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平原贫困县发展瓶颈的突破路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永军 杨英法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7-69,共3页
河北省的贫困县,多数在北部的坝上高原、西北部的燕山山地和西部的太行山地,东南部的河北平原是河北相对富裕的地区,贫困县较少,但也有13个国家级贫困县。河北平原地区处于环京津重地的耀眼光芒下,却出现了这种"灯下黑"怪现... 河北省的贫困县,多数在北部的坝上高原、西北部的燕山山地和西部的太行山地,东南部的河北平原是河北相对富裕的地区,贫困县较少,但也有13个国家级贫困县。河北平原地区处于环京津重地的耀眼光芒下,却出现了这种"灯下黑"怪现象。之所以如此,跟地理环境、政治因素、心理因素皆有关系。河北贫困县存在诸多发展瓶颈,但也有后发优势。突破河北平原贫困县发展的瓶颈,既需探讨适用于所有贫困地区的一般路径,也需专门探讨针对河北平原贫困县的具体路径,从两个方面共同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平原贫困县 发展瓶颈 突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循环农业思路加快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凤娟 张中斗 +1 位作者 汪虹 杨华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5,共3页
本文在分析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现状的基础上,从循环农业的思路出发,对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提出了要求,并从发展思路、发展手段、发展方式、发展功能等方面论述了加快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发展循环农业与调整农业结构的统一——以河北省为例
3
作者 汪虹 马凤娟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19,共2页
本文从我国基本国情、省情和农业结构的现状出发,从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要求、发展功能等方面论述了发展循环农业与调整农业结构的统一。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思考 被引量:20
4
作者 徐立敏 彭克明 赵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25-1825,1856,共2页
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近3年来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在很多地方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但是,文明生态村建设中的缺点和不足也不断暴露出来。通过对邯郸市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考察... 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近3年来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在很多地方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但是,文明生态村建设中的缺点和不足也不断暴露出来。通过对邯郸市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考察,提出现阶段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文明生态村 “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经济效应的两面性及对策 被引量:39
5
作者 李想 杨英法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4-97,共4页
近年来,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有效突破了我国运力不足的瓶颈,产生了诸多正面效应,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引擎。高铁犹如一把双刃剑,其经济效应具有两面性,既具有正面... 近年来,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有效突破了我国运力不足的瓶颈,产生了诸多正面效应,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引擎。高铁犹如一把双刃剑,其经济效应具有两面性,既具有正面效应,也具有负面效应,需要正确利用,将其正面效应发挥到最大而将其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经济 经济效应 两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永刚 徐立敏 卢红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580-6580,6584,共2页
分析了“空心村”形成的原因,论述了农村人居环境的内涵,提出了治理“空心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空心村 人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服妨碍编辑创新的心理因素 被引量:5
7
作者 常勤毅 刘亚敏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1-33,共3页
编辑工作是克服稿件疏漏、缺憾,使其趋于完善、精致的必经环节。编辑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出版物质量的高低,而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决定编辑水平高低的关键性因素。阻碍编辑创新的因素有很多,但编辑身上所存在的一些心理因素,如认知刻板、... 编辑工作是克服稿件疏漏、缺憾,使其趋于完善、精致的必经环节。编辑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出版物质量的高低,而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决定编辑水平高低的关键性因素。阻碍编辑创新的因素有很多,但编辑身上所存在的一些心理因素,如认知刻板、功能固着、盲从以及自大和优越感等却是创新的障碍。如果不能将其有效克服或引导到正确的方向,编辑工作的创新可能会成为空中楼阁。克服或引导这些妨碍创新的不良心理,需妥善利用求异心理和求同心理并实现两者间的双向畅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创新 妨碍 求异心理 求同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的强制性制度供给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以20世纪前半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建设为中心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泉民 赵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5-192,共8页
改善农村金融和给予农民特别支持,是政府能够确保农民因信贷而进一步依赖和支持政府,而且也是"获得农民长期支持的一种有效手段"。20世纪前半期,国民政府为其统治赢得更多合法性和扭转城乡之间资金的非对称性流动,实施了农村... 改善农村金融和给予农民特别支持,是政府能够确保农民因信贷而进一步依赖和支持政府,而且也是"获得农民长期支持的一种有效手段"。20世纪前半期,国民政府为其统治赢得更多合法性和扭转城乡之间资金的非对称性流动,实施了农村金融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促进了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金融发展中的"拓荒成本"和外部性。但政府作为制度变迁"主体",同时也造成了合作金融制度的"异化"。所以,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政府作为不仅体现在要提高"供给引导型"制度变迁的效率,而且还要发挥"需求追随型"进入模式优势;更要注重做好激活、改善农民社会资本的存量,培育和创造农民社会增量,拓展他们发展机会和行动能力。避免跌入所谓的"制度供给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制度供给 农村合作金融 农村金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法律途径的完善探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彭克明 苏庆国 崔建良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共3页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法律作为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是保护环境最强有力的途径。尽管我国已出台了若干...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法律作为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是保护环境最强有力的途径。尽管我国已出台了若干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尚不完善,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推进的需要。本文说明了我国当前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不完善的现状,分析了其成因,阐明了法律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并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做出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环境保护 法律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民增收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庆国 彭克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10133-10134,共2页
从我国农民收入的新变化入手,深入解读中央1号文件精神,提出了新时期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探索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稳定 提高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淑华 周子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383-3384,共2页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初步理清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思路及途径,即:从培育主体意识入手,激发内在文化力量,建立文化融通机制,培育地区新文化。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文化建设 文化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开放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庆国 康建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165-2166,共2页
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互动充分表现为小城镇、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的互动,通过研究,揭示了开放性对互动的影响及其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相关性。这种内在相关性是由国际大环境、国内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所决定的... 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互动充分表现为小城镇、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的互动,通过研究,揭示了开放性对互动的影响及其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相关性。这种内在相关性是由国际大环境、国内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所决定的,同时提出了促进这种健康互动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乡镇企业 农业产业化 互动 开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特色农业发展长效机制研究——以冀南平原邯郸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凤娟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6,共4页
我国的生态农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模式。邯郸东部平原13县作为冀南平原的主要部分,近年来依托自身优势,把发展生态农业与... 我国的生态农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模式。邯郸东部平原13县作为冀南平原的主要部分,近年来依托自身优势,把发展生态农业与开发特色产品紧密结合,生态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本文在分析本地区生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保持生态特色农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特色农业 长效机制 冀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利用农村土地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凤娟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1-43,共3页
为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难题,有必要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正确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的缺陷,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土地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土地循环利用的体制性障碍及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凤娟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65,共4页
把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到土地利用全过程,实现农村土地的循环利用,是解决目前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严重匮乏,土地质量不断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从制度、法律、社会保障、市场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循环利用中... 把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到土地利用全过程,实现农村土地的循环利用,是解决目前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严重匮乏,土地质量不断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从制度、法律、社会保障、市场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循环利用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循环利用 体制障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推进新时期普通高校战略管理的构想
16
作者 兰俊丽 贾志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39-40,共2页
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新时期,高校的办学定位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普通高校如何通过战略管理的创新,突破重点高校所主导的生存空间,成为其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务和中心议题。文章就如何推进新时期普通高校战略管理进行... 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新时期,高校的办学定位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普通高校如何通过战略管理的创新,突破重点高校所主导的生存空间,成为其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务和中心议题。文章就如何推进新时期普通高校战略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期对普通高校实现战略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管理 人本思维 办学特色 管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学者库恩眼中的当代中国
17
作者 李延华 赵希田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8-60,230,共4页
库恩认为,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变迁;要真正理解中国和中国领导人,就要领会中国领导人的思维方式;中国未来30年,政治将更民主,经济也将更繁荣,中国将会在世界上扮演重要角色,也将会面对更加大的挑战。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改革开放 伟大变迁 未来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