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生态学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
1
作者 李昕 苏行 +3 位作者 刘沙 王星 尹海魁 王利虎 《现代园艺》 2025年第7期174-177,共4页
新工科背景下,生态学课程面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变革和知识体系重构等方面的新挑战。作为生物、环境、农业等相关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生态学与上述专业的学习密切相关,并且涉及众多交叉学科,生态学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和相关... 新工科背景下,生态学课程面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变革和知识体系重构等方面的新挑战。作为生物、环境、农业等相关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生态学与上述专业的学习密切相关,并且涉及众多交叉学科,生态学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和相关学科的学习效果,因此,针对生态学开展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生态学课程的特点,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包括挖掘科技前沿、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校企合作、深入理论实践、挖掘思政元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提高学生兴趣等方法,旨在为相关高等院校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生态学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花卉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沙 李昕 +1 位作者 王建霄 王利虎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7期197-199,202,共4页
“花卉栽培学”是园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新农科背景下,教学中存在学习动力、实践创新、价值引领等方面的“痛点”问题。基于此,课程组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秉持学生发展为中心、成果产出为导向、产学研融合、持... “花卉栽培学”是园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新农科背景下,教学中存在学习动力、实践创新、价值引领等方面的“痛点”问题。基于此,课程组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秉持学生发展为中心、成果产出为导向、产学研融合、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通过重塑课程目标,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构建“同步+异步”的学习空间,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有效解决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课程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花卉栽培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生产类专业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
3
作者 张欢 李倩 魏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280-282,共3页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植物生产类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高质量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目标,全力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主旨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引领,探索构建适应新农科建...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植物生产类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高质量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目标,全力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主旨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引领,探索构建适应新农科建设需要的“1+3+3”植物生产类专业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现代高素质农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动力与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产类 新农科 新型人才 培养体系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果树栽培学教学改革与体会--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利虎 刘婧 陈敬谊 《河南农业》 2022年第27期7-8,11,共3页
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课程改革是实现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果树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在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河北工程大学果树栽培学教学团队基于一流本科课程... 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课程改革是实现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果树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在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河北工程大学果树栽培学教学团队基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从树立“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突出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改革和探索,有效推动了一流课程建设,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提升了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和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本科课程 果树栽培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文化自信视角构建传统园林课程思政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欢 李子坤 魏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75-279,共5页
将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纳入高校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把传统园林的优秀文化基因植入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植根于园林专业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对于引导新一代园林人才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 将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纳入高校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把传统园林的优秀文化基因植入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植根于园林专业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对于引导新一代园林人才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前传统园林文化传承与创新面临的挑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引领,提出构建“一体两翼”型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分析青年学生文化素质基础,强化专业课教师文化育人能力,发掘传统园林课程资源的优秀文化元素,提升其他园林专业课程的文化品位。在园林人才培育实践中秉承守正创新理念,将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教学目标融入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园林事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园林 教学 课程思政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小麦产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区域差异分析
6
作者 安亚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6期30-32,共3页
根据河北省小麦产量,采用莫兰指数和泰尔指数的研究方法,从时空上分析了小麦产量的演变特征及区域差异。得出以下研究结果:河北省小麦产量随着时间发展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小麦产量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相关性,呈“高-高”“低-低”的集聚特征... 根据河北省小麦产量,采用莫兰指数和泰尔指数的研究方法,从时空上分析了小麦产量的演变特征及区域差异。得出以下研究结果:河北省小麦产量随着时间发展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小麦产量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相关性,呈“高-高”“低-低”的集聚特征;产量差异逐渐缩小。针对以上结果,从整体和区域两个维度对该河北小麦发展提出建议,以期能促进当地小麦产量的增长和区域均衡发展,为小麦产业的发展和农业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产量 粮食安全 空间集聚 区域差异 产业聚集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张家口市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7
作者 杨利帆 包月英 《中国种业》 2025年第4期197-197,共1页
张家口市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杂粮产业发展上具有显著优势,该产业在当地农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剖析张家口市杂粮产业在种植、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的发展现状,揭示了产业基础薄弱、营销不畅、创新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一... 张家口市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杂粮产业发展上具有显著优势,该产业在当地农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剖析张家口市杂粮产业在种植、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的发展现状,揭示了产业基础薄弱、营销不畅、创新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对策,旨在为张家口市杂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张家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邯郸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8
作者 白雪洺 孟艳玲 车寒梅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6期46-48,共3页
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工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设施农业的发展。该文介绍了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现状,总结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设施农业 水肥一体化技术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苏玉姣 张鹏 +2 位作者 张晓华 赵艳丽 李良涛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为了解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及驱动因子,选择2005年、2013年和2021年3期遥感数据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此外,讨论了园内2021年POI密度的空间分布,并在2021年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 为了解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及驱动因子,选择2005年、2013年和2021年3期遥感数据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此外,讨论了园内2021年POI密度的空间分布,并在2021年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的基础上,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园内高程、坡度、坡向、人口密度、POI密度、绿度、湿度、干度、热度对RSEI值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探究相关驱动因子对RSEI模型中4项指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2005—2013年,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两级化”趋势,2013—2021年,西南区域的环境质量大幅提升,但生态质量较好的区域(主要位于自然保护区内)占比大幅下降;2)旅游开发较好的景区POI密度最高,旅游环线及重点乡镇的POI密度次之;3)绿度、湿度、干度、热度及高程对公园内RSEI值影响较强,而坡向、坡度及人口密度影响较弱,POI密度对RSEI值无显著影响;4)绿度、湿度对高程、坡度、坡向及人口密度较为敏感,干度和热度则不敏感.本研究成果可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管护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生态环境质量 驱动因子 地理探测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西部生态空间网络结构时空演变及其与固碳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宏利 王悦悦 +3 位作者 张启斌 李倩 田正 于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6-237,248,共13页
构建生态空间网络是优化区域景观结构、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常用方法,但对于生态空间网络结构与特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关系鲜有报道。本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产品,以邯郸西部为研究区,分析了固碳功能及生态空间网络的时空演变特征... 构建生态空间网络是优化区域景观结构、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常用方法,但对于生态空间网络结构与特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关系鲜有报道。本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产品,以邯郸西部为研究区,分析了固碳功能及生态空间网络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了生态空间网络拓扑结构特征与固碳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0—2020年间,研究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总量平均值为2.17×10^(8)kg/(m^(2)·a),固碳功能呈上升趋势;研究区生态空间网络整体连接性较高,模块结构明显,不均匀性极强,20年间结构变化趋势显示,网络连接性基本稳定,不均匀性略有升高;研究区节点介数、PageRank、度3个指标与固碳功能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其中节点介数相关性最为明显,PageRank和度次之,这3个指标为生态空间网络中节点固碳功能的潜在有效判断指标。研究结果对于生态空间网络构建与优化、区域固碳功能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网络 时空演变 固碳功能 相关性 邯郸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抗河北省茎基腐病致病菌小种的小麦种质筛选
11
作者 康旭 王晓彤 +7 位作者 李国良 张华宁 孟祥照 刘子会 马贞玉 郭秀林 赵敏 段硕楠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68-76,共9页
发掘小麦种质资源中具有茎基腐病(Fusarium crown rot,FCR)抗性的品种,可以为小麦抗茎基腐病研究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抗病材料。首先,以黄淮麦区小麦茎基腐病高致病力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ndograminearum,Fp)菌株WZ-8A为接种致病菌... 发掘小麦种质资源中具有茎基腐病(Fusarium crown rot,FCR)抗性的品种,可以为小麦抗茎基腐病研究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抗病材料。首先,以黄淮麦区小麦茎基腐病高致病力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ndograminearum,Fp)菌株WZ-8A为接种致病菌,利用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对来自国内外不同生态区的260份小麦品种进行3次苗期温室小麦茎基腐病抗病鉴定,结果显示,没有免疫和高抗的小麦材料,有中等抗性材料1份(轮选49,DI为16.67)、低抗材料80份、中感材料153份、高感材料26份。随后,以筛选出的具有良好抗性(DI≤27.50)的14份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分别接种分离于河北省不同地区且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4个小麦茎基腐病致病菌小种,通过苗期抗病性评价获得兼抗多个河北省小麦茎基腐病小种的小麦种质,结果显示,衡Y16观164、农大2011、茶淀红对4个致病菌小种的平均DI较低,综合抗病性较好。衡Y16观164、农大2011、茶淀红可以为河北省小麦茎基腐病研究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抗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禾谷镰刀菌 小麦茎基腐病 抗性评价 种质筛选 兼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休闲农业空间格局特征及优化
12
作者 郝点 李良涛 王元仲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7期59-62,共4页
通过分析河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实时空间分布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河北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优化提供较为合理的参考建议和区位选择的理论依据,以助力乡村振兴。以2018-2022年河北省328处休闲农业示范园为研究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 通过分析河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实时空间分布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河北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优化提供较为合理的参考建议和区位选择的理论依据,以助力乡村振兴。以2018-2022年河北省328处休闲农业示范园为研究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中的最临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缓冲带分析、核密度分析等分析工具,分析河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类型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判别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休闲农业示范园空间分布呈聚集型空间分布特征,各地级市分布程度不均衡,以聚集型分布为主;河北省休闲农业示范园空间分布呈现出3个中心、1条轴线的分布特征;游客市场、旅游资源、区位海拔、交通和水系网络分布等都是影响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并针对河北省休闲农业布局优化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ARCGIS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微藻培养气体交换膜组件设计与性能研究
13
作者 毛瑞鑫 刘力涛 +3 位作者 艾为党 王晓旭 周国栋 吴浩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9-395,共7页
针对空间环境下微藻培养气体交换气液固三相流管理的难点,开展了基于疏水膜材料的气体交换膜组件设计和性能研究,探究了不同设计组合对膜组件使用寿命和气体交换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为期60天的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膜片的气体交... 针对空间环境下微藻培养气体交换气液固三相流管理的难点,开展了基于疏水膜材料的气体交换膜组件设计和性能研究,探究了不同设计组合对膜组件使用寿命和气体交换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为期60天的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膜片的气体交换性能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且液相接触侧膜材料的疏水性能发生改变,由疏水性改为亲水性,部分膜组件出现渗漏失效。采用的PTFE-PP-PTFE三层复合膜设计在60天的实验过程中始终能保持较好的密闭性和气体交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控生态生保系统 微藻 气体交换膜 光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芽孢杆菌CBP-2对盐胁迫下3种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习彦花 林勇 +4 位作者 李俊磊 孙立博 吕亚天 魏帅强 程辉彩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2期37-41,66,共6页
为明确植物促生菌(Paenibacillus sp.)CBP-2对盐胁迫下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选取典型园艺作物(小白菜)及粮食作物(玉米、小麦)为试材,采用培养皿滤床催芽法研究l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及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明确植物促生菌(Paenibacillus sp.)CBP-2对盐胁迫下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选取典型园艺作物(小白菜)及粮食作物(玉米、小麦)为试材,采用培养皿滤床催芽法研究l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及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NaCl的对照组相比,在8 g/L NaCl盐胁迫下,小白菜、玉米及小麦幼苗生长被显著抑制;接种适宜浓度CBP-2发酵液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种子和幼苗带来的伤害,菌株CBP-2缓解小白菜、玉米及小麦不同作物盐胁迫效果最佳的发酵液浓度不同,分别为稀释40倍、80倍和8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芽孢杆菌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腐酸钾对水培韭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滕瑶 刘明池 +3 位作者 陈婕 武占会 王素娜 季延海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29,共9页
为探究外源黄腐酸钾对韭菜生长适应性、产量、营养和风味品质的影响,以京韭一号韭菜为试材,在营养液中分别施加不同浓度的黄腐酸钾,试验设定5个浓度(ρ,后同)处理(T1、T2、T3、T4、T5分别为0.05、0.10、0.15、0.20、0.25 g·L^(-1))... 为探究外源黄腐酸钾对韭菜生长适应性、产量、营养和风味品质的影响,以京韭一号韭菜为试材,在营养液中分别施加不同浓度的黄腐酸钾,试验设定5个浓度(ρ,后同)处理(T1、T2、T3、T4、T5分别为0.05、0.10、0.15、0.20、0.25 g·L^(-1)),以清水为对照(CK)。结果表明,与CK相比,当处理浓度为0.15 g·L^(-1)(T3)时,韭菜生长和品质指标综合表现最优。与CK相比,添加黄腐酸钾能显著促进水培韭菜的生长和提高品质。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T3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韭菜产量较CK提高了142.89%;与CK相比,T3处理下水培韭菜叶绿素a、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分别为0.131、0.187和0.024 mg·g^(-1);T3处理韭菜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提高了41.90%、10.67%和59.31%;这表明黄腐酸钾能促进水培韭菜的生长;与CK相比,T3处理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丙酮酸含量分别提高了64.69%、131.91%和124.97%,并对总酚和水解氨基酸含量等营养品质也有一定的提升效果。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各浓度处理综合得分均高于CK,且T3处理综合得分最高。综上,黄腐酸钾浓度0.15 g·L^(-1)为水培条件下韭菜最适水平。该结论为水培韭菜黄腐酸钾添加和风味品质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培韭菜 黄腐酸钾 品质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露香梨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成晓华 赵曙良 +1 位作者 张莹 张玉星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7-236,共10页
【目的】针对梨品种间组培繁殖差异大、玉露香梨组培快繁体系也尚未建立的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旨在建立玉露香梨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深入开展玉露香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培育脱毒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玉露香梨(Pyrus bretschnei... 【目的】针对梨品种间组培繁殖差异大、玉露香梨组培快繁体系也尚未建立的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旨在建立玉露香梨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深入开展玉露香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培育脱毒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玉露香梨(Pyrus bretschneideri‘Yuluxiang’)组培苗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筛选影响继代增殖和生根的因素,如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设置暗培养和活性炭处理,对继代苗的生根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适宜玉露香梨组培苗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MS+1.00 mg·L^(-1)6-BA+0.10 mg·L^(-1) NAA,繁殖系数为3.57,平均有效新梢数为1.17;适宜玉露香梨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2.00 mg·L^(-1) NAA,生根率为60.00%,生根条数为3.40。暗培养和活性炭处理均不适于玉露香梨组培苗生根,其中,暗培养0~20 d对玉露香生根无显著促进作用,且随暗培养时间延长,根部愈伤增大,茎尖枯死情况加重;活性炭对玉露香梨组培苗生根有显著抑制作用,低质量浓度活性炭(0.5 g·L^(-1))可促进地上部生长,高质量浓度活性炭(1.0~4.0 g·L^(-1))对地上部有明显抑制作用,部分组培苗的叶片出现褐化现象。移栽于温室60 d后,玉露香成活率为32.57%,植株生长良好。【结论】建立了玉露香梨组培快繁体系,筛选出适宜玉露香的继代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及生根条件,并成功进行了玉露香梨生根苗的驯化移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露香梨 组织培养 继代增殖 生根 驯化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TaHsfA2-13对小麦K^(+)/Na^(+)平衡的调控作用
17
作者 谭晓悦 刘子会 +4 位作者 李国良 李孟军 张士昌 武玉翠 郭秀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64-1776,共13页
为研究热激转录因子TaHsfA2-13对小麦耐盐性的影响及其分子调控机制,以沧麦6005和TaHsfA2-13基因编辑突变体tahsfa2-13为材料,开展盐胁迫下苗期表型鉴定以及根系、叶片的K^(+)、Na^(+)含量和K^(+)/Na^(+)比值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 为研究热激转录因子TaHsfA2-13对小麦耐盐性的影响及其分子调控机制,以沧麦6005和TaHsfA2-13基因编辑突变体tahsfa2-13为材料,开展盐胁迫下苗期表型鉴定以及根系、叶片的K^(+)、Na^(+)含量和K^(+)/Na^(+)比值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沧麦6005和突变体tahsfa2-13长势和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盐胁迫后,突变体tahsfa2-13相较于沧麦6005植株矮小,干叶多,且恢复正常培养后存活率显著降低;盐胁迫后,突变体tahsfa2-13叶片中Na^(+)含量高于沧麦6005,根系中K^(+)、Na^(+)含量都低于沧麦6005,K^(+)的流失更多,导致根系和叶片K^(+)/Na^(+)比值均低于沧麦6005。对沧麦6005及其突变体盐胁迫后转录组测序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叶片中识别出9369个差异表达基因,在根系中识别出2433个;叶片和根系的GO富集结果相似,主要富集在转录、细胞质、金属离子结合等通路,与离子运输有关的跨膜转运体通路也显著富集。进一步对离子转运相关的跨膜转运体通路分析发现,多个参与K^(+)运输的高亲和转运蛋白基因在沧麦6005和突变体tahsfa2-13中呈差异表达,这些基因属于KUP/HAK/KT转运蛋白家族;其中,盐胁迫下tahsfa2-13叶片中5个TaHAK基因和5个TaHKT上调表达,3个TaHAK基因和1个TaHKT基因下调表达,根系中4个Ta HAK基因和2个TaHKT下调表达,暗示这些K^(+)离子运输相关基因受TaHsfA2-13的调控。本研究结果表明,Ta HsfA2-13可能通过协同调控钠、钾转运蛋白基因表达、从而调控体内K^(+)、Na^(+)含量及比值变化进而影响植株耐盐性,研究为深入解析TaHsfA2-13的耐盐性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HsfA2-13 突变体 盐胁迫 转录组测序 K^(+)/Na^(+)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冬小麦气孔特征及气体交换过程的影响
18
作者 王彦睿 卢云泽 +5 位作者 石维 田银帅 刘亮 马超 郑云普 李菲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2-133,共12页
为深入探讨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冬小麦气孔特征和气体交换过程的影响,利用6台可以精准控制CO_(2)浓度和温度的大型环境生长箱,设置不同CO_(2)浓度(400、800μmol/mol)和温度(20℃/15℃、25℃/20℃、30℃/25℃),从气孔特征变化的... 为深入探讨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冬小麦气孔特征和气体交换过程的影响,利用6台可以精准控制CO_(2)浓度和温度的大型环境生长箱,设置不同CO_(2)浓度(400、800μmol/mol)和温度(20℃/15℃、25℃/20℃、30℃/25℃),从气孔特征变化的角度揭示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光合及呼吸作用增温适应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增温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叶片近轴面的气孔密度(P<0.05),但远轴面气孔密度呈先降后增趋势。CO_(2)浓度升高增加了20℃/15℃和25℃/20℃下的气孔密度,却对30℃/25℃下的气孔密度无显著影响。(2)增温使气孔长度和气孔周长显著降低(P<0.05),但使气孔宽度显著增加(P<0.05),且气孔面积与气孔面积指数均随温度升高呈先降后增趋势。CO_(2)浓度升高增加了气孔长度和气孔周长(P<0.05),但对气孔宽度、气孔面积、气孔面积指数和气孔形状指数的影响存在差异。(3)增温使CO_(2)浓度升高下的气孔空间分布格局规则程度降低,且远轴面比近轴面的气孔分布空间格局更规则。(4)增温导致水分利用效率极显著降低(P<0.001),但CO_(2)浓度升高缓解了因增温导致的负效应,并且净光合速率是影响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主要因素。(5)增温没有使冬小麦的光合作用产生适应性,但CO_(2)浓度升高可以提高冬小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同时,增温还导致冬小麦的呼吸作用产生了增温适应性,且在大气CO_(2)浓度下的适应能力强于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可以通过调控冬小麦气孔形态和分布特征改变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温度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CO_(2)浓度升高 增温 温度适应性 温度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干尖线虫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双链RNA细菌表达体系构建
19
作者 崔苗苗 杨行洲 +5 位作者 宋海艳 魏利辉 顾爱国 乐秀虎 李东霞 冯辉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7-874,共8页
外源双链RNA(dsRNA)可通过RNA干扰(RNAi)影响植物线虫的基因表达,达到杀虫防病的目的。利用细菌表达系统进行dsRNA制备,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是dsRNA规模化制备的优选策略。为探索基于RNAi技术的细菌表达dsRNA在水稻干尖线虫(Aphelechoid... 外源双链RNA(dsRNA)可通过RNA干扰(RNAi)影响植物线虫的基因表达,达到杀虫防病的目的。利用细菌表达系统进行dsRNA制备,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是dsRNA规模化制备的优选策略。为探索基于RNAi技术的细菌表达dsRNA在水稻干尖线虫(Aphelechoides besseyi)防治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水稻干尖线虫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AbTPS1和AbTPS2为靶标基因,设计构建细菌表达双链RNA(dsAbTPS1、dsAbTPS2)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HT115(DE3),优化dsRNA诱导表达条件和提取方法,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菌表达的dsRNA对靶标基因的沉默效率,评估其对水稻干尖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当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为0.5 mmol/L、诱导时间为6 h,本研究构建的携带AbTPS-L4440表达载体HT115菌株的dsRNA产量达到最大。利用Trizol法和甲酰胺法从表达菌株中提取的dsRNA产量显著高于乙醇-氯化钠法。用dsAbTPS1和dsAbTPS2处理水稻干尖线虫后,靶基因AbTPS1和AbTPS2表达水平下调,在4℃低温、40℃高温及脱水干燥环境中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低于M9缓冲液处理和dsGFP处理。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水稻干尖线虫AbTPS1、AbTPS2基因的dsRNA细菌表达体系,获得的dsRNA具有明显的RNAi效应,为利用RNA农药防治水稻干尖线虫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干尖线虫 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 双链RNA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SNP位点和性状特征解析我国野生肺形侧耳的遗传多样性
20
作者 岳园园 胡哲源 +3 位作者 何琪 黄晨阳 郑素月 赵梦然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2-293,共12页
【目的】探究我国野生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的遗传变异水平,以期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优异亲本材料和数据支撑。【方法】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获得的SNP标记对37个野生肺形侧耳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观测其菌丝培养特征... 【目的】探究我国野生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的遗传变异水平,以期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优异亲本材料和数据支撑。【方法】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获得的SNP标记对37个野生肺形侧耳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观测其菌丝培养特征和结实性等表型性状。【结果】在供试野生菌株中检测到的SNP数量范围在71 521-114 390个之间,菌株间遗传距离的平均值为0.180;聚类分析发现,大部分来自同一采集地点的菌株亲缘关系更为接近,与云南相比,采自陕西、四川、新疆地区的菌株亲缘关系较为接近。野生菌株在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菌丝温度敏感性、菌丝恢复生长等培养特征上以及原基形成和分化、子实体成熟、菌盖颜色等结实特性方面呈现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基于表型特征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在SM相似系数为0.52水平上能够按照原基能否正常分化分成两大组,这与主成分分析的类群划分结果高度一致。【结论】我国肺形侧耳野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良好的驯化利用潜力,野生菌株基因组水平上的遗传分化程度可能与其地理分布有关,与表型特征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遗传变异 单核苷酸多态性 表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