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影响下复杂激励对软磁复合材料损耗研究
1
作者 孙铭鑫 刘成成 +2 位作者 汪友华 赵磊 武仕朴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63,共9页
电力设备通常工作在含有谐波的情况下,散热不充分和谐波产生的额外损耗都会造成设备温度的升高,导致损耗的计算更为复杂,因此对SMC在温度影响下的复杂激励磁芯损耗研究非常有必要。该文在建立的三维SMC颗粒和环形样件损耗模型的基础上,... 电力设备通常工作在含有谐波的情况下,散热不充分和谐波产生的额外损耗都会造成设备温度的升高,导致损耗的计算更为复杂,因此对SMC在温度影响下的复杂激励磁芯损耗研究非常有必要。该文在建立的三维SMC颗粒和环形样件损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校正因子和分析温度对软磁复合材料的影响因素设计能够考虑温度和复杂激励的三维SMC颗粒和环形样件模型,搭建能够测量不同温度和不同谐波激励下SMC环形样件磁芯损耗的实验平台。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对比温度变化与谐波含量,谐波阶次和谐波相位对磁芯损耗的影响情况,最后根据搭建的实验平台测量温度范围为20~100℃下复杂激励磁芯损耗情况,并与考虑温度的仿真模型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改进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磁复合材料 校正因子 温度 复杂激励 三维模型 磁芯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传导干扰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文荣 孙亚男 +1 位作者 王子龙 赵明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0-124,共5页
针对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强传导干扰超出电磁兼容标准规定限定值且无法定性分析的问题,该文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传导干扰仿真预测模型,将电机驱动系统作为整体的被测设备,由直流侧正负极的人工电源网络输出系统的传导干扰波形,在... 针对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强传导干扰超出电磁兼容标准规定限定值且无法定性分析的问题,该文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传导干扰仿真预测模型,将电机驱动系统作为整体的被测设备,由直流侧正负极的人工电源网络输出系统的传导干扰波形,在传导干扰规定的150 kHz^108 MHz范围内进行仿真分析。并在半电波暗室内搭建了电机驱动系统传导干扰实验测试平台,测试系统直流侧正负极传导干扰电压频域波形,将建立的电机驱动系统传导干扰的预测模型所输出的正负极电压频谱图与实验测试图对比,两者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从而验证了电机驱动系统预测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的传导干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预测模型 传导干扰 电机驱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谐式磁性液体减振器固有晃动频率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文荣 吴佳男 +3 位作者 杨晓锐 翟耀 邢庆国 杨庆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66,共5页
根据磁性液体的超顺磁特性,提出了一种调谐式磁性液体减振器。该减振器由非磁性液缸、电磁线圈和磁性液体构成,通过电磁线圈施加外部磁场,改变非磁性液缸内磁性液体的固有晃动频率,使其能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达到最佳减振效果。根据磁性... 根据磁性液体的超顺磁特性,提出了一种调谐式磁性液体减振器。该减振器由非磁性液缸、电磁线圈和磁性液体构成,通过电磁线圈施加外部磁场,改变非磁性液缸内磁性液体的固有晃动频率,使其能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达到最佳减振效果。根据磁性液体的伯努利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得到磁性液体固有晃动频率的表达式。实验验证了该减振器在不施加外部磁场时相当于传统调谐液体阻尼器,当外部振动频率变化时,可以改变外加磁场使得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不会随着外部振动频率的变化而降低。同时还发现,外加磁场不仅能通过改变频率来增强减振效果,较大的磁场也会使得减振效果略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 减振器 结构减振 固有晃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磁保持继电器容差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苏秀苹 庞晓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0-283,共4页
为保证单相磁保持继电器触头的电寿命并减少弹跳,减小产品输出特性的分散程度,采用稳健性容差设计的方法调整设计参数的容差分配,建立了单相磁保持继电器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单相磁保持继电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并搭建了实验平台。... 为保证单相磁保持继电器触头的电寿命并减少弹跳,减小产品输出特性的分散程度,采用稳健性容差设计的方法调整设计参数的容差分配,建立了单相磁保持继电器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单相磁保持继电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并搭建了实验平台。仿真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选取触头的闭合速度、分断速度、弹跳时间为目标函数,设计正交试验选出平衡三个目标函数的最佳组合,通过贡献率分析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容差分配,使得动触头闭合速度、分断速度和弹跳时间的分散性分别比原来减少89.2024%、78.6603%、54.9755%。这对于合理控制生产成本并且保证产品的电寿命及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保持继电器 弹跳时间 正交试验 贡献率 容差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电磁干扰与抑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文荣 屈建帅 +1 位作者 孙亚男 栾君玲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8-154,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中电机驱动系统电磁干扰超出国家规范限值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抑制措施。该文分析了电机驱动系统的拓扑结构以及传导干扰的传播途径,提出了利用电磁干扰滤波器以及优化电机驱动系统中逆变器的控制策略来抑制电机驱... 针对电动汽车中电机驱动系统电磁干扰超出国家规范限值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抑制措施。该文分析了电机驱动系统的拓扑结构以及传导干扰的传播途径,提出了利用电磁干扰滤波器以及优化电机驱动系统中逆变器的控制策略来抑制电机驱动系统的传导干扰,并分别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抑制后的电机驱动系统传导干扰幅值降低至国家标准限值以内,采取的两种抑制措施可以有效抑制电机驱动系统的传导干扰。最后分析了电机驱动系统对整车辐射干扰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驱动系统 传导干扰 辐射干扰 电磁干扰抑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式馈能悬架系统的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曹淑瑛 胡梦杰 +1 位作者 郑加驹 主雨轩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2-285,290,共5页
针对悬架主动控制高能耗的问题,研究了双向AC/DC变换器的双波段滞环电流控制器,并提出了一种电磁式馈能悬架半主动控制系统。建立了悬架的机-电耦合模型,基于电流控制器和天棚算法设计了馈能减振控制电路,理论推导了电流控制器的电流波... 针对悬架主动控制高能耗的问题,研究了双向AC/DC变换器的双波段滞环电流控制器,并提出了一种电磁式馈能悬架半主动控制系统。建立了悬架的机-电耦合模型,基于电流控制器和天棚算法设计了馈能减振控制电路,理论推导了电流控制器的电流波纹系数和开关周期,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其有快速高精度的电流跟踪能力。此外,仿真表明,该耦合模型能描述相对位移、感应电动势和电流随负载电阻变化的合理变化趋势。该半主动控制系统能采集和存储振动能量,并利用存储的能量调节电阻尼力抑制悬架振动,具有低能耗减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悬架 双波段滞环电流控制器 天棚算法 双向AC/DC变换器 馈能减振控制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link电容器在线状态监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12
7
作者 姚芳 王槟 +2 位作者 唐圣学 黄凯 李志刚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8-197,共10页
直流支撑(DC-link)电容器是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关键器件之一,它的可靠性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状态监测是估计电容器健康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综合分析了电容器的健康状态参数和性能状态参数,针对近年来电容器的在线状态监测研究进行分... 直流支撑(DC-link)电容器是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关键器件之一,它的可靠性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状态监测是估计电容器健康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综合分析了电容器的健康状态参数和性能状态参数,针对近年来电容器的在线状态监测研究进行分类,将其分为了传感器法、注入法、电路模型法和智能监测法;介绍每种方法的原理和手段,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其次,针对研究成果的监测对象和监测参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后提出电容器状态监测的后续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支撑电容器 电容值 状态监测 ESR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逆变器IGBT器件接线故障在线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唐圣学 王维威 +2 位作者 马强 陈丽 姚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30,共12页
接线故障容易引起逆变器接线端发热损坏,进而造成逆变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首先分析了IGBT功率器件接线故障阻值特点,然后针对三相三电平NPC逆变器IGBT器件接线故障,根据主电路拓扑结构对接线故障进行了分类;进而在电流α-β相平面上分析... 接线故障容易引起逆变器接线端发热损坏,进而造成逆变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首先分析了IGBT功率器件接线故障阻值特点,然后针对三相三电平NPC逆变器IGBT器件接线故障,根据主电路拓扑结构对接线故障进行了分类;进而在电流α-β相平面上分析了每类IGBT器件接线故障的时域特征分布特性,并证实了接线故障的时域可分性。然后,利用ReliefF算法优选时域特征,获取最优特征矢量,进而提出了基于时域特征的接线故障的PSO-ELM诊断方法。最后,完成了仿真与样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诊断单故障,还能诊断双故障,准确率可达96.187 5%,且可以在线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逆变器 接线故障 平均电流矢量 时域电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BT模块键合损伤机理、演化规律及状态监测 被引量:11
9
作者 姚芳 马静 +1 位作者 唐圣学 丁祥宽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9,共12页
探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键合损伤机理、演化规律和状态监测方法是电力电子器件及系统可靠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理论分析键合损伤及其演化趋势是键合线所受电动力与键合点所受剪切应力协同作用的结果,梳理键合损伤演化... 探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键合损伤机理、演化规律和状态监测方法是电力电子器件及系统可靠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理论分析键合损伤及其演化趋势是键合线所受电动力与键合点所受剪切应力协同作用的结果,梳理键合损伤演化的正反馈过程;然后,仿真分析键合线、点的热-力场,定量研究键合损伤及其成因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键合线电动力与键合点剪切应力既是键合损伤及其演化的诱因,又明显受到键合损伤的影响;再后,等效电路分析和试验研究基于栅极电压密勒平台高度和集电极电流的键合电阻监测方法;最后,提出风电IGBT键合电阻在线监测的局限性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在线监测程序,并提出基于键合电阻百分比增量的键合损伤五等级状态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模块 键合损伤 密勒平台高度 键合电阻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算法的稳态体感诱发电位的特征识别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桂芝 胡忠涛 +2 位作者 王磊 齐志光 郭苗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8-305,共8页
脑-机接口研究可为瘫痪病人的康复带来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已有研究表明对手指或者正中神经施加一定频率的体感刺激,会引发相同频率且具有空间特异性的稳态体感诱发电位。为优化基于稳态体感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的性能,通过快速傅里叶变... 脑-机接口研究可为瘫痪病人的康复带来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已有研究表明对手指或者正中神经施加一定频率的体感刺激,会引发相同频率且具有空间特异性的稳态体感诱发电位。为优化基于稳态体感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的性能,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寻找12个健康被试的个人左手特定共振频率,采用事件相关谱扰动进行时频分析,检测其稳态体感诱发电位信号。基于共振频率对实验诱发的脑电信号进行1 Hz带通滤波,获得特定频带的数据,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学习算法对其进行分类,并与采用共空间模式和支持向量机的特征提取及特征分类的方法(CSP+SVM)进行比较。所有被试的结果显示:基于共振频率滤波方法,采用CNN学习算法获得的离线分类准确率均高于85%,并且CNN学习算法的分类准确率显著性优于CSP+SVM的分类准确率(91.8%±5.9%vs 77.4%±8.5%,P<0.05)。因此,在基于稳态体感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的特征识别中,CNN学习算法相比传统使用的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如共空间模式+支持向量机)能够显著提升分类准确率,提高脑机接口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稳态体感诱发电位 共振频率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的Vienna整流器单管开路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姚芳 陆乐 +2 位作者 王刘浏 李超峰 唐圣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2-89,共8页
单管开路故障是Vienna整流器的常见故障形式,为提高单管开路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提出了一种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分析单管开路故障时的故障机理,选取故障时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作为故障特征量;然后,通过检测... 单管开路故障是Vienna整流器的常见故障形式,为提高单管开路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提出了一种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分析单管开路故障时的故障机理,选取故障时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作为故障特征量;然后,通过检测输入电流的零值稳区和分析输出电容电压差的谐波变化,设计故障诊断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方法结合电流、电压故障特性,在快速诊断的同时大幅提高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负载突变的情况下仍能正确工作,并且不需要添加额外的硬件设备,方便嵌入已有的控制系统中,能够实现单管开路故障的快速在线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管开路故障 VIENNA整流器 零值稳区 谐波特性 在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LS-SVR的光伏并网变流器早期故障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丽 唐圣学 +1 位作者 黎霞 姚芳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108,共10页
针对光伏并网变流器故障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鲁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RLS-SVR)的早期故障预测方法。从系统层面分析了光伏并网变流器脆弱元件退化互相耦合机理及对系统状态特征和早期故障特征选取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以特征相对变化量... 针对光伏并网变流器故障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鲁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RLS-SVR)的早期故障预测方法。从系统层面分析了光伏并网变流器脆弱元件退化互相耦合机理及对系统状态特征和早期故障特征选取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以特征相对变化量表征变流器状态的电路故障预测方法。为了减小工作条件对特征退化预测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RLS-SVR算法,建立以工作条件为输入、状态特征为输出的无退化拟合RLS-SVR计算模型;然后,根据退化过程中工作条件序列、状态特征量序列,结合变流器无退化RLS-SVR拟合模型,计算特征相对变化量退化序列;最后,根据特征相对变化量序列,再次采用RLS-SVR算法构建特征相对变化量预测模型,以实现故障早期预测。预测方法无需额外增加传感器,具有简单、成本低、预测精度高的优点。最后,以光伏发电单相并网变流器为例进行了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变流器 鲁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故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O-ELM的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 被引量:15
13
作者 姚芳 姜涛 +2 位作者 刘明宇 董超群 郑帅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3,共9页
为提高三相光伏逆变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针对其功率管单管或两管同时故障等多种故障类型,分析了逆变器开路故障的特性及故障后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的故障特征提取技术。基于GWO-ELM的故障诊断模型,是利用灰狼算法... 为提高三相光伏逆变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针对其功率管单管或两管同时故障等多种故障类型,分析了逆变器开路故障的特性及故障后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的故障特征提取技术。基于GWO-ELM的故障诊断模型,是利用灰狼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实现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最优设计,进而进行模型训练,最终实现故障诊断。仿真与实例验证表明,所提时域故障特征量提取方法和GWO-ELM故障诊断模型提高了故障诊断精度,对逆变器的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故障诊断 时域分析 灰狼算法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同步发电机励磁调节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文荣 吴晟 商建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4,共6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STM32H743微处理器的发电机励磁调节器,相比于传统的模拟式励磁调节器,其硬件结构简单、性能先进、成本低。利用片内的定时器及设计的外围测频电路,实现了同步信号检测和频率测量功能;利用片内A/D转换接口及设计的...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STM32H743微处理器的发电机励磁调节器,相比于传统的模拟式励磁调节器,其硬件结构简单、性能先进、成本低。利用片内的定时器及设计的外围测频电路,实现了同步信号检测和频率测量功能;利用片内A/D转换接口及设计的外围采样电路和脉冲触发电路实现了A/D采样以及移相触发等功能。给出了励磁调节器的硬件结构框图、软件流程图以及部分功能的原理说明。动模试验表明,基于STM32H743的发电机励磁调节器能够稳定工作,可被应用于实验教学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励磁调节器 交流采样 移相触发 STM32H7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配电网与输电网协调调度与阻塞管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福民 裴雪辰 王博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3,65,共9页
针对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的研究局限于配电网内部而未考虑与输电网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阻塞管理的输配电网协调优化调度策略。定义了主动配电网的广义投标函数和对外调节裕度作为输、配电网间协调媒介,对系统进行优化调度,通过潮... 针对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的研究局限于配电网内部而未考虑与输电网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阻塞管理的输配电网协调优化调度策略。定义了主动配电网的广义投标函数和对外调节裕度作为输、配电网间协调媒介,对系统进行优化调度,通过潮流计算判断输电网的阻塞支路,在阻塞优化中考虑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可调度性,利用节点对线路的灵敏度系数进行阻塞管理,消除线路阻塞。上述问题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解决。利用改编的IEEE30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输配电网协调优化策略与阻塞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机组组合 阻塞管理 潮流计算 灵敏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电能贸易结算风险的灰色关联度评估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耿跃华 李慧东 +2 位作者 葛磊蛟 陈刚 李志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7-62,共6页
为解决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贸易结算的评价影响因素复杂和主观性强难以定量分析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算法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贸易结算评估方法。深入分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贸易结算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准确性因素、运行稳... 为解决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贸易结算的评价影响因素复杂和主观性强难以定量分析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算法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贸易结算评估方法。深入分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贸易结算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准确性因素、运行稳定性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四个方面构建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贸易结算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将每个一级指标细分为若干个定量或定性的二级指标,并给出了每一个二级指标的理想值;应用灰色关联度算法对构建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贸易结算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使最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为电网企业进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运行维护提供参考;通过江苏地区的若干设备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灰色关联度算法 贸易结算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拓扑结构脉冲神经网络抗扰功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磊 王衍昌 石洪溢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0,共5页
在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下,电子系统的传统抗电磁干扰方式的不足日益凸显。借鉴生物体在自适应抗扰方面的优势,寻求新的思路对提高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小世界网络和随机网络为拓扑结构,构建以Izhikevich神经元为节点,兴奋性... 在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下,电子系统的传统抗电磁干扰方式的不足日益凸显。借鉴生物体在自适应抗扰方面的优势,寻求新的思路对提高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小世界网络和随机网络为拓扑结构,构建以Izhikevich神经元为节点,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可塑性共同调节的脉冲神经网络。以脉冲神经网络的放电率和膜电位相关性为抗扰指标评估小世界脉冲神经网络和随机脉冲神经网络的抗扰功能,并将两种网络的抗扰功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斯白噪声刺激下,小世界脉冲神经网络具有一定的抗扰功能和抗扰范围,其抗扰功能优于随机脉冲神经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世界网络 随机网络 脉冲神经网络 突触可塑性 抗扰功能 高斯白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OTO算法的高频变压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福贵 蒋嘉诚 赵琳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5-111,共7页
由于高频变压器通常工作在复杂激励条件下,采用传统AP法设计时往往无法同时平衡兼顾多个目标之间的关系,文中选取了磁芯损耗和绕组损耗计算模型和磁芯面积法公式作为目标函数,以变压器效率为约束条件,以减小损耗提高效率为目标,采用改... 由于高频变压器通常工作在复杂激励条件下,采用传统AP法设计时往往无法同时平衡兼顾多个目标之间的关系,文中选取了磁芯损耗和绕组损耗计算模型和磁芯面积法公式作为目标函数,以变压器效率为约束条件,以减小损耗提高效率为目标,采用改进仿推特算法进行高频变压器多目标优化设计。通过采用自适应交叉变异概率调整种群多样性、加入Pareto支配关系以提高种群的优越性,优化了算法对于Pareto解集的寻优能力,改进了MOTO算法,为求解带约束多目标问题提供支持。引入了熵权法(EWM)对算法优化结果进行决策支持,便于决策者选择最佳折中解,得到一组高频变压器优化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变压器 多目标算法 MOTO 磁芯损耗 绕组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模态准谐振DC/DC变换器 被引量:2
19
作者 凌跃胜 酉家伟 +1 位作者 田锐 徐海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5-808,共4页
反激变换器因其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电气隔离等优点,在小功率场合得到广泛应用,但传统恒频PWM反激变换器在负载大范围变化时,难以一直保持较高变换效率。为适应不同大小的负载,提出一种多模态准谐振电源变换器。当负载大小不同时,变换器... 反激变换器因其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电气隔离等优点,在小功率场合得到广泛应用,但传统恒频PWM反激变换器在负载大范围变化时,难以一直保持较高变换效率。为适应不同大小的负载,提出一种多模态准谐振电源变换器。当负载大小不同时,变换器工作在不同模态:重载时,工作于准谐振模态;轻载时,工作于固定导通时间模态;空载时工作于Burst模态,使得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变换效率。最终对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并搭建实验样机对所提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谐振 固定导通时间 多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接触器动作值仿真计算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秀苹 田海波 +1 位作者 付哲 程浩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23,共5页
交流接触器动作值的测量对于其准确无误地吸合和释放很重要。根据接触器电磁系统的特点,通过ANSOFT建立其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的方法对交流接触器进行动作值的仿真和计算。每次试验时采用计算机编写程序随机产生合闸相角值,来作为每... 交流接触器动作值的测量对于其准确无误地吸合和释放很重要。根据接触器电磁系统的特点,通过ANSOFT建立其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的方法对交流接触器进行动作值的仿真和计算。每次试验时采用计算机编写程序随机产生合闸相角值,来作为每次电压的合闸相角值。二分法用于搜索吸合电压值和释放电压值,利用仿真软件模拟空气温度上限于热态时测量吸合电压,模拟常温下于冷态时测量释放电压,并通过公式转换获得空气温度下限于冷态时的释放电压值。仿真分析和计算表明,接触器的吸合电压值和释放电压值符合低压电器标准的要求。解决了在不满足标准测试条件下测量接触器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的问题,实现了通过仿真的方法进行接触器的动作特性试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吸合电压 释放电压 有限元分析 换算方法 二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