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营养方式对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脏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惠凌 袁蓓 +4 位作者 苏立凯 李烨 王德超 李会静 李震中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接受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危重症脑卒患者82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43例和肠外营养治疗组39例,进行对照研究,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脏器功能指标。结果对比治疗前,肠内营...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接受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危重症脑卒患者82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43例和肠外营养治疗组39例,进行对照研究,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脏器功能指标。结果对比治疗前,肠内营养治疗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是逐渐升高的,而肠外营养治疗组由于肝功能受损严重,在治疗后5天急剧升高近1倍,治疗14天升高见缓,治疗前、治疗5天和治疗14天分别为(32.21±8.21)U/L,(40.32±2.56)U/L,(45.28±3.71)U/L vs(31.13±3.56)U/L,(60.91±2.14)U/L,(68.77±5.19)U/L;血清肌酐(SCr)在肠内营养治疗组是逐渐下降的,治疗前、治疗5天和治疗14天分别为(78.9±10.32)mmol/L,(76.52±3.61)mmol/L,(73.82±4.57)mmol/L;SCr在肠外营养治疗组则下降不明显。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两组均为先升高后降低,但肠内营养治疗组减低的更多,治疗前、治疗5天和治疗14天分别为(3.22±1.82)分,(6.28±2.13)分,(4.11±2.65)分vs(3.12±2.61)分,(8.36±1.82)分,(7.81±3.29)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两组均为逐渐升高,但肠内营养治疗组升高幅度更大,治疗前、治疗5天和治疗14天分别为(5.1±1.9)分,(6.8±2.1)分,(9.2±1.9)分vs(5.5±1.7)分,(6.3±1.7)分,(7.2±2.5)分,以上4项指标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脏器功能,降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肠道营养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卒中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惠凌 姜源涛 +6 位作者 张红 宋月平 黎海辉 冉小芳 李震中 张海静 苏彦超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是否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变化。方法选取重症脑卒中患者67例,按发病部位分为4组,即脑干出血组、脑干梗死组、半球出血组、大面积半球梗死组,分别于患病后24小时、72小时、2周、4周采集静脉血,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是否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变化。方法选取重症脑卒中患者67例,按发病部位分为4组,即脑干出血组、脑干梗死组、半球出血组、大面积半球梗死组,分别于患病后24小时、72小时、2周、4周采集静脉血,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外周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D-lactic acid,D-LAC)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症脑卒中组D-LAC、DAO均明显升高(均P<0.01)。脑卒中组不同时点比较表明: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组从发病24小时至2周均处于高水平,不同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病后24小时内即可出现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并且损害可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肠黏膜 脑出血 脑干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