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塑料PBT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付念 杨运燕 +2 位作者 李光辉 马静 瞿雄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共5页
阐述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结构特点、特性及PBT增韧改性的主要方法,尤其是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核-壳结构改性剂是增韧改性PBT的一种趋势,在提高材料韧性的同时,可提高材料的其他力学性能。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核壳结构 工程塑料 增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塑料PA6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许军 马静 丁会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27,共5页
阐述了尼龙6(PA6)的结构特点、特性及PA6增韧改性的主要方法,核-壳结构改性剂是增韧改性PA6的一种较新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既可提高材料韧性,又可使材料的其他性能不受影响。
关键词 尼龙6 工程塑料 增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丁会利 吕建英 瞿雄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8,共4页
综述了尼龙 6分子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及最新研究动态 ,简要介绍了几种典型的体系及其制备方法、理论模型 ,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和聚酰亚胺型等。指出了分子复合材料的性能优点。
关键词 相界面 尼龙6 分子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合物及导电聚吡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任丽 王立新 +2 位作者 赵金玲 张福强 李佐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60-62,共3页
综述了导电聚合物的发展历史,导电聚合物的结构特征和基本性能、导电聚合物的类型及其合成方法;然后重点介绍了导电聚吡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导电聚吡咯 研究进展 合成 结构 类型 功能化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粘土熔融插层复合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瞿雄伟 罗艳红 +2 位作者 丁会利 李秀错 张留成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1,23,共4页
用熔融法制备了聚氯乙烯 /粘土插层复合材料 ,用 X-射线衍射、 TEM等手段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 ,测定了力学性能、耐热性、耐溶剂性等性能。结果表明 ,聚氯乙烯熔体能插层于无机粘土和经有机化合物处理过的粘土中 ,但后者在聚氯乙烯中... 用熔融法制备了聚氯乙烯 /粘土插层复合材料 ,用 X-射线衍射、 TEM等手段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 ,测定了力学性能、耐热性、耐溶剂性等性能。结果表明 ,聚氯乙烯熔体能插层于无机粘土和经有机化合物处理过的粘土中 ,但后者在聚氯乙烯中分散效果更好 ,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插层复合 粘土 聚氯乙烯 复合材料 结构 性能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技术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6
作者 苏峻峰 任丽 王立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141-144,共4页
综述了微胶囊技术的特点、制备方法及原理,重点对微胶囊的性能及其表征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介绍了微胶囊的应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微胶囊技术 制备工艺 芯材 储存稳定性 壁材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填充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秦丽丽 王占京 +4 位作者 侯君 瞿雄伟 张立群 Saeed Z Beckry A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5-178,共4页
近来,通过添加导热填料制备高导热绝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文中综述了以氮化硼(BN)为填料的导热塑料、导热橡胶的研究现状。发现对无机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提高基体与填料间的相容性,减小两者间的热传导阻力;采用... 近来,通过添加导热填料制备高导热绝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文中综述了以氮化硼(BN)为填料的导热塑料、导热橡胶的研究现状。发现对无机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提高基体与填料间的相容性,减小两者间的热传导阻力;采用多模式的填料以适当的比例混杂填充聚合物基体,可以使填料间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有效提高聚合物基体的热导率。文中还简述了填充型导热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和典型理论模型,并提出了提高复合材料导热性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导热绝缘 复合材料 导热机理 导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聚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立新 李军峰 +1 位作者 张洪波 任丽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7-200,共4页
采用插层法制备了不饱和聚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复合材料的插层型结构,考察了蒙脱土含量对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插层型纳米复合... 采用插层法制备了不饱和聚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复合材料的插层型结构,考察了蒙脱土含量对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显著优于不饱和聚酯;随着蒙脱土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明显提高,随后趋于稳定;不饱和聚酯同45#钢对摩时主要发生粘着磨损和疲劳剥落,而含蒙脱土的复合材料的粘着磨损和疲劳剥落显著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红柳 张福强 +2 位作者 张志斌 韩恩山 周会青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9-51,共3页
结合高分子科学及混凝土科学的“分子设计”原理,将丁氧基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酸酯(BPEOMA)、AA、MAA、不饱和磺酸盐单体通过自由基水溶液共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梳状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SP,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减水剂的分子... 结合高分子科学及混凝土科学的“分子设计”原理,将丁氧基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酸酯(BPEOMA)、AA、MAA、不饱和磺酸盐单体通过自由基水溶液共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梳状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SP,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减水剂的分子结构。重点研究了磺酸盐种类、用量,不饱和羧酸及引发剂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水剂SP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及分散保持性能,折固掺量为0.3%,水灰比为0.29时,水泥净浆流动度可达290mm,90min内坍落度基本不变,且无泌水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共聚合 净浆流动度 坍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b-PDMS-b-PS三嵌段共聚物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月欣 李艳星 +2 位作者 张倩 张俊然 王辰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1,34,共4页
将聚苯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PS-b-PDMS-b-PS)与环氧树脂共混制备出一种疏水性环氧涂层。研究了PS-b-PDMS-b-PS的添加量对涂膜的表面性能、柔韧性、耐化学介质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少量PS-b-PDMS-... 将聚苯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PS-b-PDMS-b-PS)与环氧树脂共混制备出一种疏水性环氧涂层。研究了PS-b-PDMS-b-PS的添加量对涂膜的表面性能、柔韧性、耐化学介质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少量PS-b-PDMS-b-PS就能显著改善涂膜的表面性能,赋予涂膜疏水性,当PS-b-PDMS-b-PS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时,涂膜比纯的环氧树脂固化涂膜接触角提高了39.8°。随着PS-b-PDMS-b-PS添加量的增加,涂膜的柔韧性也得到明显改善,且涂膜仍具有良好的耐化学介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苯乙烯 环氧树脂 接触角 疏水性 柔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类液晶环氧树脂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国栋 李卿 +1 位作者 高俊刚 张留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16,共5页
液晶环氧树脂融合了液晶有序与交联网络结构的优点,是一种深具潜力的功能材料,而含酯类介晶基元的液晶环氧树脂易于合成,结构可控性强,是其中重要一类。文中介绍了酯类液晶环氧树脂的合成、液晶特性及固化,简述了酯类液晶环氧树脂的国... 液晶环氧树脂融合了液晶有序与交联网络结构的优点,是一种深具潜力的功能材料,而含酯类介晶基元的液晶环氧树脂易于合成,结构可控性强,是其中重要一类。文中介绍了酯类液晶环氧树脂的合成、液晶特性及固化,简述了酯类液晶环氧树脂的国内外研究现况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环氧树脂 芳香酯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双马来酰亚胺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柏松 刘国栋 张留成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2,共3页
采用一种含芳酯键的液晶双马来酰亚胺单体(BM I)改性环氧树脂/芳香胺固化体系,对比了改性前后环氧树脂的性能。发现BM I可以显著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并且对环氧树脂的耐热性有一定改善作用。同时,BM I对环氧树脂/芳香胺固化体系的凝胶... 采用一种含芳酯键的液晶双马来酰亚胺单体(BM I)改性环氧树脂/芳香胺固化体系,对比了改性前后环氧树脂的性能。发现BM I可以显著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并且对环氧树脂的耐热性有一定改善作用。同时,BM I对环氧树脂/芳香胺固化体系的凝胶化反应存在明显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双马来酰亚胺 环氧树脂 增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增韧改性剂的合成及共混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邢胜男 潘明旺 +3 位作者 张晓蕾 袁金凤 孙凤娟 张留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60,共4页
采用传统的乳液接枝聚合方法合成了以交联聚丙烯酸酯弹性体为核,聚氯乙烯(PVC)直接为壳层的新型聚氯乙烯复合改性剂,用于通用聚氯乙烯的增韧改性。通过粒径分析仪、透射电镜、动态力学分析等手段对复合粒子及其共混改性PVC材料进行了表... 采用传统的乳液接枝聚合方法合成了以交联聚丙烯酸酯弹性体为核,聚氯乙烯(PVC)直接为壳层的新型聚氯乙烯复合改性剂,用于通用聚氯乙烯的增韧改性。通过粒径分析仪、透射电镜、动态力学分析等手段对复合粒子及其共混改性PVC材料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粒子具有核壳结构,粒径分布较窄;动态力学分析显示:改性剂的加入有效地改善了改性剂与PVC基体间的相容性;当改性剂加入量为6%(核壳质量比为50/50)时,改性PVC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为纯PVC的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聚丙烯酸酯/PVC复合粒子 改性剂 共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S对PPy/SiO_2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任丽 王立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0,共2页
 首先用不同百分含量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处理SiO2,然后以水为反应介质,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PPy/APS 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热失重和四探针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用APS处理过的SiO2合成的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  首先用不同百分含量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处理SiO2,然后以水为反应介质,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PPy/APS 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热失重和四探针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用APS处理过的SiO2合成的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稳定性都有很大提高,其中用1%APS SiO2合成的复合材料电导率最高,为38.46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硅烷偶联剂 电导率 稳定性 界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法研究UP/MMT纳米复合物的固化动力学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立新 洪奕 +1 位作者 任丽 刘盘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9-211,共3页
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室温下测定了不饱和聚酯(U P)和含有1%有机蒙脱土的不饱和聚酯(U P-1)的固化反应过程,探索了有机蒙脱土对U P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初期,U P-1出现了约25m in的诱导期;随反应时间延长,U P和交联剂苯乙烯(... 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室温下测定了不饱和聚酯(U P)和含有1%有机蒙脱土的不饱和聚酯(U P-1)的固化反应过程,探索了有机蒙脱土对U P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初期,U P-1出现了约25m in的诱导期;随反应时间延长,U P和交联剂苯乙烯(ST)的双键转化率逐渐增大;纯U P树脂,转化率超过25%时,ST的双键转化率高于U P;而U P-1中ST双键转化率在65%以后才开始超过U P,说明有机蒙脱土的加入对U P的固化反应有一定的阻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 有机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红外光谱 固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双马来酰亚胺/二胺基二苯醚齐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玉春 孟庆荣 张留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7-251,共5页
采用二胺基二苯醚(DDE)作为扩链剂,合成了含侧甲基的液晶双马来酰亚胺的齐聚物。用FT-IR、1H-NMR、TGA、DSC、HSPM研究了MBMI(液晶马来酰亚胺)与DDE的摩尔比为1:1,2:1,3:1时各种双马来酰亚胺齐聚物的结构、热性能和热致液晶行为,并用红... 采用二胺基二苯醚(DDE)作为扩链剂,合成了含侧甲基的液晶双马来酰亚胺的齐聚物。用FT-IR、1H-NMR、TGA、DSC、HSPM研究了MBMI(液晶马来酰亚胺)与DDE的摩尔比为1:1,2:1,3:1时各种双马来酰亚胺齐聚物的结构、热性能和热致液晶行为,并用红外积分强度法对齐聚物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共聚反应是通过MBMI与DDE的双键加成反应机理进行的。与液晶双马来酰亚胺(MBMI)相比,其齐聚物的熔点降低,当MBMI与DDE的摩尔比为1:1时,齐聚物的熔点降低最多为64℃,但扩链后对齐聚物的热失重性能影响不大。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表明,齐聚物有较好的热致液晶特征,并且能够保留在交联网络中形成液晶聚合物网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双马来酰亚胺 二胺基二苯醚 齐聚物 合成 液晶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作锂/聚合物二次电池正极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丽 成国祥 +1 位作者 朱嫦娥 王立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225,共4页
以聚吡咯/二氧化硅(PPy/S iO2)纳米复合材料作正极,组装成锂/聚吡咯二次电池。初步探讨了集电极、隔膜厚度、正极活性材料堆密度及过充放电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铝箔作为集电极制备的电池,其比容量和充放电效率较以铝网作集电... 以聚吡咯/二氧化硅(PPy/S iO2)纳米复合材料作正极,组装成锂/聚吡咯二次电池。初步探讨了集电极、隔膜厚度、正极活性材料堆密度及过充放电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铝箔作为集电极制备的电池,其比容量和充放电效率较以铝网作集电极为优。正极片的成型压力为20M Pa时,电池的性能最优。隔膜的薄厚对正极材料的容量影响不大,但对充放电效率的影响显著。隔膜越厚,循环效率越低;隔膜越薄,循环效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锂/聚合物二次电池 正极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对β-二酮锆烯烃催化活性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敏 王路海 +3 位作者 刘盘阁 任合刚 刘宾元 闫卫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66-1569,共4页
采用测试条件更接近实际聚合情况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烯烃聚合催化剂β-二酮锆配合物(dbm)2ZrCl2分别与两种不同助催化剂一氯二乙基铝(AlEt2Cl)、甲基铝氧烷(MAO)在室温下的作用情况。结果发现,催化剂金属中心的最大吸收峰与... 采用测试条件更接近实际聚合情况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烯烃聚合催化剂β-二酮锆配合物(dbm)2ZrCl2分别与两种不同助催化剂一氯二乙基铝(AlEt2Cl)、甲基铝氧烷(MAO)在室温下的作用情况。结果发现,催化剂金属中心的最大吸收峰与配体向金属的电荷转移(LMCT)是相关的,并且随助催化剂的加入量而不同。无论助催化剂是AlEt2Cl还是MAO,少量的助催化剂即低铝锆比下,催化剂上的一个吸电子基氯首先被助催化剂上具有供电性的一个烷基所取代,发生单烷基化反应,催化剂金属中心的最大吸收峰波长发生蓝移。而当助催化剂量进一步增加时,金属中心的最大吸收峰波长呈红移,表明了单烷基取代的催化剂被大量的助催化剂夺去电子成为缺电子的阳离子活性中心,以便烯烃单体的配位插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活性中心 烯烃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R中壳层PMMA相对分子质量对PVC/ACR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金凤 潘明旺 +1 位作者 丁凤祥 张留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81,共5页
采用种子乳液法制备了核壳型聚丙烯酸酯(ACR),并分别采用十二烷基硫醇和正辛基硫醇作为链转移剂对 ACR壳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并用于PVC共混改性。黏度法对PMMA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表明,正辛基硫醇的相对分... 采用种子乳液法制备了核壳型聚丙烯酸酯(ACR),并分别采用十二烷基硫醇和正辛基硫醇作为链转移剂对 ACR壳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并用于PVC共混改性。黏度法对PMMA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表明,正辛基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调节能力较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测定PM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对共混树脂进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当ACR壳层PMM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2×104时,PVC/ACR 共混树脂的缺口冲击强度大大提高。与纯PVC相比,共混树脂的Tg均略有提高,其增量随ACR壳层PMM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降低而减小。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CR壳层聚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低,共混物分子链段运动活化能提高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聚丙烯酸酯树脂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β成核剂改性纳米CaCO_3/PP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会利 王虎 +3 位作者 王婧 肖山 陈旭 郑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1-54,共4页
讨论了稀土β成核剂(WBGⅡ)对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借助WAXD、DSC及PLM研究了PP、纳米CaCO3/PP和WBGⅡ/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及晶体形态。结果表明:加入少量WBGⅡ后,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的晶型和球晶形态发生... 讨论了稀土β成核剂(WBGⅡ)对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借助WAXD、DSC及PLM研究了PP、纳米CaCO3/PP和WBGⅡ/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及晶体形态。结果表明:加入少量WBGⅡ后,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的晶型和球晶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同时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综合力学性能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稀土 Β成核剂 纳米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