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烷偶联剂表面接枝包覆纳米SiO_2的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美英 佘庆彦 +1 位作者 刘国栋 瞿雄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28-231,共4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 PS)处理纳米S iO2,并用FT-IR、ζ-电势、TG、TEM对纳米S iO2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 iO2的接枝率随偶联剂M PS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pH值为4,M PS/S iO2为50%,反应温...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 PS)处理纳米S iO2,并用FT-IR、ζ-电势、TG、TEM对纳米S iO2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 iO2的接枝率随偶联剂M PS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pH值为4,M PS/S iO2为50%,反应温度为110℃、时间为90 m in时,纳米S iO2表面M PS的接枝包覆率达到35.7%;此时纳米S iO2粒子在乳液中的分散更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S 纳米SIO2 表面处理 接枝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合物及导电聚吡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任丽 王立新 +2 位作者 赵金玲 张福强 李佐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60-62,共3页
综述了导电聚合物的发展历史,导电聚合物的结构特征和基本性能、导电聚合物的类型及其合成方法;然后重点介绍了导电聚吡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导电聚吡咯 研究进展 合成 结构 类型 功能化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粘土熔融插层复合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瞿雄伟 罗艳红 +2 位作者 丁会利 李秀错 张留成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1,23,共4页
用熔融法制备了聚氯乙烯 /粘土插层复合材料 ,用 X-射线衍射、 TEM等手段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 ,测定了力学性能、耐热性、耐溶剂性等性能。结果表明 ,聚氯乙烯熔体能插层于无机粘土和经有机化合物处理过的粘土中 ,但后者在聚氯乙烯中... 用熔融法制备了聚氯乙烯 /粘土插层复合材料 ,用 X-射线衍射、 TEM等手段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 ,测定了力学性能、耐热性、耐溶剂性等性能。结果表明 ,聚氯乙烯熔体能插层于无机粘土和经有机化合物处理过的粘土中 ,但后者在聚氯乙烯中分散效果更好 ,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插层复合 粘土 聚氯乙烯 复合材料 结构 性能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技术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4
作者 苏峻峰 任丽 王立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141-144,共4页
综述了微胶囊技术的特点、制备方法及原理,重点对微胶囊的性能及其表征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介绍了微胶囊的应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微胶囊技术 制备工艺 芯材 储存稳定性 壁材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储热微胶囊储热调温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苏峻峰 任丽 王立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7-331,共5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用蜜胺树脂包覆了一种相变点为24℃,相变热为225.5J/g的有机复合相变材料,并对所制备的相变储热微胶囊的储热调温效果进行了评价。采用扫描电镜对微胶囊表面形态进行了观察;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对微胶囊的相变点和相变热... 采用原位聚合法用蜜胺树脂包覆了一种相变点为24℃,相变热为225.5J/g的有机复合相变材料,并对所制备的相变储热微胶囊的储热调温效果进行了评价。采用扫描电镜对微胶囊表面形态进行了观察;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对微胶囊的相变点和相变热进行了测定;绘制了微胶囊的步冷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5-6μm;表面光洁且致密;相变储热微胶囊基本上不影响相变材料的相变点和相变热;相变微胶囊节能效果实验表明,相变材料的贮能过程具有可逆性和连续性,节能效果达到15.6%。初步证明相变储热微胶囊具有很好的储热调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热 调温 示差扫描量热仪 复合相变材料 原位聚合法 相变微胶囊 相变点 相变热 蜜胺树脂 表面形态 扫描电镜 粒径分布 平均粒径 效果实验 节能效果 连续性 可逆性 贮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填充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6
作者 秦丽丽 王占京 +4 位作者 侯君 瞿雄伟 张立群 Saeed Z Beckry A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5-178,共4页
近来,通过添加导热填料制备高导热绝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文中综述了以氮化硼(BN)为填料的导热塑料、导热橡胶的研究现状。发现对无机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提高基体与填料间的相容性,减小两者间的热传导阻力;采用... 近来,通过添加导热填料制备高导热绝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文中综述了以氮化硼(BN)为填料的导热塑料、导热橡胶的研究现状。发现对无机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提高基体与填料间的相容性,减小两者间的热传导阻力;采用多模式的填料以适当的比例混杂填充聚合物基体,可以使填料间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有效提高聚合物基体的热导率。文中还简述了填充型导热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和典型理论模型,并提出了提高复合材料导热性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导热绝缘 复合材料 导热机理 导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J-2油井水泥降滤失剂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旭 王小梅 +1 位作者 邓艳华 闫卫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9-301,298,共4页
报道了油井水泥降滤失剂ZJ 2的应用性能和矿场应用。ZJ 2由适当分子量和水解度的有机聚合物、交联剂、交联反应激活剂及其他助剂组成,为成膜型降滤失剂。加量为1.4%(BWOC)时,ZJ 2可将3种商品G级油井水泥净浆的滤失量由>1000mL降至20... 报道了油井水泥降滤失剂ZJ 2的应用性能和矿场应用。ZJ 2由适当分子量和水解度的有机聚合物、交联剂、交联反应激活剂及其他助剂组成,为成膜型降滤失剂。加量为1.4%(BWOC)时,ZJ 2可将3种商品G级油井水泥净浆的滤失量由>1000mL降至20~30mL(75℃,6.9MPa),使水泥石强度有所增大,对稠化时间的影响很小。加入1.3%ZJ 2、0.3%XP 1(消泡剂)、适量USZ(分散剂)和TW600S(促凝剂)的G级油井水泥浆,在低温下(30~60℃)流动性好,滤失量小且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稠化时间可通过改变促凝剂和分散剂的加量调节。加入1.4%ZJ 2、0.3XP 1、0.3%USZ及适量ZH 1(缓凝剂)的G级油井水泥浆,在中温下(60~97℃)流动性好,滤失量小且几乎不受温度和缓凝剂的影响,稠化时间可由缓凝剂加量调节。ZJ 2用于华北油田5口井的水泥浆固井作业,效果良好。详细介绍了在一口井油层段使用双凝水泥浆固井的工艺和结果,上部水泥浆中加入1.2%ZJ 2,0.4%USZ及0.3%XP 1,稠化时间(65℃,35MPa)172min,下部水泥浆中另外加入0.8%TW600S,稠化时间82min。表4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J-2 固井作业 油井 水泥降滤失剂 固井质量 油气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聚酯/聚氨酯互穿网络聚合物基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台会文 武维汀 张留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0-142,共3页
研究了以不饱和聚酯 /聚氨酯互穿网络聚合物为基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动态热机械性能及应用性能。结果表明 ,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加入 5%~ 1 0 %的聚氨酯 ,使基质形成互穿网络 ,有利于提高由此得到的复合材料的性能。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互穿网络聚合物 不饱和聚酯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韩明 高蓓蕾 +3 位作者 陈树东 余辉 杜启贞 张福强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2,共4页
以MMA和MPEG1200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合成大单体(MPEG1200MA),通过FTIR光谱表征其结构,并详细研究了催化剂、阻聚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PEG1200与催化剂摩尔比为4、阻聚剂用量为0.27%、87℃反应6h,酯化率可... 以MMA和MPEG1200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合成大单体(MPEG1200MA),通过FTIR光谱表征其结构,并详细研究了催化剂、阻聚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PEG1200与催化剂摩尔比为4、阻聚剂用量为0.27%、87℃反应6h,酯化率可达98.8%,大单体与AA、MAA和AMPS在水溶液中共聚良好。在减水剂折固掺量为0.3%、水灰比为0.29时,水泥净浆流动度可达275 mm,120 min内坍落度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聚乙二醇 聚羧酸 高效减水剂 酯交换反应 流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类液晶环氧树脂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国栋 李卿 +1 位作者 高俊刚 张留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16,共5页
液晶环氧树脂融合了液晶有序与交联网络结构的优点,是一种深具潜力的功能材料,而含酯类介晶基元的液晶环氧树脂易于合成,结构可控性强,是其中重要一类。文中介绍了酯类液晶环氧树脂的合成、液晶特性及固化,简述了酯类液晶环氧树脂的国... 液晶环氧树脂融合了液晶有序与交联网络结构的优点,是一种深具潜力的功能材料,而含酯类介晶基元的液晶环氧树脂易于合成,结构可控性强,是其中重要一类。文中介绍了酯类液晶环氧树脂的合成、液晶特性及固化,简述了酯类液晶环氧树脂的国内外研究现况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环氧树脂 芳香酯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烃聚合单活性中心非茂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敏 丁会利 闫卫东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7-61,共5页
综述了近几年来烯烃聚合用单活性中心非茂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 2 3种由前。
关键词 烯烃聚合 单活性中心 非茂金属催化剂 聚烯烃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法研究UP/MMT纳米复合物的固化动力学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立新 洪奕 +1 位作者 任丽 刘盘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9-211,共3页
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室温下测定了不饱和聚酯(U P)和含有1%有机蒙脱土的不饱和聚酯(U P-1)的固化反应过程,探索了有机蒙脱土对U P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初期,U P-1出现了约25m in的诱导期;随反应时间延长,U P和交联剂苯乙烯(... 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室温下测定了不饱和聚酯(U P)和含有1%有机蒙脱土的不饱和聚酯(U P-1)的固化反应过程,探索了有机蒙脱土对U P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初期,U P-1出现了约25m in的诱导期;随反应时间延长,U P和交联剂苯乙烯(ST)的双键转化率逐渐增大;纯U P树脂,转化率超过25%时,ST的双键转化率高于U P;而U P-1中ST双键转化率在65%以后才开始超过U P,说明有机蒙脱土的加入对U P的固化反应有一定的阻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 有机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红外光谱 固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作锂/聚合物二次电池正极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丽 成国祥 +1 位作者 朱嫦娥 王立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225,共4页
以聚吡咯/二氧化硅(PPy/S iO2)纳米复合材料作正极,组装成锂/聚吡咯二次电池。初步探讨了集电极、隔膜厚度、正极活性材料堆密度及过充放电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铝箔作为集电极制备的电池,其比容量和充放电效率较以铝网作集电... 以聚吡咯/二氧化硅(PPy/S iO2)纳米复合材料作正极,组装成锂/聚吡咯二次电池。初步探讨了集电极、隔膜厚度、正极活性材料堆密度及过充放电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铝箔作为集电极制备的电池,其比容量和充放电效率较以铝网作集电极为优。正极片的成型压力为20M Pa时,电池的性能最优。隔膜的薄厚对正极材料的容量影响不大,但对充放电效率的影响显著。隔膜越厚,循环效率越低;隔膜越薄,循环效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锂/聚合物二次电池 正极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聚乙烯的制备及其催化剂研究进展(Ⅰ)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旭 王艳洁 闫卫东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2-55,共4页
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双峰聚乙烯制备方法,包括:熔融掺混法、串连反应釜法、使用双金属催化剂或混合催化剂的单反应器法。重点对串连反应釜法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茂金属催化剂、传统Ziegler-Natta催化... 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双峰聚乙烯制备方法,包括:熔融掺混法、串连反应釜法、使用双金属催化剂或混合催化剂的单反应器法。重点对串连反应釜法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茂金属催化剂、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铬系催化剂、铁系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聚乙烯 熔融掺混法 串连反应釜法 单反应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芳醚酮的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娜 段中余 刘宾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6,20,共4页
特种工程塑料聚芳醚酮的改性研究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进行分类,从反应机理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聚芳醚酮的改性研究进展。
关键词 聚芳醚酮 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β成核剂改性纳米CaCO_3/PP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会利 王虎 +3 位作者 王婧 肖山 陈旭 郑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1-54,共4页
讨论了稀土β成核剂(WBGⅡ)对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借助WAXD、DSC及PLM研究了PP、纳米CaCO3/PP和WBGⅡ/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及晶体形态。结果表明:加入少量WBGⅡ后,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的晶型和球晶形态发生... 讨论了稀土β成核剂(WBGⅡ)对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借助WAXD、DSC及PLM研究了PP、纳米CaCO3/PP和WBGⅡ/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及晶体形态。结果表明:加入少量WBGⅡ后,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的晶型和球晶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同时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综合力学性能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稀土 Β成核剂 纳米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亚胺/MC尼龙6分子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会利 吕建英 +1 位作者 姬荣琴 盛京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6-10,共5页
利用广角 X 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手段研究了聚甲亚胺/MC 尼龙 6 分子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X-射线结果表明聚甲亚胺的加入基本上没有改变基体的晶型,仍以 晶型为主.在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中发现聚甲亚胺加快了基体的结... 利用广角 X 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手段研究了聚甲亚胺/MC 尼龙 6 分子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X-射线结果表明聚甲亚胺的加入基本上没有改变基体的晶型,仍以 晶型为主.在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中发现聚甲亚胺加快了基体的结晶速率,尤其是当 PAM含量为 5%时,半结晶期明显减小.但是几个式样的 Avrami 指数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尼龙6 聚甲亚胺 原位聚合 分子复合材料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链聚乙烯支链结构表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英娟 闫卫东 +1 位作者 曹晨刚 胡友良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7-51,共5页
综述了支链聚乙烯分子中长支链和短支链的表征方法,评价了已报道的各种表征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 目前在表征方法上的新要求。
关键词 聚乙烯 研究进展 结构表征 表征方法 长支链 优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环烷基桥联茂金属催化乙烯与α-烯烃共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波 杨敏 +3 位作者 刘盘阁 刘宾元 闫卫东 王佰全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54,共3页
采用两种亚环己基桥连的茂金属催化剂[(CH_2)_5C](t-BuCp)_2ZrCl_2(Ⅰ)、[(CH_2)_5C](t-BuCp)_2TiCl_2(Ⅱ),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的活化下,研究了乙烯与α-烯烃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结构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相同条件下,催化剂Ⅰ的... 采用两种亚环己基桥连的茂金属催化剂[(CH_2)_5C](t-BuCp)_2ZrCl_2(Ⅰ)、[(CH_2)_5C](t-BuCp)_2TiCl_2(Ⅱ),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的活化下,研究了乙烯与α-烯烃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结构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相同条件下,催化剂Ⅰ的共聚活性略高于催化剂Ⅱ。随着共聚单体浓度的增加,乙烯与1-己烯、1-辛烯共聚均可产生共单体效应,共聚物的熔点和结晶度均随共聚单体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环烷基桥联茂金属 乙烯 α-烯烃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洪奕 王立新 张楷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4-56,共3页
聚酰亚胺/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复合材料。概述了该材料的形成机理、制备方法及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粘土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