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对比增强T1加权图像影像组学鉴别脑转移瘤肺癌与非肺癌原发灶效能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隋莲玉 任嘉梁 +1 位作者 王佳宁 殷小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4-80,共7页
目的建立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增强后T1加权图像影像组学模型,并对比不同模型鉴别肺癌与非肺癌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将728例肺癌脑转移瘤与126例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599例与验证集255例,所有患者增强T... 目的建立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增强后T1加权图像影像组学模型,并对比不同模型鉴别肺癌与非肺癌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将728例肺癌脑转移瘤与126例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599例与验证集255例,所有患者增强T1加权图像导入ITK-SNAP软件,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基于ROI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并使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进行特征筛选。基于显著特征,分别建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逻辑回归(logistics regression,LR)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对肺癌脑转移瘤及非肺癌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经过特征筛选后最终保留5个显著特征,诊断效能最好的SVM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96,准确度为85.3%,敏感度为87.8%,特异度为70.8%,验证集中的AUC为0.789,准确度为90.2%,敏感度为95.4%,特异度为59.5%。结论基于增强MR影像组学模型可用于预测原发灶不明脑转移瘤的肺癌与非肺癌原发灶肿瘤类型,SVM模型诊断价值高于RF及L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肺癌 影像组学 对比增强T1加权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脊髓慢性压迫合并急性压迫的MR扩散张量成像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记存 刘怀军 +2 位作者 徐英进 黄勃源 崔彩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观察羊脊髓慢性压迫合并急性压迫模型的MR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方法健康山羊24只,随机分为A、B组,每组12只。A组为慢性压迫组,B组为慢性压迫合并急性压迫组。将导管球囊通过左侧C3~4椎间孔缓慢插入硬膜外腔。术后第11天经导管... 目的观察羊脊髓慢性压迫合并急性压迫模型的MR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方法健康山羊24只,随机分为A、B组,每组12只。A组为慢性压迫组,B组为慢性压迫合并急性压迫组。将导管球囊通过左侧C3~4椎间孔缓慢插入硬膜外腔。术后第11天经导管向球囊内注射生理盐水,对脊髓进行持续压迫。术后第62天,对B组再次经导管外口缓慢注射生理盐水。对动物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常规MR和DTI检查,测量受压脊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术后第63天对受压脊髓进行光镜、电镜检查。结果两组动物术前脊髓运动功能评分均为5分,脊髓ADC值为(1.23±0.05)×10-3mm2/s,FA值为0.72±0.05。术后第63天,A组动物评分降低至(3.42±0.43)分,受压脊髓的ADC值升高至(1.43±0.05)×10-3mm2/s,FA值降低至0.62±0.07,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动物评分降低至(1.13±0.3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压脊髓的ADC值为(1.26±0.06)×10-3mm2/s,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FA值为0.68±0.06,较术前降低(P〈0.05)。常规MRI均未见异常。两组病理学改变均有脊髓组织水肿、变性、坏死,白质内髓鞘板层状结构紊乱,B组局部细胞水肿更重,并有局灶出血。结论脊髓慢性压迫基础上合并急性压迫时,病理学改变加重,ADC值、FA值可反而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压迫 扩散磁共振成像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