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脱硫过程的胺液污染问题及胺液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
作者 孙姣 孙兵 +2 位作者 姬春彦 魏月友 陈文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71-2777,共7页
胺法脱硫工艺特别是甲基二乙醇胺(MDEA)法在天然气脱硫中较为常用,但是胺液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发泡、降解、热稳盐等污染问题,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操作。由于更换胺液成本较高,所以需要对胺液进行净化处理来延长胺液使用寿命。本文... 胺法脱硫工艺特别是甲基二乙醇胺(MDEA)法在天然气脱硫中较为常用,但是胺液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发泡、降解、热稳盐等污染问题,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操作。由于更换胺液成本较高,所以需要对胺液进行净化处理来延长胺液使用寿命。本文对胺液污染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提出胺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预处理效果差导致胺液产生热稳盐、固体悬浮物、重烃及系统含氧导致胺液发生降解,使得胺液中的污染物浓度增加。胺液降解和热稳盐问题是最亟须解决的,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其它胺液污染问题的发生。本文还介绍了胺液净化技术的发展情况,目前主流净化技术的核心是以离子交换技术来除去离子型杂质,以过滤吸附技术去除非离子型杂质,该类技术与中和作用、热回收等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液净化 胺液发泡 胺液带油 胺液降解 热稳盐 天然气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炭化反应设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石海波 孙姣 +1 位作者 陈文义 潘萌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30-2136,2166,共8页
生物质热解炭化技术作为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已经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生物质热解炭化反应设备的两大类型,即窑式炭化炉和固定床式热解炉。详细论述了各种典型设备的结构特点和适用范围,认为与窑式炭化炉相比,... 生物质热解炭化技术作为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已经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生物质热解炭化反应设备的两大类型,即窑式炭化炉和固定床式热解炉。详细论述了各种典型设备的结构特点和适用范围,认为与窑式炭化炉相比,固定床式热解炭化炉炭化周期短、对生物质原料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更强、产炭品质更有保障。最后指出了高效、稳定、机械化是生物质热解炭化设备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炭化 热解 窑炉 固定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圆柱绕流的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姣 张宾 +1 位作者 唐湛棋 陈文义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90,共10页
投弃式海流剖面仪(Expendable Current Profiler,XCP)周围流场是典型的旋转圆柱绕流。探头周围流场对探头的运动状态起决定性作用,这直接关系到探头的测量性能,因此有必要对旋转圆柱周围流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在循环水槽中进行,通过PI... 投弃式海流剖面仪(Expendable Current Profiler,XCP)周围流场是典型的旋转圆柱绕流。探头周围流场对探头的运动状态起决定性作用,这直接关系到探头的测量性能,因此有必要对旋转圆柱周围流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在循环水槽中进行,通过PIV对雷诺数保持不变(Re=1000)、不同圆柱旋转速度比(α=0、0.5、1.0、1.5、2.0、2.5、3.0、3.5、4.0、4.5和5.0)的圆柱下游尾流场进行研究。通过选取不同旋转速度比的任一时刻的瞬态流场,来分析旋转对圆柱尾流结构的影响。为了获得流场的频率信息,对所获得流场信息进行能谱分析来获取涡旋的脱落频率,并进一步使用正交模态分解对流场进行分析,给出了流场主要拟序结构及其能量与转速比的变化趋势。发现圆柱旋转改变圆柱尾流结构,使尾迹尺度变小。在旋转速度比0≤α≤2.0时,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涡旋脱落,并且涡旋脱落的频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且当转速比2.0<α≤5.0时尾迹流场的周期性减弱,涡旋脱落变得不明显,流场表现出低频、剪切层的区域特征。随着转速变大,涡旋尺度变小。在较高旋转速度比时,流场中能量被重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柱 转速比 涡旋脱落频率 涡旋尺度 正交模态分解 PIV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生物质气化设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艳 陈文义 +2 位作者 孙姣 石海波 陈晓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56-1664,共9页
生物质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气化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固定床、鼓泡流化床、外循环流化床、内循环流化床、双循环流化床的结构。固定床安装简单,但焦油较多;外循环流化床燃烧效率高,但回料装置较难控制;... 生物质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气化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固定床、鼓泡流化床、外循环流化床、内循环流化床、双循环流化床的结构。固定床安装简单,但焦油较多;外循环流化床燃烧效率高,但回料装置较难控制;内循环流化床不易结焦、氢含量高且不用考虑返料问题;双流化床结构复杂但焦油量少。将对固定床和流化床进行对比,认为固定床安装简单适合农村地区,流化床应不断改进和完善,更适应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气化炉 固定床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板塔气体调配装置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文义 孙姣 +2 位作者 葛化强 陈楠 陈祥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032-4038,共7页
针对隔板塔中隔板两侧气体分配比难以调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隔板塔气体调配装置。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该装置的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并经实验研究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对不同塔径下升气槽个数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隔板塔中隔板两侧气体分配比难以调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隔板塔气体调配装置。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该装置的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并经实验研究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对不同塔径下升气槽个数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气体调配装置能够有效地调节气体在隔板两侧的分配,并且气体通过该装置后分布较均匀,成功实现了气相在隔板塔内的分配控制,实验结果和模型模拟值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板塔 气体调配装置 计算流体力学 分布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糠醛残渣热解实验及热解炭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文义 蔡雨辰 +1 位作者 孙姣 贺强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0,共6页
为解决糠醛渣的堆放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以糠醛渣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同步热分析仪及管式炉上进行热解实验研究,主要考察热解终温、升温速率、碳酸钠含量对糠醛渣热解产物分布及热解炭性能的影响。同步热分析仪分别以10—40℃/min的升温速... 为解决糠醛渣的堆放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以糠醛渣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同步热分析仪及管式炉上进行热解实验研究,主要考察热解终温、升温速率、碳酸钠含量对糠醛渣热解产物分布及热解炭性能的影响。同步热分析仪分别以10—40℃/min的升温速率升高到850℃(10℃/min添加碳酸钠);管式炉上以10℃/min的升温速率到达热解终温300—600℃。结果表明:热重分析确定热解失重过程为干燥段、挥发分逸出段、热解炭化段3个阶段,确定主要热解温度区间为300—600℃。添加碳酸钠后抑制水分的析出,失重变化率峰值变大,表明碱金属钠盐促进纤维素的分解。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碳的p H值逐渐增大,热解温度为400℃时达到最高的亚甲基蓝脱色率44.4%。热解炭可进一步用于活性炭染料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残渣 热解 热解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边界层内不同粒径颗粒行为的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姣 轩瑞祥 +1 位作者 高天达 陈文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9-63,共5页
为探究不同粒径颗粒在湍流边界层中的运动规律,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颗粒在平板湍流边界层内运动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同一来流速度条件下速度剖面、湍流度、雷诺应力统计量。运用新象限分裂法和空间相位平均法提取"喷射"... 为探究不同粒径颗粒在湍流边界层中的运动规律,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颗粒在平板湍流边界层内运动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同一来流速度条件下速度剖面、湍流度、雷诺应力统计量。运用新象限分裂法和空间相位平均法提取"喷射"和"扫掠"事件的脉动速度、雷诺应力二维空间拓扑形态。发现:颗粒速度剖面无太大差别,大颗粒湍流度和雷诺应力比小颗粒大,颗粒流向湍流度均大于法向湍流度;大颗粒脉动速度及喷射数目大于小颗粒,小颗粒喷射数目小于扫掠事件,说明大颗粒与周围流体动量交换更强烈,能量输运更强,在化工生产及污水处理方面更具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边界层 PIV 颗粒 相干结构 空间相位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分离用于解决胺液发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兵 陈文义 +1 位作者 孙姣 姬春彦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4,共6页
天然气脱硫系统中胺液经常出现发泡的问题。对胺液中不同种类杂质对胺液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和泡沫分离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固体悬浮物等物质可以反向通过泡沫分离将其从胺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很好地降低胺液起泡性... 天然气脱硫系统中胺液经常出现发泡的问题。对胺液中不同种类杂质对胺液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和泡沫分离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固体悬浮物等物质可以反向通过泡沫分离将其从胺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很好地降低胺液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经过48h的泡沫分离,胺液的主要性质基本不变,但最大泡沫高度和泡沫半衰期分别从分离前的4.0cm和31s降到了分离后的0.6cm和1.2s,并且悬浮固体含量从1.7g/L降到1.2g/L。向胺液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胺,观察悬浮颗粒和正己烷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热稳盐含量、pH、有机胺浓度基本无变化,胺液上层无漂浮的正己烷,阳光下观察溶液更加澄清透明,但是所测量悬浮固体含量却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溶液 泡沫分离 胺液发泡 表面活性剂 M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两相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的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会灵 孙姣 +1 位作者 轩瑞祥 陈文义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9-36,共8页
液固两相湍流是工业和工程中常见的流动状态,研究颗粒—湍流两相之间的作用规律和湍流调制的机理,对有效调控化工过程传热传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液固两相平板湍流边界层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在同一来流速度下加入... 液固两相湍流是工业和工程中常见的流动状态,研究颗粒—湍流两相之间的作用规律和湍流调制的机理,对有效调控化工过程传热传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液固两相平板湍流边界层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在同一来流速度下加入固相颗粒和清水时水平板湍流边界层的平均速度剖面、湍流强度变化情况。通过空间局部平均速度结构函数和相干结构条件采样技术,提取并对比壁湍流相干结构"喷射"和"扫掠"事件的脉动速度、雷诺切应力以及展向涡量的二维空间拓扑形态。发现,同清水工况相比,湍流边界层缓冲层有变薄的趋势,对数律区内移,湍流强度和雷诺切应力均有所增强。相干结构在猝发时,脉动速度增强,雷诺切应力相对增大,展向涡量的发展受到促进,这表明实验中颗粒的存在使得湍流边界层中流体脉动增强,相干结构"喷射"和"扫掠"的强度相应增大,动量和能量的输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两相流 湍流边界层 相干结构 PIV 空间局部平均速度结构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板塔结构及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飞跃 孙姣 +1 位作者 范赢 陈文义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综述了隔板塔的发展历程,包括隔板塔的结构、塔内流体控制装置和操作系统的控制,并对隔板塔的研究与发展给出建议。
关键词 隔板塔 结构 控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腔液体受挤压和抽吸时内流场PIV实验研究
11
作者 赵杰 孙姣 +4 位作者 唐湛棋 张杰民 刘晓程 刘天文 陈文义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47,共7页
主动脉旁反搏装置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心脏辅助装置,装置腔内的流场结构对装置的机理分析及优化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将主动脉旁反搏装置简化为液囊模型,利用粒子成像测速仪(PIV)对液囊内流场进行测量,选取3种液囊截面,每种截面取3种抽吸... 主动脉旁反搏装置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心脏辅助装置,装置腔内的流场结构对装置的机理分析及优化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将主动脉旁反搏装置简化为液囊模型,利用粒子成像测速仪(PIV)对液囊内流场进行测量,选取3种液囊截面,每种截面取3种抽吸频率和3种吸气量,共27种工况,采用整体平均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平均速度矢量图和湍流切应力图。结果表明:装置腔内流场主要是以旋转的形式存在,在装置进出口附近存在二次流动,而且进出口的位置对内部流场影响较大,同时进出口附近流体的动量交换较为强烈,呈现出较大的雷诺应力,另外进出口附近流体流动能够同步响应抽吸频率,且湍涡中心点随时间在不断地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 心脏辅助装置 反搏 液囊模型 内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颗粒对半球扰动尾迹影响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张艳涛 孙姣 +2 位作者 高天达 范赢 陈文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8-739,共12页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研究固体颗粒对放置在平板层流边界层中半球粗糙元尾迹的影响.实验采集了清水和加入粒径为140μm,220μm,350μm聚苯乙烯固体颗粒4种工况下二维速度场信息,基于半球半径的雷诺数为...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研究固体颗粒对放置在平板层流边界层中半球粗糙元尾迹的影响.实验采集了清水和加入粒径为140μm,220μm,350μm聚苯乙烯固体颗粒4种工况下二维速度场信息,基于半球半径的雷诺数为994(ReR=RU/υ),固体颗粒的体积浓度为3.0×10-5.对比清水和两相工况下的平均速度剖面、湍流强度等宏观统计量,分析固体颗粒对半球尾迹流动宏观特性的影响.分别利用沿流向不同位置的流向脉动速度的二维空间相关系数和法向脉动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分析颗粒对尾迹结构演化过程及尾迹结构脱落频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清水相比,回流区随颗粒粒径增大而逐渐增大;颗粒使湍流强度增大,回流区的存在导致在半球后流向位置2R前后区域湍流强度呈现不同变化趋势;颗粒使尾迹结构的流向尺度减小并且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尾迹结构运动过程中颗粒的存在促进了尾迹结构的周期性加速和减速运动,促进作用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先增强后减弱;颗粒的存在促进了尾迹结构的脱落,脱落频率随颗粒粒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半球粗糙元 粒子图像测速 相关系数 脱落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模成型机产率与能耗建模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璐 孙姣 +2 位作者 张旭 陈文义 王序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26-3432,共7页
以成型原理和受力分析为基础,推导出适用于各种结构各向异性生物质环模成型机的产能与能耗计算模型,并用实验数据验证模型合理性及通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参数对带锥孔模孔的环模成型机性能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产率随环模宽度、... 以成型原理和受力分析为基础,推导出适用于各种结构各向异性生物质环模成型机的产能与能耗计算模型,并用实验数据验证模型合理性及通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参数对带锥孔模孔的环模成型机性能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产率随环模宽度、线速度、开孔率的增大而增加;能耗与物料特性和设备工艺参数有关,在保证物料顺利挤出并稳定成型的前提下,改进模辊材料和加工工艺、选择锥角大且短粗的模孔结构均可降低设备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机 环模 受力分析 产率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式的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鑫 陈文义 +2 位作者 范晓旭 孙娇 Shusheng Pang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7,共5页
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相比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有许多优点,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目前在生物质气化领域应用的循环流化床主要有外循环流化床,内循环流化床和双流化床。介绍了这几种循环流化床气化设备的典型结构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各类循... 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相比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有许多优点,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目前在生物质气化领域应用的循环流化床主要有外循环流化床,内循环流化床和双流化床。介绍了这几种循环流化床气化设备的典型结构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各类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的特点做出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外循环流化床 内循环流化床 双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H_(2)O_(2)/EDTA-Mg^(2+)体系对烷基糖苷脱色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姣 田肖慧 陈文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5-1019,1023,共6页
ASP/H_(2)O_(2)/EDTA-Mg^(2+)烷基糖苷脱色工艺中,ASP是影响消光系数的重要因素,其次是ASP/H_(2)O_(2)摩尔比与温度,EDTA-Mg^(2+)的影响最弱。优化的脱色条件为:100 g 50%烷基糖苷溶液ASP的添加量16.5 g,ASP与H_(2)O_(2)的摩尔比0.55,ED... ASP/H_(2)O_(2)/EDTA-Mg^(2+)烷基糖苷脱色工艺中,ASP是影响消光系数的重要因素,其次是ASP/H_(2)O_(2)摩尔比与温度,EDTA-Mg^(2+)的影响最弱。优化的脱色条件为:100 g 50%烷基糖苷溶液ASP的添加量16.5 g,ASP与H_(2)O_(2)的摩尔比0.55,EDTA-Mg^(2+)为0.4 g,温度50℃。对脱色后烷基糖苷的固含量、残醇含量、pH值、黏度、平均聚合度、灰分含量等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符合烷基糖苷国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ASP H_(2)O_(2)漂白 烷基糖苷 活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V技术分析颗粒在湍流边界层中的行为 被引量:18
16
作者 高天达 孙姣 +2 位作者 范赢 陈文义 轩瑞祥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在平板湍流边界层内开展实验研究,对比颗粒相及单相液体的平均速度剖面、湍流强度、雷诺应力等湍流统计量,分析颗粒在湍流边界层中的行为.利用空间多尺度局部平均涡量的概念提取...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在平板湍流边界层内开展实验研究,对比颗粒相及单相液体的平均速度剖面、湍流强度、雷诺应力等湍流统计量,分析颗粒在湍流边界层中的行为.利用空间多尺度局部平均涡量的概念提取壁湍流发卡涡展向涡头(顺向涡)并统计其数量规律,得到不同法向位置处顺向涡周围流向脉动速度及流线的空间拓扑结构,比较分析顺向涡发展程度及周围的湍流相干结构.结果发现:与清水工况相比,颗粒相湍流边界层的缓冲层变薄、对数律区下移,湍流强度得到增强,雷诺应力在对数律区有所增大;颗粒的流向脉动速度在展向涡周围的分布与清水工况不同,颗粒能够被流体展向涡周围的猝发过程有效传递;颗粒相的顺向涡涡核较大,且随着法向位置的升高逐渐发展完整,涡和条带在流向上拉伸得更长;同时发现在两种工况下,顺向涡的左下方始终存在一个逆向涡,颗粒相逆向涡的形成弱于单相流体;两种工况下的顺向涡数量均随着法向位置的升高而减少,最后逐渐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粒子图像测速 湍流边界层 空间多尺度局部平均涡量 顺向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壁塔分离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体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兵兵 李扬 +2 位作者 范赢 孙姣 陈文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7-220,222,共5页
以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为分离体系,研究回流比、气液分配比等操作参数对隔壁塔分离效果的影响。将常规双塔精馏序列转化为隔壁精馏序列并保证各操作参数的最优值,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三组元的常规精馏序列和隔壁... 以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为分离体系,研究回流比、气液分配比等操作参数对隔壁塔分离效果的影响。将常规双塔精馏序列转化为隔壁精馏序列并保证各操作参数的最优值,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三组元的常规精馏序列和隔壁塔精馏序列进行模拟分析,探究隔壁精馏工艺最佳操作区域及节能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在满足分离要求下,气液分配比存在一个相互关联关系,使隔壁塔精馏序列存在一个再沸器热负荷最小的最佳操作区域。与常规精馏序列相比,完成相同的分离任务,隔壁塔精馏序列再沸器节能6 954.368 k W,冷凝器热负荷减少2 934.291 k W。结果表明,隔壁塔精馏序列不但提高了热力学效率、降低了能耗,并且大幅降低设备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壁塔 蒸馏 优化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式模孔环模成型机能耗与成型密度分析
18
作者 曹永全 孙姣 +2 位作者 于飞跃 陈文义 王序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871-2877,共7页
针对当前环模成型机成型密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倾斜式模孔结构,推导出倾斜式模孔挤压能耗和成型密度模型,并分析各参数对倾斜式模孔成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孔倾斜角度从0°增加到20°,模孔挤压能耗增加43.6%,但成型密... 针对当前环模成型机成型密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倾斜式模孔结构,推导出倾斜式模孔挤压能耗和成型密度模型,并分析各参数对倾斜式模孔成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孔倾斜角度从0°增加到20°,模孔挤压能耗增加43.6%,但成型密度提高75.5%;在倾斜式模孔中,挤压能耗随物料与孔壁间摩擦系数、物料泊松比及孔长的增大而增加,随物料与环模内壁间摩擦系数的增大而降低,随孔径的减小呈先减后增的趋势;成型密度则随各参数的增大而增大,且其增幅远大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压块 受力分析 能耗 成型密度 倾斜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力搅拌湍流场的PIV测量及流场演变的POD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金洁 范赢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19,51,共7页
为了解磁力搅拌过程湍流特性,对其开展了激光粒子图像测速(PIV)试验,并进行了本征正交分解(POD)分析。分析表明,在测量平面转子外部区域,除平均流动,含能量较高的流动结构为循环剪切流和转子旋转的尾涡结构。在搅拌槽底部具有较高的旋... 为了解磁力搅拌过程湍流特性,对其开展了激光粒子图像测速(PIV)试验,并进行了本征正交分解(POD)分析。分析表明,在测量平面转子外部区域,除平均流动,含能量较高的流动结构为循环剪切流和转子旋转的尾涡结构。在搅拌槽底部具有较高的旋涡强度,有利于固体颗粒悬浮。流体与转子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使转子产生振荡,随转速升高,系统稳定性下降,平均流动含能降低,小尺度结构含能增加,涡流扩散增强,有利于混合和反应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搅拌 湍流特性 PIV测量 POD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