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拟同步和转速限制的飞轮储能双馈电机调相系统的频率支撑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寇建 刘宏勇 +2 位作者 于维耀 戴嘉庚 姚芳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259,共8页
电网频率跌落时,并网双馈电机向电网补偿有功功率,对电网频率具有一定的支撑或抬升作用,但频率跌落期间,双馈电机转子转速下降快且不可控、有功补偿及频率支撑的时长有限,无法保障双馈电机稳定运行。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和转速... 电网频率跌落时,并网双馈电机向电网补偿有功功率,对电网频率具有一定的支撑或抬升作用,但频率跌落期间,双馈电机转子转速下降快且不可控、有功补偿及频率支撑的时长有限,无法保障双馈电机稳定运行。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和转速限制的飞轮储能双馈电机频率支撑技术,该技术首先在双馈电机转子转轴上外挂飞轮,增大了系统惯量、增加机械储能,延缓频率跌落过程中转子下降速率;其次,在电网频率跌落时,通过虚拟同步控制策略进行有功功率的实时补偿,基于转子转速下限值的动态控制,调控有功功率的补偿时间,配合飞轮储能实现有功补偿时长的优化控制;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对调相系统频率支撑技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电机 频率跌落 有功补偿 飞轮储能 虚拟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影响下复杂激励对软磁复合材料损耗研究
2
作者 孙铭鑫 刘成成 +2 位作者 汪友华 赵磊 武仕朴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63,共9页
电力设备通常工作在含有谐波的情况下,散热不充分和谐波产生的额外损耗都会造成设备温度的升高,导致损耗的计算更为复杂,因此对SMC在温度影响下的复杂激励磁芯损耗研究非常有必要。该文在建立的三维SMC颗粒和环形样件损耗模型的基础上,... 电力设备通常工作在含有谐波的情况下,散热不充分和谐波产生的额外损耗都会造成设备温度的升高,导致损耗的计算更为复杂,因此对SMC在温度影响下的复杂激励磁芯损耗研究非常有必要。该文在建立的三维SMC颗粒和环形样件损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校正因子和分析温度对软磁复合材料的影响因素设计能够考虑温度和复杂激励的三维SMC颗粒和环形样件模型,搭建能够测量不同温度和不同谐波激励下SMC环形样件磁芯损耗的实验平台。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对比温度变化与谐波含量,谐波阶次和谐波相位对磁芯损耗的影响情况,最后根据搭建的实验平台测量温度范围为20~100℃下复杂激励磁芯损耗情况,并与考虑温度的仿真模型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改进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磁复合材料 校正因子 温度 复杂激励 三维模型 磁芯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传导干扰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文荣 孙亚男 +1 位作者 王子龙 赵明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0-124,共5页
针对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强传导干扰超出电磁兼容标准规定限定值且无法定性分析的问题,该文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传导干扰仿真预测模型,将电机驱动系统作为整体的被测设备,由直流侧正负极的人工电源网络输出系统的传导干扰波形,在... 针对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强传导干扰超出电磁兼容标准规定限定值且无法定性分析的问题,该文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传导干扰仿真预测模型,将电机驱动系统作为整体的被测设备,由直流侧正负极的人工电源网络输出系统的传导干扰波形,在传导干扰规定的150 kHz^108 MHz范围内进行仿真分析。并在半电波暗室内搭建了电机驱动系统传导干扰实验测试平台,测试系统直流侧正负极传导干扰电压频域波形,将建立的电机驱动系统传导干扰的预测模型所输出的正负极电压频谱图与实验测试图对比,两者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从而验证了电机驱动系统预测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的传导干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预测模型 传导干扰 电机驱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谐式磁性液体减振器固有晃动频率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文荣 吴佳男 +3 位作者 杨晓锐 翟耀 邢庆国 杨庆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66,共5页
根据磁性液体的超顺磁特性,提出了一种调谐式磁性液体减振器。该减振器由非磁性液缸、电磁线圈和磁性液体构成,通过电磁线圈施加外部磁场,改变非磁性液缸内磁性液体的固有晃动频率,使其能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达到最佳减振效果。根据磁性... 根据磁性液体的超顺磁特性,提出了一种调谐式磁性液体减振器。该减振器由非磁性液缸、电磁线圈和磁性液体构成,通过电磁线圈施加外部磁场,改变非磁性液缸内磁性液体的固有晃动频率,使其能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达到最佳减振效果。根据磁性液体的伯努利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得到磁性液体固有晃动频率的表达式。实验验证了该减振器在不施加外部磁场时相当于传统调谐液体阻尼器,当外部振动频率变化时,可以改变外加磁场使得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不会随着外部振动频率的变化而降低。同时还发现,外加磁场不仅能通过改变频率来增强减振效果,较大的磁场也会使得减振效果略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 减振器 结构减振 固有晃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10kV电感耦合型直流限流断路器拓扑设计与分析
5
作者 田俊 刘晓明 +3 位作者 陈海 姜文涛 任宇朋 史红菲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31,共10页
针对中压直流配电网控制与保护需求,提出一种电感耦合型直流限流断路器拓扑,利用电感耦合技术实现快速换流和有效抑制故障电流,从而降低开断电流和IGBT使用数量,提高分断速度。在对拓扑结构和动作过程分析基础上,进行理论推导及参数设计... 针对中压直流配电网控制与保护需求,提出一种电感耦合型直流限流断路器拓扑,利用电感耦合技术实现快速换流和有效抑制故障电流,从而降低开断电流和IGBT使用数量,提高分断速度。在对拓扑结构和动作过程分析基础上,进行理论推导及参数设计,最后基于Pscad/Emtdc分别搭建单端等效电路和±10kV三端中压直流配电网仿真模型,验证理论分析和参数设计的正确性。与现有典型方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直流断路器能够在4ms内完全切除短路故障电流,兼具快速分断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kV直流配电网 直流断路器 耦合作用 仿真分析 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区间不确定性的真空灭弧室磁吹特性及耐击穿性能分析
6
作者 刘晓明 毕振江 +2 位作者 陈海 李培源 刘易雄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6-371,共6页
作为现代化铁路系统的安全卫士,电气化铁道用真空断路器具有环境友好和免维护的优势,但其长期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极端环境以及运行工况的影响。为确保大电流短路故障的快速切除,文章以27.5 kV/2500 A/31.5 kA铁路专用纵磁真空断路... 作为现代化铁路系统的安全卫士,电气化铁道用真空断路器具有环境友好和免维护的优势,但其长期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极端环境以及运行工况的影响。为确保大电流短路故障的快速切除,文章以27.5 kV/2500 A/31.5 kA铁路专用纵磁真空断路器为研究对象,依据相关GB/TB标准,采用真空灭弧室三维电磁场数值模拟分析与样机实验相结合的手段,考虑结构不确定性和运行工况不确定性的共同影响,定量分析电弧电流过零前磁吹特性,进而探究弹簧操动机构分闸操作电源电压分散性对零后耐击穿性能的影响机理,为电气化铁道用真空灭弧室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灭弧室 区间不确定性 磁吹特性 耐击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大鼠工作记忆局部场电位和锋电位时频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童禹铭 徐桂芝 +2 位作者 郭苗苗 张天恒 王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01-1409,共9页
目的探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神经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将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刺激组(n=4)。刺激组接受5 Hz rTMS,刺激强度为100%运动阈值,持续14 d,对照组未接受rTMS。在大鼠工作记忆实验过程... 目的探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神经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将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刺激组(n=4)。刺激组接受5 Hz rTMS,刺激强度为100%运动阈值,持续14 d,对照组未接受rTMS。在大鼠工作记忆实验过程中同步采集前额叶皮质(PFC)16通道的局部场电位信号(LFPs)和锋电位信号(spike)。对LFPs信号进行时频功率谱分析,对spike信号分析其发放速率,并利用Multitaper频谱相干方法分析LFPs-spike信号的同步化程度。结果工作记忆实验中,刺激组达到正确率标准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t=2.51,P=0.046);刺激组LFPs的θ频段和γ频段能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2.49,P<0.001),两组spike平均发放率无显著性差异(t=1.73,P=0.067),θ频段和γ频段LFPs-spike的同步化程度更高(t>8.82,P<0.001)。结论高频rTMS能够提升工作记忆实验中PFC脑区的LFPs信号能量,增强LFPs信号和spike信号的协同编码过程,并提高大鼠的工作记忆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高频 工作记忆 局部场电位 锋电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替代模型和贝叶斯推理的EIT电阻率反演
8
作者 李颖 郝虎鹏 +2 位作者 王贤哲 林坤强 何益人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7-1199,共13页
在生物组织电阻抗成像(EIT)技术中,介质电特性分布具有不确定性,因而研究概率框架下的重建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EIT中电阻率的不确定性反演及正问题调用过程中计算负荷庞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替代模型和贝叶斯推理的参数反演方法.首先,... 在生物组织电阻抗成像(EIT)技术中,介质电特性分布具有不确定性,因而研究概率框架下的重建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EIT中电阻率的不确定性反演及正问题调用过程中计算负荷庞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替代模型和贝叶斯推理的参数反演方法.首先,针对4层同心圆头模型,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进行训练,建立了EIT正问题计算的Kriging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并且甄别出精度最高的RBF神经网络替代模型.结果表明,替代模型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条件下大幅提高了计算效率.然后,基于贝叶斯推理框架下的差分进化自适应多链并行DREAM_zs算法和在此基础上加入卡尔曼激励建议分布的DREAM_kzs算法,对EIT中的电阻率进行反演.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均能进行有效反演,DREAM_kzs算法有着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识别精度,且灵敏度越高的参数反演效果越好,即头皮的反演效果最好,其次依次为颅骨、大脑和脑脊液.进一步,构造了基于真实CT图像的胸腔仿真模型,采用RBF模型作为正问题替代模型,利用DREAM_zs算法和DREAM_kzs算法对正常肺部组织和两种病变情况进行电阻率分布的图像重构.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反演,DREAM_kzs算法的性能均优于DREAM_zs算法,且外层单元的反演效果整体上要优于内层单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替代模型和贝叶斯推理的方法可实现EIT电阻率的有效反演,可望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成像 替代模型 贝叶斯推理 电阻率反演 DREAM_kz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磁式交替极永磁游标电机分析与设计
9
作者 刘福贵 张伟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3-377,共5页
为了在减少传统聚磁永磁游标电机永磁体用量时,仍能保持较大的转矩密度,提出一种新型聚磁式交替极永磁游标电机。与传统聚磁式永磁游标电机相比,新型拓扑结构电机通过交替极转子设计在减少永磁体用量时仍能保持较好的转矩输出特性。该... 为了在减少传统聚磁永磁游标电机永磁体用量时,仍能保持较大的转矩密度,提出一种新型聚磁式交替极永磁游标电机。与传统聚磁式永磁游标电机相比,新型拓扑结构电机通过交替极转子设计在减少永磁体用量时仍能保持较好的转矩输出特性。该文首先介绍了聚磁式交替极游标永磁电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其次,以输出转矩最大为目标,利用有限元法对所提新结构电机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分析。最后对比分析了新型聚磁式交替极永磁游标电机与传统聚磁式永磁游标电机的电磁性能,包括气隙磁密、反电势及转矩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体积下,所提新拓扑电机具有更高的转矩密度及更少的永磁体用量。因此,它在低速大转矩直驱应用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游标电机 转矩密度 交替极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电机变速调相系统低电压穿越过程的转子稳定性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聚彬 赵博超 +2 位作者 于维耀 张镇浩 姚芳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9-985,共7页
双馈风机运行于电动模式下,对电网具有一定的惯量支撑能力,但支撑能力有限,且电网低电压穿越过程中转子存在失控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在电网电压跌落时转子的稳定性控制技术。首先,在双馈风机转子转轴上外挂飞轮,增大系统惯量,稳... 双馈风机运行于电动模式下,对电网具有一定的惯量支撑能力,但支撑能力有限,且电网低电压穿越过程中转子存在失控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在电网电压跌落时转子的稳定性控制技术。首先,在双馈风机转子转轴上外挂飞轮,增大系统惯量,稳定转速;其次,在电网电压跌落时进行电压补偿、削弱转子侧反电动势,稳定转子电流;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转子稳定性控制技术的双馈风机,转子转速抗突变能力提高了20%,转子电流跌落值减少了45%,验证了所提转子稳定性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低电压穿越 转子转速 转子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直流配电网短路故障暂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晓明 冯梓航 +3 位作者 陈海 姜文涛 闻福岳 李根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158,共10页
针对传统故障特性分析中未考虑线路阻抗动态变化而导致故障特性分析误差问题,提出一种频率偏差下的含分布式电源柔性直流配电网故障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故障前后电气量约束条件进行推导,设计一种频率偏差下的故障线路阻抗解耦建模方案... 针对传统故障特性分析中未考虑线路阻抗动态变化而导致故障特性分析误差问题,提出一种频率偏差下的含分布式电源柔性直流配电网故障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故障前后电气量约束条件进行推导,设计一种频率偏差下的故障线路阻抗解耦建模方案。其次,通过所划分的各故障阶段放电频率变化修正故障线路等效阻抗模型,实现基于VSC换流器的多分布式电源直流配电网故障特征分析。最后,结合实际运行场景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前述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网 线路阻抗解耦 分布式电源 短路故障 暂态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栅片作用下直流接触器电弧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海涛 杨博 +1 位作者 郑淑晴 梁雨欣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直流接触器电弧的动态特性对触头分断性能有重要影响。基于磁流体动力学(MHD)理论,建立金属栅片式电弧模型,赋予栅片鞘层假设,模拟实际工况。通过分析电弧温度、电流密度、气流场等因素,解释了电弧重燃现象,并研究了栅片不同倾斜角度对... 直流接触器电弧的动态特性对触头分断性能有重要影响。基于磁流体动力学(MHD)理论,建立金属栅片式电弧模型,赋予栅片鞘层假设,模拟实际工况。通过分析电弧温度、电流密度、气流场等因素,解释了电弧重燃现象,并研究了栅片不同倾斜角度对电弧重燃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弧重燃的主要原因是熄弧后残留的高温气体产生的热电离,促进了局部放电和重击穿作用;改变栅片倾斜角度可以改变气流场和洛伦兹力作用方向,角度为20°时,重燃次数最少,燃弧时间最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接触器 磁流体动力学 电弧重燃 栅片倾斜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介观尺度电化学-力学模型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宁 昝文达 +1 位作者 张睿 丁飞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09-2218,共10页
基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搭建了锂离子电池介观尺度电化学-力耦合模型,模型还原了电极内部真实的结构并揭示了微观结构、参数对电极性能的影响。提高颗粒的固相扩散系数或降低粒径可以提高颗粒的锂化程度,从而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正... 基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搭建了锂离子电池介观尺度电化学-力耦合模型,模型还原了电极内部真实的结构并揭示了微观结构、参数对电极性能的影响。提高颗粒的固相扩散系数或降低粒径可以提高颗粒的锂化程度,从而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正极电解质膜阻的增加会加剧电极的极化。此外,放电倍率增加会导致电极颗粒锂化程度不均匀分布,造成更大的应力。介观尺度模型仿真结果对电极微观结构设计和材料选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介观尺度模型 电化学特性 力学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link电容器在线状态监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12
14
作者 姚芳 王槟 +2 位作者 唐圣学 黄凯 李志刚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8-197,共10页
直流支撑(DC-link)电容器是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关键器件之一,它的可靠性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状态监测是估计电容器健康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综合分析了电容器的健康状态参数和性能状态参数,针对近年来电容器的在线状态监测研究进行分... 直流支撑(DC-link)电容器是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关键器件之一,它的可靠性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状态监测是估计电容器健康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综合分析了电容器的健康状态参数和性能状态参数,针对近年来电容器的在线状态监测研究进行分类,将其分为了传感器法、注入法、电路模型法和智能监测法;介绍每种方法的原理和手段,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其次,针对研究成果的监测对象和监测参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后提出电容器状态监测的后续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支撑电容器 电容值 状态监测 ESR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逆变器IGBT器件接线故障在线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唐圣学 王维威 +2 位作者 马强 陈丽 姚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30,共12页
接线故障容易引起逆变器接线端发热损坏,进而造成逆变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首先分析了IGBT功率器件接线故障阻值特点,然后针对三相三电平NPC逆变器IGBT器件接线故障,根据主电路拓扑结构对接线故障进行了分类;进而在电流α-β相平面上分析... 接线故障容易引起逆变器接线端发热损坏,进而造成逆变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首先分析了IGBT功率器件接线故障阻值特点,然后针对三相三电平NPC逆变器IGBT器件接线故障,根据主电路拓扑结构对接线故障进行了分类;进而在电流α-β相平面上分析了每类IGBT器件接线故障的时域特征分布特性,并证实了接线故障的时域可分性。然后,利用ReliefF算法优选时域特征,获取最优特征矢量,进而提出了基于时域特征的接线故障的PSO-ELM诊断方法。最后,完成了仿真与样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诊断单故障,还能诊断双故障,准确率可达96.187 5%,且可以在线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逆变器 接线故障 平均电流矢量 时域电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BT模块键合损伤机理、演化规律及状态监测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姚芳 马静 +1 位作者 唐圣学 丁祥宽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9,共12页
探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键合损伤机理、演化规律和状态监测方法是电力电子器件及系统可靠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理论分析键合损伤及其演化趋势是键合线所受电动力与键合点所受剪切应力协同作用的结果,梳理键合损伤演化... 探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键合损伤机理、演化规律和状态监测方法是电力电子器件及系统可靠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理论分析键合损伤及其演化趋势是键合线所受电动力与键合点所受剪切应力协同作用的结果,梳理键合损伤演化的正反馈过程;然后,仿真分析键合线、点的热-力场,定量研究键合损伤及其成因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键合线电动力与键合点剪切应力既是键合损伤及其演化的诱因,又明显受到键合损伤的影响;再后,等效电路分析和试验研究基于栅极电压密勒平台高度和集电极电流的键合电阻监测方法;最后,提出风电IGBT键合电阻在线监测的局限性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在线监测程序,并提出基于键合电阻百分比增量的键合损伤五等级状态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模块 键合损伤 密勒平台高度 键合电阻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的Vienna整流器单管开路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姚芳 陆乐 +2 位作者 王刘浏 李超峰 唐圣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2-89,共8页
单管开路故障是Vienna整流器的常见故障形式,为提高单管开路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提出了一种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分析单管开路故障时的故障机理,选取故障时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作为故障特征量;然后,通过检测... 单管开路故障是Vienna整流器的常见故障形式,为提高单管开路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提出了一种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分析单管开路故障时的故障机理,选取故障时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作为故障特征量;然后,通过检测输入电流的零值稳区和分析输出电容电压差的谐波变化,设计故障诊断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方法结合电流、电压故障特性,在快速诊断的同时大幅提高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负载突变的情况下仍能正确工作,并且不需要添加额外的硬件设备,方便嵌入已有的控制系统中,能够实现单管开路故障的快速在线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管开路故障 VIENNA整流器 零值稳区 谐波特性 在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O-MLP的光伏系统输出功率短期预测模型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惠娟 刘琪 +1 位作者 岑泽尧 李玲玲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77,113,共7页
准确预测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对微网系统的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减小光伏系统输出功率短期预测误差,文中采用多层感知器(Multi Layer Perceptron, MLP)神经网络作为主要的预测载体,将光照强度、温度、风速数据作为MLP的输入,光伏... 准确预测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对微网系统的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减小光伏系统输出功率短期预测误差,文中采用多层感知器(Multi Layer Perceptron, MLP)神经网络作为主要的预测载体,将光照强度、温度、风速数据作为MLP的输入,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作为MLP的输出,采用光伏电站的历史数据对MLP进行训练,并针对MLP在初始化权重和偏置量中存在的随机性问题,提出运用改进灰狼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 GWO)对MLP的初始权重和偏置量进行优化,减小MLP随机初始化的误差。仿真结果显示,文中提出的GWO-MLP在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 MSE)、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方面较MLP、Elman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都有明显提高,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预测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预测 多层感知器 灰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LS-SVR的光伏并网变流器早期故障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丽 唐圣学 +1 位作者 黎霞 姚芳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108,共10页
针对光伏并网变流器故障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鲁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RLS-SVR)的早期故障预测方法。从系统层面分析了光伏并网变流器脆弱元件退化互相耦合机理及对系统状态特征和早期故障特征选取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以特征相对变化量... 针对光伏并网变流器故障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鲁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RLS-SVR)的早期故障预测方法。从系统层面分析了光伏并网变流器脆弱元件退化互相耦合机理及对系统状态特征和早期故障特征选取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以特征相对变化量表征变流器状态的电路故障预测方法。为了减小工作条件对特征退化预测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RLS-SVR算法,建立以工作条件为输入、状态特征为输出的无退化拟合RLS-SVR计算模型;然后,根据退化过程中工作条件序列、状态特征量序列,结合变流器无退化RLS-SVR拟合模型,计算特征相对变化量退化序列;最后,根据特征相对变化量序列,再次采用RLS-SVR算法构建特征相对变化量预测模型,以实现故障早期预测。预测方法无需额外增加传感器,具有简单、成本低、预测精度高的优点。最后,以光伏发电单相并网变流器为例进行了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变流器 鲁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故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域自适应网络跨被试情绪识别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苗苗 陈昕彤 +3 位作者 王磊 李梦凡 蔡梓良 徐桂芝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11-2220,共10页
为解决由于脑电信号(EEG)的非平稳性及个体差异性造成的情绪识别模型在不同时间、不同被试间泛化性能低的问题,提出全局域适应与相关子域自适应串联系统(SS_GDAN_RSAN)模型来实现跨被试的情感识别。将整个情感识别模型分为特征提取器、... 为解决由于脑电信号(EEG)的非平稳性及个体差异性造成的情绪识别模型在不同时间、不同被试间泛化性能低的问题,提出全局域适应与相关子域自适应串联系统(SS_GDAN_RSAN)模型来实现跨被试的情感识别。将整个情感识别模型分为特征提取器、全局域分类器和子域域分类器。首先在浅层神经网络中由特征提取器和全局域分类器产生域不变表达,通过最小化源域数据分类损失及源域与目标域数据的分布差异损失进行全局域自适应;其次在深层神经网络中,基于局部最大平均差异度量源域和目标域中相关子域数据的分布差异,通过最小化源域数据分类损失和子域自适应损失训练子域域分类器,进而捕获每个类别的细粒度信息实现子域自适应。实验结果表明SS_GDAN_RSAN算法简单有效,在多对一的跨被试迁移实验中识别率达到84.05%±5.91%,在单被试跨时间迁移实验中识别率达到91.66%±7.32%。与传统分类器模型相比,SS_GDAN_RSAN对跨被试、跨时间情绪分类任务泛化能力的提高取得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识别 脑电信号 跨被试 子域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