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6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年河北省53所医院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
1
作者 金亮 赵建宏 +6 位作者 时东彦 李志荣 冯军花 温海楠 左江华 苏维 邢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8-671,共4页
目的调查2015年河北省53所医疗机构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区域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方法按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案要求,收集河北省53所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成员单位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数据,药敏试验参照CLSI 2... 目的调查2015年河北省53所医疗机构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区域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方法按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案要求,收集河北省53所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成员单位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数据,药敏试验参照CLSI 2014标准,用WHONET 5.6分析数据。结果共分离肺炎链球菌2 408株,占革兰阳性菌分离数第3位。分离的肺类链球菌对万古霉素、莫西沙星的敏感率均>95%;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6.4%、89.3%和67.4%;成人与儿童耐药情况基本一致。结论河北省内53所医院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总体与全国水平一致,但是仍有对个别抗菌药物耐药率增高。应警惕肺炎链球菌耐药菌株的出现,控制耐药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56家二级及以上医院机动护士库组建与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亚楠 李贤 +5 位作者 张新平 李强 张娟 郑美洁 李艳玲 贺欣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55-1658,共4页
目的 :调查目前河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机动护士库组建与管理情况。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对河北省25家三级医院,31家二级医院共56位护理部主任进行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总结机动护士库组建与管理模式现状。结果 :... 目的 :调查目前河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机动护士库组建与管理情况。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对河北省25家三级医院,31家二级医院共56位护理部主任进行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总结机动护士库组建与管理模式现状。结果 :三级医院中21家设有机动护士库,二级医院中有10家设有机动护士库。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各17位护理部主任认为非常需要建立机动护士库;机动护士选拔方式最常用的是护理部选拔,其中三级医院有10家,二级医院有6家;三级医院有16家,二级医院有9家对机动护士有专门的管理制度;三级医院有16家,二级医院有7家对机动护士有专门的培养目标;机动护士库分为专职机动护士库和兼职机动护士库,三级医院中4家有专职机动护士库,17家有兼职机动护士库,二级医院中1家有专职机动护士库,9家有兼职机动护士库。结论 :目前针对机动护士库的组建和管理模式还没有统一标准,每个医院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是二级医院在机动护士库组建和管理方面与三级医院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应多与三级医院沟通学习,将人力资源达到合理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护士 组建模式 管理模式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PCR荧光探针技术用于结核病患者 早期诊断的多中心应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欧喜超 滕冲 +9 位作者 宋媛媛 郑扬 陈磊 朱俊 王建国 潘兆宝 康海涛 王彦 么鸿雁 黄飞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7-693,共7页
目的:评价新型PCR-荧光探针(DiagMed qPCR,简称“qPCR”)技术在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中进行结核病诊断的可靠性,为其在结核病早期诊断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选择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周口市传染病医院和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评价新型PCR-荧光探针(DiagMed qPCR,简称“qPCR”)技术在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中进行结核病诊断的可靠性,为其在结核病早期诊断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选择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周口市传染病医院和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作为项目现场实施单位,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2024年6—10月期间到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对纳入患者送检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MGIT 960液体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qPCR检测。结果:最终纳入563例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涂片镜检阳性率为38.01%(214/563),液体培养阳性率为50.80%(286/563),Xpert检测阳性率为54.53%(307/563),qPCR检测阳性率为58.79%(331/563),qPCR检测阳性率和Xpert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液体培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000,P<0.001;χ^(2)=9.468,P=0.003)。以液体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q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1%(264/286)和75.74%(206/272),Xpert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07%(255/280)和80.60%(216/268)。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qPCR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05%(328/482)和96.30%(78/81),Xpert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04%(307/472)和100.00%(78/78)。结论:q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非常好的检测效能,可用于在重点人群进行结核病患者主动发现,在综合医疗机构和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患者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鉴别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混合系列白血病KMT2A基因重排的急性髓系白血病7例
4
作者 郭慧梅 叶少杰 +5 位作者 张江勃 徐建梅 赵松颖 王静 王琳 薛华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9-320,共2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伴混合系列白血病(mixed lineage leukemia,MLL,KMT2A)基因重排(MLLr-AML)具有恶性程度高、缓解率低、容易复发、预后差的特点[1],需尽快缓解后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伴混合系列白血病(mixed lineage leukemia,MLL,KMT2A)基因重排(MLLr-AML)具有恶性程度高、缓解率低、容易复发、预后差的特点[1],需尽快缓解后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初始诱导方案的选择尤为关键。米托蒽醌脂质体(liposomal mitoxantrone,Lipo-MIT)是改良型新药,目前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鲜有报道。本研究探讨Lipo-MIT联合依托泊苷及阿糖胞苷的(L-MEA)方案治疗MLLrAML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KMT2A基因 米托蒽醌脂质体 依托泊苷 阿糖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同时合并实体恶性肿瘤20例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王维娜 梁月勉 +2 位作者 徐芳 张培 王娅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08,214,共7页
目的探讨伴发淋巴瘤的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cy,sMP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伴发淋巴瘤的sMPM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FISH和二代测序技术检... 目的探讨伴发淋巴瘤的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cy,sMP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伴发淋巴瘤的sMPM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FISH和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0例患者中女性14例,男性6例,年龄范围30~75岁,中位年龄67岁。临床均表现为实质性器官占位并发淋巴结肿大。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类型:霍奇金淋巴瘤7例(经典型6例,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3例(滤泡性淋巴瘤4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浆母细胞性浆细胞瘤1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2例)。实体瘤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9例,甲状腺髓样癌1例,肺腺癌2例,胆囊腺癌2例,乳腺浸润性癌2例,结直肠腺癌2例,下肢多形性未分化肉瘤1例,口咽鳞状细胞癌1例。17例患者接受包括肿大淋巴结的实体瘤手术切除术,3例未行手术患者经组织粗针穿刺活检或局部切取活检明确诊断。其中10例淋巴瘤累及肿瘤引流区淋巴结;10例结合影像学检查提示1个以上部位淋巴结累及。5例行二代测序检测,结果未发现与两种肿瘤发病相关的相同基因改变、胚系突变及染色体核型异常。根据肿瘤类型,患者接受不同程度放、化疗及随访。随访时间5~96个月,15例生存(其中3例实体瘤进展,3例侵袭性淋巴瘤进展),4例死亡,1例失访。结论伴发淋巴瘤的sMPM临床相对少见,需提高警惕,避免漏诊;应考虑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与实体瘤的治疗顺序,多学科病例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其发病机制的相关性需积累更多病例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实体瘤 多原发 同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纤维腺瘤内癌21例临床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王维娜 刘雪婷 +4 位作者 秦颖 张培 刘珊 王晓春 张兰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450,共7页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内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FA内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及二代基因测序,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基因学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内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FA内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及二代基因测序,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基因学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67岁,中位年龄48岁。临床均表现为界清的占位性病变,影像学检查:12例见点状/粗大钙化,3例局部边界欠清。肿瘤平均最大径2.25 cm,切面灰白色结节状,类似FA。镜下见上皮或梭形细胞增生,病理诊断FA内原位癌16例(低级别导管原位癌15例,小叶原位癌1例),浸润性癌5例(浸润性癌-非特殊型2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低级别腺鳞癌1例,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1例)。18例癌组织局限于FA内,3例局部侵出FA,1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免疫表型:原位癌肿瘤细胞CK5/6阴性,p63肌上皮阳性,ER、PR弥漫一致阳性;浸润性癌导管及小叶癌ER、PR阳性,HER2阴性。低级别腺鳞癌及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ER、PR、HER2均阴性,p63、CK5/6阳性。2例错配修复蛋白PMS2均阴性。6例具恶性肿瘤家族史或个人史,5例行二代测序检测提示2例伴BRCA2基因胚系突变,2例伴PMS2胚系突变,1例未见明确基因改变。结论FA内癌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不典型,对具乳腺癌高危因素、肿瘤家族史,影像学检查见钙化灶者应及时切除并活检。识别FA内异常形态,并辅以免疫组化是准确诊断的关键,尤其应注意与梭形细胞化生性癌、低级别腺鳞癌的诊断。FA内癌的预后相对较好,应根据肿瘤类型、分子分型及分期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纤维腺瘤 纤维腺瘤内癌 化生性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N3可作为肺鳞癌预后及免疫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7
作者 李伟 祖玲玲 徐嵩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30,共17页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USC)是其重要的病理组织学亚型,免疫逃逸机制复杂,使得免疫治疗的效果有限。Ficolin-3(FCN3)是...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USC)是其重要的病理组织学亚型,免疫逃逸机制复杂,使得免疫治疗的效果有限。Ficolin-3(FCN3)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它可以通过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来调节肿瘤的免疫逃逸,但FCN3在LUSC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的LUSC样本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探讨FCN3在LUSC中潜在的生物学功能以及预后意义。方法 泛癌分析表征FCN3的泛癌表达特征及预后价值,同时基于TCGA数据库中的LUSC样本数据,分析FCN3在LUSC中的表达特征及预后关系。通过构建Nomogram模型、体细胞突变分析、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 EGG)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进一步探索FCN3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免疫浸润分析、免疫逃逸评分、免疫相关分子相关性分析揭示FCN3在LUSC中高表达对免疫的调节作用,同时评估FCN3特征表达与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体外实验验证FCN3在LUSC中的表达特征。结果 FCN3在LUS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高表达FCN3的LUSC患者预后较差。FCN3的不同表达情况与免疫细胞浸润丰度、免疫细胞功能障碍有关联,并且与免疫检查点、免疫刺激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类分子表达及化疗药物敏感性也存在关联。结论LUSC中FCN3的高表达与不良预后有关,并且FCN3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免疫通路及免疫相关分子有关,FCN3可能是LUSC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免疫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N3 肺肿瘤 免疫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过渡期管理在青少年癫痫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高媛 李楠 +3 位作者 陈芳 邢思琦 王祎雪 蔡艳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5-108,12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青少年癫痫过渡期管理效果,为青少年癫痫患者过渡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过渡期管理...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青少年癫痫过渡期管理效果,为青少年癫痫患者过渡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过渡期管理,干预组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过渡期管理方案。干预周期8周,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过渡期准备水平、自我管理效能。结果86例患者均完成全程研究。干预后,干预组过渡期准备水平得分、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过渡期管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癫痫患者的过渡期准备水平和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青少年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过渡期管理 过渡期准备水平 自我效能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ycleGAN的非配对CMR图像增强
9
作者 郑伟 吴禹波 +2 位作者 冯晓萌 马泽鹏 宋铁锐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5,共12页
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过程中患者误动、异常幅度的呼吸运动、心律失常会造成CMR图像质量下降,为解决现有的CMR图像增强网络需要人为制作配对数据,且图像增强后部分组织纹理细节丢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频域... 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过程中患者误动、异常幅度的呼吸运动、心律失常会造成CMR图像质量下降,为解决现有的CMR图像增强网络需要人为制作配对数据,且图像增强后部分组织纹理细节丢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频域特征学习的循环一致性生成对抗网络(cycle-consistent generative adversavial network based on spatial-frequency domain feature learning,SFFL-CycleGAN).研究结果表明,该网络无须人为制作配对数据集,增强后的CMR图像组织纹理细节丰富,在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和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等方面均优于现有的配对训练网络以及原始的CycleGAN网络,图像增强效果好,有效助力病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空频域特征 循环一致性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抗菌疗法和抗生素联合应用对耐药菌感染的疗效及机制
10
作者 王建国 谢佳欣 +2 位作者 孔飞雁 李昱潼 赵占娟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65,共12页
抗生素治疗是控制细菌感染的关键手段,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生素治疗面临着巨大挑战.光动力抗菌疗法(photodynamlc antibacterial therapy,aPDT)利用活性氧氧化生物大分子导致细菌死亡,使细菌不易对aPDT产生耐药性.这2种针对... 抗生素治疗是控制细菌感染的关键手段,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生素治疗面临着巨大挑战.光动力抗菌疗法(photodynamlc antibacterial therapy,aPDT)利用活性氧氧化生物大分子导致细菌死亡,使细菌不易对aPDT产生耐药性.这2种针对细菌感染的不同治疗方式,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各自存在局限性.将aPDT治疗与常规抗生素联合使用可实现相加或协同治疗效果,对耐多药细菌的灭活效果超过单一方法.本文概述了临床常见耐药菌感染现况,对aPDT与抗生素不同组合在治疗上的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指出了aPDT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的优势、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抗菌疗法 多重耐药菌 抗生素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腰椎疾病诊断、手术规划及术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高凯 牛亚楠 +3 位作者 龚玉康 胡阳 徐瑞轩 高文山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1-928,共8页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其通过多层次的神经网络模型来模拟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从数据中学习并提取特征,实现对复杂任务的自动化处理和学习。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其通过多层次的神经网络模型来模拟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从数据中学习并提取特征,实现对复杂任务的自动化处理和学习。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成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技术之一。随着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腰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该综述将从学习在腰椎疾病的诊断、手术规划及预测术后疗效3个方面来阐述学习在腰椎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腰椎疾病 计算机辅助诊断 腰椎影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George综合征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合并低钙性心力衰竭一例
12
作者 连惜如 张良 +4 位作者 郑春妃 赵文萍 贾辛未 王占启 李向欣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89,共4页
DiGeorge(DGS)综合征是由22q11.2微缺失引起,多为儿童期起病。TBX1基因已被证实是22q11.2缺失综合征中最重要的候选基因,突变类型以该基因单倍体缺失为主。本文报道1例DGS综合征所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旁减)合并低钙性心力衰竭的青... DiGeorge(DGS)综合征是由22q11.2微缺失引起,多为儿童期起病。TBX1基因已被证实是22q11.2缺失综合征中最重要的候选基因,突变类型以该基因单倍体缺失为主。本文报道1例DGS综合征所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旁减)合并低钙性心力衰竭的青年患者,基因检测发现与患者临床表型相关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出22号染色体q11.21位置约2674 kb的缺失变异,该染色体区间包含TBX1基因,为致病变异。本文探讨了DGS综合征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目前相关治疗,强调了甲旁减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治、定期随访的重要性,以引起临床及遗传学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X1基因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低钙血症 心力衰竭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4启动EMT促进垂体腺瘤细胞的侵袭性研究
13
作者 赵鹏飞 王佳良 +4 位作者 王岩 白泽通 孙程圆 刘超 刘海鹏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9-397,共9页
S100A4蛋白是一种钙结合蛋白,参与血管生成、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自噬过程.为了研究S100A4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索其在促进垂体腺瘤细胞侵袭性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100A4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和非侵袭性垂... S100A4蛋白是一种钙结合蛋白,参与血管生成、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自噬过程.为了研究S100A4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索其在促进垂体腺瘤细胞侵袭性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100A4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转染技术获得稳定过表达S100A4的垂体腺瘤细胞系,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EMT标志物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MT标志物在非侵袭性及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S100A4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N-cadherin和Vimentin高表达,而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分子表达情况相反;过表达S100A4可显著促进垂体腺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过表达S100A4可显著下调垂体腺瘤细胞中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N-cadherin、Vimen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综上,S100A4在垂体腺瘤细胞中的过表达可通过促进EMT进程,提高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表明S100A4可能是治疗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A4 垂体腺瘤 EMT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关系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永顺 赵峰 +1 位作者 孙猛 李志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5-290,共6页
巨噬细胞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壁及循环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可通过加重炎症反应、发挥吞噬作用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铁死亡等不同机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情进展产生影响,且血管壁及循环系... 巨噬细胞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壁及循环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可通过加重炎症反应、发挥吞噬作用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铁死亡等不同机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情进展产生影响,且血管壁及循环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可通过外泌体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对巨噬细胞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巨噬细胞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进而制定精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急性缺血性卒中 外泌体 铁死亡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抑制NF-κB通路对OVX/D-gal模型大鼠炎症的调节作用
15
作者 张鑫 马梦凡 +4 位作者 张奇 赵梓妤 刘红彬 吴苗苗 沈丽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9-1400,共2页
炎症是机体对损伤或感染的保护性反应,但长期过度的炎症会造成机体损伤[1]。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氧化应激,促进炎症基因表达,并导致肝脏脂质代谢失调和肝炎。肝脏炎症通过炎症介质循环激活大脑神经胶质细胞,促进神经炎症[2-3... 炎症是机体对损伤或感染的保护性反应,但长期过度的炎症会造成机体损伤[1]。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氧化应激,促进炎症基因表达,并导致肝脏脂质代谢失调和肝炎。肝脏炎症通过炎症介质循环激活大脑神经胶质细胞,促进神经炎症[2-3]。传统雌激素替代疗法虽有效,但潜在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槲皮素(quercetin,Que)是一种具有抗炎和调节脂质代谢作用的黄酮类植物雌激素[4]。本研究通过给予不同浓度的槲皮素,考察其对去卵巢/D-半乳糖(ovariectomize/D-galactose,OVX/D-gal)模型大鼠炎症的调节作用,旨在为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炎症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雌激素 OVX/D-gal模型 肝脏炎症 神经炎症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医院护士长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信效度评价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捷 赵滨 +5 位作者 王晓路 瞿长宝 崔瑞华 李艳玲 王红霞 田胜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8期68-72,共5页
目的 构建三级医院护士长胜任力模型,为三级医院护士长的选拔、考核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护理管理专家咨询编制护士长胜任力词典,选取3所三级医院的30名护士长进行行为事件访谈,结合对行政领导、科主任发放核检表构建初始模型... 目的 构建三级医院护士长胜任力模型,为三级医院护士长的选拔、考核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护理管理专家咨询编制护士长胜任力词典,选取3所三级医院的30名护士长进行行为事件访谈,结合对行政领导、科主任发放核检表构建初始模型;基于初始模型编制问卷,选取5所三级医院412名护士长进行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建立模型框架,验证性因子分析、内容效度及内部一致性检验验证模型结构。结果 确定最终的模型结构包括3项一级指标(管理能力、影响能力、个人特质),20项二级指标,每项二级指标分为4个等级。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0.214%;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结构较好;模型整体内容效度为0.950,各条目内容效度为0.890~1.000;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51。结论 建立的护士长胜任力模型科学合理,可作为护士长选拔、考核的工具,为医院制定培训计划及护士长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长 胜任力模型 行为事件访谈 管理能力 影响力 个人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死性垂体腺瘤卒中三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赵鹏飞 王佳良 +2 位作者 王岩 孙程圆 刘海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6-302,共7页
目的 探讨梗死性垂体腺瘤卒中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内分泌功能特点、治疗方法、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与结果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梗死性垂体腺瘤卒中患者,均存在头痛、视力下降、脑神经麻痹... 目的 探讨梗死性垂体腺瘤卒中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内分泌功能特点、治疗方法、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与结果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梗死性垂体腺瘤卒中患者,均存在头痛、视力下降、脑神经麻痹、内分泌异常等临床表现。术前内分泌检查提示1例出现皮质醇、催乳素水平降低。术前MRI显示均为侵袭海绵窦的大腺瘤,肿瘤T_(1)WI和T_(2)WI呈主体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环形强化。3例患者均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垂体腺瘤伴坏死且均为凝固性坏死。最终诊断为梗死性垂体腺瘤卒中。术后3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给予药物补充激素。结论 梗死性垂体腺瘤卒中临床特征较为典型,应多学科协作,根据患者临床特点制定最佳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腺瘤 缺血性卒中 垂体激素类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人员辅助乳腺癌患者生育力保护决策的障碍因素和需求分析
18
作者 孙梦莹 路潜 +2 位作者 张鹏 柯桑桑 刘春蕾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5-380,共6页
目的 :挖掘我国医护人员辅助乳腺癌患者进行生育力保护决策的障碍因素和需求,为医疗系统构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于2024年1月—3月选取河北省保定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6名医护人员进... 目的 :挖掘我国医护人员辅助乳腺癌患者进行生育力保护决策的障碍因素和需求,为医疗系统构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于2024年1月—3月选取河北省保定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6名医护人员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根据传统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9个亚主题。(1)障碍因素:包括医护人员层面的障碍因素(生育力保护的意识不足、生育力保护专业能力缺乏、生育力保护咨询时间受限)和组织政策层面的障碍因素(生育力保护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差、缺乏生育力保护学科间协作机制、生育力保护支持政策有待完善)。(2)支持需求:对决策辅助支持工具的需求、培训专业人员的需求、完善决策环境设施的需求。结论 :医护人员在辅助乳腺癌患者进行生育力保护决策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障碍因素,应满足医护人员多样化支持需求,以促进医护人员辅助患者进行生育力保护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育力保护 医护人员 决策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级诊疗制度的医院-社区团队管理模式在中晚期肿瘤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岚 宋磊 +3 位作者 李德需 刘亚维 赵永辰 唐敏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三级诊疗制度的医院-社区团队管理模式在中晚期肿瘤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后出院的中晚期便秘肿瘤病人分为干预组(86例)和对照组(85例),干预组实施医院-社区团... [目的]探讨基于三级诊疗制度的医院-社区团队管理模式在中晚期肿瘤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后出院的中晚期便秘肿瘤病人分为干预组(86例)和对照组(85例),干预组实施医院-社区团队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肠道功能指数(BFI)得分及干预疗效。[结果]干预组干预前BFI均分为81.78分,干预后为65.69分,干预后较干预前得分明显降低(>12分);对照组干预前BFI均分为81.82分,干预后为82.39分,干预后较干预前略有升高;干预组干预后治疗有效率为90.7%,对照组干预后治疗有效率为23.5%,干预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医院-社区团队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中晚期肿瘤便秘病人的便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诊疗 医院 社区 团队管理 肿瘤病人 便秘 疗效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瘤内及瘤周特征预测肝内肿块型胆管癌病理分级模型的开发和验证
20
作者 李晓萌 邢立红 +6 位作者 卓利勇 刘学彦 代硕 董景辉 张岩岩 李宏军 殷小平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8,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瘤内及不同瘤周区域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影像学因素术前预测肝内肿块型胆管癌(intrahepatic mass-forming cholangiocarcinoma,IMCC)病理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 目的探讨基于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瘤内及不同瘤周区域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影像学因素术前预测肝内肿块型胆管癌(intrahepatic mass-forming cholangiocarcinoma,IMCC)病理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IMCC患者的临床及术前MRI资料,于轴位T2WI及DWI图像上勾画肿瘤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分别向外扩展3、5、10、15和20 mm以获得不同范围的瘤周ROI。利用PyRadiomics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方差齐性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递归特征消除算法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筛选特征,采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分类器及5折交叉验证法建模并验证,建立临床影像学模型、瘤内组学模型、瘤周组学模型、瘤内+瘤周组学模型、双序列融合模型及多模态联合模型,比较以上各个模型预测效能,选出最佳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模型性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AUC差异,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拟合能力,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瘤周组学模型中DWI序列3 mm模型表现最优,训练集及验证集中AUC分别为0.836和0.777。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及血管受累是IMCC病理分级的独立预测因子,临床影像学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658和0.614。DWI序列瘤内+瘤周3 mm模型具有最佳预测效能,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892和0.814,优于双序列融合模型及多模态联合模型。结论基于DWI序列的瘤内+瘤周3 mm组学模型表现出最佳预测能力,能够在术前无创性地预测IMCC病理分级,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肿块型胆管癌 影像组学 瘤周 病理分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