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成可拓学工具的裁剪创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白仲航 王雯 +1 位作者 周云漠 张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6-1947,共12页
为降低裁剪过程中主观影响元件裁剪顺序的程度,减少裁剪后寻找替代资源的随机性,通过建立待改进产品的功能模型,确定产生负面作用的负面元件,引入可拓学中的优度评价方法计算负面元件的裁剪顺序。根据裁剪规则定义,对替代资源的来源进... 为降低裁剪过程中主观影响元件裁剪顺序的程度,减少裁剪后寻找替代资源的随机性,通过建立待改进产品的功能模型,确定产生负面作用的负面元件,引入可拓学中的优度评价方法计算负面元件的裁剪顺序。根据裁剪规则定义,对替代资源的来源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求解方案。若替代资源来自现有系统内部,则分配有用功能,将寻找替代解的过程转化为矛盾问题求解过程;若替代资源来自现有系统外部,则利用发散分析、可拓变换等工具寻找替代解。将可拓学中的优度评价、发散分析、矛盾问题求解方法融合到裁剪方法中,增强了裁剪元件选择的客观性,为寻找替代资源提供了方向。以剥线机为例对产品进行改进,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可拓学与裁剪方法结合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 裁剪 可拓学 优度评价 可拓变换 矛盾问题 剥线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组件变更驱动的机械系统架构创新设计方法
2
作者 于菲 耿梦露 +1 位作者 刘智光 刘明晶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5-211,共7页
为解决架构创新驱动组件不明确与架构变更范围不清晰的问题,基于变更预测方法确定架构创新的驱动组件;通过多域矩阵确定架构变更范围,形成核心组件变更驱动的机械系统架构创新设计过程模型;以DF900D双导梁式架桥机架构创新设计方案验证... 为解决架构创新驱动组件不明确与架构变更范围不清晰的问题,基于变更预测方法确定架构创新的驱动组件;通过多域矩阵确定架构变更范围,形成核心组件变更驱动的机械系统架构创新设计过程模型;以DF900D双导梁式架桥机架构创新设计方案验证此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此模型提出的创新设计方案能显著降低机械系统运行所需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较大程度提升系统性能。上述研究可为确定机械系统架构创新驱动组件和架构变更范围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构创新 架构变更范围 变更预测方法 多域矩阵 导梁式架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云边端架构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浩 邢志远 +11 位作者 李琳利 鲁效平 杨文超 王昊琪 刘根 王晓丛 刘晓军 文笑雨 武春龙 邢宏文 董李扬 王志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55-3770,共16页
基于多智能体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iDTS)由人、设备、环境、孪生仿真系统和计算系统等多智能体构成,是一个多智能体、AI算法和数字孪生融合驱动的新一代iDTS系统。针对工业数字孪生系统在实时性、智能性和负载均衡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了基... 基于多智能体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iDTS)由人、设备、环境、孪生仿真系统和计算系统等多智能体构成,是一个多智能体、AI算法和数字孪生融合驱动的新一代iDTS系统。针对工业数字孪生系统在实时性、智能性和负载均衡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iDTS系统的典型特征、云边端架构和关键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模型驱动智能体自学习优化方法、多智能体交互的同步与共享方法、多智能体协同的分布式控制方法、iDTS系统制造资源协同调度方法和iDTS系统的云边端负载均衡方法等。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iDTS系统的应用效果。所提出的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为推动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深入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数字孪生 多智能体 人工智能 云边端协同 分布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预见工具的产品创新特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白仲航 杨培 李向东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以降低产品创新的模糊前端的模糊性为目的,将技术路线图作为技术预见工具,分析了技术创新机会发现的原理,从技术、产品、产业和市场等层次对渐进型产品、平台型产品、突破型产品等进行了产品创新特征的研究,提出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产品特... 以降低产品创新的模糊前端的模糊性为目的,将技术路线图作为技术预见工具,分析了技术创新机会发现的原理,从技术、产品、产业和市场等层次对渐进型产品、平台型产品、突破型产品等进行了产品创新特征的研究,提出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产品特征类别图,为进行产品创新预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创新设计 技术路线图 技术预见 产品创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驱动的产品颠覆性创新方法研究
5
作者 杨培 宋炯 +2 位作者 杨冬梅 白仁飞 曹国忠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083,共13页
通过设计驱动创新与颠覆性创新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包含意义发掘、功能系统调整、产品语言表达3个阶段的设计驱动产品颠覆性创新过程模型,以完善设计领域对于颠覆性创新方法的研究。首先基于SET洞察市场趋势设想新意义,由内而外接受批评... 通过设计驱动创新与颠覆性创新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包含意义发掘、功能系统调整、产品语言表达3个阶段的设计驱动产品颠覆性创新过程模型,以完善设计领域对于颠覆性创新方法的研究。首先基于SET洞察市场趋势设想新意义,由内而外接受批评以发掘可行性意义;然后对目标用户进行研究,运用AD将功能需求转化为设计参数,并与源产品技术对比进而进行技术调整,获得颠覆性创新技术解;接着将新意义特征及提升、添加技术所对应的部件确定为意义诠释区域,并采用类比推理选取样本;最后通过相似性分析确定设计原型并提取其特征要素,利用可拓变换优化产品语言表达,获得颠覆性创新产品语言解。以电动轮椅设计为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为其他设计驱动的产品颠覆性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驱动创新 颠覆性创新 产品语言 产品意义 功能调整 电动轮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价值工程与TRIZ求解工具的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白仲航 许彤 丁满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118,共5页
为解决如何利用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和TRIZ求解工具相结合,有效解决产品创新设计过程的问题,基于VE的工作计划过程对VE与TRIZ求解工具进行了对比,探讨了二者集成的可行性,提出在功能构思阶段集成VE与TRIZ的求解工具,并将该... 为解决如何利用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和TRIZ求解工具相结合,有效解决产品创新设计过程的问题,基于VE的工作计划过程对VE与TRIZ求解工具进行了对比,探讨了二者集成的可行性,提出在功能构思阶段集成VE与TRIZ的求解工具,并将该求解工具的模型应用于智能网关音箱的创新设计中,提出一种新型智能网关音箱的概念设计方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创新设计 设计过程模型 TRIZ求解工具 价值工程 智能网关音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表面驱动与可拓工具的产品人机工程问题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白仲航 艾琳璟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1-544,共14页
为了准确地确定产品人机工程问题,以提升人机交互性能,运用TRIZ (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提出了基于功能表面驱动与可拓工具的冲突区域确定方法。首先,利用功能表面改进功能过程模型,识别人机工... 为了准确地确定产品人机工程问题,以提升人机交互性能,运用TRIZ (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提出了基于功能表面驱动与可拓工具的冲突区域确定方法。首先,利用功能表面改进功能过程模型,识别人机工程问题的初始问题功能元,并结合可拓表达和相关分析完成初始问题功能元的转换及最终问题功能元的确定。然后,利用功能表面改进功能关系模型,识别产品的初始冲突区域,并结合可拓表达、相关分析、蕴含分析和优度评价完成初始冲突区域的转换及最终冲突区域的确定。最后,利用标准解对冲突区域中的不良作用进行求解,并通过优度评价完成方案的评价和筛选。通过割草机改进设计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该方法有助于交互式产品冲突区域的确定,提高了其人机工程问题的解决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产品 TRIZ 可拓学 冲突区域 功能表面 功能模型 割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映射理论引导下知识驱动的裁剪方法研究
8
作者 于菲 李晓阳 +1 位作者 邓暄 刘智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6-1611,共16页
为打破裁剪创新设计过程中的知识局限和设计固定,提高资源挖掘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一种结构映射理论(SMT)引导下知识驱动的裁剪方法。首先,基于SMT知识表征模型,分别从功能、空间、连接等关系结构层以及属性层进行X-资源表征,将关系结构... 为打破裁剪创新设计过程中的知识局限和设计固定,提高资源挖掘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一种结构映射理论(SMT)引导下知识驱动的裁剪方法。首先,基于SMT知识表征模型,分别从功能、空间、连接等关系结构层以及属性层进行X-资源表征,将关系结构和属性向量化表达,通过向量相似度计算发现并挖掘系统可用资源,充分调用个人知识进行系统功能重组;其次,按照先初步获取、后优选、再排序的逻辑确定专利知识并构建基于SMT的专利知识表征与映射模型辅助系统资源挖掘,为系统功能重组过程提供具体且客观的专利知识;最后,形成了SMT引导下知识驱动的裁剪创新设计过程模型,并以小型玉米脱粒机的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剪 创新设计 结构映射理论 系统资源挖掘 专利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取适配专利知识的功能模型相似度计算方法
9
作者 曹国忠 李凯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181,共7页
为优化产品创新知识推送的适配性问题,在构建模型进行知识匹配与推送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获取适配专利知识的功能模型相似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将TRIZ中的功能模型与知识推送过程相结合,根据功能模型选取待改进设计中相似度计算的要素,引... 为优化产品创新知识推送的适配性问题,在构建模型进行知识匹配与推送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获取适配专利知识的功能模型相似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将TRIZ中的功能模型与知识推送过程相结合,根据功能模型选取待改进设计中相似度计算的要素,引入图论算法;基于功能模型计算所选要素的权重;融合专利检索与专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专利设计中的相似度计算要素,采用词向量模型实现相似度计算。对存在刹车导管切割长度不良问题的切管机进行实例研究,构建其功能模型,并采用计算方法匹配相似专利方案功能模型,验证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基于该方法准确计算匹配相似专利方案功能模型,从结构层面直接对设计问题的解决进行启发,可提升产品创新知识推送的适配性,进而提高创新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模型相似度计算 适配性专利知识 图论算法 自然语言处理 词向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制度与技术约束的机械专利规避设计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辉 檀润华 +1 位作者 霍江涛 江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49-2860,共12页
为满足专利规避设计的需求,以机械类专利为例,首先从专利制度的角度分析了设计约束条件,提出构建机械产品专利权利范围图,建立基于功能裁剪的规避路径集;其次,从现有技术约束的角度,对机械产品核心专利的识别及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进行分... 为满足专利规避设计的需求,以机械类专利为例,首先从专利制度的角度分析了设计约束条件,提出构建机械产品专利权利范围图,建立基于功能裁剪的规避路径集;其次,从现有技术约束的角度,对机械产品核心专利的识别及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进行分析,建立专利规避策略,同时提出相应的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工具的解决方法,获得规避设计方案,并基于制度约束对其进行评价,确保专利规避成功;最后,选择原型机械产品的专利进行了规避,验证了所提专利技术与制度约束的专利规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问题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专利规避 技术约束 制度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客户需求的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实施方案规划方法学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浩 焦起超 +2 位作者 文笑雨 罗国富 武春龙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50-1764,共15页
企业在进行产品服务系统规划时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满意度的最大化,提出一套面向客户需求的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实施方案规划方法。分析了产品服务系统的实施类别,讨论了不同类别产品服务系统的服务模式;提出产品服务系统实施方案... 企业在进行产品服务系统规划时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满意度的最大化,提出一套面向客户需求的企业产品服务系统实施方案规划方法。分析了产品服务系统的实施类别,讨论了不同类别产品服务系统的服务模式;提出产品服务系统实施方案规划方法学,包括产品服务系统实施类别确定和产品服务系统核心业务确定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由多个步骤和定量化计算方法组成。通过某矿山机械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实施对所提方法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学能为企业实施产品服务系统提供有效的决策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服务系统 客户需求 实施方案 规划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与TRIZ的产品人机工程问题解决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白仲航 宋现显 +1 位作者 李美 张鹏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1-551,共11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解决产品的人机工程问题,提升产品的人机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仿真与TRIZ(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人机工程问题解决方法。首先,利用虚拟仿真工具对产品的人机性能进行评估,... 为了快速准确地解决产品的人机工程问题,提升产品的人机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仿真与TRIZ(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人机工程问题解决方法。首先,利用虚拟仿真工具对产品的人机性能进行评估,根据所得的人体数据进行产品区域关联,确定存在人机工程问题的产品区域,并利用功能模型和因果分析找到产生人机工程问题的根原因。然后,根据产品人机工程设计案例及专家问卷调查结果,构建TRIZ标准工程参数与人机工程设计准则关联表,并通过该关联表和TRIZ冲突分析工具获取可解决产品人机工程问题的设计方案;基于理想度概念,提出产品人机性能理想度评估方法,并对得到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从而确定最佳设计方案。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电动曲线锯人机工程问题解决实例,既快速解决了问题,又提升了电动曲线锯的易用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产品创新设计效率及其人机性能,可为产品人机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TRIZ 人机工程 标准工程参数 理想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注意力的感官交互物质-场产品创新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白仲航 刘雅男 +1 位作者 丁满 孙慧慧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3-139,共7页
通过引入TRIZ物质-场方法,解决人机交互过程中与用户注意力相关的感官交互问题。提出面向注意力的感官交互物质-场产品创新方法与流程,并将标准解内容转述为适用于解决感官交互问题的感官交互标准解。以送餐驾驶系统改进设计为例,通过... 通过引入TRIZ物质-场方法,解决人机交互过程中与用户注意力相关的感官交互问题。提出面向注意力的感官交互物质-场产品创新方法与流程,并将标准解内容转述为适用于解决感官交互问题的感官交互标准解。以送餐驾驶系统改进设计为例,通过对用户注意力分析,得出驾驶系统中的感官交互问题,使用感官交互物质-场模型分析问题,参考感官交互标准解获得多种求解方案,最后根据平静技术对方案进行评价并得出最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将物质-场方法应用于感官交互问题的研究中,有助于面向注意力的感官交互问题向TRIZ一般问题转化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创新设计 感官交互 TRIZ物质-场 注意力 送餐驾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任务驱动的工具类产品创新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旭 李晨辉 +1 位作者 许彤 白仲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23-4637,共15页
基于传统工程设计框架,设计人员在工具类产品设计初期很少考虑社会技术因素,用户在完成具体任务实现物料加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产品交互等实际问题易导致工具类产品本身的设计迭代。通过集成不同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如社会技术系统理论(soc... 基于传统工程设计框架,设计人员在工具类产品设计初期很少考虑社会技术因素,用户在完成具体任务实现物料加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产品交互等实际问题易导致工具类产品本身的设计迭代。通过集成不同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如社会技术系统理论(social technology system,STS)、情景分解法、任务分析法、FBS(function-behavior-structure,FBS)模型、TRIZ(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等,在设计阶段融入对使用者的要求,针对工具类产品建立一种以设计任务驱动的产品创新设计过程模型。将工具类产品创新设计过程模型分为设计任务识别、设计任务分析与设计方案产生三个阶段。首先利用情景分解法与任务分析法结合并引入功能分析进行量化来发现、确定设计任务;从社会技术因素与技术因素两方面研究FBS模型,利用功能模型等方法分析设计任务,引入时间参数构建任务元——时间模型;在设计方案产生阶段通过构建基于任务元的设计方案产生过程模型,确定最终设计方案。以曲线锯为例验证了该设计过程的有效性,研究有助于提高产品创新设计效率,减少设计迭代,丰富了设计驱动产品创新研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工具类产品 设计任务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情景分解法 任务分析法 FBS模型 TRI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数据辅助的新产品概念设计方案生成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雯丹 曹国忠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2-1010,共19页
在生成新产品概念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企业常缺乏辅助新产品功能描述、分解及创新的设计知识,且存在功能实现技术检索结果可用性不高、难以有效转化为概念设计方案技术特征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专利数据辅助的新产品概念设计方案生成方... 在生成新产品概念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企业常缺乏辅助新产品功能描述、分解及创新的设计知识,且存在功能实现技术检索结果可用性不高、难以有效转化为概念设计方案技术特征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专利数据辅助的新产品概念设计方案生成方法。首先,使用文本相似度算法,检索国际专利分类表中与设计任务相关的分类号文本,辅助描述新产品的主功能。其次,引入C-K理论将下级分类号释义视为K空间中的元素,新产品子功能视为C空间中的元素,通过元素间转化辅助完成主功能分解。再次,结合专利技术成熟度分析和功能创新策略,确定新产品的功能创新方向,并依据共现分类号释义预测新产品的集成功能,辅助实现新产品的功能创新。接着,应用专利文献跨域特征分析模型,引入技术领域融合度的概念,量化专利技术的知识广度和流动性,辅助优选功能实现技术,并利用语义解析技术自动提取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辅助生成新产品概念设计方案。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重型汽车底盘预装设备领域的新产品开发,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设计 专利数据 功能设计 专利技术优选 语义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Z裁剪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仲航 毕珈宁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70-2282,共13页
裁剪作为TRIZ中提高理想化程度的创新方法,目前已经应用在产品创新设计领域,可有效解决产品创新问题。为更好地进行裁剪方法研究,对国内外主要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系统梳理了裁剪相关概念及主要研究内容。首先,介绍裁剪定义、裁... 裁剪作为TRIZ中提高理想化程度的创新方法,目前已经应用在产品创新设计领域,可有效解决产品创新问题。为更好地进行裁剪方法研究,对国内外主要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系统梳理了裁剪相关概念及主要研究内容。首先,介绍裁剪定义、裁剪流程等相关概念;其次,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结合文献具体内容,总结出现有裁剪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裁剪组件选择,确定裁剪组件后搜索资源进行有用功能分配、裁剪流程优化、裁剪方法的软件实现以及裁剪方法的应用;最后,提出现有裁剪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未来进行裁剪方法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理论 创新方法 裁剪方法 计算机辅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优化的快速上肢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仲航 项钲 +1 位作者 谭昭芸 裴卉宁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3-1656,共14页
传统方法对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风险评估的输入变量变化敏感性较低,导致风险评估输出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不足。为更加准确地进行人因工程风险评估,提出了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快速上肢评估方法(RULA)。首先,基于卷积神经网... 传统方法对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风险评估的输入变量变化敏感性较低,导致风险评估输出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不足。为更加准确地进行人因工程风险评估,提出了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快速上肢评估方法(RULA)。首先,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对视频中人体工作姿势的关键点进行检测及识别,并计算关节角度;其次,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对快速上肢评估方法进行改进,搭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风险评估架构以解决评估不同姿势时获得相同评分的问题;再次,随机选取不同工作姿势的关节角度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检测,调整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和快速上肢评估方法的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最佳参数;最后,选取关节角度数据集里的前15个工作姿势进行相关性验证,将结果与原始快速上肢评估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应用树枝修剪工具的操作过程进行案例分析以实现风险得分的实时动态评估。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快速上肢评估方法比原始方法更敏感,验证了利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能够有效改进快速上肢评估方法并实时预测风险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上肢评估法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模糊控制 关键点检测 人因工程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复杂产品设计制造一体化开发框架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130
18
作者 李浩 陶飞 +9 位作者 王昊琪 宋文燕 张在房 樊蓓蓓 武春龙 李玉鹏 李琳利 文笑雨 张新生 罗国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0-1336,共17页
数字孪生是实现物理信息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抓手,复杂产品设计和制造信息物理融合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为最终智能制造的落地提供了有效途径。当前,针对数字孪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车间运行和产品运维等方面,而将数字孪生技术应... 数字孪生是实现物理信息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抓手,复杂产品设计和制造信息物理融合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为最终智能制造的落地提供了有效途径。当前,针对数字孪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车间运行和产品运维等方面,而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复杂产品设计与制造融合的研究较少。产品设计是智能制造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产生数字孪生体的第一个环节,研究基于数字孪生的复杂产品设计制造一体化开发对实现后续的智能加工、装配和运维等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分析了基于数字孪生的复杂产品设计制造一体化开发内涵,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复杂产品环形设计框架;基于所提出的框架,从需求分析、概念设计、个性化配置设计、虚拟样机、多学科融合设计和数据管理等方面,探索了基于数字孪生的复杂产品设计制造一体化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通过两个典型应用案例,展示了数字孪生关键技术在复杂产品设计制造一体化开发中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智能制造 复杂产品设计 设计制造一体化 虚拟样机 个性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概念设计结构优化的裁剪组件确定方法
19
作者 白仲航 毕珈宁 +1 位作者 李嘉 李林洋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139,共6页
在现有优化概念方案中,裁剪方法的确定组件环节存在欠缺,提出以理想度优化为目标的裁剪组件确定方法。根据概念方案确定产品完成主要功能的流程,采用可拓表达构建功能事元。通过拓展分析进行潜在问题分析,将关键潜在问题的相关组件作为... 在现有优化概念方案中,裁剪方法的确定组件环节存在欠缺,提出以理想度优化为目标的裁剪组件确定方法。根据概念方案确定产品完成主要功能的流程,采用可拓表达构建功能事元。通过拓展分析进行潜在问题分析,将关键潜在问题的相关组件作为待裁剪组件。通过模糊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计算负面功能值,基于CRITIC权重法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值,计算待裁剪组件的优先权,提出产品概念设计结构优化的裁剪流程。对温室穴盘苗移栽机进行优化,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裁剪方法可在概念设计阶段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方案理想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设计 裁剪 组件确定 可拓工具 模糊FM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设计概念与方法 被引量:23
20
作者 檀润华 曹国忠 刘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共6页
为提升我国创新设计能力,开展创新设计概念与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创新设计本质特征,给出了创新设计的概念;根据设计结果的差异化和技术系统进化原理,提出了创新设计分类及其设计过程模型;对创新设计中的驱动因素、创新问题分析、创新资... 为提升我国创新设计能力,开展创新设计概念与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创新设计本质特征,给出了创新设计的概念;根据设计结果的差异化和技术系统进化原理,提出了创新设计分类及其设计过程模型;对创新设计中的驱动因素、创新问题分析、创新资源导入、创新解法产生及验证等关键要素进行了论述;整合上述要素与创新设计过程模型构建了创新设计方法体系,为创新设计提供流程与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设计 设计方法 概念界定 创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