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加速退化试验的漏电信号调理电路性能退化及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牛峰 张博恒 +3 位作者 李贵衡 戴逸华 项石虎 李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8,共8页
在电子电路服役过程中,元器件退化会引起电路输出特性变化,降低电子电路的可靠性。漏电信号调理电路作为一种电子电路,其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漏电断路器的可靠性。以漏电信号调理电路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影响电路性能退... 在电子电路服役过程中,元器件退化会引起电路输出特性变化,降低电子电路的可靠性。漏电信号调理电路作为一种电子电路,其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漏电断路器的可靠性。以漏电信号调理电路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影响电路性能退化的关键元器件,并对漏电信号调理电路进行了以温度为加速应力、动作电流值为退化特征量的恒定应力加速退化试验;其次根据不同温度应力下的试验数据建立基于Wiener过程的漏电信号调理电路性能退化模型,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求取退化模型的未知参数,进而得出寿命预测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可靠度函数;最后利用阿伦尼斯(Arrhenius)方程外推出正常应力下漏电信号调理电路的预测寿命。相关结论可为不同电子电路的寿命预测及可靠度分析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退化试验 性能退化 退化建模 寿命预测 WIENER过程 电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触头形貌特征的低压直流断路器可靠性评估
2
作者 李奎 张月 +2 位作者 姜惠 侯天航 郭庆斌 《仪器仪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8-128,共11页
针对触头表面形貌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触头烧蚀区域形貌特征的可靠性评估模型。首先对触头的形貌演变过程及烧蚀机理进行分析,利用基于图像块权重改进的自适应多阈值分割算法进行触头图像分割,提取引弧板上熔融和喷溅部分作为感兴趣区... 针对触头表面形貌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触头烧蚀区域形貌特征的可靠性评估模型。首先对触头的形貌演变过程及烧蚀机理进行分析,利用基于图像块权重改进的自适应多阈值分割算法进行触头图像分割,提取引弧板上熔融和喷溅部分作为感兴趣区域;分析感兴趣区域二值图的面积和质心,将其作为触头性能退化的两个关键特征量;对触头形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利用Gath-Geva(GG)模糊聚类算法得到断路器不同退化阶段的变点,由Copula函数建立了二元特征相关的多阶段Wiener退化模型,拟合优度KS值小于0.3,并通过低压直流断路器的电寿命实验进行模型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感兴趣区域 形貌特征 二元多阶段Wiener模型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过程中电磁场对小鼠免疫特性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磊 杨婷 +1 位作者 赵军 徐桂芝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2-498,共7页
研究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过程中电磁场对小鼠免疫特性的影响.7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于线圈不同位置的a、b、c三个实验组,两线圈中心位置放置a组,X轴方向20 cm处放置b组,Y轴方向20 cm处放置c组.在充电频率为45 kHz、接收功率为22 kW... 研究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过程中电磁场对小鼠免疫特性的影响.7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于线圈不同位置的a、b、c三个实验组,两线圈中心位置放置a组,X轴方向20 cm处放置b组,Y轴方向20 cm处放置c组.在充电频率为45 kHz、接收功率为22 kW环境下,每天全身暴露2 h,在1周、2周、4周后分别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TNF-α、IL-12、IL-6、IgG含量和脾脏T细胞亚群(CD3+CD4+、CD3+CD8+)的变化,发现:1周后,c组与对照组、b组相比IL-6均有降低现象,c组与b组相比TNF-α有降低现象;2周后,a组与对照组相比TNF-α存在升高现象;4周后,a组、c组与对照组相比TNF-α均有降低现象,a组与对照组相比IFN-γ存在下降现象.以上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参数数值的升高和降低都在正常值范围内.1、2、4周后a、b、c三组及对照组之间IL-12、IgG含量和各脾脏T淋巴细胞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条件下,不同时段的不同实验组的小鼠免疫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搭建的无线充电环境对小鼠免疫特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充电系统 电磁安全标准 免疫特性 细胞因子 抗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器电磁系统动态特性仿真实验的设计和开发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晓霞 李艳雨 +1 位作者 于海旭 耿惠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针对传统的电器电磁系统实验是静态实验、不能反映整个系统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问题,开发了基于Simulink的电磁系统动态特性仿真实验平台,建立了电路模型、磁路模型和运动方程模型。以电磁系统的气隙磁通、触头运动速度、触头接触力... 针对传统的电器电磁系统实验是静态实验、不能反映整个系统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问题,开发了基于Simulink的电磁系统动态特性仿真实验平台,建立了电路模型、磁路模型和运动方程模型。以电磁系统的气隙磁通、触头运动速度、触头接触力和电磁吸力动态变化实验为例,给出仿真实验结果。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磁机构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有效地补充传统的电器实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机构 动态特性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摩擦因数反演的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的运动特性
5
作者 赵文月 闫荣格 +2 位作者 杨庆新 王学谦 赵浩凯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85-1694,共10页
枢轨间的动态摩擦力是影响轨道式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运动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极端电磁热力冲击工作条件下,摩擦因数的实时原位测量极具挑战,因此目前研究中枢轨间的摩擦因数大多采用定常值。为了提高数值模型的计算精度,该文提出... 枢轨间的动态摩擦力是影响轨道式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运动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极端电磁热力冲击工作条件下,摩擦因数的实时原位测量极具挑战,因此目前研究中枢轨间的摩擦因数大多采用定常值。为了提高数值模型的计算精度,该文提出基于动态摩擦因数反演的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运动特性研究方法。首先,根据电磁推进实验可观测数据与电枢动力学正演模型,建立基于改进动态粒子群优化算法(DPSO)的枢轨间摩擦因数与轨道电感梯度的反演模型,得到其时空特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枢轨瞬态电磁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动态摩擦因数对装备运动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文考虑动态摩擦因数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精度,为进一步对电磁能装备可靠性预测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并为极端工况下材料特性实时原位测量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 动态摩擦因数 参数反演 动态粒子群优化算法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性能退化的IGBT模块可靠性度量模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玲玲 孙进 张鑫保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30-935,共6页
提出了一种考虑性能退化因素的IGBT模块可靠性度量模型,该模型以广义应力-强度干涉模型为基础,同时考虑了应力和强度间的相关性以及使用过程中强度的退化性问题。分析了IGBT模块失效原因和失效类型,通过功率循环加速老化试验获取IGBT模... 提出了一种考虑性能退化因素的IGBT模块可靠性度量模型,该模型以广义应力-强度干涉模型为基础,同时考虑了应力和强度间的相关性以及使用过程中强度的退化性问题。分析了IGBT模块失效原因和失效类型,通过功率循环加速老化试验获取IGBT模块的退化数据,并选用Gamma分布来描述IGBT模块性能退化参数的退化过程;最后,根据广义应力-强度干涉模型求取某种应力环境下对应的IGBT模块可靠度,建立了广义应力与广义强度间的关系,计算得到IGBT模块在某种应力环境下的可靠度区间值。计算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可靠性度量模型相比,该方法能够实现IGBT模块可靠性度量,可应用于IGBT模块的器件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模块 加速老化试验 GAMMA分布 广义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可靠性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漏电保护器服役状态及其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奎 郝运佥 +2 位作者 赵成晨 戴逸华 管瑞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5061-5076,共16页
漏电保护器在实际服役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故障,但诱发其故障暴露的激励条件不具备时,其故障并不能显现出来。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计及隐藏故障的漏电保护器运行状态划分方法,建立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运行状态转移模型,实现漏电保护器的... 漏电保护器在实际服役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故障,但诱发其故障暴露的激励条件不具备时,其故障并不能显现出来。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计及隐藏故障的漏电保护器运行状态划分方法,建立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运行状态转移模型,实现漏电保护器的实际服役状态准确描述;设计基于蒙特卡洛法的漏电保护器可靠性仿真模型,以漏电故障频次、漏电流大小、保护器可靠性水平和运行时间为主要变量,对无检查和有检查下漏电保护器的状态概率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保证供电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条件下的最低定期检查频次。该方法适用于不同可靠性水平的漏电保护器的分析与评估,对其定期检查策略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电保护可靠性 激励响应法 马尔可夫过程 定期检查 服役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低压直流断路器电磁脱扣器静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苏秀苹 李沛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278,共6页
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保护,低压直流断路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对光伏低压直流断路器电磁脱扣器的静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了电磁脱扣器的三维模型,并进行加载、求解,从而得到了不同电流、不同气隙下动铁心... 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保护,低压直流断路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对光伏低压直流断路器电磁脱扣器的静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建立了电磁脱扣器的三维模型,并进行加载、求解,从而得到了不同电流、不同气隙下动铁心所受电磁吸力大小的二维静态特性曲线图。之后对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二次开发,得到了动铁心所受电磁吸力在不同结构参数下的变化曲线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同时根据结构参数变化对初始位置电磁吸力的影响为各参数提出了相应的公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直流断路器 电磁脱扣器 静态特性 电磁吸力 公差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与形貌检测的仿生磁致伸缩触觉传感器设计及实验测试 被引量:1
9
作者 孙英 郭腾蛟 李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23,共10页
物体表面形貌深度信息对于智能机器人检测物体表面特征、人机交互具有重要意义。受动物毛发感知机理启发,设计了一种新型仿生磁致伸缩触觉传感器单元及阵列;基于逆磁致伸缩效应、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胡克定律,推导了深度检测的输出电压... 物体表面形貌深度信息对于智能机器人检测物体表面特征、人机交互具有重要意义。受动物毛发感知机理启发,设计了一种新型仿生磁致伸缩触觉传感器单元及阵列;基于逆磁致伸缩效应、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胡克定律,推导了深度检测的输出电压模型。仿真研究确定了最佳偏置磁场和阵列间距,实验测试了传感器单元在静态和动态下的输出特性,在0.05~4.8 mm深度检测范围内,灵敏度为185.72 mV/mm,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31 ms和43 ms,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传感器阵列中单元之间输出电压的耦合影响不超过2.4%。将传感器单元及阵列安装在机械手上,选择合适的滑动速度滑过不同物体表面时,根据输出电压波形精确测量各种深度和形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单元和阵列可为深度与形貌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检测 形貌检测 逆磁致伸缩 触觉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磁场双感知磁致伸缩柔性传感系统与手势交互
10
作者 王千 李明明 +2 位作者 郭萍萍 翁玲 黄文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134,共12页
具有人体关节弯曲状态和空间位置感知相结合的柔性应变-磁场双模传感器可提供一种响应迅速、界面友好和应用灵活的人机交互方法。受传感结构制约、小型化可穿戴平台算力及功耗的限制,这类器件目前难以实现人体姿态、位置等多信息的同时... 具有人体关节弯曲状态和空间位置感知相结合的柔性应变-磁场双模传感器可提供一种响应迅速、界面友好和应用灵活的人机交互方法。受传感结构制约、小型化可穿戴平台算力及功耗的限制,这类器件目前难以实现人体姿态、位置等多信息的同时感知,以及多信息交互所需复杂模型的部署。为了实现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力-磁双感知,提出了一种由Co-Fe薄膜和平面磁场传感线圈组成的磁致伸缩柔性传感器。在10~65 mm的弯曲半径ρ作用下,传感器的最大灵敏度为22 mV/mm。在1~11 kA/m的磁场H作用下,传感器的最大灵敏度为1.78 mV/(kA/m)。在1~4 Hz的不同ρ和H下,传感器灵敏度变化均小于1.6%,具有较好的动态输出稳定性。通过分析双感知传感器的输入/输出信号特征,构建了支持传感器信号处理和传输的传感系统,实现了双感知数据的采集。利用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分析手势和位置信息用于手势识别,对传统应力或弯曲传感器易混淆的12种手势进行分类识别,准确率达到90.1%。此外,结合触觉反馈方法增强系统的信息交互能力,通过产生不同幅度和持续时间的振动反馈,帮助用户更好地掌握虚拟环境中的动作效果和相对位置。传感系统推理用户的手势动作和指令,并触觉反馈设备的响应结果,实现了人与设备之间的双向信息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 柔性传感器 电沉积薄膜 弯曲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特性的微型断路器服役状态辨识方法
11
作者 李奎 王鹏 +2 位作者 胡博凯 张昊天 王尧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642-4654,共13页
微型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系统中的重要保护设备,随着微型断路器操作次数的增加,其性能退化,机械参数随之变化,最终导致微型断路器丧失操作性能,影响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如何有效识别微型断路器的服役状态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微型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系统中的重要保护设备,随着微型断路器操作次数的增加,其性能退化,机械参数随之变化,最终导致微型断路器丧失操作性能,影响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如何有效识别微型断路器的服役状态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该文建立微型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合闸过程中手柄操作力矩变化规律,提取表征手柄操作力矩变化特征的刚合角度和合闸最大转矩;分析触头超程退化特征和触头弹簧性能退化特征,确定微型断路器服役性能退化特征与手柄操作力矩特征参数的关系;根据触头磨损程度将微型断路器服役状态分为正常、退化、危险、故障四种等级,确定每种等级下刚合角度和合闸最大转矩的阈值区间。进行微型断路器性能退化模拟实验,验证所提服役状态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实现微型断路器在不同退化特征下服役状态的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断路器 操作机构 机械特性 动力学模型 服役状态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虚拟振荡器和滑模控制的光储微电网控制策略
12
作者 李占凯 李明哲 +3 位作者 张福民 赵坚 檀世豪 邴绍洋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
针对下垂控制模式下的光储微电网动态响应性能较差、受外界扰动时超调量较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虚拟振荡器控制和滑模控制的光储微电网控制策略。光储微电网中光伏系统采用两级式结构,前级DC-DC变换器采用滑模控制,以增强... 针对下垂控制模式下的光储微电网动态响应性能较差、受外界扰动时超调量较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虚拟振荡器控制和滑模控制的光储微电网控制策略。光储微电网中光伏系统采用两级式结构,前级DC-DC变换器采用滑模控制,以增强微电网对外部干扰的鲁棒性;后级逆变器采用引入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的虚拟振荡器控制,使光伏电池实现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提高了微电网的动态响应速度。储能系统逆变器采用虚拟惯性的虚拟振荡器控制,将惯量及阻尼特性引入虚拟振荡器控制中,为光储微电网提供可靠的功率和频率支撑。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光储微电网的仿真模型,与传统下垂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振荡器控制 滑模控制 光储微电网 频率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PBC-NDO复合控制器设计与参数优化
13
作者 闫荣格 闫春娇 +1 位作者 杨庆新 张献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07,共9页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在变电压间歇快速充电过程中由原副边线圈偏移和负载波动引起充电电压不稳定的问题,以及控制器参数大多依靠经验值和试凑法选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无源控制器(passivity based controller,PBC...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在变电压间歇快速充电过程中由原副边线圈偏移和负载波动引起充电电压不稳定的问题,以及控制器参数大多依靠经验值和试凑法选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无源控制器(passivity based controller,PBC)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onlinear disturbance observer,NDO)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针对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副边DC-DC变换器设计考虑干扰补偿的无源控制器,通过引入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干扰量进行估计,将干扰估计值与无源控制器结合,设计适合电动汽车变电压间歇无线充电系统的PBC-NDO复合控制器,采用粒子群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复合控制器进行参数寻优,进一步提高控制器的抗干扰性能以及动态响应性能,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控制器具有强抗干扰性和动态响应性,充电阶段最大稳态误差偏移率为2%,动态响应时间控制在0.6 ms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压间歇充电 无线电能传输 无源控制器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触头电弧侵蚀的直流断路器电性能退化及剩余电寿命预测
14
作者 李奎 张杰凯 +2 位作者 郭泽 牛峰 游颖敏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330-5342,共13页
直流断路器是直流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可靠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该文以直流断路器为研究对象,分析直流断路器的结构形式,研究直流电弧的物理特性和变化特征,提出直流电弧电压等效模拟方法;研究直流断路器电性能退化规律,采... 直流断路器是直流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可靠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该文以直流断路器为研究对象,分析直流断路器的结构形式,研究直流电弧的物理特性和变化特征,提出直流电弧电压等效模拟方法;研究直流断路器电性能退化规律,采用燃弧能量来表征其电性能退化,提出基于电弧侵蚀的直流断路器剩余电寿命预测方法;建立基于性能退化的直流断路器剩余电寿命模型,开展电寿命实验研究,进行退化量的正态分布检验,基于实验数据进行剩余电寿命预测;建立基于Monte-Carlo法的电性能退化仿真模型,进行直流断路器电流开断过程仿真分析,基于仿真数据进行剩余电寿命预测。结果表明,基于电弧电压等效模拟方法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为直流断路器的可靠性仿真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断路器 电弧电压 触头电磨损 电性能退化 剩余电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综合评价和模型优化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
15
作者 黄凯 郝润凯 郭永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40,共10页
针对特征评价指标性能单一、预测模型特征捕捉能力不足和超参数难以确定等问题,提出基于特征综合评价和模型优化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state-of-health,SOH)估计方法。首先,从原理和统计角度构建特征的综合评价指标,选取指标得分较高的... 针对特征评价指标性能单一、预测模型特征捕捉能力不足和超参数难以确定等问题,提出基于特征综合评价和模型优化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state-of-health,SOH)估计方法。首先,从原理和统计角度构建特征的综合评价指标,选取指标得分较高的特征作为模型输入;其次,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高效局部注意力(efficient local attention,ELA)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建立CNN-ELA-BiGRU预测模型,增强模型捕捉特征的能力;最后,利用金豺优化(golden jackal optimization,GJO)算法对模型进行超参数寻优,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SOH估计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特征综合评价指标 高效局部注意力 金豺优化算法 健康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波衰减特性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与实验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媛媛 王博文 +2 位作者 黄文美 翁玲 孙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4-41,共8页
为提高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测试量程,需要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进行研究,以期获得更大的检测信号。针对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直接影响检测信号幅值的问题,从声压强度与声波峰值的关系出发建立了含有传播距离的输出电压模型,确定了输... 为提高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测试量程,需要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进行研究,以期获得更大的检测信号。针对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直接影响检测信号幅值的问题,从声压强度与声波峰值的关系出发建立了含有传播距离的输出电压模型,确定了输出电压随传播距离呈指数衰减的规律。为了测试输出电压随传播距离变化的关系,提出通过应力波来回多次反射来得到衰减后的电压幅值的方法,去掉波导丝两端阻尼,永磁体和检测线圈的位置不变,可以避免波导丝的不均匀性对输出电压的影响以及较长波导丝所需激励电压过高的问题。搭建了传感器输出信号衰减测试平台,对线径为0.5 mm,应力波衰减系数为0.132 3 Np·m^(-1)的Fe-Ga丝进行测试,基于所提实验方法,测得应力波传播距离为0.312~4.266 m时,偏置磁场分别为7.5和10 k A/m对应的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8~79.6 m V和172~99.5 m V。从实验上验证了输出模型的准确性,应用此模型可以对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和量程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传感器 应力波衰减 输出电压 偏置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阻抗测量的锂离子电池析锂检测方法
17
作者 许魁勇 徐志成 +2 位作者 张闯 刘素贞 岳华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50-1659,共10页
锂离子电池在低温、过充及高倍率充电工况下易发生析锂反应,而目前大多数析锂检测方法具有需要拆解或定制电池、设备成本高昂以及仅支持离线检测等局限性。基于此,设计了一种电池阻抗测量装置,用于实时采集充放电过程中的动态阻抗数据... 锂离子电池在低温、过充及高倍率充电工况下易发生析锂反应,而目前大多数析锂检测方法具有需要拆解或定制电池、设备成本高昂以及仅支持离线检测等局限性。基于此,设计了一种电池阻抗测量装置,用于实时采集充放电过程中的动态阻抗数据。获取了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EIS)数据,并基于弛豫时间分布(DRT)法进行解析,确定了10 Hz作为析锂检测的特征激励频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阻抗特征的锂离子电池析锂在线、无损检测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电池动态阻抗随充电倍率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低温和高倍率充电工况下动态阻抗出现加速衰减特征及过充工况下动态阻抗出现异常下降特征时,表明电池开始析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析锂反应 动态阻抗 特征激励频率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寸试件检测用单向单模态电磁超声换能器设计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闯 魏琦 +1 位作者 刘素贞 杨庆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563-3571,共9页
用于小尺寸薄板试件超声检测时,兰姆波的频散和多模态特性、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的多方向发射特性以及板材的端面反射影响等将导致采集的超声回波信号十分复杂,不利于进一步分析信号。该文在传统EMAT的基础上,依据波的叠加原理,提出一... 用于小尺寸薄板试件超声检测时,兰姆波的频散和多模态特性、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的多方向发射特性以及板材的端面反射影响等将导致采集的超声回波信号十分复杂,不利于进一步分析信号。该文在传统EMAT的基础上,依据波的叠加原理,提出一种利用四个曲折线圈激发单向单模态兰姆波的电磁超声兰姆波激励方法,通过改变线圈线间距、激励电流方向和延迟时间等来选择性地控制兰姆波的激发方向和模态,减少缺陷检测中的干扰波,并将其应用于小尺寸板材的缺陷检测。通过与传统单线圈EMAT进行仿真和实验对比,验证了该新型EMAT在10 cm长的薄铝板缺陷检测中的可行性,缺陷回波信号清晰可辨,大大降低了后续的信号处理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声换能器 兰姆波 单模态 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寄生电容影响的H8逆变器共模电压抑制方法
19
作者 高铭聚 李珊瑚 +2 位作者 蔡敏 刘旭 孙庆国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4-623,共10页
针对H8逆变器提出一种抑制共模电压的有效全开路零矢量调制策略。通过推导有效全开路零矢量下H8逆变器的共模电压时域模型,研究共模电压与直流母线开关管S_(7)、S_(8)结电容值和交流输出侧对地寄生电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定量分析共模电压... 针对H8逆变器提出一种抑制共模电压的有效全开路零矢量调制策略。通过推导有效全开路零矢量下H8逆变器的共模电压时域模型,研究共模电压与直流母线开关管S_(7)、S_(8)结电容值和交流输出侧对地寄生电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定量分析共模电压值和系统效率随附加并联电容的变化趋势。为兼顾共模电压抑制效果和系统效率,S_(7)、S_(8)选择的附加并联电容值约为寄生电容值的30倍,将有效全开路零矢量下的共模电压降低到0,系统效率达到98%,同时避免死区问题引起的共模电压尖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脉宽调制 矢量 共模电压 寄生电容 死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加载的铝板应力超声检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闯 刘成立 +2 位作者 刘素贞 杨庆新 李乘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9-177,共9页
针对低应力条件下超声检测方法空间分辨率与检测精度相互制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电磁加载的超声应力检测方案。通过对金属板进行电磁加载,将电磁应力与板内应力相叠加,间接增强声弹性效应,在保证应力测量精度的前提下缩短超声测量声程,... 针对低应力条件下超声检测方法空间分辨率与检测精度相互制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电磁加载的超声应力检测方案。通过对金属板进行电磁加载,将电磁应力与板内应力相叠加,间接增强声弹性效应,在保证应力测量精度的前提下缩短超声测量声程,使得应力检测的空间分辨率得以提高。设计了用于金属板材的电磁加载装置及配套的脉冲激励电源,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了电磁加载系统对铝板的应力加载效果。搭建了铝板电磁加载实验平台,通过对比传统方法与电磁加载下超声应力检测的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折射纵波 应力检测 电磁加载 空间分辨率 应力检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