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RDW、NLR、FAR、SP-A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及急性加重风险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丽君 李翔云 杨娅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244-3250,共7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NEU)和淋巴细胞(LYM)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与白蛋白(ALB)比值(FAR)、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病情及急性... 目的分析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NEU)和淋巴细胞(LYM)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与白蛋白(ALB)比值(FAR)、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病情及急性加重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近3个月内于该院门诊复诊,依据有无急性加重分为加重组(n=96)、未加重组(n=104),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外周血RDW、NEU、LY、FIB、ALB、SP-A,并计算NLR、FAR,分析RDW、NLR、FAR、SP-A随AECOPD病情的变化及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RDW、NLR、FAR、SP-A评估COPD急性加重风险的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AECOPD的危险因素,同时比较不同预后者的RDW、NLR、FAR、SP-A差异。结果加重组外周血RDW、NEU、NLR、FIB、FAR、SP-A高于未加重组,而LYM、ALB低于未加重组(P<0.05);AECOPDⅢ级患者RDW、NLR、FAR、SP-A较Ⅱ级、Ⅰ级者更高,Ⅱ级患者RDW、NLR、FAR、SP-A高于Ⅰ级患者(P<0.05);AECOPD患者RDW、NLR、FAR、SP-A、病情分级两两呈正相关(P<0.05);RDW、NLR、FAR、SP-A联合预测AECOPD的敏感度、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830(95%CI:0.738~0.922),均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多因素分析发现,吸烟、RDW>14.33%、NLR>2.80、FAR>0.08、SP-A>2.21 ng/mL为COPD患者病情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P<0.05);出院后30 d内再入院组RDW、NLR、FAR、SP-A高于未再入院组(P<0.05)。结论RDW、NLR、FAR、SP-A与COPD病情有密切关系,可预测患者急性加重风险及预后,临床可加以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 肺表面活性蛋白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情 急性加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腺瘤相关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定量^(99)Tc^(m)-MIBI SPECT/CT显像参数与功能标志物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2
作者 李树恒 栾九松 +2 位作者 董曦 苏剑 李晓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6-761,共6页
目的观察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甲状旁腺腺瘤定量^(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SPECT/CT显像参数与其功能标志物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58例单发甲状旁腺腺瘤PHPT患者,记录血甲状旁腺激素(PTH)... 目的观察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甲状旁腺腺瘤定量^(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SPECT/CT显像参数与其功能标志物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58例单发甲状旁腺腺瘤PHPT患者,记录血甲状旁腺激素(PTH)等临床资料,获取定量^(99)Tc^(m)-MIBI SPECT/CT显像参数,并根据血钙水平评估疾病严重程度(2.55~2.80 mmol/L及>2.80 mmol/L),将患者分为Ⅰ型组(n=25)与Ⅱ型组(n=33)。经重建图像获得病灶定量代谢参数,包括病灶标准摄取值(SUV)最大值(SUV_(max))、平均值(SUV_(mean))及峰值(SUV_(peak)),瘦体标准化SUV(SUL)最大值(SUL_(max))、平均值(SUL_(mean))及峰值(SUL_(peak)),病灶摄取总体积(TLV)、摄取总量(TLU),以及衍生参数病灶与同侧三角肌摄取比值(LBR)和病灶密度(LD)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及多指标联合logistic回归模型鉴别PHPT严重程度的效能。结果Ⅰ型组血PTH及血钙水平均低于Ⅱ型组(P均<0.05)。^(99)Tc^(m)-MIBI SPECT/CT断层显像与平面显像对伴PHPT甲状旁腺腺瘤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56%vs.91.38%,P=0.063)。TLV、TLU均与血PTH(r_(s)=0.416、0.422)及血钙水平(r_(s)=0.391、0.349)呈弱相关(P均<0.05)。Ⅰ型组TLV、TLU明显低于Ⅱ型组(P均<0.05)。以PTH、TLV及TLU鉴别Ⅰ、Ⅱ型伴PHPT甲状旁腺腺瘤的AUC分别为0.770、0.741及0.716,三者联合的AUC为0.790,均未见统计学差异(Z=0.361~1.454,P均>0.05)。结论根据甲状旁腺^(99)Tc^(m)-MIBI SPECT/CT定量代谢参数TLV、TLU可用于评估伴PHPT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甲状旁腺功能状态及疾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 甲状旁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