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圆柱绕流的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姣 张宾 +1 位作者 唐湛棋 陈文义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90,共10页
投弃式海流剖面仪(Expendable Current Profiler,XCP)周围流场是典型的旋转圆柱绕流。探头周围流场对探头的运动状态起决定性作用,这直接关系到探头的测量性能,因此有必要对旋转圆柱周围流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在循环水槽中进行,通过PI... 投弃式海流剖面仪(Expendable Current Profiler,XCP)周围流场是典型的旋转圆柱绕流。探头周围流场对探头的运动状态起决定性作用,这直接关系到探头的测量性能,因此有必要对旋转圆柱周围流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在循环水槽中进行,通过PIV对雷诺数保持不变(Re=1000)、不同圆柱旋转速度比(α=0、0.5、1.0、1.5、2.0、2.5、3.0、3.5、4.0、4.5和5.0)的圆柱下游尾流场进行研究。通过选取不同旋转速度比的任一时刻的瞬态流场,来分析旋转对圆柱尾流结构的影响。为了获得流场的频率信息,对所获得流场信息进行能谱分析来获取涡旋的脱落频率,并进一步使用正交模态分解对流场进行分析,给出了流场主要拟序结构及其能量与转速比的变化趋势。发现圆柱旋转改变圆柱尾流结构,使尾迹尺度变小。在旋转速度比0≤α≤2.0时,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涡旋脱落,并且涡旋脱落的频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且当转速比2.0<α≤5.0时尾迹流场的周期性减弱,涡旋脱落变得不明显,流场表现出低频、剪切层的区域特征。随着转速变大,涡旋尺度变小。在较高旋转速度比时,流场中能量被重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柱 转速比 涡旋脱落频率 涡旋尺度 正交模态分解 PIV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模成型机产率与能耗建模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璐 孙姣 +2 位作者 张旭 陈文义 王序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26-3432,共7页
以成型原理和受力分析为基础,推导出适用于各种结构各向异性生物质环模成型机的产能与能耗计算模型,并用实验数据验证模型合理性及通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参数对带锥孔模孔的环模成型机性能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产率随环模宽度、... 以成型原理和受力分析为基础,推导出适用于各种结构各向异性生物质环模成型机的产能与能耗计算模型,并用实验数据验证模型合理性及通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参数对带锥孔模孔的环模成型机性能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产率随环模宽度、线速度、开孔率的增大而增加;能耗与物料特性和设备工艺参数有关,在保证物料顺利挤出并稳定成型的前提下,改进模辊材料和加工工艺、选择锥角大且短粗的模孔结构均可降低设备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机 环模 受力分析 产率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壁面附近上升单气泡的弹跳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姣 周维 +1 位作者 蔡润泽 陈文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结合阴影法,对静止水中垂直壁面附近上升单气泡运动进行实验研究,对比气泡尺度及气泡喷嘴与壁面之间的初始无量纲距离(S~*)对气泡上升运动特性的影响,分析气泡与壁面碰撞前后,壁面效应与气泡动力学机制及能量变化规律....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结合阴影法,对静止水中垂直壁面附近上升单气泡运动进行实验研究,对比气泡尺度及气泡喷嘴与壁面之间的初始无量纲距离(S~*)对气泡上升运动特性的影响,分析气泡与壁面碰撞前后,壁面效应与气泡动力学机制及能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雷诺数Re≈580~1100,无量纲距离S~*<2~3时,气泡与壁面碰撞且气泡轨迹由无约束条件下的三维螺旋转变成二维之字形周期运动;当S~*>2~3时,壁面效应减弱,有壁面约束的气泡运动与无约束气泡运动特性趋于一致.气泡与壁面碰撞前后,壁面效应导致横向速度峰值下降为原峰值的70%,垂直速度下降50%;气泡与壁面碰撞前,通过气泡中心与壁面距离(x/R)和修正的斯托克斯数相关式可预测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上升气泡与壁面碰撞过程中,气泡表面变形能量单向传输给气泡横向动能,使得可变形气泡能够保持相对恒定的弹跳运动.提出了气泡在与壁面反复弹跳时的平均阻力系数的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实验数据反映出的对雷诺数Re、韦伯数We和奥特沃斯数Eo等各无量纲参数的标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 垂直壁 周期弹跳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式的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鑫 陈文义 +2 位作者 范晓旭 孙娇 Shusheng Pang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7,共5页
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相比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有许多优点,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目前在生物质气化领域应用的循环流化床主要有外循环流化床,内循环流化床和双流化床。介绍了这几种循环流化床气化设备的典型结构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各类循... 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相比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有许多优点,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目前在生物质气化领域应用的循环流化床主要有外循环流化床,内循环流化床和双流化床。介绍了这几种循环流化床气化设备的典型结构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各类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的特点做出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外循环流化床 内循环流化床 双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器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方坤 王静波 +1 位作者 吴西娜 陈文义 《煤炭技术》 CAS 2008年第12期5-7,共3页
通过FLUENT的前处理GAMBIT建模、计算网格划分和给定边界条件,运用RSM湍流模式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动量方程采用二阶迎风差分格式离散,采用SIMPLE方法对速度和压力进行耦合求解,得到旋流器内的径向、轴向和切向速度分场、速度流线图... 通过FLUENT的前处理GAMBIT建模、计算网格划分和给定边界条件,运用RSM湍流模式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动量方程采用二阶迎风差分格式离散,采用SIMPLE方法对速度和压力进行耦合求解,得到旋流器内的径向、轴向和切向速度分场、速度流线图以及压力场。结果表明:中心轴线附近静压较低,而动压梯度变化比较大;切向速度总体变化趋势是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而且切向速度方向的一致性证明内外螺旋方向的一致性;由轴向速度得出零速度包络面的存在,为旋流器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数值模拟 雷诺应力模型 切向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发生器喷嘴的改进及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文义 汤凯 +1 位作者 孙兵 陈晓东 《选煤技术》 CAS 2012年第4期19-22,26,共5页
为了提高浮选效果,对气泡发生器的喷嘴进行了改进,加入了螺旋叶片并利用VOF多相流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速度、压力和湍动能等流场分布规律图,结果表明,有螺旋叶片喷嘴的气泡发生器具有更好的性能,大大提高了矿浆中的气泡矿化... 为了提高浮选效果,对气泡发生器的喷嘴进行了改进,加入了螺旋叶片并利用VOF多相流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速度、压力和湍动能等流场分布规律图,结果表明,有螺旋叶片喷嘴的气泡发生器具有更好的性能,大大提高了矿浆中的气泡矿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发生器 喷嘴 两相流 数值模拟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V技术分析颗粒在湍流边界层中的行为 被引量:18
7
作者 高天达 孙姣 +2 位作者 范赢 陈文义 轩瑞祥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在平板湍流边界层内开展实验研究,对比颗粒相及单相液体的平均速度剖面、湍流强度、雷诺应力等湍流统计量,分析颗粒在湍流边界层中的行为.利用空间多尺度局部平均涡量的概念提取...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在平板湍流边界层内开展实验研究,对比颗粒相及单相液体的平均速度剖面、湍流强度、雷诺应力等湍流统计量,分析颗粒在湍流边界层中的行为.利用空间多尺度局部平均涡量的概念提取壁湍流发卡涡展向涡头(顺向涡)并统计其数量规律,得到不同法向位置处顺向涡周围流向脉动速度及流线的空间拓扑结构,比较分析顺向涡发展程度及周围的湍流相干结构.结果发现:与清水工况相比,颗粒相湍流边界层的缓冲层变薄、对数律区下移,湍流强度得到增强,雷诺应力在对数律区有所增大;颗粒的流向脉动速度在展向涡周围的分布与清水工况不同,颗粒能够被流体展向涡周围的猝发过程有效传递;颗粒相的顺向涡涡核较大,且随着法向位置的升高逐渐发展完整,涡和条带在流向上拉伸得更长;同时发现在两种工况下,顺向涡的左下方始终存在一个逆向涡,颗粒相逆向涡的形成弱于单相流体;两种工况下的顺向涡数量均随着法向位置的升高而减少,最后逐渐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粒子图像测速 湍流边界层 空间多尺度局部平均涡量 顺向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几何重构的Youngs-VOF耦合水平集追踪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嫚嫚 孙姣 陈文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5-786,共12页
针对界面追踪方法中拉格朗日方法和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计算效率低、不适用大变形、不能应用于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等问题,研究了一种效率高、界面清晰、适用于三维模型的计算气液两相界面迁移特性的欧拉运动界面追踪方法,该方法将'米&#... 针对界面追踪方法中拉格朗日方法和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计算效率低、不适用大变形、不能应用于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等问题,研究了一种效率高、界面清晰、适用于三维模型的计算气液两相界面迁移特性的欧拉运动界面追踪方法,该方法将'米'状相邻单元Youngs方法用于运动界面重构,将Youngs-VOF和水平集通过几何方法耦合,提高运动界面精度,克服了VOF和水平集方法存在的缺陷,避免了利用高阶导数本身的稳定性去求解水平集对流方程和距离函数方程.'米'状相邻单元Youngs方法避免了数值耗散、数值色散性以及非线性效应引起的捕捉界面模糊的情况. Youngs-VOF耦合水平集方法既保证了计算界面时的稳定性,与拉格朗日方法相比又提高了计算效率.利用Youngs-VOF耦合水平集方法与VOF方法对单个气泡在水中上升过程数值计算与实验对比并对经典剪切流场中圆形运动界面模型的数值计算,验证了Youngs-VOF耦合水平集方法的有效性并比VOF方法捕捉界面更清晰、锐利;通过对溃坝–自由表面流动过程数值计算并与实验进行对比,验证了Youngs-VOF耦合水平集方法的稳定性以及对三维数值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界面重构 改进的Youngs方法 水平集方法 VOF方法 几何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浮选机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袁清辉 陈文义 刘文婷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以旋流浮选机为模型,使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运用RSM湍流模型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旋流浮选机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理论和工业试验,分析了旋流浮选机的速度场、压力场对浮选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旋流浮选机能有效地提... 以旋流浮选机为模型,使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运用RSM湍流模型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旋流浮选机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理论和工业试验,分析了旋流浮选机的速度场、压力场对浮选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旋流浮选机能有效地提高分离效率并减少运行能耗,双层入口结构能增强二次矿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浮选机 计算模型 流场 数值模拟 试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颗粒对沟槽湍流边界层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严冬 孙姣 +3 位作者 高天达 陈丕 成雨霆 陈文义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79-2288,共10页
本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s image velocimetry, PIV)研究固体颗粒对放置在平板湍流边界层中的平壁和沟槽壁面减阻效果的影响.实验对清水和加入粒径为155μm聚苯乙烯颗粒的流法向二维速度场信息进行采集,对不同工况下的平均速... 本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s image velocimetry, PIV)研究固体颗粒对放置在平板湍流边界层中的平壁和沟槽壁面减阻效果的影响.实验对清水和加入粒径为155μm聚苯乙烯颗粒的流法向二维速度场信息进行采集,对不同工况下的平均速度剖面、雷诺应力和湍流度等统计量进行对比,分析流体在边界层中的行为.运用空间局部平均结构函数提取了不同工况湍流边界层喷射-扫掠行为的空间拓扑结构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壁面条件下,粒子加入后的对数律区中无量纲速度均略大于清水组,雷诺切应力有所降低,湍流度有所减弱.对于不同流场速度下的沟槽而言,颗粒的加入均降低了壁面附近的阻力,而颗粒单独作用于光滑壁面的减阻效果并不明显.加入粒子后的相干结构数目有所增加,法向脉动速度下降.沟槽壁面附近的相干结构数目有所增加,法向脉动速度在自由来流速度较大时有所上升,在速度较小时有所下降.这表明不同减阻状况下的沟槽均能将大涡破碎成更多的涡,并且粒子的加入强化了这种破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槽壁面 两相流 粒子图像测速 湍流边界层 相干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两相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的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会灵 孙姣 +1 位作者 轩瑞祥 陈文义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9-36,共8页
液固两相湍流是工业和工程中常见的流动状态,研究颗粒—湍流两相之间的作用规律和湍流调制的机理,对有效调控化工过程传热传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液固两相平板湍流边界层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在同一来流速度下加入... 液固两相湍流是工业和工程中常见的流动状态,研究颗粒—湍流两相之间的作用规律和湍流调制的机理,对有效调控化工过程传热传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液固两相平板湍流边界层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在同一来流速度下加入固相颗粒和清水时水平板湍流边界层的平均速度剖面、湍流强度变化情况。通过空间局部平均速度结构函数和相干结构条件采样技术,提取并对比壁湍流相干结构"喷射"和"扫掠"事件的脉动速度、雷诺切应力以及展向涡量的二维空间拓扑形态。发现,同清水工况相比,湍流边界层缓冲层有变薄的趋势,对数律区内移,湍流强度和雷诺切应力均有所增强。相干结构在猝发时,脉动速度增强,雷诺切应力相对增大,展向涡量的发展受到促进,这表明实验中颗粒的存在使得湍流边界层中流体脉动增强,相干结构"喷射"和"扫掠"的强度相应增大,动量和能量的输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两相流 湍流边界层 相干结构 PIV 空间局部平均速度结构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浮选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静波 陈文义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7-72,共6页
阐述了国内外离心浮选机及其重要组件气泡发生器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现状,介绍了德国充气式浮选机、Thomas离心浮选机、XMP浮选机、因莫夫浮选机及新型自吸气式离心浮选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与特点,并分析了离心浮选机的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离心浮选机 充气式 自吸气式 气泡发生器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腔液体受挤压和抽吸时内流场PIV实验研究
13
作者 赵杰 孙姣 +4 位作者 唐湛棋 张杰民 刘晓程 刘天文 陈文义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47,共7页
主动脉旁反搏装置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心脏辅助装置,装置腔内的流场结构对装置的机理分析及优化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将主动脉旁反搏装置简化为液囊模型,利用粒子成像测速仪(PIV)对液囊内流场进行测量,选取3种液囊截面,每种截面取3种抽吸... 主动脉旁反搏装置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心脏辅助装置,装置腔内的流场结构对装置的机理分析及优化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将主动脉旁反搏装置简化为液囊模型,利用粒子成像测速仪(PIV)对液囊内流场进行测量,选取3种液囊截面,每种截面取3种抽吸频率和3种吸气量,共27种工况,采用整体平均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平均速度矢量图和湍流切应力图。结果表明:装置腔内流场主要是以旋转的形式存在,在装置进出口附近存在二次流动,而且进出口的位置对内部流场影响较大,同时进出口附近流体的动量交换较为强烈,呈现出较大的雷诺应力,另外进出口附近流体流动能够同步响应抽吸频率,且湍涡中心点随时间在不断地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 心脏辅助装置 反搏 液囊模型 内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煤在双流化床中气化特性初步实验研究
14
作者 武小军 范晓旭 +1 位作者 陈文义 初雷哲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7,共4页
利用一套高3 m的双流化床煤气化实验系统,以烟煤为燃料进行了气化初步实验研究.烟煤在气化炉中进行热解气化,生成的半焦经下返料器送入燃烧炉进行燃烧,通过高温循环灰携带能量供给气化炉.通过调整气化炉内料层高度改变燃料在气化炉内的... 利用一套高3 m的双流化床煤气化实验系统,以烟煤为燃料进行了气化初步实验研究.烟煤在气化炉中进行热解气化,生成的半焦经下返料器送入燃烧炉进行燃烧,通过高温循环灰携带能量供给气化炉.通过调整气化炉内料层高度改变燃料在气化炉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影响气化效果,料层高度可以通过气化炉内压差进行监测.烟煤气化达到稳定工况时,燃烧炉和气化炉的温度和压差基本保持稳定.燃气热值为5.53MJ/m3,尚未达到中热值标准,原因在于实验装置规模较小导致散热损失较大,同时返料器以空气为返料风降低了燃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化床 烟煤 热解 气化特性 中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氧化反应动力学分析与模型
15
作者 于飞跃 孙姣 +1 位作者 杨辉 陈文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31-335,共5页
以棉秆热解生物油为研究对象,在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基于COD的生物油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实验数据计算氧化反应动力参数,获得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曲线。结果表明:氧化过程中,生物油的COD呈指数形式递减,反应时间在0~60 min时,生... 以棉秆热解生物油为研究对象,在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基于COD的生物油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实验数据计算氧化反应动力参数,获得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曲线。结果表明:氧化过程中,生物油的COD呈指数形式递减,反应时间在0~60 min时,生物油被迅速氧化,60~120 min时氧化速率降低,120 min时氧化过程基本结束,模型曲线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均为0.9以上,表明该模型可较好预测生物油中有机物氧化反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动力学分析 动力学模型 动力参数 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热力学平衡模型研究
16
作者 杨辉 陈文宇 +1 位作者 孙姣 陈文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35-342,共8页
建立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热力学平衡模型,该模型包括焦炭、焦油和气体,并用已公布的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均方根(RMS)在1.304~3.814之间,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可认为模型可靠。然后模拟棉秆在下吸式生物质气化... 建立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热力学平衡模型,该模型包括焦炭、焦油和气体,并用已公布的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均方根(RMS)在1.304~3.814之间,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可认为模型可靠。然后模拟棉秆在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中以空气和富氧气体2种气化氛围下,不同操作参数(当量比、预热温度和气化炉反应温度)下对棉秆气化的气体组分、热值和产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富氧气体为气化剂时,当量比从0.20增至0.35时,气体中N含量比空气显著下降,达10%以上,同时发现能提高气体中H和CO的含量和热值,热值比空气提高约20%。预热温度对气化成分变化影响有限,随预热温度从30℃变化到130℃,气体的平均热值从空气的5.2 MJ/m^(3)提高到富氧气体的7.0 MJ/m^(3)。随气化炉内反应温度从750℃升至1250℃,空气和富氧气体2种气化剂下的H和CO分别从20.94%、26.84%和21.77%、28.67%下降到4.06%、9.12%和10.49%、21.60%,导致气体的热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下吸式气化炉 热力学模型 富氧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颗粒对半球扰动尾迹影响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张艳涛 孙姣 +2 位作者 高天达 范赢 陈文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8-739,共12页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研究固体颗粒对放置在平板层流边界层中半球粗糙元尾迹的影响.实验采集了清水和加入粒径为140μm,220μm,350μm聚苯乙烯固体颗粒4种工况下二维速度场信息,基于半球半径的雷诺数为...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研究固体颗粒对放置在平板层流边界层中半球粗糙元尾迹的影响.实验采集了清水和加入粒径为140μm,220μm,350μm聚苯乙烯固体颗粒4种工况下二维速度场信息,基于半球半径的雷诺数为994(ReR=RU/υ),固体颗粒的体积浓度为3.0×10-5.对比清水和两相工况下的平均速度剖面、湍流强度等宏观统计量,分析固体颗粒对半球尾迹流动宏观特性的影响.分别利用沿流向不同位置的流向脉动速度的二维空间相关系数和法向脉动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分析颗粒对尾迹结构演化过程及尾迹结构脱落频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清水相比,回流区随颗粒粒径增大而逐渐增大;颗粒使湍流强度增大,回流区的存在导致在半球后流向位置2R前后区域湍流强度呈现不同变化趋势;颗粒使尾迹结构的流向尺度减小并且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尾迹结构运动过程中颗粒的存在促进了尾迹结构的周期性加速和减速运动,促进作用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先增强后减弱;颗粒的存在促进了尾迹结构的脱落,脱落频率随颗粒粒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半球粗糙元 粒子图像测速 相关系数 脱落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式模孔环模成型机能耗与成型密度分析
18
作者 曹永全 孙姣 +2 位作者 于飞跃 陈文义 王序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871-2877,共7页
针对当前环模成型机成型密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倾斜式模孔结构,推导出倾斜式模孔挤压能耗和成型密度模型,并分析各参数对倾斜式模孔成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孔倾斜角度从0°增加到20°,模孔挤压能耗增加43.6%,但成型密... 针对当前环模成型机成型密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倾斜式模孔结构,推导出倾斜式模孔挤压能耗和成型密度模型,并分析各参数对倾斜式模孔成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孔倾斜角度从0°增加到20°,模孔挤压能耗增加43.6%,但成型密度提高75.5%;在倾斜式模孔中,挤压能耗随物料与孔壁间摩擦系数、物料泊松比及孔长的增大而增加,随物料与环模内壁间摩擦系数的增大而降低,随孔径的减小呈先减后增的趋势;成型密度则随各参数的增大而增大,且其增幅远大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压块 受力分析 能耗 成型密度 倾斜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