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 被引量:43
1
作者 高永平 田从哲 +2 位作者 刘会清 孟胜环 刘海燕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不同鼓室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及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包括单纯腺样体肥大及合并有慢性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肥大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不同鼓室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及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包括单纯腺样体肥大及合并有慢性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肥大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统计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及声导抗测试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阳性率。结果 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有105例最终经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32.31%);声导抗测试鼓室导抗图表现为B型者89例152耳,其中最终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者为86例147耳,阳性率为96.63%;C导抗图(负压在-150dapa以上)者33例49耳,其中最终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者为16例20耳,阳性率为40.82%;As导抗图2例2耳亦最终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结论对于腺样体肥大患儿不论主诉有无听力下降,常规进行声导抗测试,同时结合认真的体格检查及电耳镜或耳内镜检查,可大大降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分泌性中耳炎 声导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程听力正常耳鸣患者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向红 李佳 +3 位作者 张驰 冉程 刘素芬 田从哲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病程高调耳鸣患者DPOAE反应幅值的结果分析,了解病程长短与DPOAE反应幅值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病程长短将听力正常耳鸣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病程≤3个月),27人,31耳,年龄16-62岁(38.57±11.31),女14人,男13人;第二组(3&... 目的通过对不同病程高调耳鸣患者DPOAE反应幅值的结果分析,了解病程长短与DPOAE反应幅值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病程长短将听力正常耳鸣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病程≤3个月),27人,31耳,年龄16-62岁(38.57±11.31),女14人,男13人;第二组(3>病程≤6个月),24人,28耳,年龄18-53岁(36.15±11.45),女13人,男11人;第三组(6>病程≤12个月),28人,35耳,年龄22-51岁(36.68±8.44),女15人,男13人。对三组病人进行进行DPOAE检测,通过比较各组、各频点DPOAE反应幅值结果,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初步评估病程长短与DPOAE反应幅值之间的关系。结果三组受试者在0.50-1.50kHz频点DPOAE反应幅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141,P=0.226,P=0.898,P=0.138),而在2.00~8.00kHz频点DPOAE反应幅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1,P=0.000,P=0.000,P=0.000,P=0.000)。结论DPOAE应用于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能够在纯音听阈改变前发现患者早期耳蜗外毛细胞是否存在损伤,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其损伤可能越大,可作为耳蜗早期病变的一种客观的检测方法,让耳鸣患者早重视、早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正常听力 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样体肥大患儿鼓室导抗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永平 田从哲 +2 位作者 刘会清 孟胜环 刘海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不同鼓室导抗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统计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例(耳)数及声导抗测试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阳性率。结果328例腺...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不同鼓室导抗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统计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例(耳)数及声导抗测试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阳性率。结果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有104例(169耳)最终经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31.71%,104/328),其中鼓室导抗图为B型者89例152耳,最终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者为86例147耳。阳性率为96.71%(147/152);鼓室导抗图为C型(负压在~150daPa以上)者33例49耳,最终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者为16例20耳,阳性率为40.82%(20/49);鼓室导抗图为As型者2例2耳最终均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结论腺样体肥大患儿无论有无听力下降主诉,均应行声导抗测试,B型鼓室导抗图对鼓室积液判断的准确率最高,c型次之,As型也有鼓室积液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分泌性中耳炎 声导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李氏复位法和Semont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田从哲 荣桂源 +2 位作者 王平 高永平 李进让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李氏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确诊为原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李氏复位法及Semont法进行...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李氏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确诊为原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李氏复位法及Semont法进行复位治疗,评定其疗效,随访3个月。结果改良李氏复位法40例,随访1周后总有效率92.5%(37/40),随访3个月后总有效率87.5%(35/40),复发2例(5%);Semont法40例,随访1周后总有效率90%(36/40),随访3个月后总有效率85%(34/40),复发3例(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李氏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确切,疗效与Semont管石解脱法相近(P>0.05),且操作更简洁,过程迅速,可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半规管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向红 冯鑫利 +3 位作者 田从哲 杜锦朵 刘佳 陈小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7-591,共5页
目的比较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大腿内侧自体游离薄层皮片修复外耳道胆脂瘤术后外耳道皮肤缺损手术时长及上皮化时间。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清除胆脂瘤,同时行外耳道成形术和或鼓室成形+耳甲腔成形术,第1组患者(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 目的比较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大腿内侧自体游离薄层皮片修复外耳道胆脂瘤术后外耳道皮肤缺损手术时长及上皮化时间。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清除胆脂瘤,同时行外耳道成形术和或鼓室成形+耳甲腔成形术,第1组患者(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37例,Ⅰ型20例,Ⅱ型17例;第2组患者(予以大腿内侧自体游离薄层皮片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35例,Ⅰ型18例,Ⅱ型17例。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长有显著差异:第1组患者手术时长短于第2组患者手术时长(P<0.01);2组患者术后外耳道均完全上皮化、无狭窄,且上皮化时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8);2组患者术后听力均较术前提高(P<0.05)。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大腿内侧自体游离薄层皮片修复外耳道胆脂瘤术后外耳道皮肤缺损的上皮化时间无差异,但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且术后保留患者自身皮肤完整,消除皮肤瘢痕形成风险,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胆脂瘤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上皮化时间 手术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