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CN3可作为肺鳞癌预后及免疫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1
作者 李伟 祖玲玲 徐嵩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30,共17页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USC)是其重要的病理组织学亚型,免疫逃逸机制复杂,使得免疫治疗的效果有限。Ficolin-3(FCN3)是...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USC)是其重要的病理组织学亚型,免疫逃逸机制复杂,使得免疫治疗的效果有限。Ficolin-3(FCN3)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它可以通过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来调节肿瘤的免疫逃逸,但FCN3在LUSC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的LUSC样本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探讨FCN3在LUSC中潜在的生物学功能以及预后意义。方法 泛癌分析表征FCN3的泛癌表达特征及预后价值,同时基于TCGA数据库中的LUSC样本数据,分析FCN3在LUSC中的表达特征及预后关系。通过构建Nomogram模型、体细胞突变分析、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 EGG)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进一步探索FCN3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免疫浸润分析、免疫逃逸评分、免疫相关分子相关性分析揭示FCN3在LUSC中高表达对免疫的调节作用,同时评估FCN3特征表达与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体外实验验证FCN3在LUSC中的表达特征。结果 FCN3在LUS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高表达FCN3的LUSC患者预后较差。FCN3的不同表达情况与免疫细胞浸润丰度、免疫细胞功能障碍有关联,并且与免疫检查点、免疫刺激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类分子表达及化疗药物敏感性也存在关联。结论LUSC中FCN3的高表达与不良预后有关,并且FCN3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免疫通路及免疫相关分子有关,FCN3可能是LUSC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免疫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N3 肺肿瘤 免疫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4启动EMT促进垂体腺瘤细胞的侵袭性研究
2
作者 赵鹏飞 王佳良 +4 位作者 王岩 白泽通 孙程圆 刘超 刘海鹏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9-397,共9页
S100A4蛋白是一种钙结合蛋白,参与血管生成、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自噬过程.为了研究S100A4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索其在促进垂体腺瘤细胞侵袭性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100A4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和非侵袭性垂... S100A4蛋白是一种钙结合蛋白,参与血管生成、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自噬过程.为了研究S100A4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索其在促进垂体腺瘤细胞侵袭性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100A4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转染技术获得稳定过表达S100A4的垂体腺瘤细胞系,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EMT标志物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MT标志物在非侵袭性及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S100A4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N-cadherin和Vimentin高表达,而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分子表达情况相反;过表达S100A4可显著促进垂体腺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过表达S100A4可显著下调垂体腺瘤细胞中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N-cadherin、Vimen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综上,S100A4在垂体腺瘤细胞中的过表达可通过促进EMT进程,提高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表明S100A4可能是治疗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A4 垂体腺瘤 EMT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消痰通腑汤对胸外科患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孙振卿 郭强 +5 位作者 李鹤飞 王海波 祖金池 李婷婷 李永辉 张建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讨清热消痰通腑汤对胸外科患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本科收治的122例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 目的:探讨清热消痰通腑汤对胸外科患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本科收治的122例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消痰通腑汤,其是由千金苇茎汤合大承气汤加减而成。比较两组发热、咳痰、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胸片中炎性病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胸片中炎性病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达到8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P<0.05)。结论:对于胸外科患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痰通腑汤能显著促进病情康复,提高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消痰通腑汤 肺部感染 胸外科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死性垂体腺瘤卒中三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赵鹏飞 王佳良 +2 位作者 王岩 孙程圆 刘海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6-302,共7页
目的 探讨梗死性垂体腺瘤卒中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内分泌功能特点、治疗方法、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与结果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梗死性垂体腺瘤卒中患者,均存在头痛、视力下降、脑神经麻痹... 目的 探讨梗死性垂体腺瘤卒中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内分泌功能特点、治疗方法、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与结果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梗死性垂体腺瘤卒中患者,均存在头痛、视力下降、脑神经麻痹、内分泌异常等临床表现。术前内分泌检查提示1例出现皮质醇、催乳素水平降低。术前MRI显示均为侵袭海绵窦的大腺瘤,肿瘤T_(1)WI和T_(2)WI呈主体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环形强化。3例患者均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垂体腺瘤伴坏死且均为凝固性坏死。最终诊断为梗死性垂体腺瘤卒中。术后3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给予药物补充激素。结论 梗死性垂体腺瘤卒中临床特征较为典型,应多学科协作,根据患者临床特点制定最佳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腺瘤 缺血性卒中 垂体激素类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人员辅助乳腺癌患者生育力保护决策的障碍因素和需求分析
5
作者 孙梦莹 路潜 +2 位作者 张鹏 柯桑桑 刘春蕾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5-380,共6页
目的 :挖掘我国医护人员辅助乳腺癌患者进行生育力保护决策的障碍因素和需求,为医疗系统构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于2024年1月—3月选取河北省保定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6名医护人员进... 目的 :挖掘我国医护人员辅助乳腺癌患者进行生育力保护决策的障碍因素和需求,为医疗系统构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于2024年1月—3月选取河北省保定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6名医护人员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根据传统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9个亚主题。(1)障碍因素:包括医护人员层面的障碍因素(生育力保护的意识不足、生育力保护专业能力缺乏、生育力保护咨询时间受限)和组织政策层面的障碍因素(生育力保护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差、缺乏生育力保护学科间协作机制、生育力保护支持政策有待完善)。(2)支持需求:对决策辅助支持工具的需求、培训专业人员的需求、完善决策环境设施的需求。结论 :医护人员在辅助乳腺癌患者进行生育力保护决策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障碍因素,应满足医护人员多样化支持需求,以促进医护人员辅助患者进行生育力保护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育力保护 医护人员 决策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苦素调节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6
作者 田晰晰 吴剑飞 +2 位作者 韩思梁 张伊超 马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6-1102,共7页
目的:探究柠檬苦素(limonin,LIM)调节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 目的:探究柠檬苦素(limonin,LIM)调节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信号通路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心肌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MI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LIM组(LIM-L组,25 mg/kg LIM)、高剂量LIM组(LIM-H组,50 mg/kg LIM)和LIM高剂量+Nec-1组(LIM-H+Nec-1组,50 mg/kg LIM+0.6 mg/kg Nec-1)。通过结扎大鼠心脏冠脉的方式构建大鼠MI模型。测定大鼠心功能变化。伊红-苏木精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伊文斯蓝(evans blue,EB)法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i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坏死性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大鼠心肌组织RIP1/RIP3/MLKL信号通路相关mRNA与蛋白的表达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Model组大鼠较Sham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心肌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表达降低(P均<0.001),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率、心肌组织RIP1、RIP3、MLKL mRNA和蛋白水平、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胱天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inase 3,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01),HE病理切片显示大鼠心肌细胞肿大、排列紊乱,出现坏死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Model组相比,LIM-H组大鼠相应指标变化与上述相反(RIP1 mRNA:P=0.002,RIP3 mRNA:P=0.008,其余指标P均<0.001),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减轻。Nec-1促进了LIM对MI大鼠心肌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减轻作用。结论:LIM可能通过下调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减轻MI大鼠心肌细胞坏死性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苦素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信号通路 心肌梗死 坏死性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模式下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协作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雪琴 张川林 +2 位作者 吕颖 米洁 赵庆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3-1029,共7页
目的:了解在国内多学科模式下,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的协作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0月—11月,便利抽取国内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家三级综合医院参与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实施的多学科医务人员,采用自设的ICU机... 目的:了解在国内多学科模式下,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的协作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0月—11月,便利抽取国内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家三级综合医院参与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实施的多学科医务人员,采用自设的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多学科协作现状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在554名医务人员中,有76.9%完全不了解或不太了解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多学科协作的规范流程,有69.0%不清楚自己在多学科协作中的职责,有51.4%所在的ICU没有成立明确的早期活动多学科团队。回归分析显示,管理危重患者数量、有无早期活动规范和流程、周围同事态度、是否成立多学科团队、成员沟通方式、活动主导者为早期活动多学科医务人员协作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多学科模式下,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的协作方式尚不清晰,需要综合考虑我国医护人力资源现状、各地区经济水平等,构建并完善早期活动的多学科协作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 团队协作 早期活动 ICU 调查研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73/NT5E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邵将 李琳 +4 位作者 郭岩松 孙程圆 温稀超 郑克彬 史彦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8-431,438,共5页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主要来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具有侵袭性强、易复发、预后差的特点。胶质母细胞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高级别胶质瘤,临床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及电场治疗等综合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令人...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主要来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具有侵袭性强、易复发、预后差的特点。胶质母细胞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高级别胶质瘤,临床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及电场治疗等综合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CD73是一种与腺苷代谢相关的新型免疫检查点,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迅速发展,发现CD73可以通过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和促进血管生成来促进肿瘤进展。本文系统综述了CD73的作用机制,并讨论其在胶质瘤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应用,旨在为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潜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CD73/NT5E 腺苷 免疫检查点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p-AKT及p-mTO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刚 郭剑 +2 位作者 郝鑫 李萍 李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49-1151,1155,共4页
目的探讨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及p-mT OR在胃癌(100例)、癌旁(80例)及正常胃黏膜(100例)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及p-mT OR在胃癌(100例)、癌旁(80例)及正常胃黏膜(100例)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AKT在胃癌、癌旁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30%、24%,p-mT OR在胃癌、癌旁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7%、51%、19%,均呈降低趋势,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p-AKT、p-mTO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AKT及p-mTO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在胃癌组织中过表达,可能对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评估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BLOT P-AKT P-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界膜剥除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后黄斑前膜形成及视力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付燕 谢天皓 +3 位作者 杨娜 李丽英 张月玲 顾朝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研究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ILM)剥除对预防黄斑前膜(ERM)形成和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累及黄斑的RRD患者74例74眼。所有患者均... 目的研究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ILM)剥除对预防黄斑前膜(ERM)形成和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累及黄斑的RRD患者74例74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术及硅油眼内填充,且术后视网膜均成功复位。根据玻璃体切割术中是否行ILM剥除,将患者分为ILM未剥除组36例36眼和ILM剥除组38例38眼;所有受检者均于玻璃体切割术后3~5个月行硅油取出术。分别于术前及硅油取出术后1、6和12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术后1个月,2个组患眼中均未发现ERM;术后6个月,ILM未剥除组中3眼形成ERM,占8.33%,ILM剥除组2眼出现ERM,占5.26%,2个组ERM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术后12个月,ILM未剥除组中共9眼出现ERM,占25.00%,ILM剥除组中共4眼出现ERM,占10.53%,2个组ERM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4,P=0.102)。2个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31.692,P<0.001);各组内术后1、6、12个月BCVA均明显优于术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组别)=0.117,P=0.773)。OCT结果显示,术后12个月时ILM未剥除组中椭圆体带完整者25眼,占77.78%,ILM剥除组椭圆体带完整者30眼,占78.95%,2个组间椭圆体带完整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5,P=0.350)。结论与单纯玻璃体切割术比较,累及黄斑的RRD患者玻璃体切割术中联合ILM剥除不能预防术后ERM的发生,对患者的视力预后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手术 黄斑前膜 视力 内界膜剥除 椭圆体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 被引量:43
11
作者 高永平 田从哲 +2 位作者 刘会清 孟胜环 刘海燕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不同鼓室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及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包括单纯腺样体肥大及合并有慢性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肥大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不同鼓室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及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包括单纯腺样体肥大及合并有慢性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肥大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统计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及声导抗测试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阳性率。结果 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有105例最终经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32.31%);声导抗测试鼓室导抗图表现为B型者89例152耳,其中最终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者为86例147耳,阳性率为96.63%;C导抗图(负压在-150dapa以上)者33例49耳,其中最终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者为16例20耳,阳性率为40.82%;As导抗图2例2耳亦最终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结论对于腺样体肥大患儿不论主诉有无听力下降,常规进行声导抗测试,同时结合认真的体格检查及电耳镜或耳内镜检查,可大大降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分泌性中耳炎 声导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组织中PTEN表达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刚 李中 +3 位作者 林晓萌 张军华 崔勇 赵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60例乳腺癌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蛋白及mRNA的表达,进一步分析其与Akt和P-Ak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60例乳腺癌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蛋白及mRNA的表达,进一步分析其与Akt和P-Ak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PTEN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20%)显著低于正常乳腺(60%)(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7±0.06、1.38±0.1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显示,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8±0.07、1.76±0.2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乳腺癌组织中,PTEN阳性组P-Akt的相对表达量为0.87±0.09,显著低于阴性组(1.76±0.15)(P<0.05),二者间Akt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乳腺癌中PTEN表达缺失,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PTEN AKT P—Akt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 BLOT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附128例报告)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春晖 郭毅 +3 位作者 史彦芳 王冀伟 刘海鹏 崔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28-629,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经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128例的效果。结果经标准的神经内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84例;简化的经单鼻孔-蝶窦入路28例;经双侧鼻孔-蝶窦入路16例。肿瘤全切除99例,...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经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128例的效果。结果经标准的神经内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84例;简化的经单鼻孔-蝶窦入路28例;经双侧鼻孔-蝶窦入路16例。肿瘤全切除99例,次全切除23例,部分切除6例。术后脑脊液漏6例,保守治疗后痊愈。72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3年,70例激素水平明显增高的病人中,41例降至正常,18例术后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创伤小,安全且并发症少,是垂体瘤手术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鼻-蝶窦入路 垂体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前颅底骨折的急性期手术治疗(附134例报告)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春晖 王佳良 +4 位作者 史彦芳 崔增学 方川 刘海鹏 李志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修补前颅窝底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前颅底骨折病例134例,根据骨折波及范围,将其分为3种类型,根据不同类型总结其手术入路、修补方法、修复的效果。结果治愈125例,死亡9例。12例术后有轻微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 目的探讨急性期修补前颅窝底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前颅底骨折病例134例,根据骨折波及范围,将其分为3种类型,根据不同类型总结其手术入路、修补方法、修复的效果。结果治愈125例,死亡9例。12例术后有轻微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后脑脊液鼻漏停止。随访47例,有3例脑脊液鼻漏复发,保守治疗后脑脊液鼻漏停止。结论硬脑膜破损的修补是颅底骨折修补的关键,对于严重筛窦骨折、骨质缺损的病例最佳的修补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骨折 手术 脑脊液鼻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H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军华 崔勇 +3 位作者 桑梅香 林晓萌 李中 张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EZH2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ZH2在65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 目的探讨EZH2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ZH2在65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EZH2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细胞株SGC7901、BGC823中EZH2的表达。EZH2 Sh RNA转染胃癌细胞株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结果胃癌组织中EZH2蛋白阳性率为63.07%,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ZH2蛋白阳性率为10%;胃癌组织中EZH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00 1)。胃癌组织中EZH2蛋白表达与肿瘤直径(P<0.000 1)、肿瘤浸润深度(P<0.000 1)、淋巴结转移(P=0.001)及分期相关(P=0.001)。EZH2阳性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01)。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BGC823中EZH2蛋白高表达,Sh RNA介导的EZH2表达沉默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结论 EZH2高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子,EZH2可明显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EZH2 增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样体肥大患儿鼓室导抗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高永平 田从哲 +2 位作者 刘会清 孟胜环 刘海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不同鼓室导抗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统计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例(耳)数及声导抗测试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阳性率。结果328例腺...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不同鼓室导抗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统计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例(耳)数及声导抗测试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阳性率。结果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有104例(169耳)最终经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31.71%,104/328),其中鼓室导抗图为B型者89例152耳,最终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者为86例147耳。阳性率为96.71%(147/152);鼓室导抗图为C型(负压在~150daPa以上)者33例49耳,最终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者为16例20耳,阳性率为40.82%(20/49);鼓室导抗图为As型者2例2耳最终均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结论腺样体肥大患儿无论有无听力下降主诉,均应行声导抗测试,B型鼓室导抗图对鼓室积液判断的准确率最高,c型次之,As型也有鼓室积液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分泌性中耳炎 声导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延昭 张缜 +5 位作者 郭强 张月峰 温士旺 李振华 王明博 田子强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55-360,共6页
目的 :通过对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EIN),观察肠内免疫营养对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食管癌并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90例,将入选病... 目的 :通过对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EIN),观察肠内免疫营养对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食管癌并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90例,将入选病人按随机表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EIN组)、普通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各30例。比较3组病人在术前1天和术后第1、3、7天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并发症例数、住院时间等。结果 :3组病人在年龄、性别、肿瘤位置、临床分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术前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天3组病人各指标较术前均明显减低(P<0.05);术后第3天3组病人各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5),其中EIN组、EN组上升幅度比PN组快(P<0.05);术后第7天EIN组上升幅度最快(P<0.05)。3组病人术前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3组病人指标较术前明显上升(均P<0.05);术后第3天3组病人指标均呈下降趋势(P<0.05),其中EIN组、EN组下降幅度比PN组快(P<0.05);术后第7天EIN组下降幅度最快(P<0.05)。3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肺炎并发症例数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在术后发生吻合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1,P=0.585)。结论: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应答能力、促进病人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腹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肠内免疫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固粉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延昭 张缜 +5 位作者 郭强 张月峰 温士旺 王明博 黄超 田子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3956-3960,共5页
目的观察凝固粉对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近期生存质量及临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确诊为食管癌并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致吞咽障碍患者7... 目的观察凝固粉对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近期生存质量及临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确诊为食管癌并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致吞咽障碍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患者均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饮食,试验组在普通饮食的基础上加服凝固粉。于治疗前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生存质量问卷(EORTC-QLQ-C30)进行评分,测定清蛋白及血红蛋白,记录术后吸入性肺炎、便秘发生率。结果治疗2、4周后试验组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院1个月的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疲劳、恶心呕吐、疼痛、失眠、呼吸困难、食欲下降、便秘、腹泻、经济困难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吸入性肺炎、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3.921、4.647,P<0.05)。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SSA评分与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呈负相关(r=-0.805、-0.787,P<0.05)。结论在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干预基础上加用凝固粉,能有效地改善全腔镜食管癌术后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吞咽障碍 凝固粉 胸腔镜 腹腔镜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涛 陈保平 +2 位作者 魏希亮 李中 崔乃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用同位素法示踪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除常规HE染色外,对前哨淋巴结还进行间隔连续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5月~2008年7月间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存...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用同位素法示踪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除常规HE染色外,对前哨淋巴结还进行间隔连续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5月~2008年7月间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存在转移的108例患者,以研究非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各种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SLN活检的成功率为96%,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100%,假阴性率为8%,假阳性率为0,准确率为96.6%。当原发肿瘤>2cm或者脉管受侵时或者前哨淋巴结转移灶最大径>2mm,非SLN的转移率分别为66.7%(54/81),84.1%(37/44)和87.3%(55/63)。如果原发肿瘤>2cm且脉管受侵,或者原发肿瘤>2cm且前哨淋巴结转移灶最大径>2mm,或者脉管受侵且前哨淋巴结转移灶最大径>2mm,非SLN的转移率分别为85.7%(18/21),93.8%(15/16)和94.7%(18/19)。如果原发肿瘤>2cm,脉管受侵且前哨淋巴结转移灶最大径>2mm,则全部14例非SLN都有转移。结论:非前哨淋巴结是否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前哨淋巴结转移灶最大径和脉管是否受侵有关,患者具有的不良因素越多,则非前哨淋巴结发生转移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预测因素 腋窝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的诊治:附病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金鑫 王洪 +4 位作者 方川 史彦芳 董晓辉 李炜 刘海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74-876,共3页
目的总结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孤立性转移腺瘤2例,星形细胞瘤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及椎板减压术,在显微镜下将脊神经根... 目的总结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孤立性转移腺瘤2例,星形细胞瘤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及椎板减压术,在显微镜下将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与肿瘤粘连紧密的部分予以切断,术后给予激素治疗及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灶MRI T1、T2像的信号特点,均匀程度,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分界及强化后的影像学特征均与脊膜瘤或神经鞘瘤类似。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疼痛基本消失,脊髓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诊断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时应仔细询问病史,并做全面的相关检查。确诊后早期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转移瘤 髓外硬膜下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