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广义熵模糊聚类算法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凯 曹喆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81-1886,共6页
以模糊聚类为基础,将广义熵引入到模糊聚类的目标函数中,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熵的模糊聚类的统一形式,即广义熵模糊聚类模型;利用增广拉格朗日求解方法,以及Hopfield神经网络和复突触神经网络解决了基于广义熵的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提出了... 以模糊聚类为基础,将广义熵引入到模糊聚类的目标函数中,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熵的模糊聚类的统一形式,即广义熵模糊聚类模型;利用增广拉格朗日求解方法,以及Hopfield神经网络和复突触神经网络解决了基于广义熵的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广义熵模糊聚类算法,表明了使用神经网络求解的收敛性;同时,给出一种用于确定增广拉格朗日乘子的迭代方法.实验中选取人工生成数据集和UCI标准数据集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常用的聚类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 广义熵 增广拉格朗日方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封闭环境加密的云存储方案 被引量:9
2
作者 杜瑞忠 王少泫 田俊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0,共10页
针对保护云存储中用户数据机密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云服务提供商处加密数据的云存储方案。通过虚拟机隔离技术来构造封闭计算环境,改进RSA公钥加密算法使其不需要重新产生大素数就能实现密钥变化,并通过SSL安全链接传输数据以及密钥,... 针对保护云存储中用户数据机密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云服务提供商处加密数据的云存储方案。通过虚拟机隔离技术来构造封闭计算环境,改进RSA公钥加密算法使其不需要重新产生大素数就能实现密钥变化,并通过SSL安全链接传输数据以及密钥,将数据在封闭计算环境中安全加密后再存储至分布式文件系统。封闭计算环境能阻止操作系统中不良应用以及云管理员的攻击,有效防范数据泄露。实验结果表明,用户数据的机密性得到了提升,并且相较于其他在云端加密的云存储方案,所提方案所带来的性能损耗降低了许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存储 分布式文件系统 封闭计算环境 R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检查点的分布式软件监控与可信性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珍 田俊峰 +1 位作者 常卓 马晓雪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9,共13页
基于检查点的传统软件可信性评价方法以及目前针对分布式软件的交互关联规则,对于具有复杂交互行为的分布式软件均不适用。采用伴随式分布式软件监控机制,在节点内织入3类检查点,引入适应复杂交互场景的交互关联规则。通过将节点分解为... 基于检查点的传统软件可信性评价方法以及目前针对分布式软件的交互关联规则,对于具有复杂交互行为的分布式软件均不适用。采用伴随式分布式软件监控机制,在节点内织入3类检查点,引入适应复杂交互场景的交互关联规则。通过将节点分解为多层模块结构,进行基于检查点结构树的节点实例可信性以及基于节点的分布式软件可信性评价。实验表明能以较小的监控开销,更准确地评价分布式软件实例的可信性,能够处理无限路径,且不存在大状态空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软件 可信性 检查点 交互 行为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文微博的情感要素抽取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谦 史青宣 田学东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7-112,共6页
研究第五届中文倾向性分析评测的任务3和任务4,即微博的倾向性分析和评价对象识别.网络新词多,句子格式不规范,语言简短且包含的情感内容多都是微博分析的难点.针对此问题,提出对中文微博的过滤算法.在词语倾向性识别中,构建基础观点词... 研究第五届中文倾向性分析评测的任务3和任务4,即微博的倾向性分析和评价对象识别.网络新词多,句子格式不规范,语言简短且包含的情感内容多都是微博分析的难点.针对此问题,提出对中文微博的过滤算法.在词语倾向性识别中,构建基础观点词和网络观点词等词典,然后利用知网识别所有词语的倾向性.在评价对象的抽取方面,提出一种面向微博的基于统计和规则相结合的评价对象抽取方法,特别是提出利用句法分析和评价词、评价对象互信息的联合抽取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提升评价对象抽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微博 情感要素 评价对象 评价词 极性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三方监管的可信云服务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杜瑞忠 黄春翔 +1 位作者 田俊峰 田霞 《信息安全研究》 2017年第4期344-352,共9页
云服务作为依托于云计算平台的新型网络服务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外包服务模式下的安全风险以及"pay-as-you-go"模式下带来的欺诈性行为也引起了用户对于云服务信任问题,云服务可信性的高低已经成为用户是否向云端迁移数据的基础... 云服务作为依托于云计算平台的新型网络服务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外包服务模式下的安全风险以及"pay-as-you-go"模式下带来的欺诈性行为也引起了用户对于云服务信任问题,云服务可信性的高低已经成为用户是否向云端迁移数据的基础.针对目前云服务鱼龙混杂的情况,结合云服务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第三方监管双向信任的可控云计算平台安全监管服务评估模型,引入体验偏好,根据层次化评价、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决策为用户筛选、推荐出既可信又符合用户体验的云服务,同时保证整个云计算平台的安全.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交易成功率以及用户整体满意程度,对恶意实体的欺诈行为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云服务 第三方信任监管 云服务选择 信任评估 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招生宣传战略体系工程模型构建——基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谦 史青宣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23-125,共3页
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化,地方高校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科学、规范的招生宣传战略体系。本文通过借鉴软件工程理论,构建了招生宣传战略体系工程模型。该模型由宣传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实施及维护六个阶... 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化,地方高校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科学、规范的招生宣传战略体系。本文通过借鉴软件工程理论,构建了招生宣传战略体系工程模型。该模型由宣传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实施及维护六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招生宣传 战略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锚点优选算法改进的SpaceTwist隐私保护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振鹏 赵璇 +1 位作者 董亚伟 张彬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32-38,共7页
随着基于位置服务的广泛使用,用户请求查询过程中真实位置信息泄露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为此引入SpaceTwist增量近邻查询算法,提出一种结合锚点优选算法改进的SpaceTwist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在分布式系统结构下增加了认证服务器,用户... 随着基于位置服务的广泛使用,用户请求查询过程中真实位置信息泄露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为此引入SpaceTwist增量近邻查询算法,提出一种结合锚点优选算法改进的SpaceTwist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在分布式系统结构下增加了认证服务器,用户根据自身隐私偏好同时结合实际环境生成k匿名区,并且使用锚点优选算法生成锚点;转发用户使用该锚点进行增量近邻查询并求精。通过在不同的路网环境数据集上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隐私保护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置服务 SpaceTwist算法 k匿名 锚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海鸥算法结合Elman网络的板形模式识别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冠艳 田学东 李奋华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0-144,148,共6页
为了提高板形模式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海鸥算法结合Elman网络的板形模式识别方法。将改进的海鸥算法对Elman网络权值阈值进行优化,用于板形模式识别,选取20组数据进行测试,并将结果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板形模式识别和基于传统El... 为了提高板形模式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海鸥算法结合Elman网络的板形模式识别方法。将改进的海鸥算法对Elman网络权值阈值进行优化,用于板形模式识别,选取20组数据进行测试,并将结果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板形模式识别和基于传统Elman网络的板形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精度更高、效果更好,均方误差MSE相比其他算法低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鸥算法 混沌映射 板形模式识别 ELMAN神经网络 板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值的分布式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卢晶 段勇 刘海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0-738,共9页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由于在发现任意形状簇且不需指定聚类个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被广泛关注.但是该算法需要计算数据集中所有点的密度和点对之间的距离,因此不适合处理大规模高维数据集.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z值的分布式密度峰值...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由于在发现任意形状簇且不需指定聚类个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被广泛关注.但是该算法需要计算数据集中所有点的密度和点对之间的距离,因此不适合处理大规模高维数据集.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z值的分布式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P-z.本方法利用空间z填充曲线将高维数据集映射到一维空间上,根据数据点的z值信息对数据集分组.为了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需要对分组间数据进行交互,然后并行计算每个点密度和斥群值.DP-z算法在分组间数据交互时采用过滤策略,减少大量无效距离计算和数据传输开销,有效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最后,本文在云计算平台上对DP-z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在保证DP-z算法与原始密度峰值聚类算法聚类结果相同的情况下有效的提高了算法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分布式计算 云计算 z填充曲线 密度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