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纤技术的舰船高速网络通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燕 田云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54-156,共3页
针对舰船上采用的网络通信系统存在速度慢、质量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光纤技术的舰船高速网络通信系统设计。基于光纤技术对网络通信系统的硬件平台进行设计,对设计硬件平台进行架构设计;引入光纤高速传输算法对传输信号进行优化计算,完成... 针对舰船上采用的网络通信系统存在速度慢、质量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光纤技术的舰船高速网络通信系统设计。基于光纤技术对网络通信系统的硬件平台进行设计,对设计硬件平台进行架构设计;引入光纤高速传输算法对传输信号进行优化计算,完成对提出系统的设计。通过仿真实验,对设计的系统进行可行性验证,证明设计系统具有通信速度快、通信质量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技术 高速 网络 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信息管理软件可靠性估计研究
2
作者 张青云 田云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由于传统方法设计模型时,选择的控制点不佳,导致评估结果偏离软件实际。此次提出的舰船信息管理软件可靠性估计方法,根据构建的可靠性估计框架,重新选择控制点。设计一个由分段四次多项式基函数定义的模型,通过计算软件的可靠程度和重... 由于传统方法设计模型时,选择的控制点不佳,导致评估结果偏离软件实际。此次提出的舰船信息管理软件可靠性估计方法,根据构建的可靠性估计框架,重新选择控制点。设计一个由分段四次多项式基函数定义的模型,通过计算软件的可靠程度和重要程度,完成对软件可靠性的估计。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提出方法得到的估计结果,最接近软件的实际工作情况。可见该方法设计的模型,性能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信息 管理软件 可靠性 估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中心化子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翠 吴冰 刘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2-355,共4页
设m,n是任意非零整数,且满足(m+n)(m-n)≠0,M是实或复数域F上的Hilbert空间上的一个因子von Neumann代数.利用代数分解方法证明了M上满足2mφ(AB)+2nφ(BA)=mφ(A)B+mAφ(B)+nφ(B)A+nBφ(A)的非线性映射φ为可加中心化子,并刻画出具体... 设m,n是任意非零整数,且满足(m+n)(m-n)≠0,M是实或复数域F上的Hilbert空间上的一个因子von Neumann代数.利用代数分解方法证明了M上满足2mφ(AB)+2nφ(BA)=mφ(A)B+mAφ(B)+nφ(B)A+nBφ(A)的非线性映射φ为可加中心化子,并刻画出具体形式φ:A→λA(λ∈F,■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von NEUMANN代数 中心化子 非线性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海上数据浮标的水动力分析
4
作者 沈娴 赵艳 白向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18,共3页
由于受到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海洋中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有所增大。因此,加大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力度显得尤为必要。舰船海上数据浮标通过搭载相关的仪器设备能够对海洋水文信息进行观测,依托这些信息可以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各... 由于受到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海洋中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有所增大。因此,加大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力度显得尤为必要。舰船海上数据浮标通过搭载相关的仪器设备能够对海洋水文信息进行观测,依托这些信息可以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各类灾害的防控提供可靠依据。为了确保海上数据浮标搭载的各种仪器设备能够保持稳定运行,必须确保浮标本身的可靠性。本文从舰船海上数据浮标的作用入手,分析了舰船海上数据浮标的水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海上数据浮标 水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自适应二维经验模态分解在SAR目标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胡媛媛 韩彦龙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0-43,87,共5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识别问题,提出基于快速自适应二维经验模态分解(FABEMD)的方法。FABEMD可实现对SAR图像的快速分解,获得描述目标低频至高频信息的多层次固态模函数(BIMF)。基于结构相似性指标剔除多层次BIMF中的噪声成分...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识别问题,提出基于快速自适应二维经验模态分解(FABEMD)的方法。FABEMD可实现对SAR图像的快速分解,获得描述目标低频至高频信息的多层次固态模函数(BIMF)。基于结构相似性指标剔除多层次BIMF中的噪声成分,保留高鉴别力部分。分类阶段采用联合稀疏表示对保留的BIMF进行表征分类。基于MSTAR数据集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结果验证了其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识别 快速自适应二维经验模态分解 结构相似性 联合稀疏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数字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田云霞 张青云 林海霞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7-152,共6页
传统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存在结构复杂、响应速度差等缺陷。为精准控制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需设计一种新型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并采用数字控制方法控制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采用电流模控制技术,通过随电源电压... 传统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存在结构复杂、响应速度差等缺陷。为精准控制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需设计一种新型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并采用数字控制方法控制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采用电流模控制技术,通过随电源电压呈现二次方曲线变化的自偏置电流调节新型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上、下阈值门限电压,控制迟滞电压,改善电路响应速度;同时通过温度补偿方式降低新型电路基准电压温度敏感系数,使迟滞电压温度灵敏度较低,迟滞电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小的漂移程度。经过实验分析发现,该方法控制下的多路通信电源欠压锁定电路电源电压在1.65 V/μs时,输出电压上升和下降时间是36 ns,控制电路能量消耗平均值为51.684μW,电路响应速度较快,能耗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通信 电源 欠压锁定 数字控制 迟滞电压 基准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新型镁合金锻压工艺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田云霞 高燕 林海霞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94,99,共4页
以始锻温度、终锻温度、模具预热温度和变形速度作为输入层神经元,并以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作为输出层参数,构建了4×24×1三层拓扑结构的汽车用新型镁合金锻压工艺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预测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tra... 以始锻温度、终锻温度、模具预热温度和变形速度作为输入层神经元,并以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作为输出层参数,构建了4×24×1三层拓扑结构的汽车用新型镁合金锻压工艺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预测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traingd函数、traingda函数、trainlm函数的镁合金锻压工艺的神经网络模型的平均相对训练误差分别为4.51%、4.58%、3.65%。对于选择trainlm函数的模型进行了样本验证,结果是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为4.02%。该模型预测能力强、预测精度高。AZ80-0.3Ti镁合金的锻压工艺优选为:始锻温度390℃,终锻温度280℃,模具预热温度260℃,变形速度6.5 m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新型镁合金 锻压工艺 传递函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数学模型的割草装置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樊炳倩 雷艳玲 杨翠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6-50,共5页
以自动化割草装置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阶段割草装置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不高、运动控制精确度低、无法适应复杂的多种使用环境条件及自动续航能力低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运动数学模型建立的自动化割草装置控制系统。在运动数学模型建立的条件... 以自动化割草装置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阶段割草装置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不高、运动控制精确度低、无法适应复杂的多种使用环境条件及自动续航能力低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运动数学模型建立的自动化割草装置控制系统。在运动数学模型建立的条件下,搭建割草装置对草地的模式识别模型,实现割草过程中的障碍规避;建立运动控制过程数学模型,以机器视觉信号为反馈,形成闭环控制,计算出行进过程中存在的角度偏差,不断调整自动行走姿态;结合机器视觉和运控数学模型,实现割草装置的自动回归控制,并进行自动充电。试验结果表明:割草装置在生长茂密和稀疏两种草地中,能够进行草地的精确识别;在自动行走过程中,控制系统计算出的角度偏差与预先设置的角度偏差几乎相同。由此可为割草装置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草装置 运动数学模型 机器视觉 角度偏差 自动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韩琛晔 田云霞 闫晶 《湖北农机化》 2019年第19期158-158,共1页
物联网是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智能家居是未来生活的标准。以STM32控制器为主控中心,结合zigbee无线技术与各种传感器开发了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实时性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强,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关键词 嵌入式 智能家居 ZIGBEE 物联网 STM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新息算法的阶次未知的Wiener系统参数估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琛晔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4,共7页
针对阶次未知Wiener系统辨识模型过参数问题和最小二乘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行列式比确定阶次和基于分解技术的多新息最小二乘估计方案。首先,利用系统数据构造数据矩阵,利用行列式比方法估计系统的阶次;然后,利用分解技术将线性模块... 针对阶次未知Wiener系统辨识模型过参数问题和最小二乘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行列式比确定阶次和基于分解技术的多新息最小二乘估计方案。首先,利用系统数据构造数据矩阵,利用行列式比方法估计系统的阶次;然后,利用分解技术将线性模块代入到非线性模块的特定项中,建立线性参数和非线性参数相互分离的估计模型,减少算法的计算量;其次,设计参考模型处理估计模型中存在的未知的内部变量,使内部变量转化为间接可测的变量;最后,采用一定的新息长度修改标量新息为多新息,提高估计算法的性能。通过分析不同噪声和不同新息长度对所提出算法的影响,验证该算法的鲁棒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估计方案在估计精度和收敛速率上都优于递归最小二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估计 阶次未知Wiener系统 分解技术 多新息最小二乘 参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数据处理的种植管理系统应用
11
作者 胡媛媛 李晓红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4-237,共4页
以分布式数据处理的种植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剖析得出各子系统由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功能模块、分布式和智能式数据处理模块组成。各子系统之间相互通信,建立起种植管理系统,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用户对象及不同农作物之间的数据传... 以分布式数据处理的种植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剖析得出各子系统由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功能模块、分布式和智能式数据处理模块组成。各子系统之间相互通信,建立起种植管理系统,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用户对象及不同农作物之间的数据传递与共享。模拟验证表明:系统在数据传输与共享过程中运行速度快、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管理系统 分布式数据处理 数据传输与共享 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