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离辐射通过调控氧化应激通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肪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
作者 虞富豪 尹博丰 +8 位作者 李佩霖 李晓彤 田家仪 许润香 汤杰 张晓宇 张文静 朱恒 丁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6-254,共9页
目的:探究电离辐射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成脂肪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MSC,并使用钴60进行2 Gy和6 Gy辐射处理,辐射剂量率均为0.98 Gy/min。对未辐射和辐射后MSC分别进行混合转录组测序(RNA-seq)并通过生信分析挖掘MSC成... 目的:探究电离辐射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成脂肪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MSC,并使用钴60进行2 Gy和6 Gy辐射处理,辐射剂量率均为0.98 Gy/min。对未辐射和辐射后MSC分别进行混合转录组测序(RNA-seq)并通过生信分析挖掘MSC成脂肪分化以及氧化应激通路相关变化。油红O染色检测MSC的体外成脂肪分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辐射处理后成脂肪分化关键调控因子Cebpa、Lpl和Pparg的表达差异,同时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抗氧化应激通路关键因子Nrf2被抑制后对MSC成脂关键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qPCR检测人骨髓MSC辐射响应性与小鼠MSC辐射响应性之间的种属保守性差异。结果:转录组测序数据提示电离辐射促进MSC成脂肪分化以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上调。油红O染色和qPCR结果表明电离辐射促进MSC成脂肪分化,辐射后的MSC高表达促脂肪分化关键调控因子Cebpa、Lpl和Pparg,以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Nrf2。采用Nrf2通路抑制剂干预可以进一步促进辐射后骨髓MSC成脂肪分化。人骨髓MSC辐射后出现了相似的氧化应激通路改变和成脂分化能力增强,并且其白介素-6的m RNA表达水平增高,而集落刺激因子2的m 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电离辐射促进小鼠MSC成脂肪分化,氧化应激通路参与该作用,阻断Nrf2进一步加剧电离辐射诱导的MSC成脂肪分化。辐射亦可以调控人骨髓MSC的氧化应激通路,促进人骨髓MSC成脂肪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骨髓微环境 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肪分化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VHD小鼠血清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能力体外细胞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2
作者 许润香 李佩霖 +9 位作者 田家仪 汤杰 尹博丰 虞富豪 王飞燕 李晓彤 张晓宇 夏文戎 朱恒 丁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1,共7页
目的:借助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模型小鼠血清,建立模拟aGVHD骨髓微环境损伤的体外细胞模型,并探究aGVHD小鼠血清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6-8周龄C57BL/6N雌鼠和BALB/c雌鼠分别作为aGVHD模型的供鼠和受鼠。... 目的:借助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模型小鼠血清,建立模拟aGVHD骨髓微环境损伤的体外细胞模型,并探究aGVHD小鼠血清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6-8周龄C57BL/6N雌鼠和BALB/c雌鼠分别作为aGVHD模型的供鼠和受鼠。全身照射致死剂量(8.0 Gy,72.76 cGy/min)γ射线后4-6 h内,受鼠经尾静脉输注供鼠来源骨髓细胞(每只1×10^(7)),以建立骨髓移植(BMT)小鼠模型(20只);经尾静脉输注供鼠来源骨髓细胞(每只1×10^(7))及脾脏淋巴细胞(每只2×10^(6))混合液共0.4 ml,以建立aGVHD小鼠模型(20只)。于造模后d 7眼球取血后收集小鼠血清。分离1周龄C57BL/6N雄鼠骨髓来源MSC,分别在培养基中添加2%、5%和10%的BMT小鼠血清和aGVHD小鼠血清培养。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两组血清对小鼠MSC体外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PPARγ、CEBPα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脂关键转录因子PPARγ、CEBPα、FABP4和LPL的表达差异。结果:成功建立了模拟小鼠aGVHD骨髓微环境损伤的体外细胞模型。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与BMT组相比,aGVHD组血清浓度为10%时,橘红色脂滴数目明显减少,MSC成脂分化能力受损;Western blot实验表明,MSC表达成脂相关蛋白PPARγ、CEBPα下调;进一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MSC成脂关键转录因子PPARγ、CEBPα、FABP4和LPL生成显著减少。结论:aGVHD小鼠血清抑制MSC成脂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骨髓微环境 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抗氧化能力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及评价策略研究
3
作者 张晓宇 李佩霖 +8 位作者 汤杰 李志凌 郝瑞聪 李晓彤 张文静 赵世荣 丁丽 武文卿 朱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8-1895,共8页
目的:从人脐带中分离制备一种具有抗氧化能力的间充质干细胞(antioxidant mesenchymal stem cell,AO-MSC)并评价其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体系,结合胶原酶消化培养法以及胶原酶消化组织块培养法,从人脐带华通氏胶组织分离... 目的:从人脐带中分离制备一种具有抗氧化能力的间充质干细胞(antioxidant mesenchymal stem cell,AO-MSC)并评价其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体系,结合胶原酶消化培养法以及胶原酶消化组织块培养法,从人脐带华通氏胶组织分离培养MSC。使用0.2%Ⅱ型胶原酶消化,未完全消化的组织块贴壁培养收获AO-MSC。以常规消化培养法为对照。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MSC集落形成能力;CCK-8检测MSC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SC表面标志物;体外诱导分化评价MSC成脂成骨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成骨和成脂关键转录因子的表达差异;RT-qPCR检测MSC抗氧化还原物质SOD-1、GSH、GAT、NQO1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策略分离的AO-MSC在18 d汇合率为80%-90%,细胞呈漩涡状生长。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显示,AO-MSC高表达CD73、CD29、CD105、CD90,低表达CD31、CD45、HLA-DR;胶原酶消化组织块培养法收获的AO-MSC自我更新及分化能力强于对照组MSC;对照组MSC体外成脂成骨能力强于胶原酶消化组织块培养法所得AO-MSC;RT-qPCR检测结果显示,胶原酶消化组织块培养法收获的AO-MSC其表达的抗氧化还原物质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成功制备了基于无血清体系的具备抗氧化能力的人脐带M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华通氏胶 无血清培养体系 胶原酶消化组织块培养法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拮抗菌对致病疫霉抑制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英菊 蒋继志 +2 位作者 冯丽娜 田瑶 赵偲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85,共6页
为了从前期获得的具有显著抑制致病疫霉的拮抗菌中筛选出生防潜力更大的菌株,本试验以对峙培养等方法对HT-6、SR13-2和Sy11菌株抑制致病疫霉的部分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以Sy11菌株的抑制效果最明显,不仅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 为了从前期获得的具有显著抑制致病疫霉的拮抗菌中筛选出生防潜力更大的菌株,本试验以对峙培养等方法对HT-6、SR13-2和Sy11菌株抑制致病疫霉的部分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以Sy11菌株的抑制效果最明显,不仅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87.8%),且对游动孢子释放、萌发和孢子囊直接萌发的抑制作用也最强,抑制率分别为95.1%,95.2%和53.5%。统计分析表明,Sy11与HT-6和SR13-2差异显著,同时还使菌丝形态发生严重畸形。但3种拮抗菌不同浓度的菌悬液对孢子囊形态均没有明显影响,仅使孢子囊原生质聚集或外壁破裂原生质泄露。这表明Sy11菌株比HT-6和SR13-2菌株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将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 致病疫霉 菌丝生长 游动孢子释放和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虾的营养需求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军霞 王维娜 +2 位作者 王亚斌 孙磊 王安利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8-85,共8页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日本对虾 (Penaeus japonicus) 的营养学研究成果,从蛋白质、氨基酸、脂类、维生素、矿质元素、外源激素及环境因子等方面论述了日本对虾的营养学研究现状,为今后的日本对虾养殖提供依据。
关键词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 营养 饵料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态氮和亚硝态氮对日本沼虾血细胞数量及血蓝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亚娟 刘存歧 +2 位作者 王军霞 王国江 王亚斌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3-854,共2页
以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材料,分别测定了其在0、2.2、4.2、8.7、17.8、36.6mg/L氨氮暴露组和0、2.0、3.2、5.0、7.9、13.3mg/L亚硝酸盐暴露组24h急性胁迫下,血细胞数量变化和血蓝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氨氮浓度为8.7m... 以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材料,分别测定了其在0、2.2、4.2、8.7、17.8、36.6mg/L氨氮暴露组和0、2.0、3.2、5.0、7.9、13.3mg/L亚硝酸盐暴露组24h急性胁迫下,血细胞数量变化和血蓝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氨氮浓度为8.7mg/L,血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血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在氨氮浓度为2.2mg/L、亚硝酸盐浓度为2.0mg/L时,血蓝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亚硝酸盐 日本沼虾 血细胞 血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与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丽坤 廖祥儒 蒋继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73-176,共4页
活性氧的产生是植物抗病最早期的反应之一。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是指坏死型病原物侵染或某些生化制剂处理后 ,植株未受侵染或处理部位产生对随后病原物侵染的抗性。对活性氧的产生。
关键词 活性氧 系统获得抗病性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活性银离子处理饮用水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8
8
作者 辛冰牧 刘亚 +5 位作者 朱德斌 吴元亮 王静 张红 吕志堂 谢琼 《载人航天》 CSCD 2017年第6期824-828,共5页
为观察作为载人航天消毒剂的银离子消毒水所呈现的微生物多样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添加不同浓度的活性银离子的市售桶装水和对照水样进行了分析,分组为CK(对照)、L(0.1 mg/L)、M(0.3 mg/L)和H(0.5 mg/L)组,每隔30 d... 为观察作为载人航天消毒剂的银离子消毒水所呈现的微生物多样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添加不同浓度的活性银离子的市售桶装水和对照水样进行了分析,分组为CK(对照)、L(0.1 mg/L)、M(0.3 mg/L)和H(0.5 mg/L)组,每隔30 d定期取样,同时以GB 4789-2010进行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测定和16S r DNA V3-V4区高通量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群落结构、多样性、主成分及物种丰度分析。结果表明:CK组30 d菌落计数即达557.3±58.2,活性银离子有较为显著的抑菌效果(L组60 d后1.7±0.6、H组90 d后1.7±0.6);高通量测序数据显示,其群落结构比例最大的是变形菌门,其次是厚壁菌门,然后是放线菌门;beta多样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鞘氨醇单胞菌属和乳球菌属丰度较高;活性银离子对饮用水有显著的抑菌作用,且可减少细菌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桶装饮用水 ILLUMINA Miseq 微生物群落 活性银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精子发生过程内质网的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康现江 王所安 +1 位作者 堵南山 赖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49-854,共6页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中国对虾精子发生过程及纳精囊中的精子内质网变化特征 .精原细胞内质网囊泡较多 ,内质网较少 ;初级精母细胞内质网囊泡较多 ,在细胞核一侧有 1~ 3个内质网囊泡团 ,粗面内质网折叠于细胞核的一侧 ,环状片层体 2个 ,...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中国对虾精子发生过程及纳精囊中的精子内质网变化特征 .精原细胞内质网囊泡较多 ,内质网较少 ;初级精母细胞内质网囊泡较多 ,在细胞核一侧有 1~ 3个内质网囊泡团 ,粗面内质网折叠于细胞核的一侧 ,环状片层体 2个 ,次级精母细胞内质网囊泡较少 .早期的精细胞细胞核周围出现与核膜平行的环核内质网 ,中期的精细胞粗面内质网形成光滑内质网 .后期精细胞光滑内质网折叠或盘曲 .雄虾体内的精子主体部上方内质网发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精子发生 内质网 精原细胞 囊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与黏着斑激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建国 史春云 +2 位作者 王建飞 曹丽 钟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9-522,528,共5页
目的探讨miR-7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与黏着斑激酶(FAK)相关性。方法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将细胞分为miR-7mimics组、miR-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转染miR-7模拟物(miR-7mimics)、miR-阴性序列和不做... 目的探讨miR-7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与黏着斑激酶(FAK)相关性。方法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将细胞分为miR-7mimics组、miR-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转染miR-7模拟物(miR-7mimics)、miR-阴性序列和不做任何处理。Real-time PCR检测miR-7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FAK和FAK Tyr397蛋白表达,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变量间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miR-7mimics组细胞中miR-7相对表达量(2.86±0.47),显著高于miR-阴性对照组(1.03±0.15)和空白对照组(1.06±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5.985,P<0.01);miR-7mimics组24、48、72和96h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miR-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迁移实验中,miR-7mimics组平均迁移细胞数[(159.52±5.94)/视野],显著低于miR-阴性对照组[(315.42±7.59/视野]和空白对照组[(307.53±8.16)/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侵袭实验中,miR-7 mimics组平均侵袭细胞数[(29.85±4.52)/视野],显著低于miR-阴性对照组[(85.42±5.59)/视野]和空白对照组[(88.53±6.16)/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7mimics组细胞中FAK、FAK Tyr397蛋白表达量均低于miR-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细胞中miR-7表达量与FAK和FAK Tyr397蛋白表达量均呈负相关(r=-0.724和-0.874,均P<0.01)。结论过表达miR-7可显著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过程,可能与负性调控FAK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7 人胃癌SGC7901细胞 迁移 侵袭 黏着斑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柄炭角菌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小龙 刘吉开 +1 位作者 罗都强 张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5期846-849,共4页
从黑柄炭角菌(Xylaria nigripe)子实体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等方法分别鉴定为(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5α,8α-过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2)、脑苷酯B(3)、脑苷酯D(4)、stearic acid(5)、... 从黑柄炭角菌(Xylaria nigripe)子实体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等方法分别鉴定为(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5α,8α-过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2)、脑苷酯B(3)、脑苷酯D(4)、stearic acid(5)、甘油的亚油酸三酯(trilinolein,6)、α-kojibiose(7)、D-阿洛糖醇(8)、L-氨基丙酸(9)和尿囊素(10)。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柄炭角菌 麦角甾醇 脑苷酯 亚油酸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Bt的铜绿丽金龟幼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及相关酶活性测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宋健 王容燕 +6 位作者 张海剑 冯书亮 王金耀 曹伟平 杜立新 张杰 宋福平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8-132,共5页
采用Bt预处理和Bt与化学杀虫剂混用的方法,研究了感染Bt的铜绿丽金龟幼虫对辛硫磷、毒死蜱的敏感性变化及幼虫体内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Bt预处理时间和感染剂量的增加,铜绿丽金龟幼虫对化学杀虫剂敏感性显著增强,20μg/g的B... 采用Bt预处理和Bt与化学杀虫剂混用的方法,研究了感染Bt的铜绿丽金龟幼虫对辛硫磷、毒死蜱的敏感性变化及幼虫体内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Bt预处理时间和感染剂量的增加,铜绿丽金龟幼虫对化学杀虫剂敏感性显著增强,20μg/g的Bt预处理3和5d后,对辛硫磷和毒死蜱的敏感性分别提高1.96、3.28倍和6.71、16.14倍;80μg/g预处理对辛硫磷和毒死蜱的敏感性分别提高了10.22、27.10倍和13.03、51.33倍。Bt与化学杀虫剂混用后,该幼虫对两种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也有大幅度提高,Bt分别以1∶50和1∶200与杀虫剂混用时,铜绿丽金龟幼虫对辛硫磷和毒死蜱敏感性分别提高6.064、.00倍和16.05、12.78倍。经Bt预处理后,金龟子幼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比活力与对照相比略有降低,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的比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金龟子幼虫 化学杀虫剂 敏感性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电泳分析米曲霉沪酿3.042蛋白酶组分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贺迎 武金霞 闫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建立了活性电泳分析蛋白酶组分的方法。在制备分离胶时,加入终浓度为0.5%的SDS和1%的酪蛋白,4℃下电泳,以2.5%Triton-X100洗去SDS,在不同条件下温浴,可得到清晰的蛋白酶谱。采用该方法在沪酿3.042的成曲浸提液中检测到7种蛋白酶组分,这... 建立了活性电泳分析蛋白酶组分的方法。在制备分离胶时,加入终浓度为0.5%的SDS和1%的酪蛋白,4℃下电泳,以2.5%Triton-X100洗去SDS,在不同条件下温浴,可得到清晰的蛋白酶谱。采用该方法在沪酿3.042的成曲浸提液中检测到7种蛋白酶组分,这些组分在pH中性条件下都有活性,其中3种蛋白酶在pH酸性条件下仍然有很强的活性。这些发现与对米曲霉蛋白酶的传统认识有很大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米曲霉沪酿3.042 蛋白酶 活性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病罗汉鱼疑似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磊 管越强 +1 位作者 李艳芹 李文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020-3022,共3页
[目的]分离鉴定患病罗汉鱼疑似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方法]对患病罗汉鱼进行体表、口腔、鳃、肾、肝、肠等器官及肌肉组织的病理变化观察。在病灶(下颌)、肾、肝、鳃处分离细菌,并对分离的细菌进行初步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病... [目的]分离鉴定患病罗汉鱼疑似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方法]对患病罗汉鱼进行体表、口腔、鳃、肾、肝、肠等器官及肌肉组织的病理变化观察。在病灶(下颌)、肾、肝、鳃处分离细菌,并对分离的细菌进行初步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病灶(下颌)、肾、肝、鳃处分离出3株优势细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以及生理生化测定,鉴定出该3株细菌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适宜盐度分别为:10.00‰~20.00‰0、.01‰~1.00‰、0.01‰~1.00‰,对四环素、红霉素、土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结论]为找到预防与治疗罗汉鱼疾病的有效手段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其他观赏鱼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鱼 病原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素磁珠分离毛竹SSR标记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苗元 李潞滨 +3 位作者 唐征 杨凯 刘贯水 朱宝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5,共5页
在参考其它文献报道的基础上,构建毛竹SSR位点富集文库。用EcoRⅠ分别和DraⅠ、EcoRⅤ、SmaⅠ、PvuⅡ四种平端限制性内切酶对毛竹基因组DNA进行双酶切,酶切片段回收后与根据抑制性PCR原理设计的接头连接。在利用亲和素磁珠富集含有SSR... 在参考其它文献报道的基础上,构建毛竹SSR位点富集文库。用EcoRⅠ分别和DraⅠ、EcoRⅤ、SmaⅠ、PvuⅡ四种平端限制性内切酶对毛竹基因组DNA进行双酶切,酶切片段回收后与根据抑制性PCR原理设计的接头连接。在利用亲和素磁珠富集含有SSR序列的DNA片段过程中,对杂交、漂洗及洗脱步骤进行优化。通过三引物特异PCR筛选含有SSR序列的阳性克隆并结合测序结果对富集SSR文库进行评价,确定了一条简单、经济、高效分离竹类植物SSR标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SSR 亲和素磁珠 富集文库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苜蓿根瘤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乔仙 张斌 +3 位作者 戴燕燕 刘晓云 段新慧 薛世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365-10369,共5页
[目的]揭示云南省南苜蓿根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对分离自云南楚雄、昆明、德宏和禄丰4个地区的78株南苜蓿根瘤菌进行32项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32项性状中,20项性状为全同性状,另12项性状菌株间存在差异。84.6%的... [目的]揭示云南省南苜蓿根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对分离自云南楚雄、昆明、德宏和禄丰4个地区的78株南苜蓿根瘤菌进行32项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32项性状中,20项性状为全同性状,另12项性状菌株间存在差异。84.6%的菌株能在含30 g/L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其中5株菌能耐50 g/L的NaCl。所有菌株在酸性条件下不生长;在pH值为11以及在4和60℃处理下10 min均能生长;能在含300μg/ml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对卡那霉素耐受性差。聚类分析表明,在80%的相似性水平上,除3个菌株不聚群外,其他75株南苜蓿菌株分别聚在4个表观群中,说明相同地理来源的菌株存在着一定的表型差异。[结论]该研究为南苜蓿根瘤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和接种菌剂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苜蓿 根瘤菌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碱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作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莲英 李成会 许梦姣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4-37,共4页
本试验以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研究辣椒碱对细菌的作用效果。试验一结果显示:辣椒碱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都有抑菌作用。在浸置3 h时,对于枯草芽孢杆菌,当辣椒碱浓度低于1 mg/mL时,辣椒碱对枯草杆菌的抑菌... 本试验以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研究辣椒碱对细菌的作用效果。试验一结果显示:辣椒碱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都有抑菌作用。在浸置3 h时,对于枯草芽孢杆菌,当辣椒碱浓度低于1 mg/mL时,辣椒碱对枯草杆菌的抑菌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加强,1 mg/mL时抑菌圈直径达到最大,而浓度大于1 mg/mL时,随浓度增加作用效果减弱;而对于大肠杆菌而言,在浓度为0.125~3 mg/mL时,辣椒碱的抑菌效果随浓度增加显著加强(P<0.05)。试验二结果显示:在辣椒碱浓度为1 mg/mL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效果随浸置时间延长出现降低趋势;而对于大肠杆菌,在同一浸置时间辣椒碱的作用效果为3 mg/mL>2 mg/mL>1 mg/mL,而对于同一辣椒碱浓度,随着浸置时间延长,作用效果增强。辣椒碱在浓度低于1 mg/mL时对枯草芽孢杆菌随浓度增加而增强;浓度大于1 mg/mL时,出现减弱趋势;辣椒碱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在浓度为0.125~3 mg/mL时随浓度增加而增强,且随浸置时间延长抑菌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枯草芽孢杆菌 大肠杆菌 滤纸片法 作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酿造对多菌株制曲发酵酱油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武金霞 潘书娟 +1 位作者 程会欣 张贺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24,共3页
文章研究了激活酿造对米曲霉GM与米曲霉HL、ZH和黑曲霉AS 3.350混合培养制曲发酵酱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制曲时添加物料干重0.4%的激活剂,与GM单独培养时相比,GM∶ZH为6∶4时,成曲蛋白酶活力提高16.4%;GM∶ZH为3∶7组合时,氨基氮提高15.1... 文章研究了激活酿造对米曲霉GM与米曲霉HL、ZH和黑曲霉AS 3.350混合培养制曲发酵酱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制曲时添加物料干重0.4%的激活剂,与GM单独培养时相比,GM∶ZH为6∶4时,成曲蛋白酶活力提高16.4%;GM∶ZH为3∶7组合时,氨基氮提高15.1%;GM∶AS 3.350为8.5∶1.5时,酱汁的红色指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酿造 米曲霉 制曲 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培养基对褐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谦 付强 +1 位作者 卢朝亮 齐玲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21-1021,1023,共2页
探讨了几种不同配方培养基对褐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8%燕麦的培养基对褐口蘑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PDA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白灵侧耳菇脚水对褐口蘑菌丝生长也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 褐口蘑 菌丝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细菌作为生物防治手段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20
作者 于淑池 张利平 王立安 《河北农业科学》 2004年第1期62-65,共4页
概述了拮抗细菌作为生物防治手段的发展历程 。
关键词 拮抗细菌 生物防治 芽孢杆菌 化学农药 防治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