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George综合征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合并低钙性心力衰竭一例
1
作者 连惜如 张良 +4 位作者 郑春妃 赵文萍 贾辛未 王占启 李向欣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89,共4页
DiGeorge(DGS)综合征是由22q11.2微缺失引起,多为儿童期起病。TBX1基因已被证实是22q11.2缺失综合征中最重要的候选基因,突变类型以该基因单倍体缺失为主。本文报道1例DGS综合征所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旁减)合并低钙性心力衰竭的青... DiGeorge(DGS)综合征是由22q11.2微缺失引起,多为儿童期起病。TBX1基因已被证实是22q11.2缺失综合征中最重要的候选基因,突变类型以该基因单倍体缺失为主。本文报道1例DGS综合征所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旁减)合并低钙性心力衰竭的青年患者,基因检测发现与患者临床表型相关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出22号染色体q11.21位置约2674 kb的缺失变异,该染色体区间包含TBX1基因,为致病变异。本文探讨了DGS综合征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目前相关治疗,强调了甲旁减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治、定期随访的重要性,以引起临床及遗传学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X1基因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低钙血症 心力衰竭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体表心电图识别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晓红 赵文萍 +3 位作者 张芳 郭继鸿 王伟民 王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0-643,共4页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由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或左旋支(left circumflex coronary artery,LCX)急性闭塞所致,RCA或LCX闭塞的比例为(2.2~7.0):1,平均3.9:1[1-3]。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诊断...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由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或左旋支(left circumflex coronary artery,LCX)急性闭塞所致,RCA或LCX闭塞的比例为(2.2~7.0):1,平均3.9:1[1-3]。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诊断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罪犯血管 心电图 Fiol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和miR-665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关系
3
作者 张伊超 韩思梁 +1 位作者 申少卿 解俊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1,UCA1)、miR-665表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1,UCA1)、miR-665表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CS患者315例,根据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再狭窄组62例和未再狭窄组25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表达;采用Pearson分析外周血lncRNA UCA1与miR-665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对ACS患者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与未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外周血lncRNA UCA1表达明显升高,miR-665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0.22 vs 1.01±0.21,P=0.001;0.76±0.24 vs 1.01±0.22,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CS患者外周血miR-665与lncRNA UCA1表达呈负相关(r=-0.58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UCA1是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OR=2.124,95%CI:1.324~3.406,P=0.002),miR-665是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保护因素(OR=0.765,95%CI:0.653~0.897,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联合预测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AUC最高,优于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单独预测(Z=2.256,P=0.024;Z=2.904,P=0.004)。结论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外周血lncRNA UCA1和miR-665联合可以更好预测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长链非编码 微RNAS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37靶向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4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影响
4
作者 韩思梁 张伊超 +3 位作者 解俊敏 王喆 申少卿 孔繁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2-649,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37(microRNA-137,miR-137)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2周的载脂蛋白E^(-/-)小鼠60只,建立AS模型,分为AS组、阴性对照组、miR-137组、Ad阴性对... 目的探讨微小RNA-137(microRNA-137,miR-137)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2周的载脂蛋白E^(-/-)小鼠60只,建立AS模型,分为AS组、阴性对照组、miR-137组、Ad阴性对照组、联合组,每组12只;取12只野生型C57BL/6小鼠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6、IL-10]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整体主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主动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主动脉内miR-137、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4(sex determining region Y box protein 4,SOX4)mRNA表达。结果与AS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37组血清TG、TC、LDL-C、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HDL-C、IL-10、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d阴性对照组比较,联合组血清TG、TC、LDL-C、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HDL-C、IL-10、IL-4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AS组主动脉斑块面积、整体主动脉斑块损伤、iNOS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与AS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37组主动脉斑块面积、整体主动脉斑块损伤、iNOS荧光强度明显降低,Arg-1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与Ad阴性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主动脉斑块面积、整体主动脉斑块损伤、iNOS荧光强度明显升高,Arg-1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与转染模拟物阴性对照比较,转染miR-137模拟物后,含有SOX4野生型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0.37±0.05 vs 1.00±0.08,P<0.05)。结论过表达miR-137可能通过靶向下调SOX4表达,抑制大鼠肉瘤/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激活,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减少炎性反应,减缓AS斑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 微小RNA-1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球蛋白A和基质Gla蛋白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钙化及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刘砂 王玫 臧莎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究胎球蛋白A、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ACS患者187例,所有患者... 目的探究胎球蛋白A、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ACS患者18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统计患者治疗后1年的预后情况,根据冠状动脉CT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分为无钙化组50例、轻度钙化组67例、中度钙化组43例、重度钙化组27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58例和预后良好组129例。比较各组血清胎球蛋白A、MGP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CACS与胎球蛋白A、MGP表达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AC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胎球蛋白A、MGP对ACS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显著低于无钙化组,中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显著低于轻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显著低于中度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S与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均呈负相关(r=-0.434,P=0.000;r=-0.512,P=0.000)。预后不良组年龄、合并衰弱综合征、Killip分级为Ⅲ~Ⅳ级、冠状动脉钙化比例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年龄、冠状动脉钙化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386,95%CI:1.227~1.565,P=0.000;OR=16.732,95%CI:4.747~58.968,P=0.000),血清胎球蛋白A、MGP是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OR=0.856,95%CI:0.744~0.986,P=0.032;OR=0.760,95%CI:0.670~0.862,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胎球蛋白A、MGP水平预测老年AC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1、0.841;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C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28,二者联合预测优于单独预测(P<0.01)。结论老年ACS患者的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及预后有关,胎球蛋白A、MGP对老年ACS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2-HS-糖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管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在体应用18F-FDG PET/CT评估血管钙化与炎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苏琳 王国强 +5 位作者 张丽美 吴颂红 李树恒 李娜 张雁 许金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585-588,593,共5页
目的:应用PET/CT探讨人在体血管系统钙化与局部炎症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本院就诊并行PET/CT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动脉影像资料并行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与对应层面钙化积分(calcification score,CS)测量。对于CS大... 目的:应用PET/CT探讨人在体血管系统钙化与局部炎症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本院就诊并行PET/CT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动脉影像资料并行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与对应层面钙化积分(calcification score,CS)测量。对于CS大于100的层面收集测定SUV值。将患者按照CS分组,进行每组SUV值与CS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总体CS与SUVmax(r=0.62,P<0.05)、SUVmean(r=0.59,P<0.05)均呈正相关;其中CS与SUV值在CS 100-199组SUVmax(r=0.72,P<0.05)、SUVmean(r=0.59,P<0.05),CS 200-299组SUVmax(r=0.71,P<0.05)、SUVmean(r=0.80,P<0.05)、CS 300-399组SUVmax(r=0.47,P<0.05)、SUVmean(r=0.53,P<0.05)均呈正相关,在CS 400-499组SUVmax(r=-0.17,P>0.05)、SUVmean(r=-0.07,P>0.05)呈负相关,CS≥500组SUVmax(r=0.22,P>0.05)、SUVmean(r=0.18,P>0.05)两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人血管钙化区域,相应局部炎症反应与钙化进展存在一定相关性,PET/CT具有对于早期钙化的监测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钙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卫锋 贾海燕 +6 位作者 胡琪琪 贾辛未 解俊敏 王艳飞 张靖 王鹏然 吴艳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1286,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5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且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355例,电话回访到343患者。根据AIP四分位数水平分为A1组84例(<0.212)、A2组87例(0.212~0.339)、A3组86例(0.339~0.434)和A4组86例(≥0.434)。随访1年,观察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驱动的靶血管重建和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发生率;构建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4组MACE发生率;采用ROC曲线分析AIP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1年随访期间,4组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再住院、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组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χ^(2)=8.528,P=0.03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心房颤动、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支架个数、SYNTAX评分、Killip分级、B型钠尿肽、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IP为老年急性STE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AIP对MACE预测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3.0%,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0.776~0.933);联合预测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0.7%,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0.954~0.987),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显著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 AIP是一个强有力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的预后,与Killip分级、SYNTAX评分、糖化血红蛋白、支架个数联合预测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预后 预测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ACE事件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贾海燕 张卫锋 +8 位作者 贾辛未 解俊敏 王艳飞 张靖 吴艳民 祖玉刚 刘砂 刘毅 王潇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6-1153,共8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 index,TyG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 index,TyG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且行冠脉造影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1092例,依据TyG指数分为T1组(TyG指数≤9.58,533例)和T2组(TyG指数>9.58,559例)。随访4年,观察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驱动的靶血管重建术和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发生率。另外依据MACE事件的发生与否分组,进行多因素COX分析评估MACE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4年随访期间,T1(TyG指数≤9.58,533例)和T2组(TyG指数>9.58,559例)相比,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再住院率、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T1组,T2组心源性病死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96,P<0.001)。TyG指数作为连续变量和MACE事件密切相关(HR=4.152;95%CI=1.972~8.744,P<0.001)。TyG指数(HR=4.178,95%CI=2.487~7.020,P<0.001)、性别(HR=1.802,95%CI=1.232~2.637,P=0.002)、白细胞计数(HR=1.038,95%CI=1.001~1.007,P=0.042)、肌钙蛋白Ⅰ(HR=1.027,95%CI=1.014~1.040,P<0.001)、肌酸激酶同工酶(HR=1.016,95%CI=1.007~1.024,P<0.001)、空腹血糖(HR=1.131,95%CI=1.075~1.191,P<0.001)、射血分数(HR=0.977,95%CI=0.962~0.992,P=0.003)、多支血管病变(HR=1.573,95%CI=1.303~1.898,P<0.001)、支架个数(HR=1.377,95%CI=1.072~1.769,P=0.012)为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yG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ACE事件有较好预测价值,TyG指数、性别、白细胞计数、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空腹血糖、射血分数、多支血管病变、支架个数联合预测效果更好,联合预测的特异度0.775,敏感度0.667,ROC曲线下面积为0.7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源性死亡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心室重构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兰芳 王占启 +2 位作者 王艳飞 尹博英 潘焕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4064-406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112例未行PCI、血脂正常的AMI患者,随机分为3组:(1)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112例未行PCI、血脂正常的AMI患者,随机分为3组:(1)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治疗;(2)瑞舒伐他汀常规剂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1次/d,睡前服用;(3)瑞舒伐他汀大剂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20 mg,1次/d,睡前服用。患者于治疗后1周、16周采空腹静脉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钠素(BNP)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1周后,3组患者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周后,3组患者hs-CRP、MMP-9、BNP水平较第1周明显下降,超声心动图指标较第1周有明显改善,3组之间比较、16周与第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逆转作用,可有效抑制心室重构,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远期预后,且增加剂量能够进一步增强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血管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脉内注射前列地尔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的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姚明言 贾辛未 +4 位作者 解俊敏 王艳飞 赵淑君 吴艳民 张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21-3025,共5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脉内注射前列地尔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3月医院使用PCI方法进行早期治疗的ACS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脉内注射前列地尔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3月医院使用PCI方法进行早期治疗的ACS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7例患者,A组给予PCI手术治疗,B组在A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前列地尔,对两组PCI治疗前后的心肌灌注缺损指数(CSI),室壁运动指数(WMSI),矫正TIMI帧数(cTFC)进行比较,对两组PCI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比较,对两组PCI治疗前后的血清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进行比较,对两组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情况进行比较,对两组的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A组的CSI从(2.22±0.23)级降低到(1.58±0.13)级,WMSI从(1.98±0.31)级降低到(1.61±0.22)级,cTFC从(72.15±6.01)帧降低到(37.25±3.58)帧,B组的从CSI(2.23±0.24)级降低到(1.11±0.15)级,WMSI从(1.99±0.32)级降低到(1.14±0.18)级,cTFC从(72.32±5.89)帧降低到(28.41±3.91)帧,B组的变化幅度大于A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6.233,11.336,11.432,P<0.05),经过治疗后,A组的CRP从(8.29±1.83)mg/L升高到(14.93±2.81)mg/L,IL-6从(32.21±4.35)μg/L升高到(61.28±4.91)μg/L,B组的CRP从(8.31±2.01)mg/L升高到(11.23±2.35)mg/L,IL-6从(31.81±4.07)μg/L升高到(45.61±5.13)μg/L,B组的变化幅度小于A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925,15.128,P<0.05),经过治疗后,A组的NO从(70.81±5.26)μmol/L降低到(41.35±4.67)μmol/L,ET-1从(68.34±4.77)μmol/L升高到(116.21±5.81)μmol/L,B组的NO从(69.91±6.03)μmol/L降低到(54.25±5.27)μmol/L,ET-1从(69.91±5.12)μmol/L升高到(94.81±5.09)μmol/L,B组的变化幅度小于A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2.56,18.994,P<0.05),A组的复发率高于B组[17.02%(8/47)VS. 4.26%(2/4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5),两组的心律失常[6.38%(3/47)VS. 2.13%(1/47)],心力衰竭[4.26%(2/47)VS. 2.13%(1/47)],再发心肌梗死[8.51%(4/47)VS. 2.13%(1/47)],再发心绞痛[10.64%(5/47)VS. 4.26%(2/47)],发生率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261,0.000,0.845,0.617,P>0.05),A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总人数比例高于B组[23.4%(11/47)VS. 8.51%(4/4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87,P<0.05)。结论:使用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脉内注射前列地尔干预接受早期PCI手术的ACS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降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风险,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前列地尔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性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非心脏手术前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晓红 赵文萍 +2 位作者 王艳飞 王红杰 刘士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50-1252,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非心脏手术前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的必要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2011年我院手术科室要求会诊的无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对所有阿托品试验阳性的156例患者于非心脏外科手术前床旁植入临...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非心脏手术前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的必要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2011年我院手术科室要求会诊的无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对所有阿托品试验阳性的156例患者于非心脏外科手术前床旁植入临时起搏器,植入起搏器前均行经食管电生理检查,经食管电生理检查诊断窦房结功能障碍,分为食管电生理检查阳性组和阴性组,观察围术期患者起搏器工作情况及临时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156例患者均于术前床旁顺利植入临时起搏器,即刻起搏成功率100.0%,未发生出血、血肿、心肌穿孔、心包填塞、下肢静脉血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15例患者发生电极脱位,脱位率(9.6%)。食管电生理检查阳性组共32例,术中、术后起搏器完全及部分起搏25例;食管电生理检查阴性组共124例,术中、术后完全及部分起搏10例;两组完全及部分起搏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5,P<0.05)。结论无症状性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非心脏手术前床旁临时起搏器的植入必要且有效、安全。对于非心脏手术前植入临时起搏器的无症状性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的筛选,食管电生理检查较阿托品试验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窦房结功能障碍 非心脏手术 心脏起搏器 人工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阿托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肌不全破裂二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兰芳 贾新未 +1 位作者 陈彦霞 赵文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6-186,共1页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女性,86岁。入院前2h前突然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向咽喉部放射,伴后背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症状持续不缓解。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220/100mmHg(1mmHg=0.133kPa),未规律口服药物,未监测血...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女性,86岁。入院前2h前突然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向咽喉部放射,伴后背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症状持续不缓解。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220/100mmHg(1mmHg=0.133kPa),未规律口服药物,未监测血压。入院时,血压96/66mmHg,心率122次/min。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9.6ng/ml,肌钙蛋白5.0ng/ml,肌红蛋白320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病史 肌酸激酶同工酶 破裂 实验室检查 临床资料 症状持续 口服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水平升高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兰芳 齐晓勇 贾辛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升高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21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血糖升高组282例,血糖正常组339例,又根据随访30d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559例,死亡组62例。观察患者临床特征、治疗过程...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升高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21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血糖升高组282例,血糖正常组339例,又根据随访30d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559例,死亡组62例。观察患者临床特征、治疗过程、血流动力学状态、生化指标及病死率等情况。结果与血糖正常组比较,血糖升高组年龄、糖尿病比例明显升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年龄、冠状动脉疾病、阿司匹林、血糖、钠尿肽水平明显升高(78.1岁vs 73.8岁,P<0.01;54.8%vs46.7%,P<0.01;37.1%vs 29.9%,P<0.01;9.2mmol/L vs 7.3mmol/L,P<0.01;1300.2ng/L vs 872.2ng/L,P<0.05),体质量指数、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收缩压、舒张压及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高血糖水平是30d病死率高危预测因素,独立于糖尿病及其他临床特征。因为血糖容易控制,可以作为治疗干预有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症 糖尿病 心力衰竭 人体质量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节段回旋支急性闭塞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红 刘胜辉 +4 位作者 西铮 尹博英 王龙 郭继鸿 王伟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670-2672,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节段回旋支(LCX)急性闭塞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LCX单支闭塞者罪犯血管开通前的临床情况及心电图。结果 80例LCX闭塞患者中无合并右室梗死者,无... 目的分析不同节段回旋支(LCX)急性闭塞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LCX单支闭塞者罪犯血管开通前的临床情况及心电图。结果 80例LCX闭塞患者中无合并右室梗死者,无低血压、晕厥死亡者。出现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6例,均为近段病变。80例患者中14例STV1~V3压低及10例STI、AVL抬高者均为近段闭塞,即LCX近段病变可表现为高侧壁心肌梗死和前壁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远段闭塞者中均有STⅡ、Ⅲ、AVF抬高。2例钝缘支闭塞患者反复观察心电图未见异常。LCX各节段闭塞的心电图在STV7~V9抬高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壁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可能为回旋支闭塞所致,应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节段回旋支急性闭塞 STV1~V3压低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短期出现起搏诱导性心肌病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兰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2-323,共2页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利于电极导线到位,且易于固定,为常规的起搏部位。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长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起搏脉冲由右心室心尖部向室间隔逆行传导,可引起左心室肌及左右心室除极不同步,诱发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受损,导致心力衰竭...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利于电极导线到位,且易于固定,为常规的起搏部位。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长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起搏脉冲由右心室心尖部向室间隔逆行传导,可引起左心室肌及左右心室除极不同步,诱发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受损,导致心力衰竭、心房颤动[1-2]。本研究报道1例高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短期出现起搏诱导性心肌病(pacing induced cardiomyopathy,PICM)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电极 心室重构 心肌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后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NF-α及NF-κB的影响
16
作者 王艳飞 贾新未 +5 位作者 赵文萍 王凤娟 刘亚宁 张芳 张丽敏 王鸿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0-992,共3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最重要的保护途径是缺血预适应和缺血后适应.缺血预适应能够起到心肌保护作用[1],但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并不能预测缺血事件的发生,因而缺血后适应的相关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心肌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最重要的保护途径是缺血预适应和缺血后适应.缺血预适应能够起到心肌保护作用[1],但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并不能预测缺血事件的发生,因而缺血后适应的相关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心肌缺血后适应是指在心肌缺血后、长时间再灌注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对缺血心肌进行一次或多次短暂的心肌血流再灌注,以提高缺血心肌对之前缺血的耐受性.已有资料证实,缺血后适应可以挽救濒死心肌,减少梗死面积[2-3],但是通过反复、部分开通冠状动脉血流达到缺血/再灌注后适应的措施,在临床应用上仍存在较大风险及困难[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缺血 再灌注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一例
17
作者 王占启 丛洪良 +3 位作者 张芳 张兰芳 贾辛未 李向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318-1319,共2页
应用普通二维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前应仔细了解患者心脏解剖结构及心功能状态,术中宜采用解剖标测与理想靶点相结合的策略,并尽量减少诱发室上性心动过... 应用普通二维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前应仔细了解患者心脏解剖结构及心功能状态,术中宜采用解剖标测与理想靶点相结合的策略,并尽量减少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2岁,主因阵发性心悸10年,加重伴胸闷气短半个月于2015年5月22日入院。10年前患者活动后出现心悸、胸闷,无咳嗽、咳痰及咯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悸 室上性心动过速 重度肺动脉高压 标测 镜像右位心 射频消融 心动过速发作 希氏束 内脏转位 室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通过Bax/caspase-3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18
作者 李亚芹 刘毅 +3 位作者 王潇伟 崔红根 康世鑫 徐占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1-637,共7页
为了探索沙库巴曲缬沙坦钠(LCZ696)抑制心衰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构建SD大鼠心衰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随机分为心衰组(HF)、缬沙坦组(Val)、LCZ696低剂量组(LCZ-L)、LCZ696高剂量组(LCZ-H),空白组(Control),治疗8... 为了探索沙库巴曲缬沙坦钠(LCZ696)抑制心衰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构建SD大鼠心衰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随机分为心衰组(HF)、缬沙坦组(Val)、LCZ696低剂量组(LCZ-L)、LCZ696高剂量组(LCZ-H),空白组(Control),治疗8周后观察大鼠平均动脉压(MAP)、体质量、心率(HR)变化,检测血清中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肌酶(CK)、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超声评价各组大鼠心功能改善情况;将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活化的AKT(P-AKT)、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心衰大鼠经Val及LCZ696治疗后超声显示心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BNP、CK-MB、CK、AST、ALT水平下降,其中LCZ-H组降低最明显;HE染色及Tunel染色显示经治疗后细胞凋亡数减少,心肌组织中P-AKT含量较HF增加,Bax、caspase-3蛋白含量较HF组降低,LCZ-H组减少最显著.综上可知,LCZ696通过抑制Bax/caspase-3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Bax/caspase-3信号通路 心衰 心肌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同时机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贾海燕 张卫锋 +3 位作者 贾辛未 徐占稳 李亚芹 张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86-1388,共3页
目的比较PCI不同时机对发病时间超过12h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发病时间超过12h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343例,随机分为即时侵入性策略(A组,PC... 目的比较PCI不同时机对发病时间超过12h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发病时间超过12h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343例,随机分为即时侵入性策略(A组,PCI时间<24h,81例)、早期侵入性策略(B组,PCI时间24~71h,92例)、延迟侵入性策略(C组,PCI时间72~168h,80例)和晚期PCI(D组,PCI时间>168h,90例)。随访12个月,观察主要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术和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发生率。结果4组术后病变血管TIMI3级比例、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心源性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组术后病变血管TIMI3级所占比例低于D组(P<0.05)。A组和B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明显高于C组和D组(P<0.05);A组心源性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C组和D组(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24h PCI与12个月心源性病死率升高相关(Plog-rank<0.01);与≥72h接受PCI患者比较,≤71h行PCI患者12个月心源性病死率明显升高(Plog-rank<0.01)。早期侵入性策略及延迟侵入性策略对心源性病死的影响与即时侵入性策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046,95%CI:0.011~0.189,P=0.000;HR=0.184,95%CI:0.049~0.693,P=0.012)。结论对于错过最佳PCI时机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即刻行PCI并没有减少STEMI患者的不良临床结局。对于这类患者,稳定后再行PCI可能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造影术 死亡 心力衰竭 预后 靶血管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栓塞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起搏器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金玉 王占启 +4 位作者 张盼 张兰芳 赵艳莎 成雨达 孟小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7-539,共3页
肺栓塞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因阻塞肺动脉系统出现不同病理生理学的并发症,引起肺循环和右心功能障碍。肺栓塞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病例较少见,尤其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历更为罕见,目前仅有少数文献报道。现将河北大学附... 肺栓塞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因阻塞肺动脉系统出现不同病理生理学的并发症,引起肺循环和右心功能障碍。肺栓塞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病例较少见,尤其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历更为罕见,目前仅有少数文献报道。现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例肺栓塞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起搏器患者的情况进行报道。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主因头晕、乏力11 d于2022年4月11日入我院心血管内科。既往脑梗死病史2年,未遗留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起搏器 人工 诊断 鉴别 抗凝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