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优化
1
作者 王以明 翟国静 王慧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1-172,共2页
文章结合河北省经济社会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三个方面,特别是针对政策环境方面,探讨了优化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外部环境的措施。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生态系统 外部环境 环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桩承式加筋路堤桩土应力比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俞缙 周亦涛 +1 位作者 鲍胜 蔡燕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5-713,共9页
针对柔性桩承式加筋路堤,建立了路堤-网-桩-土相互协调共同工作的荷载传递模型,通过改进的路堤荷载传递模型和假定的柔性桩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分析了路堤土拱效应和桩土相互作用,根据平衡条件推导获得了新的可以考虑土拱效应、拉膜效应和... 针对柔性桩承式加筋路堤,建立了路堤-网-桩-土相互协调共同工作的荷载传递模型,通过改进的路堤荷载传递模型和假定的柔性桩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分析了路堤土拱效应和桩土相互作用,根据平衡条件推导获得了新的可以考虑土拱效应、拉膜效应和桩土相互作用三者耦合条件下桩土应力比及桩土差异沉降计算公式。通过工程实例的分析计算,验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各因素与桩土应力比的关系。结果表明:网上、下桩土应力比均随路堤填土内摩擦角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桩体压缩模量、路堤填土压缩模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桩间土压缩模量、桩间距的增加而减小,且网下桩土应力比大于网上桩土应力比;网上桩土应力比随土工格栅抗拉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网下桩土应力比随土工格栅抗拉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网上、下桩土应力比差随土工格栅抗拉强度、路堤填土重度和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桩土应力比和桩土差异沉降理论计算值与工程实例实测值对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桩承式加筋路堤 桩土应力比 土拱效应 拉膜效应 桩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拱效应的刚性挡墙墙后主动土压力 被引量:21
3
作者 俞缙 周亦涛 +1 位作者 蔡燕燕 涂兵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06-2310,共5页
考虑平移模式下刚性挡土墙墙后填土中的土拱效应,采用中心圆弧拱迹线法得到了不同填土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条件下,挡土墙的滑裂面倾角和侧向主动土压力系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平微分层法求解得到了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主动土... 考虑平移模式下刚性挡土墙墙后填土中的土拱效应,采用中心圆弧拱迹线法得到了不同填土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条件下,挡土墙的滑裂面倾角和侧向主动土压力系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平微分层法求解得到了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的解析式。与前人理论研究成果及试验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本文理论得到的平移模式下刚性挡墙墙后主动土压力合力略小于Paik和应宏伟计算结果,大于章瑞文计算值;土压力合力作用点高于Paik理论解和应宏伟计算结果;侧向主动土压力系数与Paik理论解和应宏伟理论解基本相等。相较于其它方法,本文理论得到的刚性挡墙墙后主动土压力分布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拱效应 刚性挡土墙 主动上压力分布 应力莫尔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土挡墙拉筋轴向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广庆 周亦涛 周乔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0-654,共5页
基于剪力滞模型基本原理对加筋土挡墙筋土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根据拉筋轴向应力是由拉筋周围土体发生剪切位移而产生,紧邻拉筋周围土体仅受剪应力作用的假定,将加筋体单元中土体分为内、外两层,建立了拉筋轴向受力平衡方程,推导出了加... 基于剪力滞模型基本原理对加筋土挡墙筋土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根据拉筋轴向应力是由拉筋周围土体发生剪切位移而产生,紧邻拉筋周围土体仅受剪应力作用的假定,将加筋体单元中土体分为内、外两层,建立了拉筋轴向受力平衡方程,推导出了加筋土挡墙拉筋轴向应力特解。理论分析表明,加筋土挡墙中拉筋轴向应力沿拉筋长度L呈非线性分布,且在x≤L/2时出现一个峰值;当水平拉筋沿筋长方向出现凹陷或凸起时,在该位置将产生拉力峰值。该研究成果合理解释了加筋土挡墙中拉筋轴向应力出现多个峰值以及越靠近墙底部潜在破裂面位置越接近墙面板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剪力滞模型 拉筋轴向应力 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桩桩承式加筋路堤的差异沉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周亦涛 杨广庆 +1 位作者 薛晓辉 俞缙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针对柔性桩桩承式加筋路堤,建立路堤-网-桩-土相互协调共同工作的荷载传递模型,通过改进的路堤荷载传递模型和假定的柔性桩桩侧摩阻力分布模式,获得土拱效应、拉膜效应和桩土相互作用耦合下的桩土差异沉降、路堤等沉面高度等计算公式.... 针对柔性桩桩承式加筋路堤,建立路堤-网-桩-土相互协调共同工作的荷载传递模型,通过改进的路堤荷载传递模型和假定的柔性桩桩侧摩阻力分布模式,获得土拱效应、拉膜效应和桩土相互作用耦合下的桩土差异沉降、路堤等沉面高度等计算公式.通过工程实例的分析计算,验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路堤等沉面高度和桩土差异沉降均随路堤填土内摩擦角的增大先减小而后增加,随桩体压缩模量、桩土压缩模量比、桩间距增加而增大,随桩间土压缩模量、土工格栅抗拉强度、置换率的增加而减小;路堤等沉面高度随路堤填土压缩模量增加而增加,随路堤填土容重和填土高度增加而减小;桩土差异沉降随路堤填土压缩模量增加而减小,随路堤填土容重和填土高度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桩 桩承式加筋路堤 土拱效应 路堤等沉面高度 桩土差异沉降 桩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应变损伤变量测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以明 周亦涛 +1 位作者 周庆东 杜西岗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7,共4页
岩土材料变形破坏损伤测度关系到其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在考虑了现有岩土损伤模型不完备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岩土材料的损伤值存在上限1的非可达性,提出了以应变对线弹性本构曲线的偏离量(差应变)与应变的比值作为损伤量度的方法。... 岩土材料变形破坏损伤测度关系到其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在考虑了现有岩土损伤模型不完备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岩土材料的损伤值存在上限1的非可达性,提出了以应变对线弹性本构曲线的偏离量(差应变)与应变的比值作为损伤量度的方法。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分析表明,其可对初始损伤和临界损伤进行准确计算。同时,根据岩石脆性破坏试验,指出岩石在由弹性阶段向非弹性阶段过渡时存在材料损伤度的陡增区间,其与岩石材料内部微裂纹的扩展与相互屏蔽作用有关,在这个区间岩石的应变和损伤会出现局部化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力学 损伤测度 损伤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筋材旋转抛物面变形的桩承式路堤桩土应力比
7
作者 蔡燕燕 江文放 +3 位作者 俞缙 周亦涛 涂兵雄 刘士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963-967,共5页
在前人的桩承式路堤桩土应力比理论分析体系基础上,考虑加筋材料旋转抛物面的实际变形形态,改进桩承式加筋路堤的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经过工程实例验算表明,改进后的计算结果较前人的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测值,证明了该改进方法的合理性... 在前人的桩承式路堤桩土应力比理论分析体系基础上,考虑加筋材料旋转抛物面的实际变形形态,改进桩承式加筋路堤的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经过工程实例验算表明,改进后的计算结果较前人的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测值,证明了该改进方法的合理性。进一步分析了加筋材料的拉伸模量和填土高度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网下桩土应力比随加筋材料抗拉强度和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大,网上桩土应力比随加筋材料抗拉强度和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承式路堤 加筋材料 旋转抛物面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