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胶基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程恩 叶冬蕾 +3 位作者 程德宝 田华峰 赵晓颖 项爱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08,共6页
介绍了溶液的黏度、电导率、表面张力和溶剂的挥发性等对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薄膜的影响,静电纺丝技术的分类,以及采用可降解的明胶等物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明胶基纳米纤维薄膜,综述了静电纺丝明胶基纳米纤维薄膜在可食用薄膜、抗... 介绍了溶液的黏度、电导率、表面张力和溶剂的挥发性等对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薄膜的影响,静电纺丝技术的分类,以及采用可降解的明胶等物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明胶基纳米纤维薄膜,综述了静电纺丝明胶基纳米纤维薄膜在可食用薄膜、抗菌抗氧化薄膜、组织工程、纳米纤维敷料和过滤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 静电纺丝 明胶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挤出在尼龙6聚合与改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奇飞 张萌 +6 位作者 殷茂峰 冯冰涛 王晓珂 孙国华 张信 程德宝 侯连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6-183,共8页
基于反应挤出这一技术,总结了尼龙6(PA6)聚合和改性中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在反应挤出中进行PA6聚合的机理、特点、研究进展、性能和优势等,然后详细介绍了反应挤出改性PA6中包括的PA6单体聚合过程中改性和直接利用PA6基体的改性两种... 基于反应挤出这一技术,总结了尼龙6(PA6)聚合和改性中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在反应挤出中进行PA6聚合的机理、特点、研究进展、性能和优势等,然后详细介绍了反应挤出改性PA6中包括的PA6单体聚合过程中改性和直接利用PA6基体的改性两种类型,概述了利用反应挤出进行PA6共聚、扩链支化和反应共混等改性的研究进展。发现PA6复合材料的性能提升,关键在于有效处理不同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在对当前反应挤出PA6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全面梳理后,发现简单地提高PA6的力学性能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着重于探讨反应挤出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开发多种类别的PA6复合材料产品,并深入研究在反应挤出环境下材料性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挤出 尼龙6 聚合 改性 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管材料长期静液压强度预测方法的对比和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晋 者东梅 +2 位作者 胡砚磊 程德宝 徐海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4-90,共7页
首先概述了长期静液压强度的2种预测方法(ISO 9080和ASTMD 2837)的原理、数据要求和处理、外推计算和结果应用等方面的异同点,进一步分析在2种标准体系下高密度聚乙烯(PE⁃HD)管道最大工作压力(MOP)的计算程序和结果,为在不同应用领域的... 首先概述了长期静液压强度的2种预测方法(ISO 9080和ASTMD 2837)的原理、数据要求和处理、外推计算和结果应用等方面的异同点,进一步分析在2种标准体系下高密度聚乙烯(PE⁃HD)管道最大工作压力(MOP)的计算程序和结果,为在不同应用领域的管道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分级 长期静液压强度 设计因子 最大工作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炭黑复合材料电熔焊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斌 王振超 +4 位作者 何安淇 程德宝 王娅茹 赵晓颖 项爱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在聚乙烯中加炭黑,模拟制备管道用聚乙烯/炭黑复合材料。采用了不同的焊接条件包括单程序焊接和多程序焊接进行复合材料的焊接,并对焊接性能、焊接管道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微观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制... 通过熔融共混法在聚乙烯中加炭黑,模拟制备管道用聚乙烯/炭黑复合材料。采用了不同的焊接条件包括单程序焊接和多程序焊接进行复合材料的焊接,并对焊接性能、焊接管道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微观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中挤出机的加工温度应避免超过240℃以上,且螺杆转速不超过40 r/min时能够有效避免管道制备过程产生炭黑分散不均匀以及气泡的缺陷;焊接过程中,单段式程序焊接过程中会出现实验末期温度急剧上升的情况,而多段式焊接程序能够使熔区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区间,对焊接试样进行拉伸剥离实验可知,多段式焊接程序的焊接性能要优于单段式焊接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电熔焊接 焊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含量测定方法标准对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岩 张伟杰 +3 位作者 唐晓旭 姜磊 黄家文 程德宝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0-125,共6页
对比了3个国内外炭黑含量测定方法标准,探讨了管式电炉法、马弗炉法、热重分析仪法等3种测试方法的差异,并据此对GB/T 13021—XXXX《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标准的修订提供了建议。结果表明,GB/T 13021—1991包含... 对比了3个国内外炭黑含量测定方法标准,探讨了管式电炉法、马弗炉法、热重分析仪法等3种测试方法的差异,并据此对GB/T 13021—XXXX《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标准的修订提供了建议。结果表明,GB/T 13021—1991包含的测定方法较为单一;建议GB/T 13021—XXXX标准修订时,在管式电炉法中,增加若使用氧气含量小于0.002%的氮气则可不进行除氧等规定,并增加试验前对样品舟的清洁和称重要求;增加马弗炉法(传统马弗炉法和微波马弗炉法)和热重分析仪法;马弗炉法建议称重步骤采用ISO 6964-2019的规定;热重分析仪法建议在ISO 6964-2019规定的基础上,增加取样部位和取值说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管材 炭黑 含量 管式电炉法 马弗炉法 热重分析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混配料管材与非混配料管材的性能对比研究
6
作者 许丽丹 李瑜 +3 位作者 徐海云 项鲁冰 程德宝 王志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8-83,共6页
分别以聚乙烯混配料(以下简称混配料)、聚乙烯本色料加黑色母料(以下简称白加黑)、聚乙烯本色料加外部回用料为原料经熔融挤出成型制备了聚乙烯管材,按照最新版标准GB/T 15558.2—2023分别对其进行炭黑分散、炭黑含量、灰分含量、氧化... 分别以聚乙烯混配料(以下简称混配料)、聚乙烯本色料加黑色母料(以下简称白加黑)、聚乙烯本色料加外部回用料为原料经熔融挤出成型制备了聚乙烯管材,按照最新版标准GB/T 15558.2—2023分别对其进行炭黑分散、炭黑含量、灰分含量、氧化诱导时间、断裂伸长率及微量金属元素含量等测试,对比研究性能差异。结果表明,聚乙烯混配料制成的管材的炭黑分散、炭黑含量、灰分、微量金属元素含量等性能均符合标准;但采用白加黑所生产的PE管材,其炭黑含量分散度增大,达到2.6%以上或者0.7%以下,不能满足标准要求;炭黑分散等级为A3级~D级,且呈现不稳定性,炭黑分散等级明显低于混配料(A1);采用白料+外部回用料或混配料+外部回收料的聚乙烯管道制品灰分合格率为35%;添加了外部回收料的管材制品中,铁、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明显增加;在混配料加20%外部回用料中,铁元素含量高达18.4 mg/kg,钙元素含量高达862 mg/kg,且微量金属元素含量分布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混配料 炭黑分散 灰分 微量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