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红波 张帆 +1 位作者 陈志华 王龙轩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2,共19页
作为新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是全面提高土木工程领域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方法。为全面了解人工智能在土木工程中的发展及应用,定性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基本研究领域,定量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土木工程设计、制... 作为新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是全面提高土木工程领域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方法。为全面了解人工智能在土木工程中的发展及应用,定性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基本研究领域,定量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土木工程设计、制造、养维护阶段的研究现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在土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发展瓶颈和研究趋势,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研究思路。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土木工程领域已展开了大量人工智能研究,但各阶段智能化发展不均衡,实际应用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需深入探索神经网络、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智能技术在土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交叉融合,促进土木工程领域人工智能研究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人工智能 智能设计 智能建造 智能养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对土木工程材料和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韩博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9-I0009,共1页
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很容易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不仅施工人员会作业困难,各种建筑工程材料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若继续施工,建筑的施工质量可能达不到设计规范与标准的要求,最终导致建筑结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这也正... 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很容易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不仅施工人员会作业困难,各种建筑工程材料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若继续施工,建筑的施工质量可能达不到设计规范与标准的要求,最终导致建筑结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这也正是北方严寒地区很少开展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原因。下文具体分析低温环境对混凝土、钢材等工程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影响,以指导施工企业更好地进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材料 低温环境 土木工程 北方严寒地区 施工质量 天气因素 规范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模式探索 被引量:10
3
作者 安新正 边金明 申彦利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6-188,共3页
实现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抓好毕业设计工作是关键。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近3年来部分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具体实践,给出了有助于提高土... 实现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抓好毕业设计工作是关键。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近3年来部分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具体实践,给出了有助于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本科生 毕业设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原料煤棚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崔邯龙 张勇 +2 位作者 孟文清 刘波 常丽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80,共5页
为了解决某原料煤棚工程结构形式复杂、施工作业面积狭小等问题,将BIM技术应用到大跨度网壳及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并总结了BIM技术的应用及创新点。通过对挡煤墙混凝土施工模拟,解决了冷却水管和钢筋的碰撞问题;对混凝土与网壳交叉... 为了解决某原料煤棚工程结构形式复杂、施工作业面积狭小等问题,将BIM技术应用到大跨度网壳及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并总结了BIM技术的应用及创新点。通过对挡煤墙混凝土施工模拟,解决了冷却水管和钢筋的碰撞问题;对混凝土与网壳交叉施工工艺进行了模拟并且制定施工安全计划,解决了网壳交叉施工的难点;对网壳吊装进行仿真模拟并结合BIM+VR技术,解决了吊车与构件等可能发生碰撞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将BIM技术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和大跨度网壳结构施工,可以形象有效的安排施工顺序及制定方案,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交叉施工 施工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建筑工程质量对工期影响度的确定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万庆 周冲 +1 位作者 孟文清 刘历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16,共3页
论文建立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施工工期影响度确定模型,并结合工程实例客观准确地确定了建筑工程质量对施工工期的影响度大小。该模型对在处理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时较模糊数学丢失信息少,运算简便,更实用、可靠。
关键词 施工工期 未确知测度 不确定性 影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蚁群算法及其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晔楠 韩沐轩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1-176,184,共7页
为了更加有效解决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多目标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蚁群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将信息素初始化,然后在算法进行遍历过程中引入变异操作和交叉操作,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和有效性。水利工程项目多目... 为了更加有效解决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多目标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蚁群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将信息素初始化,然后在算法进行遍历过程中引入变异操作和交叉操作,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和有效性。水利工程项目多目标优化案例分析表明,较传统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于解的寻找速度更快,解的质量更高,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全局寻优能力。该研究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多目标决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改进蚁群算法 项目管理 多目标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土的工程性质研究现状 被引量:4
7
作者 孟云伟 汪洋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6年第B06期150-154,共5页
针对垃圾土研究的现状,对垃圾土的工程性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主要包括沉降特性、抗剪强度参数和渗透特性这几个实际工程中最关心的3个方面;指出了沉降模型使用中参数选取的不足之处、抗剪强度参数c、φ随时间变化会有所变化等,给出... 针对垃圾土研究的现状,对垃圾土的工程性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主要包括沉降特性、抗剪强度参数和渗透特性这几个实际工程中最关心的3个方面;指出了沉降模型使用中参数选取的不足之处、抗剪强度参数c、φ随时间变化会有所变化等,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土 沉降 抗剪强度参数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糊评估模型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波 姜一天 +2 位作者 张郑贤 金婷 姜新佩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161-166,共6页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问题,考虑了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的复杂性,采用结构方程模糊评估模型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进行了评定,并将模型应用到M水库工程施工阶段。结果表明:该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等级为低等,该模型结果和层次分析...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问题,考虑了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的复杂性,采用结构方程模糊评估模型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进行了评定,并将模型应用到M水库工程施工阶段。结果表明:该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等级为低等,该模型结果和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一致,并与实际工程相符。此外,该模型易于确定指标权重,且计算的风险层指标间的协方差作用系数,可用于量化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从而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综上可知将结构方程模糊评估模型应用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研究具有一定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阶段风险评估 结构方程 模糊评估 权重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彦苍 宁钰 +7 位作者 石华旺 冯胜雷 张晓雄 张春元 于铠源 朱骥 靳子栋 乔威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1-224,共14页
【目的】为了提高水库底泥的高值化利用率,拟使用水库底泥来制备泡沫混凝土,以水胶比、底泥掺量、泡沫掺量为变量【方法】采用Design-Expert 13.0软件中响应曲面法对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分析变量对水库底泥泡沫混... 【目的】为了提高水库底泥的高值化利用率,拟使用水库底泥来制备泡沫混凝土,以水胶比、底泥掺量、泡沫掺量为变量【方法】采用Design-Expert 13.0软件中响应曲面法对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分析变量对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采用SEM和XRD探究了底泥泡沫混凝土微观结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影响顺序为:水胶比>泡沫掺量>底泥掺量,而导热系数的影响顺序为:水胶比>底泥掺量>泡沫掺量。随着水胶比增加,抗压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导热系数逐渐降低。增加泡沫和底泥掺量会导致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均下降。孔隙率与导热系数呈现负相关,符合指数模型。【结论】经优化配比,水库底泥泡沫混凝土在水胶比0.4、底泥掺量30%、泡沫掺量4.2%条件下制备,其28 d抗压强度为18.19 MPa,导热系数为0.1214W/(m·K),表观密度为701.2 kg/m^(3)。微观结果分析表明,底泥掺入量为30%条件下,试块内部物相结合紧密,孔隙分布均匀。研究成果为水库底泥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底泥 泡沫混凝土 响应曲面法 抗压强度 导热系数 影响因素 水胶比 SEM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水库底泥制备人工骨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彦苍 褚清涛 +2 位作者 王育德 靳子栋 乔威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水库底泥中含有大量无机质,经过处理后,可以用底泥生产建筑材料。采用固化剂固化水库底泥制备人工骨料,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固化剂的最优掺量(固化剂的掺量以水库底泥的掺量为基准),其结果为:硅酸钠8%、石膏6%、聚羧酸高效减水剂3%、三乙醇... 水库底泥中含有大量无机质,经过处理后,可以用底泥生产建筑材料。采用固化剂固化水库底泥制备人工骨料,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固化剂的最优掺量(固化剂的掺量以水库底泥的掺量为基准),其结果为:硅酸钠8%、石膏6%、聚羧酸高效减水剂3%、三乙醇胺0.05%(下文简称为SRPT)。然后,掺入最优SRPT作为附加固化剂制备出人工骨料并探究其性能。结果表明:掺入最优SRPT组骨料的筒压强度最大为7.31 MPa,相比于不掺固化剂组提升了44.2%,1 h吸水率为9.34%,堆积密度为937 kg/m^(3)。用SRPT固化剂固化水库底泥制备人工骨料可以高价值利用水库底泥,并且制备的骨料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为水库底泥在水利工程中的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骨料 水库底泥 固化剂 正交实验 筒压强度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式塔筒的减振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申彦利 王高丰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4,共9页
为探究调谐质量阻尼器和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对于钢-混凝土组合式风电塔筒的震致振动的控制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钢混组合式塔筒的数值分析模型,基于不同类别场地环境下选取相应的地震波对3种结构进行相应的非线性时程分析... 为探究调谐质量阻尼器和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对于钢-混凝土组合式风电塔筒的震致振动的控制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钢混组合式塔筒的数值分析模型,基于不同类别场地环境下选取相应的地震波对3种结构进行相应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比在不同场地环境下TMD对主结构的减振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钢混组合式塔架在岩石、硬土场地和软弱土场地下地震响应更激烈;TMD结构能够有效地控制地震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塔筒的振动,且D-MTMDs对震致振动控制效果优于STMD;结构对于岩石、硬土土场地环境下的控制效果略优于其他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塔筒 地震响应 非线性分析 振动控制 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类织物膜材在海洋环境下的自然老化试验
12
作者 刘红波 韩颖 +2 位作者 练继建 刘洋 陈志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82-1191,共10页
针对漂浮式光伏结构中的P类织物膜材在海洋环境下的老化性能,在天津某港口进行了10个月的膜材自然老化试验.研究了膜材强度等级和表面处理类型对P类织物膜材老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膜材的生物污损状况和老化后的力学性能,其中生物污损分... 针对漂浮式光伏结构中的P类织物膜材在海洋环境下的老化性能,在天津某港口进行了10个月的膜材自然老化试验.研究了膜材强度等级和表面处理类型对P类织物膜材老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膜材的生物污损状况和老化后的力学性能,其中生物污损分析包括膜材表面的污损生物种类、单位面积污损生物质量、膜材表面状况和透光性,力学性能分析包括膜材经向和纬向的单轴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结果表明:膜表面污损生物主要为藤壶和海藻,单位面积污损生物质量在不同位置的差异性较大,其范围为22.2~356.0 g/m^(2),平均值约为143.9 g/m^(2);污损生物使膜材涂层表面轻微变黄,透过光可见由于老化造成的黄褐色斑点,透光性变差,且藤壶生物对膜材涂层表面颜色和透光性的影响相较于海藻更为严重;膜材在海洋中暴露10个月后,经向和纬向的单轴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老化保持率总平均值分别为98.5%、98.7%、97.8%和98.2%,经向和纬向的撕裂强度的老化保持率总平均值分别为95.3%和95.2%;建立了P类织物膜材在海洋环境下的老化预测模型,并对膜材老化25年后的力学性能保持率进行预测,发现经向和纬向的单轴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老化保持率均大于50.0%,表明膜材在海洋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本文研究结果为海上漂浮式光伏膜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光伏结构 P类织物膜材 老化试验 生物污损 老化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漏斗吊-拉模板支撑体系力学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13
作者 孟文清 郑雷舰 +3 位作者 冯明宇 崔邯龙 张亚鹏 张陆旭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6-202,共7页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漏斗模板支撑体系材料耗费大、工期较长和施工不便等问题,以内蒙古白家海子煤矿一新建钢筋混凝土漏斗为工程依托,提出一种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利用Midas Gen有限元软件建立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的数值模型,并模拟...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漏斗模板支撑体系材料耗费大、工期较长和施工不便等问题,以内蒙古白家海子煤矿一新建钢筋混凝土漏斗为工程依托,提出一种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利用Midas Gen有限元软件建立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的数值模型,并模拟漏斗施工全过程,分析施工过程中该新型模板支撑体系各构件受力及变形情况;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结构关键部位布置监测点,跟踪监测漏斗施工全过程的整体位移和各构件应力变化。监测结果表明: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各构件应力和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的可行性得到验证。监测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相对于数值模拟结果,施工阶段的实测应力和位移误差均不超过10%,说明该数值模型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钢筋混凝土漏斗施工模拟的受力和变形规律,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漏斗 吊-拉模板支撑体系 受力分析 施工监测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海洋平台基础环境监测方法
14
作者 张超 熊春宝 连思达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7,共6页
针对海洋平台基础海底环境监测人工工作效率低,时间成本高,依赖具有先验知识的技术人员的主观判断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化海洋平台基础环境监测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避免人工主观因素对图像判读的干扰,实现全天候、... 针对海洋平台基础海底环境监测人工工作效率低,时间成本高,依赖具有先验知识的技术人员的主观判断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化海洋平台基础环境监测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避免人工主观因素对图像判读的干扰,实现全天候、自动化、实时的海洋平台基础环境灾害初步预警。首先,通过试验从目前基于深度学习(DL)的主流计算机视觉(CV)算法中筛选出最适合海底三维实时声呐图像分类的基础网络结构。然后,对试验选出的VGG-11算法,使用通道优先卷积注意力(CPCA)模块改进,并通过Grad-CAM热力图验证了CPCA-VGG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CPCA-VGG算法对海洋平台基础各类环境分类评价指标分别达到了Acc_(Top-1) 97.35%、Acc_(Top-5) 100.00%,平均精确率和平均召回率分别为98.62%、98.44%。该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对海洋平台基础各类环境的实时监测,以及对灾害进行初步预警的实际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海洋平台 海底环境监测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 三维实时声呐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气降解型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及其路用性能研究
15
作者 高颖 张杰 +2 位作者 李金垣 郭庆林 吕小博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6-231,共6页
为了解决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问题,采用掺填式和涂覆式制备沥青混合料试件,探讨在沥青混合料中掺杂或涂覆电气石-二氧化钛(TATi)复合材料对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这3种尾气降解效率及耐久性的影响,并对尾气降解型沥青混合料的... 为了解决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问题,采用掺填式和涂覆式制备沥青混合料试件,探讨在沥青混合料中掺杂或涂覆电气石-二氧化钛(TATi)复合材料对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这3种尾气降解效率及耐久性的影响,并对尾气降解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制备掺填式沥青混合料选用质量分数50%的TATi复合材料替代矿粉经济实惠;选用质量分数3%的TATi溶液喷涂(刷涂)制备的涂覆式沥青混合料尾气降解效率较高;与掺填式和涂覆式沥青混合料相比,TATi掺杂量为3%(质量分数)的含砂雾封层涂覆式沥青混合料的尾气降解效率和耐久性最好;碾压后掺填式和涂覆式沥青混合料的尾气降解效率均有所降低,与掺填式沥青混合料相比,涂覆式沥青混合料尾气降解效率明显降低;掺杂TATi后掺填式和涂覆式沥青混合料均能满足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尾气 复合材料 沥青混合料 降解效率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埋深的黏性回填挡墙抗震转动稳定性上限分析
16
作者 李东阳 马志宏 +2 位作者 刘杰 尹吉丽 孙勃岩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1-1189,共9页
在挡土墙抗震稳定性的研究中,往往假定墙体的埋深为零,导致墙前回填土的作用被忽略。基于极限上限分析理论,考虑了埋深因素对黏性回填挡土墙抗震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斜条分法,将墙前与墙后的回填土微分成平行于破裂面的刚性土条。建立了... 在挡土墙抗震稳定性的研究中,往往假定墙体的埋深为零,导致墙前回填土的作用被忽略。基于极限上限分析理论,考虑了埋深因素对黏性回填挡土墙抗震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斜条分法,将墙前与墙后的回填土微分成平行于破裂面的刚性土条。建立了挡土墙绕墙趾转动,墙前与墙后填土分块滑动的墙-土系统。根据功-能平衡方程,推导了挡墙抗震加速度系数的表达式,讨论了地震作用下的填土高度、内摩擦角、填土黏聚力、墙-土摩擦角对挡土墙抗震转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墙前回填土高度与墙后回填土高度比值(H_(2)/H_(1))大于0.15时,地震屈服加速度系数将急剧增大,此时若忽略墙前回填土的作用则会低估挡土墙的抗震稳定性。最后,通过与极限平衡理论的方法进行对比,证实了该方法计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极限上限理论 埋置深度 地震屈服加速度 转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洗选煤矸石抹灰砂浆性能优化研究
17
作者 孟文清 邓丙洋 +3 位作者 孟文芳 张亚鹏 李泽康 李岳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0-297,共8页
为提高煤矸石利用率、改善煤矸石砂浆的综合性能,期望通过添加外加剂的方式解决煤矸石砂浆需水量大、泌水等问题。研究以新鲜洗选煤矸石为细骨料制备抹灰砂浆,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聚羧酸减水剂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对新鲜洗... 为提高煤矸石利用率、改善煤矸石砂浆的综合性能,期望通过添加外加剂的方式解决煤矸石砂浆需水量大、泌水等问题。研究以新鲜洗选煤矸石为细骨料制备抹灰砂浆,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聚羧酸减水剂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对新鲜洗选煤矸石抹灰砂浆工作性能和不同养护龄期硬化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2种外加剂对洗选煤矸石抹灰砂浆性能的影响机理,对二者最佳掺量协同作用下的硬化体进行了SEM分析。结果表明:减水剂能够提高砂浆的稠度和抗压强度,HPMC可有效改善砂浆的和易性,但会降低硬化体的抗压强度,适量范围内两种外加剂均能提升砂浆的粘结拉伸性能。聚羧酸减水剂掺量1.6%、HPMC掺量0.10%时,可明显降低洗选煤矸石砂浆需水量和2 h稠度损失率,有效改善洗选煤矸石砂浆的和易性和硬化体的力学性能。洗选煤矸石砂浆形成的水化产物主要包括Ca(OH)_(2)、C-S-H凝胶和Aft,加入适量外加剂后,砂浆微观结构整体致密,砂浆界面粘结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选煤矸石 外加剂 抹灰砂浆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复位圆柱桥墩柱脚节点理论分析模型研究
18
作者 吴平川 段楠 齐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119-5127,共9页
为研究某自复位圆柱桥墩柱脚节点的力学性能,对圆形截面自复位桥墩柱脚节点力学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推导桥墩整体的力与位移滞回曲线关键点的计算公式,包括屈服点、破坏点等,建立圆形桥墩墩顶力与位移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基于OpenSees... 为研究某自复位圆柱桥墩柱脚节点的力学性能,对圆形截面自复位桥墩柱脚节点力学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推导桥墩整体的力与位移滞回曲线关键点的计算公式,包括屈服点、破坏点等,建立圆形桥墩墩顶力与位移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基于OpenSees平台引用纤维铰模型对自复位耗能桥墩柱脚截面进行建模,结合拟静力试验结果,验证纤维铰模型的可行性和建模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纤维铰模型建立设置一个自复位圆柱桥墩,将推导结果的力-位移滞回曲线关键点与模拟得到的圆柱桥墩的骨架曲线结果做对比,验证推导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推导方法可以较好地得出自复位圆柱桥墩的消压点、屈服点和破坏点等,可为今后的圆形截面自复位桥墩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计算方法 桥梁抗震 自复位耗能桥墩 安全稳定 OPENSE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轨耦合的混凝土强度对跨座式单轨钢-混轨道梁工作性能影响探究
19
作者 申彦利 吕怀洋 韩建棒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为评定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C40、C50、C60、C70、C80)在车轨耦合作用下,对钢-混组合轨道梁、车辆动力性能的影响,拟通过动力学原理和有限元法建立车轨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在不同车速工况下的车轨动力响应,探究车... 为评定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C40、C50、C60、C70、C80)在车轨耦合作用下,对钢-混组合轨道梁、车辆动力性能的影响,拟通过动力学原理和有限元法建立车轨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在不同车速工况下的车轨动力响应,探究车轨动力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对轨道梁横向挠度几乎无影响;竖向挠度随混凝土等级的增大而减小。在低速运行时,混凝土等级对轨道梁和车体振动加速度影响较小;在高速运行时,混凝土等级对轨道梁和车体振动加速度影响显著,且轨道梁竖向振动加速度与混凝土等级呈正相关,车体振动加速度与混凝土等级呈负相关,该研究对工程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强度等级 新型跨座式单轨交通 钢-混组合轨道梁 车轨耦合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雪渗流作用下挡土墙转动稳定性分析
20
作者 刘杰 白佳豪 苏靖海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161,共11页
挡土墙顶部雪荷载以及融雪的渗入会对挡土墙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对墙后土体采用斜条分法,将墙后土体划分为无限个平行于滑裂面的刚性土条,并建立挡土墙转动破坏模型,将Green-Ampt渗流模型与雪荷载和融水渗透的... 挡土墙顶部雪荷载以及融雪的渗入会对挡土墙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对墙后土体采用斜条分法,将墙后土体划分为无限个平行于滑裂面的刚性土条,并建立挡土墙转动破坏模型,将Green-Ampt渗流模型与雪荷载和融水渗透的综合影响结合起来。运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推导积雪影响的重力式挡土墙抗倾覆安全系数的最小上限解,并考虑了填土倾角α、墙-土界面摩擦角δ、渗流时间t以及含水量θ_(i)、θ_(s)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渗流时间的增加,雪荷载逐渐减小,回填土中渗流水增加,挡土墙抗倾覆安全系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分析上限法 挡土墙 降雪入渗 浸润锋 GREEN-AMP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