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大学艺术设计毕业作品选
1
作者 杨文会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4-155,共12页
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日益发展提高的今天人类的生存质量以及人的生存价值受到普遍关注。而艺术设计则是联结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桥梁和纽带。它一手将人类的科技文明物化为人的生活必需品,一手将人类文化的结晶奉献给人类,作为... 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日益发展提高的今天人类的生存质量以及人的生存价值受到普遍关注。而艺术设计则是联结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桥梁和纽带。它一手将人类的科技文明物化为人的生活必需品,一手将人类文化的结晶奉献给人类,作为对人的生着习惯的引导。面对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当代,人们在审视艺术设计本质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把“人”定位于这个体系的中心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 艺术设计 设计理念 专业教学 艺术学院 河北大学 更新 本源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21世纪艺术设计新理念--写在河北大学设计专业08届毕业作品展的前面
2
作者 杨文会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5-126,共12页
关键词 艺术设计师 设计专业 河北大学 作品 毕业 信息化社会 人类生存 设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动漫艺术与民间艺术发展的美学思考——以河北民间艺术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桂荣 闫树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123,共3页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数字化时代已渐趋式微,当代流行的数字动漫艺术也因其缺乏创意而为人所诟病。从美学的角度看,要解决这一困境,就是要实现动漫艺术和民间艺术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互动,使动漫艺术从民间艺术中获得丰厚的内容资源和精...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数字化时代已渐趋式微,当代流行的数字动漫艺术也因其缺乏创意而为人所诟病。从美学的角度看,要解决这一困境,就是要实现动漫艺术和民间艺术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互动,使动漫艺术从民间艺术中获得丰厚的内容资源和精神滋养,而民间艺术借动漫艺术的新型形式以捕捉新的发展契机,以此实现二者的互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漫艺术 民间艺术 审美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民间艺术资源的发掘与传承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文会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7-210,共4页
河北省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艺术在中华大地是具有代表性的,在国内同一种类的民间艺术中,地方风格特点也十分鲜明。然而,尽管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异彩纷呈的河北民间艺术,但长期以来,河北民间艺术的生命活力、价值和意义却没有得到... 河北省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艺术在中华大地是具有代表性的,在国内同一种类的民间艺术中,地方风格特点也十分鲜明。然而,尽管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异彩纷呈的河北民间艺术,但长期以来,河北民间艺术的生命活力、价值和意义却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对河北民间艺术的理论探究、实践开掘和现代意义的观照还显得有些薄弱。而要使这一现象得以改观,就必须深入发掘民间艺术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河北地方文化建设。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注重横向联系,总结地域文化规律;二是建立活体博物馆,广泛播撒传统文化精神;三是从儿童着手,注重文化传承;四是总结历史传承热点,推进河北文化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艺术 文化历史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学生音乐艺术教育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刚 王莹 苑韵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5-186,共2页
文章结合教育实践,就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大学生音乐艺术教育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大学生音乐艺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艺术创意产业与河北民间艺术的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桂荣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0-214,共5页
数字艺术与民间艺术当前的发展虽然处境悬殊但都问题种种,二者的结合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机遇,尤其是对身处困境中的民间艺术更是意义深远。民间艺术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可从数字信息的采集整理、数字视频的展示、民间艺术的虚拟化生存以及... 数字艺术与民间艺术当前的发展虽然处境悬殊但都问题种种,二者的结合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机遇,尤其是对身处困境中的民间艺术更是意义深远。民间艺术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可从数字信息的采集整理、数字视频的展示、民间艺术的虚拟化生存以及体验性等方面使民间艺术得到保护性发展。而民间艺术与动漫、游戏、交互等数字艺术的携手必将开拓新的艺术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艺术 民间艺术 数字博物馆 创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影视艺术教育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莹 王刚 何莉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65-,共1页
大学生影视艺术教育目标从现实层面上讲是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美育育人的重要内容,为社会文明进步培养高素质且具有创新能力的接班人;从理想层面上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
关键词 大学生 影视艺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艺术团体产业化发展构想
8
作者 毕雪梅 尤志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4-237,共4页
中国文化艺术团体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如今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国务院关于"文化艺术团体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说明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因此,从战略的角度重新审视河北省艺... 中国文化艺术团体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如今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国务院关于"文化艺术团体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说明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因此,从战略的角度重新审视河北省艺术团体的状况,并对其进行产业化构想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艺术团体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市场观念引入学院艺术教育势在必行
9
作者 李文岗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278-279,37,共3页
在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情况下,将市场观念引入学院艺术教育显得及其紧迫,一线教师只有介入市场,转变观念,参与市场运作,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创作,使学生尽早树立市场意识。艺术市场是一种可能,也是一种机会,从学院到市场虽是一个... 在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情况下,将市场观念引入学院艺术教育显得及其紧迫,一线教师只有介入市场,转变观念,参与市场运作,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创作,使学生尽早树立市场意识。艺术市场是一种可能,也是一种机会,从学院到市场虽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选择过程,但从长远看必将对学院艺术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市场 风格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宗心性思想与西方形式论美学的“主体”之辩——以默斯·坎宁汉的舞蹈艺术为例
10
作者 张仁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89,I0003,共7页
美国现代舞蹈家默斯·坎宁汉在东方禅宗思想影响下,以禅宗之“心性”思想彰显主体的存在价值。坎宁汉通过对“自我”的强调,以看似荒诞的行为实践了主体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形式论美学建基于西方现代性思想主客二分的基础上,通过对... 美国现代舞蹈家默斯·坎宁汉在东方禅宗思想影响下,以禅宗之“心性”思想彰显主体的存在价值。坎宁汉通过对“自我”的强调,以看似荒诞的行为实践了主体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形式论美学建基于西方现代性思想主客二分的基础上,通过对艺术“自足独立”的强调遮蔽了主体的在场,但却在彼此相对的意义上进一步强化了主体的霸权主义与主、客分裂的二元对立。“心性”思想与形式论美学具有本质性差异,坎宁汉借助心性思想瓦解了舞蹈艺术的意义外指,通过对事物本身的强调,实践了主体生命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默斯·坎宁汉 形式论 心性 荒诞 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与实践
11
作者 郭燕 蔡颢玮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4-69,共6页
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文化内核、技术美学与大众审美偏好的相互交织,也是电影新媒介、电影艺术新形式和电影传播新途径的综合表现。在推动我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进程中,通过以电影数字技术应用为动力,... 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文化内核、技术美学与大众审美偏好的相互交织,也是电影新媒介、电影艺术新形式和电影传播新途径的综合表现。在推动我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进程中,通过以电影数字技术应用为动力,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内容,发挥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影产业的多元优势,向大众提供高质量、精品质的电影作品,从而有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实现高质量、双质效发展。本文通过对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进行分析,分别从技术、创作和产业等维度解读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影产业发展逻辑,从而提出构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叙事话语、创作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电影作品和打造开放、包容的电影产业生态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电影产业 高质量发展 时代特征 艺术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神话IP的视觉重构与审美表达
12
作者 侯志刚 权继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9-123,共5页
数字动画技术转译传统神话意象,可令抽象文化符号具象化,以符合现代审美习惯,强化文化记忆并提升观众沉浸感。动画电影在重塑角色形象时,可通过陌生化处理、视觉编码重构和情感投射机制,构建更立体的人物光谱,以满足现代观众对复杂人性... 数字动画技术转译传统神话意象,可令抽象文化符号具象化,以符合现代审美习惯,强化文化记忆并提升观众沉浸感。动画电影在重塑角色形象时,可通过陌生化处理、视觉编码重构和情感投射机制,构建更立体的人物光谱,以满足现代观众对复杂人性的需求。而通过视听符号系统的重构,动画电影能消解单纯的暴力美学,将动作设计转化为叙事与角色成长的工具,实现传统神话的当代审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动画电影 IP电影 视觉重构 文化基因 影像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9
13
作者 樊中红 王蕾 王子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6-229,共4页
河北省的乡村旅游正向规范与提高阶段迈进,但也存在着诸多制约其深入发展的不利因素。本文回顾了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归纳了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分析了制约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河北省 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荔钠电影中的作者意识、时空套层与镜语生成
14
作者 吴金娜 马明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17,共4页
杨荔钠作为新生代青年女性导演的代表,自纪录片《老头》以来创作了系列影视作品,其中“女性三部曲”中的《春梦》《春潮》《妈妈!》等影片成为其代表性作品。杨荔钠的电影作品在创作题材的延续性,人物选择的平民化、创作风格的平实化,... 杨荔钠作为新生代青年女性导演的代表,自纪录片《老头》以来创作了系列影视作品,其中“女性三部曲”中的《春梦》《春潮》《妈妈!》等影片成为其代表性作品。杨荔钠的电影作品在创作题材的延续性,人物选择的平民化、创作风格的平实化,以及对女性意识的有效把握,使其作品在时空套层下形成一种穿越时空的复合对话,最终在不同的镜像话语下实现电影意象的互动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意识 现实幻景 时空套层 镜语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滑雪旅游产业开发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蕾 曾磊 邢慧斌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2-74,共3页
通过对河北省主要滑雪场的统计和调查,指出河北省滑雪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产业链不健全、专项旅游规划缺失、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建议:坚持政府主导,进行高标准开发与管理,加快产业升级,进一步拓展市场,完善保障措施等。
关键词 体育经济 体育产业 体育旅游 滑雪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高校艺术生的素质教育培养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艳红 许晖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2期174-175,共2页
高校艺术生的素质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方面的素质培养;二是文化方面的素质培养。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模式。
关键词 高校 艺术生 专业素质 文化素质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MFA)研究生培养模式 被引量:6
17
作者 侯志刚 薛聪锐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120-121,共2页
文章依据我国艺术硕士(MFA)培养的基本方针,分析了艺术硕士及艺术设计类专业硕士的特殊性,明确了设计类专业硕士培养的基本目标,并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互融互通式的教学模式、校内强化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 文章依据我国艺术硕士(MFA)培养的基本方针,分析了艺术硕士及艺术设计类专业硕士的特殊性,明确了设计类专业硕士培养的基本目标,并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互融互通式的教学模式、校内强化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校外建立有效的校企联合教学的模式、实行校内导师加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将各类权威性的设计比赛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艺术中的美学问题探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桂荣 谷鹏飞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9-242,共4页
数字艺术正建构着人们的生存,也引发了很多值得深思的美学问题。审美距离的变化、身体的数字演绎以及数字艺术的符号化构成了审美主体性的问题视域;"真实"、"遥在"、"丑"重构着美感的生成;数字艺术产业... 数字艺术正建构着人们的生存,也引发了很多值得深思的美学问题。审美距离的变化、身体的数字演绎以及数字艺术的符号化构成了审美主体性的问题视域;"真实"、"遥在"、"丑"重构着美感的生成;数字艺术产业在铸就辉煌的同时也生发了新的美学问题。数字艺术在建构美学理念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解构,对这一悖论的揭示和探究,对于美学理论的营建及人们的当代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艺术 审美主体性 美感 数字艺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图像艺术的“四个世界”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宗超 李蕾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36,共6页
“汉代图像艺术”系指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壁画、漆画、帛画等艺术样式。现在所见的汉代图像艺术品基本上属于墓葬性艺术,它们所塑造的整个图像系统具有追求和表现时空完整性的特点,在构成上呈现为“四个世界”的天人宇宙模式:天界... “汉代图像艺术”系指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壁画、漆画、帛画等艺术样式。现在所见的汉代图像艺术品基本上属于墓葬性艺术,它们所塑造的整个图像系统具有追求和表现时空完整性的特点,在构成上呈现为“四个世界”的天人宇宙模式:天界、仙界、人间世界和地下世界(幽都)。汉代图像艺术的“四个世界”,在特定图像系统中具有特定的观念意义,其精神意蕴可以说是包容精神、浪漫精神和雄浑博大的盛世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艺术 汉代图像艺术 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市雕塑艺术创作中的空间意识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文会 安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空间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一种立体形式,雕塑的空间则是立体的造型艺术所依托的基础,具有实空间和虚空间两种。雕塑艺术所表现的对象大部分是人体,人的精神作用的联想空间也称为"虚拟空间"或"虚幻空间"。雕塑作品的空... 空间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一种立体形式,雕塑的空间则是立体的造型艺术所依托的基础,具有实空间和虚空间两种。雕塑艺术所表现的对象大部分是人体,人的精神作用的联想空间也称为"虚拟空间"或"虚幻空间"。雕塑作品的空间构建引领人的精神境界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发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雕塑 空间意识 造型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