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颖 高月平 +6 位作者 王涛 李艳玲 史小盼 云昀 刘一 冯翠娜 王金涛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7期34-36,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水平,并探究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10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知识(7题)及5项口腔健康行为调查。结果患者口腔卫生知识正确答...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水平,并探究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10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知识(7题)及5项口腔健康行为调查。结果患者口腔卫生知识正确答题数为3.1±0.9,仅9.5%的患者7题全部答对;3.8%的患者定期牙科就诊,34.3%采用竖式法刷牙,22.9%每1~2个月更换牙刷1次,12.4%使用漱口水,仅1例使用牙线。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获得与糖尿病相关的口腔健康信息影响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水平不同,其口腔健康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缺乏,口腔健康行为执行率低。卫生专业人员应提供口腔健康信息,以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建立口腔健康行为,降低糖尿病引起的口腔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口腔健康知识 口腔健康行为 健康教育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患者13颗阻生多生牙1例
2
作者 侯玉娇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21-823,共3页
多牙症的发病率相对较小,非综合征性多牙症患者的发病率在所有多牙症患者中更是不到1%,有13颗多生牙(supernumerary teeth,ST)伴阻生的非综合征性患者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存在13颗ST且伴阻生的多牙症患者。该患者无全身系统性疾病,... 多牙症的发病率相对较小,非综合征性多牙症患者的发病率在所有多牙症患者中更是不到1%,有13颗多生牙(supernumerary teeth,ST)伴阻生的非综合征性患者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存在13颗ST且伴阻生的多牙症患者。该患者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口内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口腔锥形束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技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显示13颗ST分别位于上下颌骨左右两侧,该患者在全麻下拔除ST13颗,拔除术后及术后2年均无并发症发生,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对治疗决策的制定至关重要,从而避免术后与多生牙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多牙症 牙齿畸形 罕见病 非综合征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rdner综合征2例
3
作者 侯玉娇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8-350,共3页
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s syndrome,GS)是一种罕见的呈常染色体显性的遗传性疾病,临床中较为罕见,临床症状常以结直肠息肉、软组织肿物、骨瘤为主。因此部分患者常因颌面部骨瘤就诊于口腔颌面外科,由于本病的直结肠多发息肉恶变率较... 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s syndrome,GS)是一种罕见的呈常染色体显性的遗传性疾病,临床中较为罕见,临床症状常以结直肠息肉、软组织肿物、骨瘤为主。因此部分患者常因颌面部骨瘤就诊于口腔颌面外科,由于本病的直结肠多发息肉恶变率较高,故通过口腔科影像学检查结合患者病史更有助于早期诊断。本文报道2例以颌骨骨瘤为主诉就诊于我科首次确诊为GS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DNER综合征 颌骨骨瘤 结肠腺瘤样息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豆叶水提物对兔破骨细胞样细胞的形成及其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金超 王立伟 +4 位作者 孙静 王书香 申世刚 陈航 王鹏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50,共6页
通过对骨髓单核细胞诱导分化形成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酯酶(TRAP)阳性多核巨细胞计数,研究了木豆叶水提物对1,25-二羟基维生素D3诱导兔骨髓单核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样细胞的影响.通过破骨细胞样细胞与骨片共培养的方法,用显微摄影... 通过对骨髓单核细胞诱导分化形成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酯酶(TRAP)阳性多核巨细胞计数,研究了木豆叶水提物对1,25-二羟基维生素D3诱导兔骨髓单核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样细胞的影响.通过破骨细胞样细胞与骨片共培养的方法,用显微摄影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骨吸收造成的陷窝数目及表面积,研究了其对破骨细胞样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1~100mg/L质量浓度内,木豆叶水提物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破骨细胞样细胞的形成(P〈0.05),同时也明显抑制破骨细胞样细胞的骨吸收活性(P〈0.05),具体袁现在,与对照组比较,其骨吸收陷窝数目和表面积明显减少,但没有呈现出质量浓度依赖性,木豆叶水提物对破骨细胞样细胞骨吸收指数的影响的结果给予了进一步的证实.这提示木豆叶水提物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叶 破骨细胞样细胞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尖牙与单个种植体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上颌牙列缺损1例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海红 王鹏 +1 位作者 周军 杨英双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9-661,共3页
1例上颌牙列缺损患者,仅余A3,在B3区植入种植体1颗,利用A3和种植体支持制作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义齿修复后患者取戴自如,异物感小,固位力好,恢复了患者的咀嚼功能,保证了基牙和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研究证明利... 1例上颌牙列缺损患者,仅余A3,在B3区植入种植体1颗,利用A3和种植体支持制作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义齿修复后患者取戴自如,异物感小,固位力好,恢复了患者的咀嚼功能,保证了基牙和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研究证明利用孤立尖牙和单个种植体制作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的方法是可行的,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牙 套筒冠 覆盖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复合骨形成蛋白修复下颌骨缺损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金涛 孙宏晨 +2 位作者 梁奇志 陈学思 车延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作为人工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制备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多孔复合材料,测定其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人为制造兔下颌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该材料(实验组)和不含骨形成蛋白的... 目的:探讨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作为人工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制备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多孔复合材料,测定其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人为制造兔下颌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该材料(实验组)和不含骨形成蛋白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多孔材料(对照组),于2、4、8、16周处死动物,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光密度分析来评价该材料的成骨效果以及制备方法是否合理。结果: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为(30.05±3.12)MPa,压缩模量为(371.67±12.37)MPa;实验组在各个时期均可见到新生骨形成,且新生骨逐渐向材料内部生长,对照组仅在初期有少量新生骨出现;实验组各个时段的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16周时实验组缺损区同周围骨组织密度近似(P>0.5)。结论: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未破坏骨形成蛋白活性,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体内成骨能力,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可作为人工骨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下颌骨缺损 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光扫描对骨性Ⅲ类错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软组织三维变化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彭菊香 江久汇 +4 位作者 赵一姣 王勇 李泽 王柠柠 冯智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3,共6页
目的:应用结构光扫描对骨性Ⅲ类错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患者手术前后软组织三维方向的变化进行初步评价。方法:8例成人骨性Ⅲ类错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患者,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7.08±4.42)岁,正颌外科手术术式均为上颌Le For... 目的:应用结构光扫描对骨性Ⅲ类错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患者手术前后软组织三维方向的变化进行初步评价。方法:8例成人骨性Ⅲ类错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患者,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7.08±4.42)岁,正颌外科手术术式均为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切骨术+颏部成型术,分别在术前2周、术后6个月对面部进行结构光扫描,获得患者面部三维图像,测量术前和术后软组织三维标志点的变化以及线距、角度变化,并且对软组织体积变化做出初步评价。结果:标志点水平向变化不大,变化主要集中在垂直向和前后向,线距和角度的变化也主要在唇部;颏部的体积变化显著,其次为上颌,最后是额面部。结论:骨性Ⅲ类患者接受双颌手术后,面部软组织三维方向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垂直方向和矢状方向;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作为面部软组织扫描的一种技术,相对于二维来说,能从整体上较直观、准确地观察和监测颌面部软组织在正颌正畸联合治疗过程的三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Ⅲ类 成像 三维 面部 结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压电复合陶瓷TCPLNK对大鼠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鹏 张晓周 +3 位作者 杨平 田宝民 刘志良 陈治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将生物陶瓷β-磷酸三钙(β-TCP)与无铅压电陶瓷铌酸锂钠钾(LNK)复合制备具有压电效应的生物材料,研究其与大鼠来源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TCP与LNK分别以质量百分比5/5和1/10复合后制备成新型生物压电陶瓷TCPLNK5/5、TCPLNK1/10... 目的将生物陶瓷β-磷酸三钙(β-TCP)与无铅压电陶瓷铌酸锂钠钾(LNK)复合制备具有压电效应的生物材料,研究其与大鼠来源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TCP与LNK分别以质量百分比5/5和1/10复合后制备成新型生物压电陶瓷TCPLNK5/5、TCPLNK1/10,极化处理后,标记好正负极。分别在其正负极表面接种大鼠来源的成骨细胞,用扫描电镜、成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并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TCPLNK正负极表面接种的成骨细胞早期就表达了良好的黏附性,形态正常,增殖旺盛,呈复层生长。说明了生物压电陶瓷TCPLNK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其中TCPLNK1/10负极面组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高于其他组。结论生物压电复合陶瓷通过模拟天然骨的压电效应可提高骨替代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生物相容性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缺损修复新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金涛 刘美娟 +2 位作者 苗雷英 孙宏晨 欧阳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3-976,共4页
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外伤、炎症、肿瘤等各种原因都可造成下颌骨不同程度的缺损,从而导致其功能和形态上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修复各种下颌骨缺损,是目前口腔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综合论述了国内外修复各种类型... 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外伤、炎症、肿瘤等各种原因都可造成下颌骨不同程度的缺损,从而导致其功能和形态上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修复各种下颌骨缺损,是目前口腔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综合论述了国内外修复各种类型的下颌骨缺损的方法、术式及其并发症防治等。组织工程和计算机的结合将是未来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领骨/外科学 外科手术 牵张成骨技术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菔硫烷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志宇 庄志征 +3 位作者 岳磊 郭涛 杨威 张英怀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3-657,共5页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对涎腺腺样囊性ACC-M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终浓度为5、10、20、30、40、60、80、100μmol/L的SFN处理ACC-M细胞24、48、72 h。用MTT比色试验和台盼蓝拒染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情况;倒置显微镜...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对涎腺腺样囊性ACC-M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终浓度为5、10、20、30、40、60、80、100μmol/L的SFN处理ACC-M细胞24、48、72 h。用MTT比色试验和台盼蓝拒染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情况;倒置显微镜、Giemsa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V-FITC和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FN对ACC-M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达89.2%,作用24、48、72 h时的IC50(μmol/L)分别是75.6、21.3、16.5,增殖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SFN可诱导ACC-M细胞凋亡,凋亡率随处理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P<0.01)。结论:SFN具有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硫烷(SFN) 涎腺腺样囊性癌 细胞培养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露腭裂松弛切口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田宝民 刘文瑾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9-700,共2页
关键词 腭裂修复术 临床观察 松弛切口 裸露 填塞碘仿纱条 伤口愈合时间 恶心呕吐现象 腭裂患者 术后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84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平 杨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6-666,共1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干燥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自身免疫疾病 炎症性 眼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牙齿移动后牙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智敏 吴永生 闫桂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分布和表达变化,研究糖尿病对牙周组织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80只雄性SD大鼠,牵引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实验组以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3周后开...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分布和表达变化,研究糖尿病对牙周组织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80只雄性SD大鼠,牵引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实验组以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3周后开始实验,分别于加力后0、3、7、14、21 d处死大鼠,应用两步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牙周组织MMP-2的表达。结果MMP-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牙齿移动后,牙周膜两侧MMP-2表达增加,破骨细胞、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部分成骨细胞MMP-2染色阳性。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变化较对照组小。平均光密度表现动态变化,7 d最低,而后缓慢升高。加力后积分光密度逐渐升高,7d达到顶峰,而后缓慢下降,21d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未加力时,糖尿病大鼠颌骨胶原代谢增强。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糖尿病大鼠骨质反应能力降低,胶原代谢较弱,牙齿移动时MMP-2呈规律性变化,与牙齿正畸骨改建关系密切,在牙齿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正畸 牙齿移动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化酶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宝民 张英怀 贾志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观察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组织中芳香化酶的表达与分布,为黏液表皮样癌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涎腺MEC组织和17例正常涎腺组织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结果MEC组织中芳... 目的观察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组织中芳香化酶的表达与分布,为黏液表皮样癌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涎腺MEC组织和17例正常涎腺组织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结果MEC组织中芳香化酶的表达率分别为55%(22/40)和17.65%(3/1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涎腺MEC组织中过高表达的芳香化酶局部催化产生的雌激素可能对涎腺MEC的发生和发展起一定的作用,涎腺MEC可能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芳香化酶抑制剂可能成为一种治疗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化酶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 激素依赖性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QP3、7、9在人下颌下腺的免疫组化定位
15
作者 王金涛 李宪起 +2 位作者 赵二军 杨静 上松隆司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4-526,共3页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源自10例颈淋巴清扫患者的正常下颌下腺组织AQP3、7、9蛋白的表达。AQP3在浆液性腺泡和黏液性腺泡细胞均有表达,分布于腺泡细胞的基底膜和侧膜,在浆液性腺泡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黏液性腺泡细胞,导管系统未见AQP3...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源自10例颈淋巴清扫患者的正常下颌下腺组织AQP3、7、9蛋白的表达。AQP3在浆液性腺泡和黏液性腺泡细胞均有表达,分布于腺泡细胞的基底膜和侧膜,在浆液性腺泡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黏液性腺泡细胞,导管系统未见AQP3表达;AQP7在极少数肌上皮细胞有表达;AQP9在部分浆液性腺泡腔、混合性腺泡腔以及部分闰管管腔和浆液性半月体上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P3 AQP7 AQP9 下颌下腺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源性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小鼠BMSCs骨向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翠 徐晓丽 +4 位作者 李金儒 朱彪 李欢 向光大 郭红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5-869,共5页
目的:探讨髓源性生长因子(MYDGF)对糖尿病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方法:分离、培养糖尿病小鼠BMSCs,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BMSCs的成骨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成骨相... 目的:探讨髓源性生长因子(MYDGF)对糖尿病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方法:分离、培养糖尿病小鼠BMSCs,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BMSCs的成骨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Osx、ALP和OC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MYDGF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强ALP活性,促进钙结节形成,显著上调Runx2、Osx和ALP的表达(P<0.05),显著提高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MYDGF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小鼠BMSCs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性生长因子(MYDGF) PI3K/AKT信号通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式窦道换药镊夹
17
作者 李翠平 冯智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临床换药 窦道 注射器冲洗 套管 药物纱条 病变部位 迁延不愈 引流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改性流动树脂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全璐璐 李雪微 +4 位作者 赵俊杰 邓文振 张旭 董伟 梁永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2-716,共5页
目的:为了增加正畸粘接剂的抗菌性,减少正畸患者的龋白斑发生,现将季铵盐单体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二甲胺(DMAHDM)以不同浓度梯度加入到流动树脂中作为一种正畸改性粘接剂,以期该种改性粘接剂在满足正畸临床粘接要求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抗... 目的:为了增加正畸粘接剂的抗菌性,减少正畸患者的龋白斑发生,现将季铵盐单体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二甲胺(DMAHDM)以不同浓度梯度加入到流动树脂中作为一种正畸改性粘接剂,以期该种改性粘接剂在满足正畸临床粘接要求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抗菌效果。方法:将DMAHDM以质量分数为0%、3%、5%、7.5%加入到3M Z350XT流动树脂中分别记为A组(0%DMAHDM+3M),B组(3%DMAHDM+3M)C组(5%DMAHDM+3M)和D组(7.5%DMAHDM+3M),并在离体牙上粘接托槽。测试托槽剪切粘结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SBS),建立变形链球菌生物膜模型,扫描电镜观察菌斑粘附量,MTT法测得生物膜代谢活性A值来评价改性粘接剂的抗菌性能。结果:抗剪切强度分析,各组间SB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0),A组与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0),与A、B组相比,C、D组SBS值下降。抗菌性能的检测,各组菌斑代谢活性(A值)差异有显著性(P=0.000),B、C、D组的抗菌效果均优于A组,C组优于B组,D组优于C组。扫描电镜观察,D组粘接剂的试件表面细菌粘附量最少。结论:在3M Z350XT流动树脂中添加7.5%DMAHDM抗菌剂作为正畸改性粘接剂,但仍能够满足正畸临床粘接的要求且抗菌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粘接剂 抗菌性能 釉质白斑 剪切粘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