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廓重建仿生假体材料工程化构建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云云 张海军 +2 位作者 张立 王秀 常谨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67-1774,共8页
生物材料为修复耳部缺损,特别是小耳畸形,提供了一种可靠且安全的治疗手段。在跨学科研究的不断推动下,耳廓重建所用材料的种类与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与提升。该文全面综述了高分子材料以及组织工程支架在耳廓重建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生物材料为修复耳部缺损,特别是小耳畸形,提供了一种可靠且安全的治疗手段。在跨学科研究的不断推动下,耳廓重建所用材料的种类与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与提升。该文全面综述了高分子材料以及组织工程支架在耳廓重建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这些支架在体外及体内环境下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临床应用效果。然而,尽管耳支架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当前的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如高密度聚乙烯的疏水性及组织工程中干细胞分化的不可控性。因此,该文探讨了新型改性材料的研究与临床中的应用,特别是强调了表面改性技术和创新合成策略的重要性,使改性材料的性能无限接近人耳软骨的特性。此外,该文还总结了耳软骨组织工程中干细胞分化的控制方法。对不同耳支架的应用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进行综述,以期为耳廓重建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重建 耳支架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转移数对食管癌预后和国际TNM分期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合林 何明 +4 位作者 张方林 孟宪利 白世祥 平育敏 杜喜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数对食管癌患者预后和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标准的影响。方法:以1146例10年以上的资料完整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调查资料,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描述生存过程。以转移淋巴结数1枚和≥2枚的不同,...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数对食管癌患者预后和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标准的影响。方法:以1146例10年以上的资料完整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调查资料,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描述生存过程。以转移淋巴结数1枚和≥2枚的不同,对受区域淋巴结转移影响的Ⅱ、Ⅲ期的食管癌以新的标准进行TNM分期:Ⅱa期(T_2N_0M_0和T_3N_0M_0)、Ⅱb期(T_1N_1M_0和T_2N_1(1)M_0)、Ⅲa期(T_2N_1(2)M_0和T_3N_1(1)M_0)和Ⅲb期(T_3N_1(2)M_0和T_4N-M_0)。结果:①114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380例,转移率33.16%(380/1146);共清除淋巴结4270枚,其中转移807枚,总转移度18.9%(807/4270)。②0、1和≥2枚转移淋巴结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9.79%,33.38%和9.35%;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③1和≥2枚转移淋巴结的T_2N_1M_0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49%和24.12%;1和≥2枚转移淋巴结的T_3N_1M_0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1.16%和6.77%;组成间的生存率均有显著差异(P<0.001)、并且T_2N_1M_0期和T_3N_1M_0期的生存率有交叉现象。④新分法Ⅱa期,Ⅱb期,Ⅲa期和Ⅲb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06%,42.15%,28.57%和8.52%,各期之间的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淋巴结转移数明显影响着食管癌的预后,以0、1和≥2枚转移淋巴结分三个级别较为适宜,能够准确地反映淋巴结转移数和预后的关系;基于淋巴结转移数的新法分期标准(0期、Ⅰ期、Ⅱa期、Ⅱb期、Ⅲa期、Ⅲb期和Ⅳ期)能更好地反映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变化;本研究结果为食管癌TNM分期标准提供了修订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外科学 淋巴转移 TNM分期 预后/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方法提取燕麦麸蛋白及其产物的比较 被引量:17
3
作者 赵素斌 张晓平 任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1-79,共9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碱法、超声辅助碱法及超声辅助酶碱法提取燕麦蛋白的工艺。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燕麦蛋白的提取率分别可达31.96%、39.31%、61.43%;根据燕麦蛋白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溶解性及沉淀率,确定碱法、超声辅助碱法和...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碱法、超声辅助碱法及超声辅助酶碱法提取燕麦蛋白的工艺。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燕麦蛋白的提取率分别可达31.96%、39.31%、61.43%;根据燕麦蛋白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溶解性及沉淀率,确定碱法、超声辅助碱法和超声辅助酶碱法所提燕麦蛋白的等电点分别为4.6、3.6、3.8,沉淀率分别为57.92%、63.24%、72.24%;通过氨基酸组成分析和营养价值的评定,可知3种提取方法所提取的燕麦蛋白符合FAO/WHO推荐的模式,超声辅助酶碱法所提取的燕麦蛋白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较其他两种方法的高,说明其营养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麸蛋白 碱法 超声辅助碱法 超声辅助酶碱法 氨基酸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期间细胞因子TNF-α、IL-6与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及其相互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晓刚 郭德和 +1 位作者 边虹 何进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85-1587,1602,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炎症反应过程中致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与中性粒细胞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分别于CPB前、CPB40min、CPB停机和停机后2、6、24h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TNF-...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炎症反应过程中致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与中性粒细胞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分别于CPB前、CPB40min、CPB停机和停机后2、6、24h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IL-6浓度,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结果:CPB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6浓度和中性粒细胞值较CPB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TNF-α、IL-6水平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CPB结束后2h,TNF-α的血清水平达到高峰,CPB结束后24h TNF-α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血清IL-6水平在CPB结束后6h达到高峰,然后下降,CPB结束后24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中性粒细胞的变化趋势同TNF-α。2组TNF-α、IL-6血清水平(高峰值)与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ACC)时间正相关(P<0.01)。围手术期中性粒细胞值与TNF-α、IL-6血清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CPB可触发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升高与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CPB和ACC的时间长短影响TNF-α、IL-6的释放,可能影响到术后患者炎性反应的程度;CPB期间血清TNF-α水平与血清IL-6水平、中性粒细胞的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细胞因子 中性粒细胞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插尿管时机选择的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谷俊霞 赵素斌 +1 位作者 高卫国 李守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19-420,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前插尿管时机的选择。方法选择需插导尿管择期普外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麻醉前用药后20 m in及麻醉前用药前插导尿管,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插管一次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插管... 目的探讨手术前插尿管时机的选择。方法选择需插导尿管择期普外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麻醉前用药后20 m in及麻醉前用药前插导尿管,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插管一次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插管一次成功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麻醉前用药20 m in后插导尿管,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心理压力,提高插导尿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插入术 麻醉前用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晓梅 赵玉涛 +5 位作者 王菊美 赵社芬 韩坤岭 李艳霞 韩雪 范秀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7期2596-2599,共4页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取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细胞使用姜黄素50μg/mL处理,对照组给予等量二甲基亚砜处理;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取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细胞使用姜黄素50μg/mL处理,对照组给予等量二甲基亚砜处理;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性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磷酸化Jagged 1蛋白(p-JAG1)、磷酸化Notch受体1蛋白(p-Notch1)以及磷酸化Notch受体2蛋白(p-Notch2)表达水平。结果:MTT法检测显示,姜黄素可显著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划痕愈合实验以及Transwell实验显示姜黄素可显著抑制HCT116细胞迁移及侵袭。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姜黄素可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以及p-JAG1、p-Notch1、p-Notch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抑制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上皮间质转化,其机制可能与JAG1/Notch2通路失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结直肠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RT联合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肾移植术后AMR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凯 刘永葆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将28例肾移植术后诊断为AMR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例)和治疗组(16例)。两...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将28例肾移植术后诊断为AMR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例)和治疗组(1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泼尼龙0.8 g/d冲击治疗5 d,口服环孢素1.5 mg/(kg·d),CRRT以及强心、利尿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治疗后第7、10日给予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血电解质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 2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4例,其中治疗组14例,对照组10例;3例恶化,其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对照组1例死于脑出血。治疗7、12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BUN和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钠和血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肾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治疗12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移植肾组织浸润的淋巴细胞减少,血管炎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肾小球、小管间质及血管的病理评分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治疗12 d后,两组患者的移植肾组织ED1阳性的单核细胞减少,且治疗组ED1阳性的单核细胞减少更为明显;治疗12 d后,治疗组患者肾小管间质的CD4^+/CD8^+细胞比值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RT联合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组合治疗是治疗肾移植术后AMR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多器官功能衰竭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免疫吸附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的表达
8
作者 付泽娴 薛平 +3 位作者 白净 代杰 李嘉明 谢绍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6-447,共2页
目的:观察皮肌炎(DM)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剌激因子(BLyS)的含量及其mRNA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方法:ELISA法测定10例皮肌炎患者外周血中BLyS含量.同时采用RT-PCR技术检测BLyS mRNA在PBMCs中的表达情况。并取健康体检者怍... 目的:观察皮肌炎(DM)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剌激因子(BLyS)的含量及其mRNA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方法:ELISA法测定10例皮肌炎患者外周血中BLyS含量.同时采用RT-PCR技术检测BLyS mRNA在PBMCs中的表达情况。并取健康体检者怍对照。结果:皮肌炎患者外周血BLyS为(10.25±1.19)/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19±0.65)/μg/L;t=5.186.P<0.01];BLyS mRNA在皮肌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高表达(0.39±0.0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1 7±0.01)%;t=5.611,P<0.01]。结论:皮肌炎患者外周血中BLyS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同时伴有PB—MCs BLyS mRNA的高表达,提示BLyS分子水平的改变与皮肌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皮肌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创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治疗
9
作者 李和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常见并发症 低钠血症 治疗 创伤患者 结果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产前筛查高风险胎儿的产前诊断结果分析及妊娠结局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罗艳 赵兵依 +5 位作者 孙艳美 田海深 李亚丽 张艳赏 高健 崔志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482-2488,共7页
背景无创产前筛查针对胎儿非整倍体的筛查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血清学筛查方式,本研究试图获得真实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筛查染色体非整倍体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的阳性预测值(PPV)数据,并初步探讨孕妇对于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及染... 背景无创产前筛查针对胎儿非整倍体的筛查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血清学筛查方式,本研究试图获得真实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筛查染色体非整倍体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的阳性预测值(PPV)数据,并初步探讨孕妇对于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及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胎儿的妊娠选择。目的评估应用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明确NIPT筛查提示高风险病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01-01至2018-12-31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生殖遗传科,经无创产前筛查提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以及胎儿CNVs高风险而需进行产前诊断的52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经羊膜腔穿刺或脐静脉穿刺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CMA的产前诊断。对所有分娩病例在1年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其妊娠结局。结果NIPT提示528例胎儿中447例为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产前诊断的PPV分别为21-三体82.86%(174/210)、18-三体51.52%(34/66)、13-三体12.50%(4/32)、性染色体非整倍体50.82%(62/122)、其他类型三体5.88%(1/17)。NIPT提示81例为CNVs高风险,CMA发现拷贝数变异28例(PPV为34.57%),CMA有明确致病意义者占24.69%(20/81)。<35岁和≥35岁孕妇经产前诊断明确结果异常的比例分别为48.51%(147/303)、70.22%(158/225),<35岁和≥35岁孕妇产前诊断结果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38,P<0.05)。62例确诊为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孕妇中,继续妊娠率为20.97%(13/62);CMA无明确意义8例,其中1例失访、7例选择继续妊娠(1例婴儿具体情况未告知;1例女婴,双手为六指;余5例婴儿发育正常)。结论本研究获得了真实的NIPT筛查染色体非整倍体及CNVs的PPV数据和妊娠结局随访情况,为临床遗传咨询及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无创高风险提示染色体存在可疑异常(染色体偏多/偏少/微缺失/微重复)时,建议同时行染色体核型及CMA检查,以便发现染色体倒位、平衡易位、低比例嵌合以及某些形态上的异常,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无创产前筛查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性染色体畸变 性染色体非整倍体 拷贝数变异 阳性预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靶向调控PTEN/PI3K/Akt通路对胆管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施喆 周丽媛 +2 位作者 赵国栋 孙树刚 薛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91-2098,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靶向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EN)/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对数期生长的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分为4组:空载组、空白对照组、过表达组、...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靶向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EN)/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对数期生长的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分为4组:空载组、空白对照组、过表达组、沉默组。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流式细胞仪、Transwell小室实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凋亡率、侵袭活性和迁移活性。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21、PTEN、PI3K、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PTEN、PI3K、Akt、磷酸化Akt(p-Akt)和mTOR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1对PTEN的作用。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差异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过表达组、沉默组、空载组转染效率分别为(90.27±18.03)%、(91.43±18.26)%和(92.16±18.41)%。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过表达组QBC939细胞增殖活性明显提高(P值均<0.05),凋亡率显著下降(P值均<0.01);与空白对照组、空载组和过表达组比较,沉默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值均<0.01),而凋亡率显著上升(P值均<0.01)。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过表达组QBC939细胞迁移率和穿膜数目均显著增高(P值均<0.01);与空白对照组、空载组和过表达组比较,沉默组迁移率和穿膜数目均显著下降(P值均<0.01)。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过表达组miR-21、PI3K、Akt和mTOR mRNA表达均升高,PTEN mRNA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空白对照组、空载组和过表达组比较,沉默组miR-21、PI3K、Akt和mTOR mRNA表达均下降,PTEN m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过表达组PI3K、Akt、p-Akt和mTOR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TE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值均<0.01);与空白对照组、空载组和过表达组比较,沉默组PI3K、Akt、p-Akt和mTOR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TE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值均<0.01)。miR-21可靶向调控PTEN的表达。结论miR-21沉默可靶向PTEN/PI3K/Akt通路,上调PTEN表达,下调PI3K、Akt、mTOR表达及p-Akt水平,抑制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的恶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信号传导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