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Al_(2)O_(3)表面包覆增强K_(2)SiF_(6)∶Mn^(4+)荧光粉发光性能和湿热稳定性
1
作者
段凌岳
路万兵
+4 位作者
王智逾
赵金鑫
王大伟
刘海旭
于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49,共7页
研究了粉末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在白光LED用K_(2)SiF_(6)∶Mn^(4+)(KSFM)红色荧光粉包覆和表面改性中的应用,以及对其结构特性、发光性能和湿热环境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LD技术以三甲基铝作为前驱体、臭氧作为氧化剂,可以在K...
研究了粉末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在白光LED用K_(2)SiF_(6)∶Mn^(4+)(KSFM)红色荧光粉包覆和表面改性中的应用,以及对其结构特性、发光性能和湿热环境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LD技术以三甲基铝作为前驱体、臭氧作为氧化剂,可以在KSFM表面形成氧化铝包覆层。X射线衍射、表面形貌分析表明,ALD处理过程不会影响KSFM荧光粉的晶相和形貌特征。发光光谱分析表明,由于氧化铝钝化特性还会增强KSFM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并且不改变其发光波长。相较于未经包覆的KSFM荧光粉,包覆层可以显著改善KSFM粉末的湿热环境稳定性,ALD包覆后样品的相对发光强度在85%湿度/85℃环境中老化处理24 h后仍能保持初始值的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_(2)SiF_(6)∶Mn^(4+)
红色荧光粉
表面改性
原子层沉积
湿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旧光伏电池板中银和铝的高压静电分选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晓玉
张子生
+3 位作者
赖伟东
赵新美
吴翠姑
董国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5-151,共7页
为了提高废旧光伏电池板中银(Ag)与铝(Al)的分选效率,得到高压静电分选的最优回收率参数,作者利用线辊式高压静电分选机,对废旧光伏电池板中的Ag和Al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4个主要因素电晕电压(U)、转辊转速(n)、电晕电极角度...
为了提高废旧光伏电池板中银(Ag)与铝(Al)的分选效率,得到高压静电分选的最优回收率参数,作者利用线辊式高压静电分选机,对废旧光伏电池板中的Ag和Al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4个主要因素电晕电压(U)、转辊转速(n)、电晕电极角度(θ)和电晕电极间距(S)对Ag和Al回收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回收率的参数设置。结果表明:U=30 kV,n=80 r/min,θ=-5°,S=60 mm时,Ag的最佳回收率为98.76%,纯度为97.69%,Al的最佳回收率为99.79%,纯度为95.68%;单因素对Ag的分选效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电晕电极角度、电晕电压、电晕电极间距、转辊转速;单因素对Al的分选效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电晕电极角度、电晕电极间距、电晕电压、转辊转速。该研究为优化静电分选机的参数设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静电分选
银
铝
废旧光伏电池板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效分选废旧光伏电池板中铜与硅
被引量:
3
3
作者
赵新美
张子生
+3 位作者
赖伟东
陈晓玉
吴翠姑
董国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5-371,共7页
为了提高废旧光伏电池板中铜(Cu)与硅(Si)的分选效率,寻求高压静电分选的最佳效率因素.通过单因素影响实验,探究了电压(U)、转辊转速(n)、电晕电极间距(S)和电晕电极角度(θ)对Cu与Si分选效率的影响;利用Minitab软件进行全因子实验设计...
为了提高废旧光伏电池板中铜(Cu)与硅(Si)的分选效率,寻求高压静电分选的最佳效率因素.通过单因素影响实验,探究了电压(U)、转辊转速(n)、电晕电极间距(S)和电晕电极角度(θ)对Cu与Si分选效率的影响;利用Minitab软件进行全因子实验设计,筛选并确定了影响因素中对Cu和Si的分选效率有显著影响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并通过响应优化对Cu的分选效率进行了优化,得到Cu的最佳参数为U=20 kV、n=65 r/min.S=90 mm.θ=-10°.在最佳参数条件下.进行了验证实验,Cu分选效率达到了97.91%,得到了良好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光伏电池板
高压静电分选
Cu分选效率
全因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l_(2)O_(3)表面包覆增强K_(2)SiF_(6)∶Mn^(4+)荧光粉发光性能和湿热稳定性
1
作者
段凌岳
路万兵
王智逾
赵金鑫
王大伟
刘海旭
于威
机构
河北大学
物理
科学与
技术
学院
河北
利福
光电
技术
有限公司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49,共7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21201014)
河北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基金(sy202232)
中央引导地方项目(236Z1408G)~~。
文摘
研究了粉末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在白光LED用K_(2)SiF_(6)∶Mn^(4+)(KSFM)红色荧光粉包覆和表面改性中的应用,以及对其结构特性、发光性能和湿热环境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LD技术以三甲基铝作为前驱体、臭氧作为氧化剂,可以在KSFM表面形成氧化铝包覆层。X射线衍射、表面形貌分析表明,ALD处理过程不会影响KSFM荧光粉的晶相和形貌特征。发光光谱分析表明,由于氧化铝钝化特性还会增强KSFM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并且不改变其发光波长。相较于未经包覆的KSFM荧光粉,包覆层可以显著改善KSFM粉末的湿热环境稳定性,ALD包覆后样品的相对发光强度在85%湿度/85℃环境中老化处理24 h后仍能保持初始值的84%。
关键词
K_(2)SiF_(6)∶Mn^(4+)
红色荧光粉
表面改性
原子层沉积
湿热稳定性
Keywords
K_(2)SiF_(6)∶Mn^(4+)
red phosphor
surface modification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damp⁃heat stability
分类号
O482.31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旧光伏电池板中银和铝的高压静电分选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晓玉
张子生
赖伟东
赵新美
吴翠姑
董国义
机构
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新能源光电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英利
能源
(中国)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5-151,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1500601)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专项(20314306D)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051,51607054)
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A2018201019)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A2016201025)。
文摘
为了提高废旧光伏电池板中银(Ag)与铝(Al)的分选效率,得到高压静电分选的最优回收率参数,作者利用线辊式高压静电分选机,对废旧光伏电池板中的Ag和Al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4个主要因素电晕电压(U)、转辊转速(n)、电晕电极角度(θ)和电晕电极间距(S)对Ag和Al回收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回收率的参数设置。结果表明:U=30 kV,n=80 r/min,θ=-5°,S=60 mm时,Ag的最佳回收率为98.76%,纯度为97.69%,Al的最佳回收率为99.79%,纯度为95.68%;单因素对Ag的分选效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电晕电极角度、电晕电压、电晕电极间距、转辊转速;单因素对Al的分选效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电晕电极角度、电晕电极间距、电晕电压、转辊转速。该研究为优化静电分选机的参数设置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高压静电分选
银
铝
废旧光伏电池板
正交实验
Keywords
high voltage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gentum
aluminum
discarded photovoltaic panels
orthogonal experiment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分选废旧光伏电池板中铜与硅
被引量:
3
3
作者
赵新美
张子生
赖伟东
陈晓玉
吴翠姑
董国义
机构
河北大学
物理
科学与
技术
学院
英利
能源
(中国)有限公司
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5-371,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1500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051,51607054)
+1 种基金
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A2018201019)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A2016201025)
文摘
为了提高废旧光伏电池板中铜(Cu)与硅(Si)的分选效率,寻求高压静电分选的最佳效率因素.通过单因素影响实验,探究了电压(U)、转辊转速(n)、电晕电极间距(S)和电晕电极角度(θ)对Cu与Si分选效率的影响;利用Minitab软件进行全因子实验设计,筛选并确定了影响因素中对Cu和Si的分选效率有显著影响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并通过响应优化对Cu的分选效率进行了优化,得到Cu的最佳参数为U=20 kV、n=65 r/min.S=90 mm.θ=-10°.在最佳参数条件下.进行了验证实验,Cu分选效率达到了97.91%,得到了良好的优化效果.
关键词
废旧光伏电池板
高压静电分选
Cu分选效率
全因子设计
Keywords
waste photovoltaic panels
high voltage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Cu
all-factor experimental design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Al_(2)O_(3)表面包覆增强K_(2)SiF_(6)∶Mn^(4+)荧光粉发光性能和湿热稳定性
段凌岳
路万兵
王智逾
赵金鑫
王大伟
刘海旭
于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废旧光伏电池板中银和铝的高压静电分选
陈晓玉
张子生
赖伟东
赵新美
吴翠姑
董国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效分选废旧光伏电池板中铜与硅
赵新美
张子生
赖伟东
陈晓玉
吴翠姑
董国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