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素法合成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反应热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毅 王盟 +2 位作者 安华良 赵新强 王延吉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76,共6页
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是生产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重要中间体。针对尿素法合成MDC选择性低的问题,首先分别对氨基甲酸甲酯(MC)路径和4-氨基-4'-脲基二苯甲烷(AUM)路径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AUM路径相对较容易进行... 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是生产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重要中间体。针对尿素法合成MDC选择性低的问题,首先分别对氨基甲酸甲酯(MC)路径和4-氨基-4'-脲基二苯甲烷(AUM)路径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AUM路径相对较容易进行。采用间歇排氨的操作方式,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二苯甲烷二胺(MDA)、尿素和甲醇合成MDC反应的影响,确定出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80℃,反应初压1.2 MPa,n(MDA):n(尿素)∶n(甲醇)∶n(γ-Al_2O_3)=1∶5∶50∶0.1。在此条件下,MDA转化率为94.2%,MDC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41.2%和43.7%,MDC和4-氨基-4′-氨基甲酸甲酯二苯甲烷(MMC)的联合选择性为81.6%,比封闭体系分别高出12.5%、14.9%、11.5%和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尿素 二苯甲烷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苯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延吉 王淑芳 +1 位作者 崔咏梅 赵新强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8,共5页
对氨基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及有机中间体.本课题组对非硫酸介质中硝基苯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催化剂及合成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铂均匀分散的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Pt/SiO2和酸性离子液体构成的固-液... 对氨基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及有机中间体.本课题组对非硫酸介质中硝基苯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催化剂及合成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铂均匀分散的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Pt/SiO2和酸性离子液体构成的固-液相型双功能催化剂、固载型Pt-离子液体催化剂、Pt-超强酸双功能催化剂、Pt-杂原子取代磷酸铝分子筛催化剂、Pt-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及Pt-Lewis酸金属盐催化剂等.其中,Pt-Lewis酸金属盐催化体系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达到或接近了工业上以硫酸为酸催化剂的水平,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目前正在对其进行工业放大过程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氨基苯酚 硝基苯 加氢 固体酸催化剂 酸性离子液体 Lewis酸金属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非光气法合成异氰酸酯过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马旭彤 王桂荣 +3 位作者 赵茜 赵新强 安华良 王延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2-409,共8页
综述了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助催化剂、溶剂和热载体,在采用氨基甲酸酯催化热分解路线制备异氰酸酯反应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了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种类及取代基等对其应用效果的影响规律,总结了离子液体在该路线各步骤中作为不同角... 综述了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助催化剂、溶剂和热载体,在采用氨基甲酸酯催化热分解路线制备异氰酸酯反应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了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种类及取代基等对其应用效果的影响规律,总结了离子液体在该路线各步骤中作为不同角色发挥作用的效果与机理,以期为异氰酸酯合成过程的绿色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非光气法 氨基甲酸酯 异氰酸酯 羰基化 热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iO_2催化剂上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 被引量:16
4
作者 贾志光 赵新强 +2 位作者 安华良 邬长城 王延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27-931,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Pb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对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了载体种类、Pb负载量及还原气氛和还原温度对负载型Pb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负载型Pb催化剂的适宜制备条件:SiO2为载...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Pb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对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了载体种类、Pb负载量及还原气氛和还原温度对负载型Pb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负载型Pb催化剂的适宜制备条件:SiO2为载体,Pb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0%,纯H2气氛还原,还原温度500℃。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Pb/SiO2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Pb/SiO2催化剂中含有Pb和PbO两种晶相。在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2h、Pb/SiO2催化剂质量分数0.9%、尿素与1,2-丙二醇摩尔比1∶4的条件下,碳酸丙烯酯的收率为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1 2-丙二醇 碳酸丙烯酯 负载型铅催化剂 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纳米Pt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对氨基苯酚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淑芳 高杨 +1 位作者 王延吉 赵新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1-366,共6页
针对硝基苯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PAP)反应,于反相微乳液体系中,采用重新分散沉积负载法和改进的微乳-溶胶凝胶负载法制备了不同Pt粒径的Pt/SiO2催化剂,考察了Pt粒径对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微乳-溶胶凝胶负载... 针对硝基苯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PAP)反应,于反相微乳液体系中,采用重新分散沉积负载法和改进的微乳-溶胶凝胶负载法制备了不同Pt粒径的Pt/SiO2催化剂,考察了Pt粒径对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微乳-溶胶凝胶负载法制备的Pt/SiO2催化剂,Pt粒子在载体表面分散得更均匀,且粒径较小。在Pt/SiO2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草酸及改变H2PtCl6溶液浓度,均对Pt粒径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以制备的不同Pt粒径的Pt/SiO2为加氢反应催化剂、以S2O82-/ZrO2固体酸为重排反应催化剂进行硝基苯加氢合成PAP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随Pt粒径的减小,硝基苯转化率及PAP的选择性均明显提高,当Pt粒径为5.1nm时,PAP的选择性最高,为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纳米粒子 催化剂 微乳液 对氨基苯酚 硝基苯 加氢 固体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n-Bu_2SnO催化剂上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炜清 赵新强 +1 位作者 王淑芳 王延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9-41,共3页
对苯酚与碳酸二甲酯催化合成碳酸二苯酯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均相和负载型n -Bu2 SnO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并应用XRD和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对于均相反应 ,在正交实验确定的适宜条件下 ,碳酸二苯酯的产率为 32 .8%。不同载... 对苯酚与碳酸二甲酯催化合成碳酸二苯酯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均相和负载型n -Bu2 SnO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并应用XRD和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对于均相反应 ,在正交实验确定的适宜条件下 ,碳酸二苯酯的产率为 32 .8%。不同载体对催化性能影响较大 ,n -Bu2 SnO/SiO2 催化剂的性能最好 ,碳酸二苯酯的产率为2 1 .8%。焙烧条件直接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高温焙烧后由于丁基基团的消失和SnO2 晶相的产生 ,反应活性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催化剂 n-Bu2SnO 碳酸二苯酯 酯交换 合成 反应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用负载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9
7
作者 薛伟 丛津生 +2 位作者 李芳 赵新强 王延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5-40,共6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乙酸锌催化剂。当采用活性炭(AC)为载体,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3 h时,催化碳酸二甲酯(DMC)与2,4-二氨基甲苯(TDA)反应制备2,4-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TDC)的效果最好,TDC的产率达86%。用TiO2对活性炭表面进...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乙酸锌催化剂。当采用活性炭(AC)为载体,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3 h时,催化碳酸二甲酯(DMC)与2,4-二氨基甲苯(TDA)反应制备2,4-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TDC)的效果最好,TDC的产率达86%。用TiO2对活性炭表面进行了改性,制备了TiO2包覆活性炭负载乙酸锌催化剂,170℃下反应1 h,TDC的产率较使用未改性载体的催化剂提高7%。TiO2的生成方式不同,对催化剂活性影响很大。采用XRD、XPS对各种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造成活性炭负载乙酸锌催化剂失活及其与表面改性载体负载催化剂活性差异的原因是由于表面Zn所处的化学环境发生了改变,从而影响了TDC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即随着Zn2p结合能的增加,Zn周围电子云密度降低,催化剂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 负载催化剂 制备方法 等体积浸渍法 乙酸锌催化剂 活性炭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醇解法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连续反应工艺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邬长城 赵新强 王延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8-511,共4页
以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采用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两种不同方式,对尿素醇解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艺条件进行系统研究,探索提高碳酸二甲酯收率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尿素的醇解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醇解较易实现,在无催化剂存在时,190℃... 以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采用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两种不同方式,对尿素醇解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艺条件进行系统研究,探索提高碳酸二甲酯收率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尿素的醇解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醇解较易实现,在无催化剂存在时,190℃下一步醇解产物氨基甲酸甲酯的收率可达73.4%;第二步醇解较难发生,是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控制步骤,需要催化剂的作用。ZnO对两步醇解反应都能起到催化作用,但ZnO-La2O3较ZnO更能有效促进第二步醇解反应的进行。在所确定的适宜条件下,由氨基甲酸甲酯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收率最高达到55.4%,同时碳酸二甲酯的选择性达到73.5%研究了连续操作条件下由尿素一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以ZnO-La2O3作催化剂,在尿素与甲醇的摩尔比为1/20、反应温度170℃、催化剂占尿素质量的27%的条件下,碳酸二甲酯收率达到4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碳酸二甲酯 氨基甲酸甲酯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法合成甲苯-2,4-二氨基甲酸正丙酯反应 被引量:6
9
作者 耿艳楼 方鸿刚 +3 位作者 安华良 王桂荣 赵新强 王延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4-500,共7页
以2,4-二氨基甲苯(TDA)、尿素和正丙醇(PrOH)为原料,非催化合成了甲苯-2,4-二氨基甲酸正丙酯(TDC-P),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该合成反应的影响,并基于反应产物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推测了可能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该反应适宜的反应条件为... 以2,4-二氨基甲苯(TDA)、尿素和正丙醇(PrOH)为原料,非催化合成了甲苯-2,4-二氨基甲酸正丙酯(TDC-P),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该合成反应的影响,并基于反应产物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推测了可能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该反应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TDA)/n(Urea)=1/3、n(TDA)/n(PrOH)=1/84、反应温度170℃、反应压力0.6MPa、反应时间4h。此时,TDA转化率95.3%,TDC-P产率66.1%、选择性69.4%。合成TDC-P可能的反应路径有3条,(1)经过氨基甲酸正丙酯和3-氨基-4-甲基苯氨基甲酸正丙酯或2-甲基-5-氨基苯氨基甲酸正丙酯生成TDC-P的反应路径;(2)以2,4-甲苯二脲为中间产物的反应路径;(3)以3-脲基-4-甲基苯氨基甲酸正丙酯或2-甲基-5-脲基苯氨基甲酸正丙酯为中间产物的反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氨基甲苯 尿素 正丙醇 甲苯-2 4-二氨基甲酸正丙酯 反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苯一步制备环己醇的催化过程 被引量:7
10
作者 薛伟 王冬冬 +2 位作者 王延吉 刘媛 魏珺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73-78,共6页
在釜式反应器中,考察了采用机械混合催化剂Ru—Zn/SiO2+HZSM-5催化由苯一步合成环己醇的过程。结果发现,HZSM-5的加入并没有得到目的产物环己醇,但是苯的转化率显著增加,且大部分产物为环己烷。分析认为是溢流氢作用的结果。由于H... 在釜式反应器中,考察了采用机械混合催化剂Ru—Zn/SiO2+HZSM-5催化由苯一步合成环己醇的过程。结果发现,HZSM-5的加入并没有得到目的产物环己醇,但是苯的转化率显著增加,且大部分产物为环己烷。分析认为是溢流氢作用的结果。由于HZSM-5表面酸中心和Ru加氢中心的共同存在,使得苯加氢反应存在2条路径,因此反应速率增加,苯的转化率增加;由于HZSM-5表面酸中心有利于中间物环己烯的吸附,从而易发生深度加氢,得到产物大部分为环己烷。当HZSM-5加入量较少(或n(SiO2)/n(Al2O3)较大)时,由于酸中心数量较少,其促进苯加氢反应的能力有限,且稀释了Ru-Zn/SiO2催化剂,造成反应速率减慢,苯的转化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醇 一步合成 HZSM-5 溢流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W/O微乳液制备具有规则介孔结构的单分散球形纳米SiO_2 被引量:10
11
作者 薛伟 张敬畅 +1 位作者 王延吉 赵新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3,共7页
用氨水、环己烷、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和正构醇制备了稳定的W/O微乳液.在该微乳液中,使正硅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备得到了纳米级SiO2.SiO2粒径为60~90 nm,并且为单分散的球形颗粒;其粒径随微乳液中H2O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的增加而... 用氨水、环己烷、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和正构醇制备了稳定的W/O微乳液.在该微乳液中,使正硅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备得到了纳米级SiO2.SiO2粒径为60~90 nm,并且为单分散的球形颗粒;其粒径随微乳液中H2O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考察了影响SiO2孔径分布的因素,当W/O微乳液中H2O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5以及采用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时,可以制得孔分布较窄且主要位于介孔范围的纳米S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微乳液 纳米SIO2 单分散 介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MCM-41催化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 被引量:5
12
作者 薛伟 赵青青 +2 位作者 王冬冬 杜文明 王延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120-124,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Ru/MCM-41催化剂,用于催化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反应。为提高环己烯选择性,向催化剂中加入Zn助剂,考察了不同Zn母体对Ru/MCM-41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的加入影响了Ru的还原,从而影响了其催化性能。当使用ZnCl2或Zn(...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Ru/MCM-41催化剂,用于催化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反应。为提高环己烯选择性,向催化剂中加入Zn助剂,考察了不同Zn母体对Ru/MCM-41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的加入影响了Ru的还原,从而影响了其催化性能。当使用ZnCl2或Zn(OAc)2为Zn母体时,Ru容易被还原,Ru/MCM-41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数量增加,从而使其催化活性增加;当使用Zn(NO3)2为Zn母体时,部分Ru不易被还原,相应的Ru/MCM-41催化活性有所降低;ZnSO4为Zn母体时,ZnSO4的存在使MCM-41表面显酸性,在催化苯选择加氢反应中,由于表面酸中心和Ru加氢中心的共同存在,使得苯加氢反应存在两条路径,因此反应速率增加,苯转化率增加,并且由于表面酸中心有利于环己烯的吸附,从而易使其发生深度加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烯 选择加氢 Ru/MCM-41 Zn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PbO催化酯交换合成甘油碳酸酯 被引量:8
13
作者 康丽娟 赵新强 +1 位作者 安华良 王延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0-145,共6页
采用焙烧法制备了一系列混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其在碳酸二甲酯与甘油酯交换合成甘油碳酸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CaO-PbO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好。同时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甘油碳酸酯的合成条件对CaO-PbO催化剂... 采用焙烧法制备了一系列混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其在碳酸二甲酯与甘油酯交换合成甘油碳酸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CaO-PbO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好。同时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甘油碳酸酯的合成条件对CaO-PbO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以PbCO_3和CaCO_3为前体、PbCO_3与CaCO_3的质量比为1:9、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为4 h。以此条件制备的CaO-PbO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85℃、催化剂用量(基于原料质量)1.5%、碳酸二甲酯与甘油的摩尔比3:1、反应时间90 min时,甘油转化率为98.5%,甘油碳酸酯的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97.8%和99.3%。催化剂重复实验结果表明,与CaO催化剂相比,CaO-PbO催化剂的稳定性有所提高,但仍需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碳酸酯 甘油 碳酸二甲酯 酯交换 氧化钙-氧化铅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Zn@SiO_2催化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颖 金长青 +1 位作者 薛伟 王延吉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6,共5页
采用W/O微乳液法制备得到了Ru-Zn@SiO2催化剂,利用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N2等温吸附,脱附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u以直径约2~5nm的小颗粒均匀分散... 采用W/O微乳液法制备得到了Ru-Zn@SiO2催化剂,利用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N2等温吸附,脱附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u以直径约2~5nm的小颗粒均匀分散在SiO2中,而Zn则以ZnO的形式高度分散在催化剂中.利用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反应对其进行了评价,在研究条件下,环己烯收率最高为12.5%,此时苯转化率为4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烯 选择加氢 W/O微乳液 催化剂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SM-5-MCM-41的制备及其在汽油芳构/加氢脱硫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上官菲菲 王海涛 +1 位作者 段艳 侯凯湖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50,共6页
以纳米ZSM-5为硅源,采用分子筛硅源法制备了纳米ZSM-5-MCM-4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并对合成试样进行了XRD、NH3-TPD、SEM及Py-IR等表征,考察了晶化过程中体系pH值、晶化温度、晶化时间、模板剂用量和碱溶液浓度对ZSM-5-MCM-41复合分子筛结... 以纳米ZSM-5为硅源,采用分子筛硅源法制备了纳米ZSM-5-MCM-4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并对合成试样进行了XRD、NH3-TPD、SEM及Py-IR等表征,考察了晶化过程中体系pH值、晶化温度、晶化时间、模板剂用量和碱溶液浓度对ZSM-5-MCM-41复合分子筛结构及性质的影响。采用模拟原料油,在高压微反装置上评价了以复合分子筛为载体制备的Co-Mo/ZSM-5-MCM-41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基于机械混合载体的催化剂相比,基于分子硅源法制备复合分子筛载体的催化剂有较高的芳构性能和脱硫性能,在压力1.5MPa、温度350℃、氢油体积比300,空速2h-1条件下,模拟原料的芳构产率和脱硫率分别为15.08%和95.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MCM-41复合分子筛 芳构化 加氢脱硫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γ-Al_2O_3的制备及其对纯甘油常压氢解制备1,2-丙二醇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安华良 范立攀 +2 位作者 耿艳楼 赵新强 王延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1-719,共9页
采用H2-TPR、XRD、CO化学吸附、N2吸附-脱附等方法表征了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Cu/γ-Al2O3催化剂,并评价了其催化甘油氢解制备1,2-丙二醇(1,2-PDO)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Cu/γ-Al2O3的适宜Cu负载量为15%(质量分数),适宜的制备条件为,采用... 采用H2-TPR、XRD、CO化学吸附、N2吸附-脱附等方法表征了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Cu/γ-Al2O3催化剂,并评价了其催化甘油氢解制备1,2-丙二醇(1,2-PDO)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Cu/γ-Al2O3的适宜Cu负载量为15%(质量分数),适宜的制备条件为,采用纯H2还原、升温速率2℃/min、还原温度250℃、还原时间2h。在常压氢气、甘油液时空速0.20h-1、氢气/甘油摩尔比100、催化剂装填量3mL和反应温度190℃的条件下,甘油转化率为100%,1,2-PDO选择性为92.9%;反应运行36h,1,2-PDO选择性仍高于85%,说明Cu/γ-Al2O3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Cu/γ-Al2O3催化剂表面以高分散的Cu微粒为主,Cu粒子的粒径和分散度是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因素;Cu粒子的粒径越小、分散度越大,催化活性越高。甘油脱水生成丙酮醇的反应只有在酸性中心和金属共同作用下才能进行,丙酮醇加氢合成1,2-丙二醇是反应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 氢解 铜基催化剂 1 2-丙二醇 分散度 控制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硝基甲苯还原制备甲苯二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丹 王桂荣 +1 位作者 王延吉 赵新强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91,共5页
综述了二硝基甲苯还原制备甲苯二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化学还原法、催化加氢法、CO/H_2O体系还原法,并讨论了以上各种方法的影响因素、优缺点以及应用前景。催化加氢法具有产品收率高、成本低、三废少等诸多优点,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综述了二硝基甲苯还原制备甲苯二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化学还原法、催化加氢法、CO/H_2O体系还原法,并讨论了以上各种方法的影响因素、优缺点以及应用前景。催化加氢法具有产品收率高、成本低、三废少等诸多优点,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最后概述了用于催化加氢法的金属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二胺 二硝基甲苯 还原 催化加氢 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环己烯经甲酸环己酯制备环己醇催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文明 薛伟 +1 位作者 李芳 王延吉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39,共6页
在间歇釜式反应器中,对由环己烯经甲酸环己酯制备环己醇催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环己烯与甲酸酯化反应和甲酸环己酯水解反应的影响因素,优化了反应条件;考察了由环己烯经甲酸环己酯"一锅法"制备环己醇催化反应,环己醇... 在间歇釜式反应器中,对由环己烯经甲酸环己酯制备环己醇催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环己烯与甲酸酯化反应和甲酸环己酯水解反应的影响因素,优化了反应条件;考察了由环己烯经甲酸环己酯"一锅法"制备环己醇催化反应,环己醇收率最高可达40%,远高于环己烯直接水合反应.所用HZSM-5催化剂的活性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失活是由于有机物覆盖了表面部分酸中心而导致.将失活催化剂在550℃空气中焙烧,可使其活性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醇 环己烯 甲酸环己酯 HZSM-5 催化剂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Фnsted-Lewis双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 被引量:4
19
作者 康丽娟 赵新强 +1 位作者 安华良 王延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9-255,共7页
合成了具有不同ZnCl2摩尔分数的BrФnsted-Lewis双酸性离子液体[HO3S-(CH2)4-mim]Cl-xZnCl2,采用Hammett指示剂与紫外联用法测定了其酸强度,考察了其在苯氨基甲酸甲酯(MPC)与甲醛(HCHO)缩合制备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反应中的催... 合成了具有不同ZnCl2摩尔分数的BrФnsted-Lewis双酸性离子液体[HO3S-(CH2)4-mim]Cl-xZnCl2,采用Hammett指示剂与紫外联用法测定了其酸强度,考察了其在苯氨基甲酸甲酯(MPC)与甲醛(HCHO)缩合制备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MDC收率和MPC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0.7时该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最高。以[HO3S-(CH2)4-mim]Cl-0.7ZnCl2为催化剂兼溶剂,在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0min、MPC与HCHO的摩尔比为10、离子液体与MPC的质量比为2的条件下,MDC收率最高可达99.1%。用水处理反应液并通过减压蒸馏回收的离子液体可以循环使用5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φnslash nsted-Lewis双酸性离子液体 苯氨基甲酸甲酯 缩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佛尔酮对环己烯水合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励娟 魏珺芳 +1 位作者 王延吉 赵新强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59,共5页
考察了不同有机溶剂对环己烯水合反应性能的影响,优选出适宜的有机溶剂为异佛尔酮;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异佛尔酮用量、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环己烯水合性能的影响,在异佛尔酮与环己烯体积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15%,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 考察了不同有机溶剂对环己烯水合反应性能的影响,优选出适宜的有机溶剂为异佛尔酮;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异佛尔酮用量、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环己烯水合性能的影响,在异佛尔酮与环己烯体积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15%,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为34.5%,环己醇的选择性为94.8%;同时考察了异佛尔酮-环己烯-水体系中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并对失活催化剂进行了N_2吸附-脱附、XRD、NH_3-TPD及FT-IR等表征,结果证明分子筛中骨架铝的流失,强酸中心减少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烯 水合 环己醇 异佛尔酮 催化剂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