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军事领域知识问答系统的多策略检索增强生成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艳萍 陈梅芳 +4 位作者 田昌海 易子博 胡文鹏 罗威 罗准辰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6-754,共9页
基于检索增强生成(RAG)的军事领域知识问答系统已经逐渐成为现代情报人员收集和分析情报的重要工具。针对目前RAG方法的应用策略中的混合检索存在可移植性不强以及非必要使用查询改写容易诱发语义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检索增强生成... 基于检索增强生成(RAG)的军事领域知识问答系统已经逐渐成为现代情报人员收集和分析情报的重要工具。针对目前RAG方法的应用策略中的混合检索存在可移植性不强以及非必要使用查询改写容易诱发语义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检索增强生成(MSRAG)方法。首先,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特点自适应地匹配检索模型来召回相关文本;其次,利用文本过滤器提取出能够回答问题的关键文本片段;再次,使用文本过滤器进行内容有效性判断以启动基于同义词拓展的查询改写,并将初始查询与改写后的信息合并输入检索控制器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再次检索;最后,合并能够回答问题的关键文本片段和问题,并使用提示工程输入生成答案模型来生成响应返回给用户。实验结果表明,MSRAG方法在军事领域数据集(Military)和Medical数据集的ROUGE-L(Recall-Oriented Understudy for Gisting Evaluation Longest common subsequence)指标上相较于凸线性组合RAG方法分别提高了14.35和5.83个百分点。可见,MSRAG方法具备较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能够缓解非必要查询改写导致的语义漂移现象,有效帮助大模型生成更准确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索增强生成 军事知识问答 信息检索 文本过滤 查询改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镍纳米线修饰柔性石墨烯薄膜及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2
作者 杨致远 高大明 +4 位作者 宋彦平 李钊 康俊 韩帅 李年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267-277,共11页
目的针对高频通信对高电磁屏蔽性能的需求,结合激光诱导石墨烯(LIG)的高导电性、结构可控及轻质柔性等特点,旨在开发一种铜镍纳米线(Cu@Ni NWs)增强的三维多孔石墨烯电磁屏蔽薄膜。方法通过简单的旋涂工艺,将Cu@Ni NWs均匀覆盖在LIG的... 目的针对高频通信对高电磁屏蔽性能的需求,结合激光诱导石墨烯(LIG)的高导电性、结构可控及轻质柔性等特点,旨在开发一种铜镍纳米线(Cu@Ni NWs)增强的三维多孔石墨烯电磁屏蔽薄膜。方法通过简单的旋涂工艺,将Cu@Ni NWs均匀覆盖在LIG的表面多孔结构上,成功制备出Cu@Ni NWs/LIG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在优化激光参数(如功率、扫描速率等)调控LIG基底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Cu@Ni NWs负载量对复合材料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利用XRD、XPS、SEM等表征技术分析了Cu@Ni NWs/LIG的形貌、成分和结构。采用四探针技术对材料进行电导率测定,并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评估其电磁屏蔽性能。结果采用梯度旋涂策略对Cu@Ni NWs进行2次旋涂处理时,复合材料表面的纳米线分散效果最佳,电导率达到2012 S/m。该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显著提升,从LIG的18~20 dB提高至43~48 dB,特别是在26 GHz频段,屏蔽效能达到46 dB。此外,经过300次弯曲循环测试后,材料的性能保持率仍超过90%。结论将Cu@Ni NWs均匀覆盖在LIG基体表面,可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介电损耗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其电磁屏蔽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纳米线 激光诱导石墨烯 表面亲疏水 梯度旋涂 电导率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式带孔内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对聚丙烯和聚酯表面改性
3
作者 王赟 王伟伟 +3 位作者 樊智慧 刘峰 师贵虎 王景全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49,共7页
为了提高等离子体对聚合物材料表面处理的应用效果,提出了一种同轴式带孔内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实验结果表明:带孔内电极结构具有更高的放电功率,可在更短的时间内使接触角降的更低.该反应器产生等离子体对聚丙烯和聚酯表面改性,其... 为了提高等离子体对聚合物材料表面处理的应用效果,提出了一种同轴式带孔内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实验结果表明:带孔内电极结构具有更高的放电功率,可在更短的时间内使接触角降的更低.该反应器产生等离子体对聚丙烯和聚酯表面改性,其表面接触角分别从90°降低到40°和从88°降低到30°.采用3种工作气体(氦气、氩气和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效果依次提高.该研究在工业应用中有着实用价值,为改善聚合物材料表面亲水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带孔内电极 材料表面改性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能量沉积方式对飞秒激光切割SiC_(f)/SiC、C_(f)/SiC和CFRP复合材料的影响
4
作者 张都 张晓娟 +1 位作者 梁丽丽 张寰臻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0,64,共7页
采用515 nm绿光飞秒激光器对SiC_(f)/SiC、C_(f)/SiC和CFRP三种复合材料进行切割实验,控制单位面积总沉积能量不变而改变沉积方式,获得三种复合材料的切缝宽度、切缝深度及单脉冲刻蚀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iC_(f)/SiC、C_(f)/SiC和... 采用515 nm绿光飞秒激光器对SiC_(f)/SiC、C_(f)/SiC和CFRP三种复合材料进行切割实验,控制单位面积总沉积能量不变而改变沉积方式,获得三种复合材料的切缝宽度、切缝深度及单脉冲刻蚀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iC_(f)/SiC、C_(f)/SiC和CFRP的切缝宽度随光斑重叠率的增加和切割遍数的减少呈现增大趋势,在高光斑重叠率和低扫描遍数下表现出较高的切缝深度和单脉冲刻蚀速率。综合可得,飞秒激光切割三种材料的刻蚀能力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CFRP、C_(f)/SiC、SiC_(f)/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能量沉积 刻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业亟待校企联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海玉 于珊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2-103,共2页
校企联动机制能为大学生提供高效的创业支持,引导其进行正确创业,驱动创业生态持续发展。因此,需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完善校企联动运作模式,使其兼具针对性、新颖性以及实用性,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业。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校企联动机制 教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去雾中深度学习数据增强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苏欣宇 王涛 +6 位作者 诸葛杰 王华英 胡争胜 张小磊 李佩 苏群 董昭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5,共5页
图像去雾是图像处理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深度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图像清晰度,但训练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对应的真实雾匹配数据对,多采用合成雾作为数据集。现有合成雾多依赖于深度信息、大气散射系数等参数,针对由此作为数据集训练容易造... 图像去雾是图像处理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深度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图像清晰度,但训练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对应的真实雾匹配数据对,多采用合成雾作为数据集。现有合成雾多依赖于深度信息、大气散射系数等参数,针对由此作为数据集训练容易造成颜色失真和去雾不彻底的问题,提出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CycleGAN)合成雾方法。通过该网络进行不匹配数据对训练学习有雾图像的特征,然后赋予清晰图片真实雾特征并与其自身构成匹配数据对,最后再用此类数据集进行去雾训练。结果表明,这些数据集可以有效解决颜色失真和去雾不彻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循环生成对抗网络 图像模糊 图像清晰度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头戴式三维显示的图像质量测评方法和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雪琦 何泽浩 +1 位作者 朱巧芬 曹良才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8-607,共10页
头戴式三维显示设备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元宇宙等领域人机交互界面的常用呈现载体,当前,面向头戴式三维显示图像质量测评的方法和系统依然较为缺乏。提出了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三维显示质量评价理论,设计了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三维显... 头戴式三维显示设备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元宇宙等领域人机交互界面的常用呈现载体,当前,面向头戴式三维显示图像质量测评的方法和系统依然较为缺乏。提出了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三维显示质量评价理论,设计了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三维显示质量测评方法和系统,实现了对头戴式三维显示深度表达能力、畸变、极限可分辨能力和视场角等参量的定量化测评。利用双目视觉原理测试深度表达能力,利用像点弯曲程度和多项式变换关系表示畸变程度,利用条纹MTF值和曲线谷峰比评价极限可分辨能力,利用小孔成像原理拟合视场角。针对两款待测试头戴式显示设备,测得的深度相对误差小于3.5%,畸变程度小于3%,视场角分别为77°1′44″和86°56′26″。测评结果与人眼主观感受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相关方法和系统具有较高的工程适用性,有望在头戴式三维显示质量测评与设计改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显示 头戴式显示 显示质量 图像质量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矢量光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浩 胡晓雪 +2 位作者 贡丽萍 席思星 王晓雷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95,共21页
近年来,太赫兹波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备受关注。其中,具有不同偏振矢量特性的太赫兹光束展现出新颖的光场分布特性,并呈现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综述探讨了太赫兹矢量光束的产生方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对太... 近年来,太赫兹波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备受关注。其中,具有不同偏振矢量特性的太赫兹光束展现出新颖的光场分布特性,并呈现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综述探讨了太赫兹矢量光束的产生方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对太赫兹矢量光束的产生方法进行了系统分类,并介绍了在太赫兹矢量光束生成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这些方法的原理以及生成的矢量光束的特性。此外,总结了利用太赫兹矢量光束开展的典型应用。最后,展望了利用不同器件进行太赫兹矢量光场调控所面临的挑战和可能性。这份综述旨在提供对太赫兹矢量光束产生和应用的全面介绍,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矢量光束 波束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重力仪落体光心质心距调校方法研究
9
作者 范锋 杨佩玺 +4 位作者 王启宇 冯金扬 要佳敏 胡若 吴书清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7,共7页
为了最小化激光干涉式绝对重力仪中落体旋转引入的重力加速度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落体悬吊的光心质心间距调校方法,结合落体的外部结构,搭建了一套简易高效的落体调校装置。该装置采用光电自准直仪测量落体悬吊状态下的俯仰角,可实... 为了最小化激光干涉式绝对重力仪中落体旋转引入的重力加速度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落体悬吊的光心质心间距调校方法,结合落体的外部结构,搭建了一套简易高效的落体调校装置。该装置采用光电自准直仪测量落体悬吊状态下的俯仰角,可实现对落体质心位置的高准确度调节,进而完成对落体光心质心距的调校。对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得到落体光心质心距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18.85μm。最后在NIM-3A型绝对重力仪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悬吊法调校落体的光心质心距优于20μm。若落体旋转角速度控制在0.02 rad/s以内,则落体引入的重力加速度的误差优于1μG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加速度 绝对重力仪 光心质心距 落体 悬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Ps@PDMS纳米碗阵列SERS基底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0
作者 夏津 王金阳 +3 位作者 韩龙浩 黄艳宾 冯越 张慧亮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6,共8页
构建了一种具有纳米碗阵列结构的柔性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并对罗丹明6G和福美双进行了检测分析。首先利用气-液自组装法在玻璃片上制备单层聚苯乙烯(PS)微球薄膜,然后将液-液界面自组装法得到的单层银纳米颗粒转移至PS微球薄膜... 构建了一种具有纳米碗阵列结构的柔性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并对罗丹明6G和福美双进行了检测分析。首先利用气-液自组装法在玻璃片上制备单层聚苯乙烯(PS)微球薄膜,然后将液-液界面自组装法得到的单层银纳米颗粒转移至PS微球薄膜上,再把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涂敷于银纳米颗粒上,经烘干和剥离得到AgNPs@PDMS纳米碗阵列基底。使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对该基底进行测试,以罗丹明6G作为探针分子,测试得到的检测限为1×10^(-8)mol/L,增强因子为4.32×10^(5),测试结果也显示该基底具有较高的均匀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以福美双为探针分子,测试得到的检测限为1×10^(-6)mol/L,并对福美双的拉曼峰强与其浓度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基底能够实现对福美双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柔性基底 有序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
11
作者 陆新路 庞树江 +4 位作者 王小胜 王帅 李慧芩 王丽君 王明哲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9-97,共9页
非点源(non-point source,NPS)污染风险评价是有效管理流域水环境的重要前提。了解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的时空特征,对于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研究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该研究针对王快水库这一北京重要战略水源地,开展基于水环... 非点源(non-point source,NPS)污染风险评价是有效管理流域水环境的重要前提。了解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的时空特征,对于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研究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该研究针对王快水库这一北京重要战略水源地,开展基于水环境容量的非点源污染风险研究,分析丰水年汛期与非汛期、平水年汛期与非汛期、枯水年汛期与非汛期6个时期的土壤养分流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模型校准期与验证期,径流、总氮(TN)和总磷(TP)的纳什效率系数(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NSE)大于0.5,平均绝对百分比偏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在0~1之间,决定系数(R2)大于0.6,模型结果均满足模型的精度要求。校正后的SWAT模型能较好地再现该流域的径流和养分(即总氮和总磷)过程。2) TN和TP在不同水文时期的非点源污染风险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其中,枯水年非汛期TN污染高风险区所占比例最大,枯水年汛期TN高风险区所占比例最小。丰水年汛期TP高风险区比例最大,平水年汛期TP高风险区比例最小,这主要是降水的直接影响。3)冗余分析发现,该流域TN和TP的流失风险与污染物通量、上游输入浓度与水环境容量存在相关关系,验证了对王快水库上游流域展开多尺度的NPS污染风险分析是有必要的。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时空尺度上的NPS污染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水环境容量 SWAT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成像大纵深物体的三维形貌获取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雷 焦小雪 +3 位作者 孙羽 刘少鹏 谢艳 赵星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7-591,共5页
为了满足现代工业所需的大纵深物体的三维形貌获取需求,解决传统结构光三维形貌获取技术纵深较小的问题,借助集成成像这种阵列式多视点获取技术,构建了基于集成成像的大纵深物体的三维形貌获取技术。从集成成像原理出发,分析了集成成像... 为了满足现代工业所需的大纵深物体的三维形貌获取需求,解决传统结构光三维形貌获取技术纵深较小的问题,借助集成成像这种阵列式多视点获取技术,构建了基于集成成像的大纵深物体的三维形貌获取技术。从集成成像原理出发,分析了集成成像三维物点和同名像点之间的关系,得到集成成像光学获取系统参数和三维物体纵深极限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相机和电动平移台构建了扫描式相机集成成像三维形貌获取系统,并对纵深从600 mm到3 600mm相对独立的2个物体构建的大纵深三维物体进行了形貌获取。光学实验结果显示,该集成成像大纵深物体三维形貌获取技术能够单次获取纵深为3 600mm的三维物体的三维形貌,为大纵深物体的三维形貌获取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工程 集成成像 三维形貌 大纵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硅晶粒过程中稳定晶核大小研究
13
作者 秦爱丽 褚立志 +2 位作者 邓泽超 丁学成 王英龙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2-576,共5页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硅晶粒的动力学过程.在模拟中采用了成核长大模型,对室温下的硅晶粒成核过程中稳定晶核所含硅原子数目进行了研究.经过大量的计算以及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发现当稳定晶核所含硅原子数目为6时...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硅晶粒的动力学过程.在模拟中采用了成核长大模型,对室温下的硅晶粒成核过程中稳定晶核所含硅原子数目进行了研究.经过大量的计算以及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发现当稳定晶核所含硅原子数目为6时,计算得出的纳米硅晶粒平均尺寸分布规律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模拟 成核生长过程 稳定晶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硅晶粒成核生长的热力学条件研究
14
作者 秦爱丽 褚立志 +2 位作者 邓泽超 丁学成 王英龙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43-2347,共5页
文中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引入成核生长模型,研究了纳米硅晶粒成核生长过程。结合宏观阻力模型,计算了纳米硅成核和生长所对应的过饱和度范围。结果显示,衬底的二次溅射,造成成核次数增多,生成小尺寸纳米晶粒的数量增加;晶粒成核过程和生... 文中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引入成核生长模型,研究了纳米硅晶粒成核生长过程。结合宏观阻力模型,计算了纳米硅成核和生长所对应的过饱和度范围。结果显示,衬底的二次溅射,造成成核次数增多,生成小尺寸纳米晶粒的数量增加;晶粒成核过程和生长过程所需要的过饱和度范围不同,过饱和度较大(>2600)时成核次数多生长次数少;而过饱和度在250~2600时生长次数多成核次数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洛方法 阻力模型 成核和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和超支化聚酰胺-胺在我国油田化学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毕研刚 许泽军 +3 位作者 贾欣茹 李雁 李武松 刘聪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63-68,共6页
树枝状、超支化聚酰胺-胺及衍生物是一类具有高支化度和独特拓扑结构的高分子纳米材料,在原油处理中可作为破乳剂、絮凝剂、驱油剂和阻垢剂等。重点介绍了季铵盐化和嵌段聚醚前后的改性聚酰胺-胺在含油乳液破乳和絮凝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 树枝状、超支化聚酰胺-胺及衍生物是一类具有高支化度和独特拓扑结构的高分子纳米材料,在原油处理中可作为破乳剂、絮凝剂、驱油剂和阻垢剂等。重点介绍了季铵盐化和嵌段聚醚前后的改性聚酰胺-胺在含油乳液破乳和絮凝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简要阐述了该类聚酰胺-胺及衍生物作为破乳剂和絮凝剂的破乳机理,展望了可循环利用的含磁性体树枝状破乳剂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聚酰胺-胺 破乳剂 絮凝剂 阻垢剂 磁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计算全息和频移的JTC系统多图像光学加密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伟 席思星 +2 位作者 王桂林 李永宏 姜其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0-446,共7页
为了提高JTC光学图像加密系统的实用性,解决其噪声问题,提高其加密效率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全息和傅里叶变换频移特性的JTC系统多图像光学加密方法。首先多幅不同尺寸和类型的图像经过随机相位调制和傅里叶变换,然后傅里叶频谱... 为了提高JTC光学图像加密系统的实用性,解决其噪声问题,提高其加密效率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全息和傅里叶变换频移特性的JTC系统多图像光学加密方法。首先多幅不同尺寸和类型的图像经过随机相位调制和傅里叶变换,然后傅里叶频谱经过频移相位调制后叠加并编码为二元实值计算全息图,最后经过JTC光学图像加密系统完成加密。解密时,加密图像经过4F系统解密获得计算全息图,二元实值计算全息图具有很强的抗噪性,可消除噪声,然后经过傅里叶变换获得多幅解密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多幅不同尺寸和类型图像的并行加密和解密,具有高加密效率,同时多幅图像互为密钥和双重光学密钥使得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图像加密 信息安全 计算全息 JTC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道角动量全息和频移的大容量光学信息加密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伟 张迪 +6 位作者 原昊 于娜娜 席思星 王桂林 马帅 王晓雷 郞利影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2-310,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全息(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和频移的大容量光学信息加密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对多个图像信息的并行加密。首先,对多幅原始图像进行采样,采样阵列的采样间隔取决于具有不同拓扑荷数的螺旋相位的空间频率... 提出了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全息(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和频移的大容量光学信息加密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对多个图像信息的并行加密。首先,对多幅原始图像进行采样,采样阵列的采样间隔取决于具有不同拓扑荷数的螺旋相位的空间频率。然后,多个采样图像信息经过随机相位调制、傅里叶变换和频移相位调制后相干叠加构成轨道角动量保留全息图。最后,将不同拓扑荷的螺旋相位分别编码到轨道角动量保留全息图中,得到轨道角动量选择全息图,进行相干叠加后构成最终的单个加密全息图。解密时,轨道角动量复合选择全息图被加载到空间光调制器上,用包含特定拓扑荷数的涡旋光束照射,并经过傅里叶变换获得多个解密信息。该加密系统具有极高的加密灵活性和极大的加密容量,不仅可以在同一拓扑荷下,设计不同的频移因子来并行加密一组多个图像信息,还可以利用不同拓扑荷对多组图像信息进行加密。该方法将涡旋光束的模式设定为一个新的光学密钥,极大地提高了光学加密系统的安全性。此外,该光学加密方法中,待加密图像信息的尺寸不受空间光调制器的像元数量限制,极大地提高了光学实现信息加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抗噪性和抗剪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信息加密 轨道角动量 全息 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齐次马尔可夫链的径流预测模型——以黄河花园口监测站为例
18
作者 焦建利 李伟 +1 位作者 李梦涛 刘畅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期55-56,58,共3页
本文以周为时间尺度,以黄河花园口站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马尔可夫链径流预测模型。模型以频数法构建转移概率矩阵,以极限分布作为初始分布。结果表明,预测效果较以年或月为时间尺度的传统模型精度更高。
关键词 马尔可夫链 径流预测 花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飞秒激光精密切割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薛博 徐洁洁 +3 位作者 张寰臻 崔梦雅 黄婷 肖荣诗 《电加工与模具》 2022年第5期35-40,共6页
针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切割问题,采用515 nm波长飞秒激光进行切割工艺研究,分别用热影响区宽度、切缝锥角、切割表面粗糙度表征切割质量,用等效切割速度表征切割效率,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脉冲频率对切割质量和效率的影... 针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切割问题,采用515 nm波长飞秒激光进行切割工艺研究,分别用热影响区宽度、切缝锥角、切割表面粗糙度表征切割质量,用等效切割速度表征切割效率,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脉冲频率对切割质量和效率的影响规律,并进行最终的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20 W、扫描速度2500 mm/s、脉冲频率50 kHz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较优的切割质量与效率,得到的切缝周围热影响区宽度约2μm、切缝锥角约1.5°、切割表面粗糙度约Ra1.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激光切割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传输理论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丽涛 边伟 《运筹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9-125,共17页
最优传输问题是寻找概率测度间的最优传输变换的一类特殊的优化问题,近年来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针对传统最优传输问题存在的计算量过大、正则性缺失等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改进的最优传输模型和算法,用于处理实际中的各种问题... 最优传输问题是寻找概率测度间的最优传输变换的一类特殊的优化问题,近年来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针对传统最优传输问题存在的计算量过大、正则性缺失等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改进的最优传输模型和算法,用于处理实际中的各种问题.简述最优传输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介绍Wasserstein距离的概念及其衍生出的Wasserstein重心,探讨离散化最优传输模型及其在正则化等方面的改进,讨论求解最优传输问题的算法进展,综述Wasserstein距离在图像处理领域的简单应用,并展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传输 图像处理 正则化 Wasserstein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