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6
1
作者 商贻萱 王荣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71,共3页
历史主动精神彰显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开拓创新的发展追求、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发展特质、优秀传统方面深度耦合。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之举,有... 历史主动精神彰显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开拓创新的发展追求、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发展特质、优秀传统方面深度耦合。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之举,有助于形塑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涵育其开拓创新的发展观、培养其艰苦奋斗的历史观。历史主动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校园文化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切入,确保历史主动精神的实践育人成效,助力时代新人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精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意蕴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化时期新闻媒体与农村公共食堂之动员——以《河北日报》的宣传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郑清坡 高寒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9-203,共5页
食堂化运动时期,《河北日报》对公共食堂的兴办发展作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并随着运动的发展呈现为特征鲜明的四个阶段。在宣传动员方式上,《河北日报》主要采取了新闻评论、典型宣传、文艺形式、设置专栏、与读者互动等方式,并取得了一定... 食堂化运动时期,《河北日报》对公共食堂的兴办发展作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并随着运动的发展呈现为特征鲜明的四个阶段。在宣传动员方式上,《河北日报》主要采取了新闻评论、典型宣传、文艺形式、设置专栏、与读者互动等方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极大地推动了食堂化运动的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片面性、理想化、过度政治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化时期 《河北日报》 公共食堂 宣传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20、30年代河北农村农具的改良与推广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学新 任会来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7-211,共5页
我国近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良开始于20世纪20、30年代,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北在这一过程中颇具典型意义。本文拟通过对这一时期河北农村农具使用状况的分析与梳理,力求揭示出当时河北省农村农具使用的状况、改良的过程及其表现特征。
关键词 河北省 改良 农具 农村 年代 农业生产工具 使用状况 表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末警政演变的历史轨迹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晋祥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7年第2期77-82,共6页
警政的举办是清末经济结构变动,中国步入近代化的必然结果。1898年湖南保卫局的创设可视为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萌芽,而八国联军的入侵则直接促成了清末警政的举办。1902年5月京师工巡局和直隶保定警务总局的创设标志着清末正... 警政的举办是清末经济结构变动,中国步入近代化的必然结果。1898年湖南保卫局的创设可视为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萌芽,而八国联军的入侵则直接促成了清末警政的举办。1902年5月京师工巡局和直隶保定警务总局的创设标志着清末正式举办警政的开始。虽然清政府不断加强警察统治,但由于其整个政权的封建腐朽和半殖民地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政 保卫局 工巡局 警务总局 巡警部 巡警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村社会状况调查述评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学新 庞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3-207,共5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村社会状况调查是当时中国农村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充分体现了主体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方法的多元性、类型的全面性等特点,成为全面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农村社会历史状况的珍贵资料。
关键词 民国 河北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以献身的精神投入历史学 被引量:1
6
作者 漆侠 《河北学刊》 CSSCI 1999年第5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历史学 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后期河北墓志作品悖流之尚武情怀探析
7
作者 顾乃武 潘艳蕊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84,共3页
魏晋以来中国社会习俗虽已出现尚文轻武的发展趋势,但河北仍为一包含尚武文化这一悖主流趋势在内的文化区域,加以唐代后期河北藩镇割据、镇兵相对正面的形象,唐代后期的河北地区产生了大量的体现尚武情怀的、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墓志作... 魏晋以来中国社会习俗虽已出现尚文轻武的发展趋势,但河北仍为一包含尚武文化这一悖主流趋势在内的文化区域,加以唐代后期河北藩镇割据、镇兵相对正面的形象,唐代后期的河北地区产生了大量的体现尚武情怀的、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墓志作品。这是地域文学发展中悖主流习俗影响地域文学作品的典型的案例,为我们探究地域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后期 社会习俗 河北 墓志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业银行接办和开展财政对农业拨款监督工作的历史考察(1963.11—1985.01)
8
作者 肖红松 赵富春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为加强对国家支援农业资金的管理,自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央决定开始着手接办财政对农业拨款的监督工作。1963年11月至1985年初,中国农业银行在第三次存在期间以及第四次成立后,克服诸多困难接办和开展了对农业拨款的监督... 为加强对国家支援农业资金的管理,自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央决定开始着手接办财政对农业拨款的监督工作。1963年11月至1985年初,中国农业银行在第三次存在期间以及第四次成立后,克服诸多困难接办和开展了对农业拨款的监督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采用历史分析以及归纳和演绎的方法,通过对农业银行接办和开展财政对农业拨款监督工作的做法、成效及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旨在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效管理支农资金的使用,以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多样化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银行 财政对农业拨款监督 农村金融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植棉与区域社会经济变迁——以河北省为例
9
作者 刘洁 赵娟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河北植棉的迅速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仅成为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对当地农村的经济结构以及近代机器工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近代河北 植棉 社会经济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农业银行参加和主管社队会计辅导工作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富春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96,共4页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至80年代初,为帮助农业生产合作社及随后的农村人民公社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国家组织多部门力量积极开展了社队会计辅导工作。在此期间,农业银行克服诸多困难参加和接办主管了社队会计辅...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至80年代初,为帮助农业生产合作社及随后的农村人民公社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国家组织多部门力量积极开展了社队会计辅导工作。在此期间,农业银行克服诸多困难参加和接办主管了社队会计辅导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采用历史分析以及归纳和演绎的方法,通过对农业银行开展社队会计辅导工作的做法、成效和不足进行阐述和分析,旨在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机构如何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多样化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民公社时期 农业银行 社队会计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张家口宣化区燃料公司战国墓M3发掘简报
11
作者 刘海文 洪猛 冯渊渊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25,共4页
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燃料公司地点战国墓M3系2011年发掘,该墓具有战国中期燕文化墓葬典型特征,出土器物较为丰富,既有鼎、豆、壶、盘、匜等较多中原式仿铜陶礼器,又有北方文化因素的双耳鼎形罐等,文化因素构成较为复杂。该墓的发掘对于... 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燃料公司地点战国墓M3系2011年发掘,该墓具有战国中期燕文化墓葬典型特征,出土器物较为丰富,既有鼎、豆、壶、盘、匜等较多中原式仿铜陶礼器,又有北方文化因素的双耳鼎形罐等,文化因素构成较为复杂。该墓的发掘对于丰富燕文化遗存,深入揭示燕文化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厘清本地区东周时期历史等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化区 战国 燕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自然历史博物馆概论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
12
作者 鲁昊 付宛璐 +1 位作者 柴珺 张竞之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04,共6页
自然历史博物馆是起步较早、发展较迅速的博物馆类型之一。当前,各地高校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尚未设置自然历史博物馆课程,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不匹配。本文基于博物馆学和自然历史博物馆发展需求,厘清了自然历史和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概... 自然历史博物馆是起步较早、发展较迅速的博物馆类型之一。当前,各地高校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尚未设置自然历史博物馆课程,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不匹配。本文基于博物馆学和自然历史博物馆发展需求,厘清了自然历史和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概念和范畴,阐述了在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设置自然历史博物馆课程的意义。以北京大学博物馆专修科中自然类课程体系为借鉴,构建了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本科课程——自然历史博物馆概论的课程知识体系,力促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本科生能够在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中以科学之精神,彰显人文之情怀,以期打破科普内容同质化的发展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自然历史博物馆 知识体系构建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高校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与现实交汇的乡村史研究--读王先明著《乡路漫漫:20世纪之中国乡村(1901~1949)》
13
作者 张少攀 《农业考古》 2020年第3期249-256,共8页
乡村史研究是历史学研究中的显学与热点之一,当乡村问题贯穿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时,乡村史研究即兼具了历史价值与现实启迪的双重意义。王先明教授的新著《乡路漫漫:20世纪之中国乡村(1901~1949)》一书从20世纪前半期乡村社会变迁入手,对... 乡村史研究是历史学研究中的显学与热点之一,当乡村问题贯穿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时,乡村史研究即兼具了历史价值与现实启迪的双重意义。王先明教授的新著《乡路漫漫:20世纪之中国乡村(1901~1949)》一书从20世纪前半期乡村社会变迁入手,对乡村社会内部变动与整体趋向进行了详细的剖释,总结了中国乡村历史演变的普遍规律,极大地推动了乡村史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并为当代“三农”问题的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历史借鉴。《乡路漫漫:20世纪之中国乡村(1901~1949)》一书构建了乡村史研究的分析框架与话语体系,为今后的乡村史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参考范本和对话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史研究 现实关怀 城乡关系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欧赋税史新论(笔谈)
14
作者 顾銮斋 施诚 +3 位作者 张殿清 于民 滕淑娜 李领娣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53,共29页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英国赋税通史”的阶段性成果,各子课题负责人基于方法、视野的考量,根据笔谈论文的特点进行了选题,力求将自己新近的思考呈现给读者。笔谈主要对英国1610年的“大协议”、西欧绝对君主制时代的税收变...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英国赋税通史”的阶段性成果,各子课题负责人基于方法、视野的考量,根据笔谈论文的特点进行了选题,力求将自己新近的思考呈现给读者。笔谈主要对英国1610年的“大协议”、西欧绝对君主制时代的税收变革、新财政史学从“领地国家”到“税收国家”的概念与理论、西欧现代税制的建立、西欧中古早期税制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有的问题国内学界还没有研究;有的问题国内外学界虽已有研究,但在作者看来,概念生成和理论建构还存在问题,于是介入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总体看来,笔谈的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希望能对英国乃至欧洲的赋税经济史、政治制度史、文化史的认识和研究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欧 赋税 “大协议” 绝对君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互动:1928—1931年中国地方商会改组的进路与样态——以保定商会为例
15
作者 魏国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17,共5页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国民党政权对商会予以整顿改组。在此过程中,先是各省商联会主动制定《商会改组大纲》,力促商会改组。此次初步改组,保定商会将组织领导体制从会长制改为执监委员制。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商会法》《工商同业公会法》后...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国民党政权对商会予以整顿改组。在此过程中,先是各省商联会主动制定《商会改组大纲》,力促商会改组。此次初步改组,保定商会将组织领导体制从会长制改为执监委员制。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商会法》《工商同业公会法》后,保定商会又依法全面改组。此次改组,同业公会成为商会的基层组织。在保定商会前后相继的两次改组活动中,国民党政权组织与各省商联会、全国商联会、同业公会等多元力量相互交织,互起作用。此时期商会改组的实践活动表明,国家与民间社会是一种互动相塑的关系,政权组织与社会力量之间彼此影响、互相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商会改组大纲》 《商会法》 《工商同业公会法》 保定商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题同释异:抗战时期中共生产运动再研究——以1940年代前期的华北根据地为中心
16
作者 把增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73,共14页
抗战时期的生产运动是中共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以自给自足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从华北抗日根据地来看,它提出于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实施中经历了各种不同的反应,甚至存在着诸如漠视生产与不敢发展生产等心理。为了使各界... 抗战时期的生产运动是中共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以自给自足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从华北抗日根据地来看,它提出于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实施中经历了各种不同的反应,甚至存在着诸如漠视生产与不敢发展生产等心理。为了使各界人士的认识与自身愿望趋于一致,中共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思想上的导引和动员,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之策。经过多措并举,中共抗日根据地各阶层人士的生产情绪普遍提高,生产运动组成队伍不断扩大,并取得了重大成绩,但生产运动中的不足也仍然存在。亦即,中共抗日根据地的生产运动,绩效与不足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生产运动 华北根据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西曼中国之行及其报告书
17
作者 范铁权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8,共12页
民国时期,拉西曼应南京国民政府之邀请多次来华,先是关注中国的卫生事业,撰写“卫生报告”;继之试图展开与中国的技术合作,由他完成并呈送国联的《拉西曼报告书》引发了舆论界的强烈反响。围绕不同时期拉西曼担当的不同角色,社会各界的... 民国时期,拉西曼应南京国民政府之邀请多次来华,先是关注中国的卫生事业,撰写“卫生报告”;继之试图展开与中国的技术合作,由他完成并呈送国联的《拉西曼报告书》引发了舆论界的强烈反响。围绕不同时期拉西曼担当的不同角色,社会各界的态度和认知存在明显差异,折射出彼时国人对西人援华的复杂心态。拉西曼“卫生报告”之实施实现了国联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合作,促进了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而《拉西曼报告书》因日本的强烈反对为国联搁置,但也为国人进一步探究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谋求发展提供了启发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西曼 医疗卫生 技术合作 《拉西曼报告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区域异质性研究——兼论教育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石可敬 孟维福 +1 位作者 程龙 赵凤扬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利用2011-2020年我国地市级样本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和教育人力资本视角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技术创新 教育人力资本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官方史学中的蒙汉融合 被引量:1
19
作者 时培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6,共9页
元代实行蒙汉两重修史体制,在官方修史活动中呈现为多民族史官共同参与的局面,其中蒙古人占据领导地位,汉人则凭借修史才能发挥了主体作用,多方合力推动了元代官方史学的发展。在集体修史过程中,各民族史家之间有着多方面的互动交流,在... 元代实行蒙汉两重修史体制,在官方修史活动中呈现为多民族史官共同参与的局面,其中蒙古人占据领导地位,汉人则凭借修史才能发挥了主体作用,多方合力推动了元代官方史学的发展。在集体修史过程中,各民族史家之间有着多方面的互动交流,在纂修实录、《经世大典》等重大修史项目中互相配合,保证了史书修撰顺利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交融加快,文化认同加深,元代蒙汉两种修史体制间的融合逐步深入,蒙汉史学交融形塑了元代官方史学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官方史学 民族特色 蒙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貌换新颜: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秧歌戏
20
作者 郑立柱 庞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8-224,共7页
抗日根据地开辟以前,秧歌戏广受晋察冀乡村民众喜爱,是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但传统秧歌戏多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与全民抗战的大背景不相适应。为了充分发挥秧歌戏在民众动员中的价值和优势,边... 抗日根据地开辟以前,秧歌戏广受晋察冀乡村民众喜爱,是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但传统秧歌戏多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与全民抗战的大背景不相适应。为了充分发挥秧歌戏在民众动员中的价值和优势,边区戏剧工作者对传统秧歌戏进行了利用、改造和创新,革命秧歌戏开始出现。最初的革命秧歌戏多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沿用旧的形式而渗入新的内容,虽满足了抗战动员的需求,但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在解决“旧瓶装新酒”式革命秧歌戏相关问题的过程中,革命秧歌戏得以成熟和发展,新型秧歌剧逐步形成。革命秧歌戏在满足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有力地配合了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各项工作,对教育和动员民众拥护、支持和参与中共革命斗争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边区 秧歌戏 改造创新 民众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