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大学出版社县域乡土教材的开发与维护
1
作者 杨显硕 付佳 韩立霞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71,共2页
河北大学出版社成功开发了几套县域乡土教材。县域乡土教材的开发需要确立目标县域、编写者、编写方向与原则,注重编辑加工和后期维护,解决教材质量不高、发行不稳定、多媒体服务等问题。
关键词 河北大学出版社 县域乡土教材 开发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文献考察及新闻传播学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5
2
作者 韩立新 杨润东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20,共4页
新闻传播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学科交叉发展传统,也有着与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新文科基因。中国学者以中国人文学科为考察对象,既发现了技术性、商业性引发的人文学科危机,即工业社会文化与农业社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 新闻传播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学科交叉发展传统,也有着与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新文科基因。中国学者以中国人文学科为考察对象,既发现了技术性、商业性引发的人文学科危机,即工业社会文化与农业社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发现了人文学科的中国化问题,即人文学科危机在中国所表现出来的两重性。前者关注的是人文学科的现代化,后者关注的是人文学科的中国化。中国学者提出的人文学科现代化与中国化的论断,为新闻传播学的新文科建设提出了两个维度:一是新闻传播学科的现代化;二是新闻传播学科的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闻传播学 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exa在媒体网站传播效果分析中的应用——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的河北新闻网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秋菊 李慧丽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106,共2页
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关注河北新闻网用户到达率、平均页面浏览数、综合排名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媒体网站传播效果的因素及增强传播效果的策略,以推进数字报业的进程。
关键词 ALEXA 媒体网站 河北新闻网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教材编撰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金强 闪晓宇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93,共4页
搞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工作及相关文化建设工作,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基本抓手就是要编写适用、好用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教材。在对这个问题日益强调的背景下,本文认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教材编撰中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即教材... 搞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工作及相关文化建设工作,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基本抓手就是要编写适用、好用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教材。在对这个问题日益强调的背景下,本文认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教材编撰中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即教材编撰者是价值中立还是价值相涉?教材内容是偏重通则化还是本土化?编写团队构建是趋于集体编撰还是个人编撰?教材的终级指向是学术取向还是指导实践?教材的理论基础和统帅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概论》还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原理》?本文就上述五个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规划建议,以期对相关教材的实际编撰有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新闻传播学 教材 编撰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农学期刊的出版传播与实践启示
5
作者 王青原 白贵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27,共6页
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分析框架,系统考察晚清农学期刊的出版传播机制。研究发现,农学期刊通过知识再生产和跨文化传播,建构了适应中国国情的现代农学体系;借助制度化的合作网络(强关系)和松散的信息共享网络(弱关系),实现了农学知识在不同... 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分析框架,系统考察晚清农学期刊的出版传播机制。研究发现,农学期刊通过知识再生产和跨文化传播,建构了适应中国国情的现代农学体系;借助制度化的合作网络(强关系)和松散的信息共享网络(弱关系),实现了农学知识在不同地域和阶层间的有效扩散;通过组织农事活动、搭建交流平台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本,推动农民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变。晚晴农学期刊利用出版传媒优势,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对当代出版业参与乡村振兴具有积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期刊 出版传播 知识再生产 社会网络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出版创新:IP转化与国际传播的双轮驱动
6
作者 王青原 白贵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0-176,共7页
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与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出版创新面临时代机遇与挑战。数字出版作为出版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不仅革新了传统出版业态,更驱动了以文化IP为核心的价值再造与全产业链融合。对近... 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与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出版创新面临时代机遇与挑战。数字出版作为出版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不仅革新了传统出版业态,更驱动了以文化IP为核心的价值再造与全产业链融合。对近年文化IP转化的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可以总结出数字媒体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成功策略,如高质量内容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多平台多渠道的传播策略、对本土化与跨文化叙事的重视,以及多元主体协同发声等。面对数据安全、技术鸿沟、跨文化传播障碍及算法偏见等挑战,应当以多层次权益保障维护数据安全,以双向适配策略缩小技术鸿沟,以本土化多模态传播减少认知障碍,并通过引领规则制定弱化算法偏见,以期提升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数字化传承 数字出版 文化IP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国化传播学体系的一个学术基点——评戴元光著《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
7
作者 王艳玲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94-96,共3页
戴元光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不仅全面总结了20世纪我国传播学的发展状况和学术创造,而且还把其学术眼光一直扩展到我国有史以来的文化的源头,完整系统地考察了我国传播学思想的方方面面。是我国的第一部全面研究中... 戴元光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不仅全面总结了20世纪我国传播学的发展状况和学术创造,而且还把其学术眼光一直扩展到我国有史以来的文化的源头,完整系统地考察了我国传播学思想的方方面面。是我国的第一部全面研究中国传播思想与理论的学术专著,为中国化的传播学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最坚实的学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元光 传播学 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传播中新闻发布渠道的多元化问题 被引量:12
8
作者 高菲 白贵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20-225,共6页
在政府传播视野中,政府作为传播者,凭借权威的、独特的社会管理者和国家意志执行者的身份,独占核心信息资源,对信息进行把关、整理和开发利用,期望达到对内推行政策,形成一致的目标和态度;对外塑造政府形象,与受众沟通,依据反馈信息调... 在政府传播视野中,政府作为传播者,凭借权威的、独特的社会管理者和国家意志执行者的身份,独占核心信息资源,对信息进行把关、整理和开发利用,期望达到对内推行政策,形成一致的目标和态度;对外塑造政府形象,与受众沟通,依据反馈信息调整政策。从完善政府传播效果出发,新闻发布渠道势必要以组织传播为主导,融合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以高度整合的多元传播渠道,改变以往单向的、缺乏信息反馈、忽略非组织传播渠道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传播 新闻发布 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被引量:42
9
作者 白贵 杨强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32,共4页
在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双重背景下,教育部提出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是着眼时代之“变”的适时之举。新闻传播教育的“新文科”之路,应当立足于自身专业特性的时代呼唤及“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之需,从意识形态、... 在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双重背景下,教育部提出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是着眼时代之“变”的适时之举。新闻传播教育的“新文科”之路,应当立足于自身专业特性的时代呼唤及“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之需,从意识形态、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技能训练、师资队伍结构、人文基础培养等角度确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新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闻传播教育 新形势 新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贵 高菲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传播学者 研讨会综述 成立大会 学会 新闻传播学 新闻文化 历史名城 河北大学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研究:新动向与新进展——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贵 马婷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3-115,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传播学研究 成立大会 研讨会综述 学会 历届会议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 论文数量 参会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闻传播实验室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连利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1998年第2期75-76,79,共3页
关键词 新闻传播 实验室 新闻教育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新闻传播中的数据意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利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0-83,共4页
在新闻报道中客观、准确地使用数据,有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性、接近性和说服力。而传媒人要想增强数据意识,应当从正确使用数据、科学采集数据、勇于质疑数据、深入解读数据等方面用力。在当下,重新认识统计数据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和作用... 在新闻报道中客观、准确地使用数据,有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性、接近性和说服力。而传媒人要想增强数据意识,应当从正确使用数据、科学采集数据、勇于质疑数据、深入解读数据等方面用力。在当下,重新认识统计数据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和作用,改变传统新闻报道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增强传媒人的数据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 素养 统计数据 精确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中国”“讲好中国”: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构 被引量:11
14
作者 彭翠 刘洋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14,共6页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研究中国”“讲好中国”已然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核心议题。话语与叙事也成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确保传播效能的一体两翼。本文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研究中国、讲好中国的战略意义,梳理了国际传播所面临的挑...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研究中国”“讲好中国”已然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核心议题。话语与叙事也成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确保传播效能的一体两翼。本文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研究中国、讲好中国的战略意义,梳理了国际传播所面临的挑战,并试图从交流与对话的角度提出汲取建党百年经验为话语体系建构奠定文化底色,巧借他者分享式传播为话语体系的国际传播赋能,注重感性认知借助民间力量触发国际共情,依托全球秩序想象为话语体系建构凝聚共识的实践逻辑,旨在破除西方话语霸权,增强我国国际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体系建构 交流与对话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与术的和谐 量与质的统一——浅论中国传媒业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时代要求
15
作者 白贵 王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32-135,共4页
我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呈现出"超常膨胀"的发展态势,但,在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急速扩编"和"兴旺繁荣"的背后,却掩藏着人才培养的种种隐忧。由此,新闻类学科建设稳步发展的同时,也要提高其内在的品质,... 我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呈现出"超常膨胀"的发展态势,但,在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急速扩编"和"兴旺繁荣"的背后,却掩藏着人才培养的种种隐忧。由此,新闻类学科建设稳步发展的同时,也要提高其内在的品质,力争实现"学"与"术"的和谐,"量"与"质"的统一,这是中国传媒业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时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新闻传播教育 学与术 质与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译小说”热的传播学分析——以“五四”前夕为中心
16
作者 高献红 白贵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7-220,共4页
作为耐人寻问的文化个案,林纾及其"林译小说"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刻影响。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林纾根据社会需要及读者接受能力对文本进行选择和改造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在书馆报社的助推作用下&qu... 作为耐人寻问的文化个案,林纾及其"林译小说"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刻影响。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林纾根据社会需要及读者接受能力对文本进行选择和改造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在书馆报社的助推作用下"林译小说"获得了最大的社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林译小说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视剧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地缘传播实践与调适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振东 宋巧丽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地缘文化背后潜藏着对于国家观念、价值与信仰体系建构的重要作用。文章从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的文化实践与空间表征出发,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十国问卷调查,发现其传播现状具有趋同地缘推移的网络传播力度、各国观看体验的圈层集中趋势... 地缘文化背后潜藏着对于国家观念、价值与信仰体系建构的重要作用。文章从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的文化实践与空间表征出发,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十国问卷调查,发现其传播现状具有趋同地缘推移的网络传播力度、各国观看体验的圈层集中趋势、超越国家界限的内凝文化价值、诉诸文化审美成效的实践调整、指向动态外交的地缘文化表征等特点。中国影视作品内蕴的传统文化吸引力,是其展开地缘传播的优势所在,对此,未来中国电视剧创作应把握地缘空间形态展示的渐次推进观念,在实践调适中深耕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及其外延符号,如饮食文化、传统节日、中式建筑等,实现主题选择、叙事场景、审美升维、地缘传播等层面的内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地缘文化 国际传播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闻传播的受众本位
18
作者 李广增 马拥权 《河北学刊》 2003年第1期130-132,共3页
人本位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在新闻传播领域体现为受众本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出了受众本位的内涵,是受众本位的理论基础;受众本位的落脚点是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包括提供丰富的新闻信息,提供参与和利用媒体的机会,提... 人本位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在新闻传播领域体现为受众本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出了受众本位的内涵,是受众本位的理论基础;受众本位的落脚点是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包括提供丰富的新闻信息,提供参与和利用媒体的机会,提供实用技术,提供娱乐等多个方面;传播先进文化是受众本位的中国特色。受众本位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真正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受众本位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研究方法》简评
19
作者 田建平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实证研究方法 解释研究方法 批判研究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贪大求全,但求小而精——美国太平洋大学(UOP)传播系透视
20
作者 邵宝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70-74,共5页
太平洋大学是美国太平洋沿岸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私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州(下称加州)1850年成为美国第31个州,第二年即1851年,太平洋大学成立,是获颁加州政府许可证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在此意义上,该校奠定了美国东部(加州在美国东... 太平洋大学是美国太平洋沿岸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私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州(下称加州)1850年成为美国第31个州,第二年即1851年,太平洋大学成立,是获颁加州政府许可证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在此意义上,该校奠定了美国东部(加州在美国东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基础,同时见证了加州高等教育一个半世纪的变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沿岸 私立大学 美国 传播 加利福尼亚州 高等教育 高等学府 加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