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FI-5预测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印恩 马铮 +1 位作者 倪国骅 焦建宝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3-597,共5页
目的 研究改良衰弱指数(mFI-5)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应用价值,为老年TKA围手术期患者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减少TKA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年龄≥65岁的... 目的 研究改良衰弱指数(mFI-5)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应用价值,为老年TKA围手术期患者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减少TKA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年龄≥65岁的238例老年TKA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mFI-5量表分为mFI-5≥2分为衰弱组(n=70),mFI-5<2分为非衰弱组(n=168)。比较2组患者性别、BMI、吸烟、饮酒、手术部位和手术时间等基础资料,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础资料与术后并发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ROC曲线的绘制。比较2组患者mFI-5变量(COPD或慢性肺炎既往史、心衰既往史、需服用药物的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非独立功能状态)、术后肿胀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对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早期并发症绘制ROC曲线。结果 手术时间是术后感染和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谵妄ROC曲线下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AUC)=0.933,术后感染AUC=0.908(P<0.05)。衰弱组mFI-5的5个变量的发生情况、VAS评分和肿胀程度评分高于非衰弱组,AKS评分低于非衰弱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是深静脉血栓(DVT)、术后感染、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谵妄AUC=0.670、术后感染AUC=0.758、DVT的AUC=0.74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FI-5对老年TKA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有临床预测与应用价值,可以为老年TKA患者术前干预及评估预后提供参考,且mFI-5≥2分是预测TKA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衰弱指数 全膝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内固定关节融合术对晚期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AOFAS和V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71
2
作者 侯煜 王林杰 +7 位作者 梁志兴 孙博 郭召 陈涛平 马铮 王云飞 骞立刚 焦建宝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固定关节融合术对晚期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系统(AOFA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晚期踝关节炎患者84例,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固定关节融合术对晚期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系统(AOFA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晚期踝关节炎患者84例,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踝关节融合术,实验组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内固定关节融合术。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随访12~36个月,采用AOFAS评分系统评估疗效,采用VAS评估患者踝关节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对比,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及关节融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结果显示:实验组VAS及AOF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9.52%)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P<0.05)。结论关节镜下内固定关节融合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愈合率高,远期随访疗效确切,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内固定 踝关节炎 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系统 疼痛视觉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隐性失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晓冬 姜媛媛 +3 位作者 潘浩 高文山 张坷 王庚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5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隐性失血情况。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9例。对围术期失血量在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和创伤前是否应用抗凝药物等因素间的... 目的探讨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隐性失血情况。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9例。对围术期失血量在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和创伤前是否应用抗凝药物等因素间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8.6±7.8)min。术前血红蛋白下降(16.4±5.8)g/L,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9.1±6.7)g/L。围术期理论失血量为(960.1±142.5)mL,其中显性失血平均为(172.3±20.7)mL,隐性失血平均为(790.2±116.3)mL,术前失血量为(355.6±57.9)mL。年龄≥80岁组患者隐性失血为(904.6±134.6)mL显著高于<80岁组患者的(736.5±110.8)mL,而长期应用抗凝药物患者隐性失血(886.5±128.3)mL,显著高于术前未应用抗凝药物患者的(730.4±120.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隐性失血量较多,应着重加强高龄、长期应用抗凝治疗患者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隐性失血 骨折内固定术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4
4
作者 史同焕 董淑香 张志欣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3-1144,共2页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软组织缺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FPG、WBC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安燕 孙少松 +5 位作者 李瑞 武红利 黄煜湘 秦金金 公苓苓 郭园园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9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联合检测空腹血糖(FPG)、白细胞计数(WBC)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孕检产妇796例,于孕8~14周(孕早期)检测FPG、WBC,孕中期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FPG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孕24~28周(孕中期... 目的探讨孕早期联合检测空腹血糖(FPG)、白细胞计数(WBC)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孕检产妇796例,于孕8~14周(孕早期)检测FPG、WBC,孕中期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FPG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孕24~28周(孕中期)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GDM组95例、对照组701例;比较两组孕早期FPG、WBC与孕中期FINS、HOMA-IR,Pearson相关分析孕早期FPG、WBC与孕中期FINS、HOMA-IR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孕早期FPG、WBC预测GDM发生的价值。结果GDM组孕早期FPG、WBC均高于对照组,孕中期FINS、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孕早期FPG、WBC与孕中期FINS(r分别为0.693、0.478)、HOMA-IR(r分别为0.689、0.501)呈正相关(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PG、WBC联合检测预测GDM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42、83.30%、65.80%,FPG单独检测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80、78.40%、59.20%,WBC单独检测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53、74.30%、48.40%。结论孕早期联合检测FPG、WBC对预测GDM具有一定价值,可为GDM的早期筛查、诊断、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早期 空腹血糖 白细胞计数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晓勇 陈涛平 郭志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5期49-51,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其优缺点。方法 6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33例,行Bryan假体置换术)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32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观... 目的比较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其优缺点。方法 6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33例,行Bryan假体置换术)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32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颈部外固定时间以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两组患者于术前、术后3、6、12个月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并行X线检测颈椎活动度(ROM);评价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颈部外固定时间以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显著短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P<0.01)。两组术后12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术后12个月单节段及双节段置换ROM较术前无显著改变(P>0.05),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术后12个月ROM较术前减小(P<0.05或P<0.01),且显著小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满意率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颈部外固定时间短,使患者保持正常的颈椎活动度,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7
作者 郭志学 马晓勇 +1 位作者 李鸿萱 刘京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6期23-24,26,共3页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由胎儿型红细胞破裂释放胆红素所致,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该病发病率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居新生儿住院疾病首位,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后差,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胆红素脑病,可危及新生儿...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由胎儿型红细胞破裂释放胆红素所致,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该病发病率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居新生儿住院疾病首位,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后差,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胆红素脑病,可危及新生儿生命,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目前高胆红素血症的预测、发病因素、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成为国内外新生儿科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对近年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发病因素及防治等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及早给予干预及治疗,减少后遗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卒中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惠凌 姜源涛 +6 位作者 张红 宋月平 黎海辉 冉小芳 李震中 张海静 苏彦超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是否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变化。方法选取重症脑卒中患者67例,按发病部位分为4组,即脑干出血组、脑干梗死组、半球出血组、大面积半球梗死组,分别于患病后24小时、72小时、2周、4周采集静脉血,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是否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变化。方法选取重症脑卒中患者67例,按发病部位分为4组,即脑干出血组、脑干梗死组、半球出血组、大面积半球梗死组,分别于患病后24小时、72小时、2周、4周采集静脉血,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外周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D-lactic acid,D-LAC)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症脑卒中组D-LAC、DAO均明显升高(均P<0.01)。脑卒中组不同时点比较表明: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组从发病24小时至2周均处于高水平,不同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病后24小时内即可出现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并且损害可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肠黏膜 脑出血 脑干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月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郭志学 马晓勇 +1 位作者 李鸿萱 刘京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5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导致足月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09年10月经临床确诊的112例足月原因不明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例组),以及同期137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孕周、出生身高、性别... 目的探讨导致足月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09年10月经临床确诊的112例足月原因不明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例组),以及同期137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孕周、出生身高、性别、出生体重、出生体温、喂养情况、排便情况、孕母年龄、家族黄疸发病史、是否多胎、妊娠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及胎盘钙化等情况,分析上述影响因素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新生儿孕周、出生体温、出生体重、出生身高、孕母年龄、胎盘钙化、多胎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新生儿开奶时间及开始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晚,生后2 d喂养总量及生后2 d排便总量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母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家族黄疸发病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奶时间晚及排便时间延迟、生后2 d喂养量不足及生后2 d排便量少是足月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剖宫产、孕母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及家族中有黄疸发病史是足月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醋瑞因对骨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和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晓冬 王庚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1期102-103,共2页
目的研究双醋瑞因在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15 mg/d,研究组给予双醋瑞因50 mg/d。3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 目的研究双醋瑞因在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15 mg/d,研究组给予双醋瑞因50 mg/d。3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结束后血清IL-1、TNF-α水平,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1[(12.37±3.22)ng/L]、TNF-α[(16.42±5.56)ng/L]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0 m步行痛VAS评分[(3.25±1.32)分]下降,WOMAC骨关节炎评分[(8.75±1.42)分]、AKS膝关节评分[(86.53±9.25)分]及功能评分[(79.31±8.36)分]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醋瑞因通过下调血清IL-1、TNF-α水平来改善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醋瑞因 骨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晓冬 王庚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3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钛合金弹性髓内钉(TEN)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2011年9月共收治45例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分别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固定(钢板固定组)和钛合金弹性髓内钉固定(弹性髓内钉组)方法治疗。所有病例均记录手... 目的探讨钛合金弹性髓内钉(TEN)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2011年9月共收治45例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分别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固定(钢板固定组)和钛合金弹性髓内钉固定(弹性髓内钉组)方法治疗。所有病例均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X线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负重时间情况。结果 45例患者术后经平均10.5个月随访,钢板固定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4.5周,弹性髓内钉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髓内钉组手术时间[(66.3±2.6)min]、失血量[(59.3±13.9)mL]、住院时间[(6.6±2.4)d]、负重时间[(11.6±2.5)周]明显减少,与钢板固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正确方法使用钛合金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具有应力遮挡小、弹性大、损伤小、患肢功能恢复快、不影响骨骺、骨折愈合、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骨干骨折 钛合金弹性髓内钉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晓勇 胡向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5期56-57,61,共3页
目的比较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的52... 目的比较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的52例作为A组,采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54例作为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案的治疗情况。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84.6%,明显低于B组的9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椎间高度、节段角度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B组为3.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可靠,能更有效地改善椎体间融合情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阳 郑文奎 井万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86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均采用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系统(AF)组(46...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86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均采用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系统(AF)组(46例)和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组(50例),前者采用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后者采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最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椎前后缘高度均显著高于术前,而术后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组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组间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SS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AF组,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F及GSS的临床应用效果相近,尤以GSS的治疗效果更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复位效果佳等众多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伤椎置钉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通用性脊柱内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 Ⅴ的我国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秦烁 谷岩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37,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近10年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研究论著的关键词与突现词,了解我国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重点关注方向和研究热点。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 目的分析我国近10年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研究论著的关键词与突现词,了解我国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重点关注方向和研究热点。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以"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breastfeeding"、"self-efficacy"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8年1月至2018年6月,并对所得文献使用Cite SpaceⅤ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有关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长,共检索得到文献238篇。现阶段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管理学的品管圈、赋能教育到分娩预演、育儿胜任感以及延续性护理、社会支持等。结论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主要聚焦于管理学、赋能教育、分娩预演、育儿胜任感、延续性护理、社会支持等。随着我国产妇年龄呈高龄化趋势发展,未来应着眼于特定人群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