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瘟病毒强毒株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永英 马腾壑 +2 位作者 刘彦威 王慧真 朱美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42-143,共2页
为准确快速诊断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简称CSFV)强毒,对GenBank已公布的CSFV的基因组全序列进行分析,根据CSFV-5'NTR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特异的荧光定量引物,建立快速检测猪瘟病毒强毒株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 为准确快速诊断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简称CSFV)强毒,对GenBank已公布的CSFV的基因组全序列进行分析,根据CSFV-5'NTR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特异的荧光定量引物,建立快速检测猪瘟病毒强毒株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法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对猪瘟病毒最低检出量为10拷贝/μL;特异性强,与猪瘟兔化弱毒苗、伪狂犬病毒(简称PRV)、猪细小病毒(简称PP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简称PRRSV)、圆环病毒组织苗(简称PCV2)没有交叉反应;重复性好,变异系数(CV)为0.47%~1.36%。该方法可用于猪瘟病毒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强毒株 SYBR GreenⅠ 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丁质酶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兔源须癣毛癣菌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月 刘彦威 +2 位作者 白福娟 刘娜 刘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17-1424,共8页
利用几丁质酶基因(CHS1)序列分析和形态学方法对兔源须癣毛癣菌分离株(31株)进行鉴定和分型。从患兔采集病料,在沙保弱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观察菌落和菌丝、孢子的形态及尿素酶、毛发穿孔等生理试验表现;提取病料和分离株DNA,扩增目的基... 利用几丁质酶基因(CHS1)序列分析和形态学方法对兔源须癣毛癣菌分离株(31株)进行鉴定和分型。从患兔采集病料,在沙保弱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观察菌落和菌丝、孢子的形态及尿素酶、毛发穿孔等生理试验表现;提取病料和分离株DNA,扩增目的基因,通过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根据分离株序列同源性差异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分离株的菌落多数为颗粒型和粉末型,占87.09%(27/31),背面有黄褐色素沉着,有大量葡萄状小分生孢子、螺旋菌丝、梳状菌丝及棒状大分生孢子,尿素酶试验和毛发穿孔试验阳性;CHS1序列比对显示分离菌株与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指间须癣毛癣菌有99.2%~95.4%相似性。根据CHS1序列比对结果,结合分离株的形态学特征,将该菌株鉴定为亲动物指间须癣毛癣菌。基于CHS1序列同源性差异,将分离株分成5种基因类型,其中Ⅰ型和Ⅱ型是优势菌株,占54.84%(17/31),提示CHS1序列分析可以用于须癣毛癣菌的鉴定和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癣毛癣菌 几丁质酶基因 序列 鉴定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须癣毛癣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彦威 刘娜 +4 位作者 柳焕章 刘建钗 刘利强 张永英 王绥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2,共4页
利用rDNA ITS序列分析结合真菌形态学和生理学对兔的病原菌进行鉴定。提取菌株DNA,利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测序后在GenBank核酸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分离株的菌落形态为白色粉末状,背面有色素沉着,培养可... 利用rDNA ITS序列分析结合真菌形态学和生理学对兔的病原菌进行鉴定。提取菌株DNA,利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测序后在GenBank核酸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分离株的菌落形态为白色粉末状,背面有色素沉着,培养可见大量葡萄状小分生孢子,螺旋菌丝及棒状大分生孢子;尿素酶和毛发穿孔试验阳性;rD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与须癣毛癣菌复合体中的万博节皮菌有99.8%同源性;从形态学和生理学试验符合须癣毛癣菌的特点,结合分子生物学试验将该菌株鉴定为万博节皮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癣毛癣菌 RDNA-ITS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须癣毛癣菌感染样本常规诊断与定量PCR诊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洁 刘月 +4 位作者 刘利强 刘娜 刘建钗 刘彦威 邢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5-168,181,共5页
目的为探讨须癣毛癣菌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方法采集患兔临床样本63例,分别进行培养法、镜检法和定量PCR法诊断,比较这些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显示样本培养法、镜检法和定量PCR法的阳性率分别为... 目的为探讨须癣毛癣菌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方法采集患兔临床样本63例,分别进行培养法、镜检法和定量PCR法诊断,比较这些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显示样本培养法、镜检法和定量PCR法的阳性率分别为65%、73%和86%;与常规方法(培养法和镜检法)相比,定量PCR法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高于培养法(77.35%和45.45%)和镜检法(86.79%和64.17%),而特异性(90.90%对100%~100%)和阳性预测值(90.90%对100%~100%)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结论培养法特异,但敏感性差、耗时长,有假阴性;镜检快速,但不特异,敏感性低;而定量PCR快速、敏感、又特异,可以替代镜检用于临床样品的诊断,但不能替代培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PCR 常规诊断 兔、须癣毛癣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须癣毛癣菌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彦威 刘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109,共3页
须癣毛癣菌可引起兔皮肤真菌病,也是人兽共患病的病原。近年来,研究证明须癣毛癣菌为复合体,因此,对其进行正确分类,准确的鉴定,在兔皮肤真菌病控制和公共卫生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须癣毛癣菌的鉴定,过去主要以形态学和配对试验为主... 须癣毛癣菌可引起兔皮肤真菌病,也是人兽共患病的病原。近年来,研究证明须癣毛癣菌为复合体,因此,对其进行正确分类,准确的鉴定,在兔皮肤真菌病控制和公共卫生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须癣毛癣菌的鉴定,过去主要以形态学和配对试验为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在开始采用基因序列比对的方法,较理想的方法是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癣毛癣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