,柳贯、宋濂、戴良等人由理学家转为文人,这是从黄百家开始学界对金华士人递嬗特点的普遍认识。但是,对士人人生遭际的表层印象并不一定符合士人主观的身份认同。就柳贯、宋濂等人的行藏与撰述来看,他们或仕进艰难、才不见用,却意外以文学显名;或世不可为,不得已操觚撰述以载道。他们都以儒者自命,坚守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或出仕行道,或尝试寻找儒与文的折中点,具体到文章观上,就是主张“道之文”,坚持为道德仁义与礼乐刑政立言。虽然在方式上有所妥协,但积极行道的用世精神却从未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士人 危素 《金华柳先生文集序》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观的历史演进、学理分析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松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46-51,共6页
20世纪之后,美国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观先后形成并凸显了三种样态:受西方传统经验主义哲学观影响的道德示范型质量观、受近现代技术决定论影响的技术理性型质量观和受现当代主体能动实践观影响的反思实践型质量观。在教育传统和社会变... 20世纪之后,美国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观先后形成并凸显了三种样态:受西方传统经验主义哲学观影响的道德示范型质量观、受近现代技术决定论影响的技术理性型质量观和受现当代主体能动实践观影响的反思实践型质量观。在教育传统和社会变革之间,这三种样态的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观从不同视角阐释了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中的教师角色、知识基础、教育教学方式、教师教育治理等重要问题。它们是相辅相成、彼此融合和互为承继的关系。在我国,小学职前教师培养培训应注重师范生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养成,凸显师范生个体的主体性伦理情怀。同时,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目标应与国家所制定的教师专业(行业)标准相吻合、相统一,以顺应未来教育对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小学教师职前培养 教师培养质量观 伦理情怀 教师专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