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教育博士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与启示——基于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的案例研究
1
作者 李文文 张金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5,共11页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博士培养目标聚焦实践能力,秉承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与关注个人能力发展的理念,通过设置基于实际经验的课程、引入CFG交互性教学方法、构建完善的学业指导机制及探索定向工学融合项目,构建了以实践能力为重心的人才培养路...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博士培养目标聚焦实践能力,秉承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与关注个人能力发展的理念,通过设置基于实际经验的课程、引入CFG交互性教学方法、构建完善的学业指导机制及探索定向工学融合项目,构建了以实践能力为重心的人才培养路径。借鉴伦敦大学学院的成功经验,我国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应平衡课程的理论与实操、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完善学业指导体系、创新项目开发,以解决教育博士培养学术化倾向问题,培育出实践能力更强的研究型专业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能力 实践性 教育博士 培养目标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留学生政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素芹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86-87,共2页
留学生教育是国际教育贸易的主要形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部分。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成绩的取得与日本的留学生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对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服务贸易 留学生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学中地域文化的导入——以河北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悦欣 张彤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9-231,共3页
对外汉语教学虽为语言教学,但与文化密不可分。来华留学生居住某一地域,会与此地文化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他们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和突破口。因此,把地域文化导入和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必将对提升对外汉语教学水平起到推动... 对外汉语教学虽为语言教学,但与文化密不可分。来华留学生居住某一地域,会与此地文化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他们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和突破口。因此,把地域文化导入和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必将对提升对外汉语教学水平起到推动作用。本文阐释了地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了河北地域文化的鲜明特色和资源禀赋,从五个方面具体提出了地域文化导入和运用的方法、策略和措施,并就如何发挥河北地域文化作用,整合地域文化资源,从宏观视角提出了因应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地域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 导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社团组织现状和主要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素芹 杨凤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9-40,共2页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着大量的社团,但就总体来看,这些社团组织存在着职能单一、独立性差、组织制度建设不健全、活动能力受限、相互间缺乏协调等问题,社团组织资源没有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社团组织可以发挥决策咨询的功能,并承担...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着大量的社团,但就总体来看,这些社团组织存在着职能单一、独立性差、组织制度建设不健全、活动能力受限、相互间缺乏协调等问题,社团组织资源没有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社团组织可以发挥决策咨询的功能,并承担某些高等教育管理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社团组织 现状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SDI服务的特点、原则、方法与程序--兼论高校图书馆SDI服务工作萎靡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悦欣 陈兰杰 +1 位作者 陈则谦 孙胜显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1-143,共3页
文章讨论了高校图书馆SDI服务的特点、原则、方法与程序,并就高校图书馆SDI服务工作萎靡的趋势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SDI服务 定题服务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为企业提供NRS服务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悦欣 王丹 +1 位作者 侯鹏娟 谢红梅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5-187,共3页
文章讨论了高校图书馆为企业提供NRS服务的概念和内容,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为企业提供NRS服务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企业信息服务 网络参考咨询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策略改造与隐性规训:环境话语研究的学术版图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娜 王梦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年第4期91-103,共13页
环境话语是以多模态环境符号进行的意义生产再生产,对社会和环境事件建构与被建构的循环实践,作为环境传播核心研究议题,在风险社会语境下对公众风险认知和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实践价值。通过文献荟萃法梳理可描绘中国环境话语研究学术版... 环境话语是以多模态环境符号进行的意义生产再生产,对社会和环境事件建构与被建构的循环实践,作为环境传播核心研究议题,在风险社会语境下对公众风险认知和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实践价值。通过文献荟萃法梳理可描绘中国环境话语研究学术版图:从史论视角、实践视角、抗争视角、语境视角、语用视角、功能视角六个视角,研究环境话语的文本表征、意义争夺和社会建构,问题焦点集聚于策略改造和隐性规训;批判话语分析是环境话语研究基本理念,意图突破个体和文本的禁锢,将社会和意识形态纳入分析理路,重在揭示环境话语隐含的政治、霸权和商业等,却懈于调停社会风险和解决环境问题;建议从环境话语的实施本体、时空场域、发展进程三层次和表征、意义、建构、实践四阶段推进环境话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话语 环境传播 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夜》与《北方的冬天是冬天》的互文性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田建民 田天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1,21,共9页
《秋夜》是鲁迅的一篇散文诗,最初发表于1924年12月1日的《语丝》周刊第3期,后收入散文诗集《野草》。《北方的冬天是冬天》是徐志摩的一首诗,最初发表于1923年1月28日的《努力周报》第39期,后收入徐志摩的各种诗文选本及全集。《秋夜... 《秋夜》是鲁迅的一篇散文诗,最初发表于1924年12月1日的《语丝》周刊第3期,后收入散文诗集《野草》。《北方的冬天是冬天》是徐志摩的一首诗,最初发表于1923年1月28日的《努力周报》第39期,后收入徐志摩的各种诗文选本及全集。《秋夜》早在民国时期就曾作为范文入选中学国文教科书,欣赏解读的文章很多,已成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经典名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夜》 徐志摩 《野草》 散文诗集 经典名篇 互文性解读 《语丝》 中国现代散文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属性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7-153,共7页
介绍了认知社会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作为认知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其机制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简单的理解就是用一个事物去替代另一个事物。从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角度分析了网络词语中的隐喻现象,认为网民所创作的网... 介绍了认知社会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作为认知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其机制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简单的理解就是用一个事物去替代另一个事物。从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角度分析了网络词语中的隐喻现象,认为网民所创作的网络新词,有很大一部分具备隐喻属性,这些网络词汇都是他们的现实世界(源域)对虚拟社会(目标域)的映射。结合网络词语,探讨研究了其中的通感隐喻和经济性原则,从语义邻接和语音邻接等方面分析了网络词语的转喻现象。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它反映了人们交流时的认知思维。因此,人们在互联网这个虚拟平台上的交流中,网络流行语的隐喻属性表现十分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 网络语言 隐喻 转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7-168,共2页
互联网的普及以及论坛和聊天工具的流行,为网民搭建了一个更为宽泛和自由的语言操作平台,由此衍生了大量个性化的网络语言。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中,这些各具特色的字符被赋予了超出传统内涵的含义和喜感,无论是文字、词组还是英文字母... 互联网的普及以及论坛和聊天工具的流行,为网民搭建了一个更为宽泛和自由的语言操作平台,由此衍生了大量个性化的网络语言。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中,这些各具特色的字符被赋予了超出传统内涵的含义和喜感,无论是文字、词组还是英文字母、特殊代号,经网民的重组或变形后,都有了更强的时代感和新鲜度,它使网络虚拟交流的语境更为活跃,也更具有人情味。“作为语言的一个载体,具有虚拟性、自主性、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等不同于传统语言载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传统内涵 英文字母 语言载体 聊天工具 操作平台 网络虚拟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胜任力素质的现实要求与提升进路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海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58,共3页
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特点的"四全媒体"是当前媒体的发展趋势。"四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与核心竞争力取决于编辑的胜任力素质。文章从"四全媒体"的内涵与特点出发,从... 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特点的"四全媒体"是当前媒体的发展趋势。"四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与核心竞争力取决于编辑的胜任力素质。文章从"四全媒体"的内涵与特点出发,从科学素质、业务素质、全媒体素质、人文与信息素质和内容运营素质等维度分析"四全媒体"对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的现实要求,指出科技期刊编辑应努力做不忘初心的学者型编辑、精益求精的全媒体编辑、精于内容管理的全能型编辑,促进刊物成功向"四全媒体"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全媒体” 科技期刊 编辑 胜任力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的传播及监管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梦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3-134,共2页
信息的交流传播和共享依赖于系统、科学的平台,其高效性和便捷性决定了信息流的通畅和扩散能力,微博的迅速走红正是基于此理念的成功范例,但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它所带来的监管机制的空白也不应忽视。
关键词 微博 信息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梦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2-254,共3页
数字技术在文学领域的应用摒弃了人类在此范畴高耗低效的重复性流程,提升了写作效率,同时也助长了某些作者不求真、无创意等不当行为。一旦这种二进制的机器代码衍生出创作主体,并触及文学深层次的精神界面,那么人类的情感及隐私等都可... 数字技术在文学领域的应用摒弃了人类在此范畴高耗低效的重复性流程,提升了写作效率,同时也助长了某些作者不求真、无创意等不当行为。一旦这种二进制的机器代码衍生出创作主体,并触及文学深层次的精神界面,那么人类的情感及隐私等都可能会被建构成种种模式化的轮廓,它们将由数字而非人的细腻多变的特质来描绘,其结果是创作的内涵与传统的定义日趋遥远。然而,无论称电脑写作是写作方式的革命还是对作家概念的颠覆,我们都无法回避它对文学的深远影响,探讨创作的走向及作家的未来,无疑都要以此为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写作 文学 作家 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视角下传媒与经济安全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萌 王丽霞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6-58,61,共4页
传媒与经济有着极深的渊源,财经类传媒就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媒体,可以说传媒就是为对经济进行报道而出现的。从经济学入手,针对传媒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传媒与经济安全的关系,为传媒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找到理论依据。经济学的... 传媒与经济有着极深的渊源,财经类传媒就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媒体,可以说传媒就是为对经济进行报道而出现的。从经济学入手,针对传媒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传媒与经济安全的关系,为传媒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找到理论依据。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对于资源的有限配置问题。通过经济学的分析研究,也可以认识到传媒在经济活动中起到的作用,进而分析对经济安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传媒 经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的审美与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悦欣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8-201,共4页
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汉字不仅是记录中国历史、传播中华文明的工具,而且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质。本文着眼于汉字的审美价值,从汉字审美的可视性、艺术性和装饰性三个方面,解读汉字的美学特征、审美价值及广泛的应用... 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汉字不仅是记录中国历史、传播中华文明的工具,而且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质。本文着眼于汉字的审美价值,从汉字审美的可视性、艺术性和装饰性三个方面,解读汉字的美学特征、审美价值及广泛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文化 审美特质 可视性 艺术性 装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影片《赎罪》赏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卫格 陈宓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86-87,共2页
年轻导演乔.怀特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将目光锁定在并非久远却同样著名的小说家伊恩.麦克伊万那部畅销作品《救赎》(Atonement)上,以气势磅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硝烟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将一段满含着误会和泪水的情感故事展现出来。... 年轻导演乔.怀特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将目光锁定在并非久远却同样著名的小说家伊恩.麦克伊万那部畅销作品《救赎》(Atonement)上,以气势磅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硝烟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将一段满含着误会和泪水的情感故事展现出来。本文对影片《赎罪》进行了其主题赎罪、爱情、战争的解析,并架构了三条主线之间的关联,明确其通过电影技巧将爱情和战争紧密结合并利用它们对于更深层次的主题———赎罪进行了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赎罪》 赏析 爱情 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式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及电影《十诫》简评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卫格 陈宓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04-105,共2页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波兰伟大的作家式导演,被称为"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电影诗人",但其自认为是"朴素的、地方性的"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的电影《十诫》所讲述的并非摩西所传的上帝的诫命,而是离经叛道地将其演...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波兰伟大的作家式导演,被称为"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电影诗人",但其自认为是"朴素的、地方性的"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的电影《十诫》所讲述的并非摩西所传的上帝的诫命,而是离经叛道地将其演绎为十个以波兰为背景的现代故事.在影片里,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故事中的人物设置了种种极端的困境,让他们面对永恒的道德难题和棘手的选择,挑战古老的十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耶斯洛夫斯基 作家式导演 《十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志摩的诗歌语言观的构建与解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葆乐心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5Z期33-34,共2页
徐志摩创作的诗歌作品语言文字魅力独具,给读者一种清新活泼的艺术感受。而这主要是由于他的诗歌创作有着独特的语言观,并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进行着诗歌语言的建构与解构,从而使得徐志摩的诗歌语言在特殊偏好的有利条件下不断地向着艺... 徐志摩创作的诗歌作品语言文字魅力独具,给读者一种清新活泼的艺术感受。而这主要是由于他的诗歌创作有着独特的语言观,并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进行着诗歌语言的建构与解构,从而使得徐志摩的诗歌语言在特殊偏好的有利条件下不断地向着艺术化方向发展,进而力求有限的语言文字含有无限的艺术韵味,并通过一定的诗歌语言形式来展示诗人的内在情感,实现精神与形体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诗歌 语言观 构建 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弱者”心态
19
作者 王梦 刘斌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7-249,共3页
对郁达夫若干小说的文本分析,可以深入地揭示作者在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弱者心态",结合时代的大背景对这种心态产生的原因进行扼要分析,能够对其作文化意义上深度解读。
关键词 郁达夫 弱者心态 社会批判 男权文化 生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渴睡”与“瞌睡”
20
作者 李丽 李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9-70,共2页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一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这样一句话:“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有学生指出“渴睡”应该为“瞌睡”,马上有学生反对说“渴睡”是“渴望睡觉”,和“瞌睡”不同。两种...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一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这样一句话:“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有学生指出“渴睡”应该为“瞌睡”,马上有学生反对说“渴睡”是“渴望睡觉”,和“瞌睡”不同。两种理解,孰是孰非?其实,“渴睡”就是“瞌睡”,不能理解为“渴望睡觉”。首先,从词义看。《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均无“渴睡”词条。《辞源》《汉语大词典》作为词条收入“渴睡”。《辞源》对“渴睡”的解释是“欲睡,思睡。今通用‘瞌睡”’;对“瞌睡”的解释是“困倦而思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高中语文第二册 《汉语大词典》 《荷塘月色》 《新华词典》 《辞源》 人教版 朱自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