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模式识别技术鉴别大米产地的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夏立娅 申世刚 +1 位作者 刘峥颢 孙汉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和模式识别技术建立了大米产地的快速鉴别方法。首先对119个地理标志产品响水大米和90个其他产地的大米(即非响水大米)的近红外光谱进行一阶导数和平滑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数据进行降维,通过前三个主成分的载荷... 利用近红外光谱和模式识别技术建立了大米产地的快速鉴别方法。首先对119个地理标志产品响水大米和90个其他产地的大米(即非响水大米)的近红外光谱进行一阶导数和平滑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数据进行降维,通过前三个主成分的载荷图确定了相关性最大的特征波段(7 700~6 700cm-1与5 700~4 300cm-1)。在全波段内,凝聚层次聚类和Fisher’s判别鉴别方法都可以100%正确的鉴别响水大米和非响水大米;对于非响水地区的大米的具体产地判别,聚类分析正确率为91.9%,Fisher’s判别分析方法的正确率为96.7%。同时,在特征波段内,对大米产地聚类分析的准确度高于全波段范围内分析结果,说明选取的特征波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是优化模型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大米 主成分分析 聚类 判别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废物污染状况分析与废物资源化的思考 被引量:24
2
作者 孙汉文 安建华 +1 位作者 梁淑轩 康林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6-514,共9页
基于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特性、形态、规模和价值,探讨和提出了固体废物分类体系.依据有关固体废物的状态数据,就“九五”和“十五”时期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和城镇垃圾的产生、处理、排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探... 基于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特性、形态、规模和价值,探讨和提出了固体废物分类体系.依据有关固体废物的状态数据,就“九五”和“十五”时期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和城镇垃圾的产生、处理、排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变化趋势和提出了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与城镇垃圾的地域分异规律.从哲学、健康学和经济学层面上就资源废物化和废物资源化问题加以理性思考.对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加快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分类体系 状态分析 地域分异规律 无害化处理 废物资源化 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浆中丁卡因与普鲁卡因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8
3
作者 孙汉文 问海芳 +1 位作者 苏明 李丽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8-172,共5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同时测定丁卡因和普鲁卡因的新方法。考察了毛细管电泳流动相和检测池中磷酸盐缓冲液pH和浓度、进样时间和电压、分离电压和检测电位等对丁卡因和普鲁卡因的分离以及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的影响。基...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同时测定丁卡因和普鲁卡因的新方法。考察了毛细管电泳流动相和检测池中磷酸盐缓冲液pH和浓度、进样时间和电压、分离电压和检测电位等对丁卡因和普鲁卡因的分离以及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的影响。基于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丁卡因和普鲁卡因的电化学行为与发光机理。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丁卡因和普鲁卡因的标准曲线分别在6.6~265.6μmol/L和0.7~219.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检出限(S/N=3)分别为1.9μmol/L和0.2μmol/L。对23μmol/L丁卡因和15μmol/L普鲁卡因的标准溶液连续测定5次,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13%、0.16%,电化学法发光强度的RSD分别为3.7%和4.9%。该方法已成功用于血浆中丁卡因和普鲁卡因的同时检测,平均回收率均为94%,相对标准偏差低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发光 丁卡因 普鲁卡因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药物与体液中的左氧氟沙星 被引量:7
4
作者 孙汉文 陈雪艳 +1 位作者 李丽清 吕运开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5,共5页
提出了在酸性条件下左氧氟沙星-Ce(Ⅳ).Na2S2O4化学发光新体系,探讨了该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机理.建立了测定左氧氟沙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7×10^-9g/mL,线性范围为2×10^-8~6×10^-6g/m... 提出了在酸性条件下左氧氟沙星-Ce(Ⅳ).Na2S2O4化学发光新体系,探讨了该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机理.建立了测定左氧氟沙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7×10^-9g/mL,线性范围为2×10^-8~6×10^-6g/mL,11次平行测定质量浓度为6×10^-7g/mL的左氧氟沙星.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0%.测定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片剂及血清和尿液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回收率为98.4%~103.7%.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左氧氟沙星 药物 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废水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梁淑轩 孙汉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47,共5页
文章基于我国“九五”和“十五”期间全国工业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探讨了工业废水排放变化规律,对工业行业结构、工业经济规模增长速度、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以及环境治理投资的年度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利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 文章基于我国“九五”和“十五”期间全国工业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探讨了工业废水排放变化规律,对工业行业结构、工业经济规模增长速度、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以及环境治理投资的年度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利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影响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改进工艺技术、提高水重复利用率至关重要,就如何减轻工业废水的污染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污染特征 影响因素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气溶胶中重金属元素痕量分析及形态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葛杨 梁淑轩 孙汉文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4,39,共7页
重金属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重金属的气候效应、环境效应和健康效应,其痕量分析和形态分析越来越受重视。综述了大气气溶胶的采集、重金属的总量分析及形态分析技术,指出了当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重金属 总量分析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能量转移法测定维生素B_1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保生 赵风利 张彦青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5-628,共4页
在碱性介质中,VB1被K3Fe(CN)6氧化生成激发态硫胺分子,荧光素分子吸收该激发态硫胺分子的能量而被激发,从而产生了更强的化学发光信号.以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能量转移检测VB1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200.0mg/L... 在碱性介质中,VB1被K3Fe(CN)6氧化生成激发态硫胺分子,荧光素分子吸收该激发态硫胺分子的能量而被激发,从而产生了更强的化学发光信号.以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能量转移检测VB1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200.0mg/L,检出限为10.2ug/L,相对标准偏差为0.40%~1.64%,回收率为97.5%~97.9%,成功应用于片剂中VB1的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维生素B1 铁氰化钾 荧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醇/丙酮作为混合有机底物的化学振荡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申世刚 高明珠 +1 位作者 郭涛 孙汉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68-273,共6页
对木糖醇和丙酮作为混合有机底物的溴酸盐振荡反应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到振荡体系的诱导期、振荡周期与反应物浓度和温度关系的经验方程,及振荡反应的诱导期和振荡周期所对应的表观活化能Ei和Ep.分析了振荡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循环振荡... 对木糖醇和丙酮作为混合有机底物的溴酸盐振荡反应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到振荡体系的诱导期、振荡周期与反应物浓度和温度关系的经验方程,及振荡反应的诱导期和振荡周期所对应的表观活化能Ei和Ep.分析了振荡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循环振荡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醇 丙酮 化学振荡 混合有机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透皮吸收实验中渗透屏障的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申世刚 赵靖 +1 位作者 李挥 刘占锋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60,184,共5页
利用自制Franz扩散池、合成壳聚糖膜及离体鼠皮,测定了含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尼莫地平乙醇混悬液透皮作用,研究了透皮实验初期1h内的透皮吸收规律,结果表明以合成壳聚糖膜为渗透屏障的实验结果与以离体鼠皮为渗透屏障的实验结果相近似... 利用自制Franz扩散池、合成壳聚糖膜及离体鼠皮,测定了含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尼莫地平乙醇混悬液透皮作用,研究了透皮实验初期1h内的透皮吸收规律,结果表明以合成壳聚糖膜为渗透屏障的实验结果与以离体鼠皮为渗透屏障的实验结果相近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壳聚糖膜的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皮吸收 尼莫地平 壳聚糖膜 透皮促进剂 渗透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钾-甲醛-氨基喋呤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10
作者 李丽清 孙汉文 +2 位作者 李伟娜 陈雪艳 吕运开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0-274,共5页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酸性条件下,氨基喋呤与高锰酸钾和甲醛的化学发光行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了实验和探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氨基喋呤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6×10^-9g/mL,线性范围为1.0×10^-8-6...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酸性条件下,氨基喋呤与高锰酸钾和甲醛的化学发光行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了实验和探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氨基喋呤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6×10^-9g/mL,线性范围为1.0×10^-8-6.0×10^-5g/mL.对2.0×10^-7g/mL氨基喋呤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喋呤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的电化学行为与聚结晶紫膜修饰电极-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药剂中氧氟沙星的含量
11
作者 孙汉文 臧传梅 +1 位作者 邢涛 许城燕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1-615,62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聚结晶紫膜修饰玻碳电极测定药剂中氧氟沙星含量的差分脉冲溶出伏安分析新方法.应用单扫描伏安法和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研究了氧氟沙星在聚结晶紫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同裸玻碳电极相比,聚结晶紫膜修饰玻碳电极可... 提出了一种应用聚结晶紫膜修饰玻碳电极测定药剂中氧氟沙星含量的差分脉冲溶出伏安分析新方法.应用单扫描伏安法和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研究了氧氟沙星在聚结晶紫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同裸玻碳电极相比,聚结晶紫膜修饰玻碳电极可以明显提高氧氟沙星电化学信号的响应.在选择的最佳条件下,伏安法的氧氟沙星的峰电流与其质量浓度在1~10mg/L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3,检出限为1.0×10^-6mol/L;差分脉冲法的氧氟沙星的溶出峰电流与其质量浓度在0.1~1.0mg/L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为1.0×10^-7mol/L.以差分脉冲法测定了氧氟沙星药剂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6.5%,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96%~1.2%.本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用于氧氟沙星药剂的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结晶紫膜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 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模拟技术研究头孢他啶与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机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金菊 刘保生 +2 位作者 边刚 段韶彤 李彤彤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56-1263,共8页
本文主要通过荧光光谱法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在298,303,310 K温度下头孢他啶(CFD)与胰蛋白酶(TRP)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FD与TRP之间是通过1∶1的静态猝灭方式相互作用。依照双对数方程处理荧光猝灭数据得到了CFD与TRP作用的... 本文主要通过荧光光谱法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在298,303,310 K温度下头孢他啶(CFD)与胰蛋白酶(TRP)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FD与TRP之间是通过1∶1的静态猝灭方式相互作用。依照双对数方程处理荧光猝灭数据得到了CFD与TRP作用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通过热力学方程求得了不同温度下CFD与TRP作用的热力学参数。实验数据表明,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和氢键作用,这与分子对接技术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分子对接 头孢他啶 牛胰蛋白酶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铬胁迫下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孙汉文 李朝昉 +1 位作者 梁淑轩 刘占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8,共6页
采用室内培养皿水培方法,考察了Cr3+、Cr6+、Se4+、Se6+对油菜、白菜、萝卜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和不同价态硒对铬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不同价态的Cr和Se在低浓度时均能促进植物种子萌发,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苗与幼根的生长,... 采用室内培养皿水培方法,考察了Cr3+、Cr6+、Se4+、Se6+对油菜、白菜、萝卜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和不同价态硒对铬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不同价态的Cr和Se在低浓度时均能促进植物种子萌发,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苗与幼根的生长,而高浓度时不利于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种子根生长的抑制指数与铬浓度的对数呈显著的正相关性。Cr3+对不同蔬菜种子的半数效应量(EC50)为白菜>油菜>萝卜,Cr6+对种子的EC50为萝卜>油菜>白菜;蔬菜种子萌芽和根生长对Se的耐受性为萝卜>白菜>油菜。高价Cr和Se的生理毒性大于低价的Cr和Se。低浓度的Se对不同价态Cr胁迫下蔬菜幼苗生长具有拮抗作用,而高浓度的Se对不同价态Cr胁迫下蔬菜幼苗生长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作用 油菜 白菜 萝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黄芩提取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红医 赵淑军 +1 位作者 成谦 朱晓敏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0-395,共6页
运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中药黄芩提取工艺,以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并以此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溶剂用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和黄芩粒度5个N素对黄芩苷提取收率的影响.实验确定乙醇体积分数为60%,乙醇溶剂用量为70~9... 运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中药黄芩提取工艺,以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并以此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溶剂用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和黄芩粒度5个N素对黄芩苷提取收率的影响.实验确定乙醇体积分数为60%,乙醇溶剂用量为70~90mL,浸泡时间为0~3h,回流时间为120min,黄芩粒度取0.1~0.5mm为最佳的提取条件.本工艺设计合理,方法方便实用,预测性强,是优化中草药提取工艺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芩苷 均匀设计法 中药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姜黄中姜黄素类化合物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保启 胡孝忠 +2 位作者 王玉春 朱宝成 丁良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姜黄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含量 ;姜黄素类化合物毛细管电泳谱图的峰面积和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方法的精密度RSD为1.12 %~2.47 % (n=5) ,平均回收率为97.5 %~98.1%。
关键词 中药 姜黄 姜黄素类化合物 含量测定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羟乙唑与溶菌酶反应机制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保生 韩荣 +2 位作者 李志云 李彤彤 李改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58-1463,共6页
分别在298,310,318 K温度下,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p H=7.40生理条件下硝基羟乙唑(TRI)与溶菌酶(LYSO)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TRI与LYSO间通过静态猝灭方式相互作用。测定了LYSO与TRI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利用反应过程的热力... 分别在298,310,318 K温度下,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p H=7.40生理条件下硝基羟乙唑(TRI)与溶菌酶(LYSO)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TRI与LYSO间通过静态猝灭方式相互作用。测定了LYSO与TRI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利用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确定了LYSO-TRI体系的作用力类型;由Hill系数得出了LYSO或TRI的协同性;根据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TRI到LYSO的结合距离,同时采用同步光谱法考察了TRI对LYSO构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同步光谱法 溶菌酶 硝基羟乙唑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焦麦芽中单糖的组成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建科 张立 +1 位作者 韩康 石志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85-1086,1118,共3页
建立了炮制中药焦麦芽中单糖组成测定的衍生气相色谱法。样品经水提取,三氟乙酸水解,糖腈乙酰化衍生后,用5%OV-17填充柱分离,FID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鼠李糖、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的检出限分别为1.21、1.08、2.14和2.40μg·mL-... 建立了炮制中药焦麦芽中单糖组成测定的衍生气相色谱法。样品经水提取,三氟乙酸水解,糖腈乙酰化衍生后,用5%OV-17填充柱分离,FID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鼠李糖、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的检出限分别为1.21、1.08、2.14和2.40μg·mL-1(S/N=3),回收率均在80.0%以上,RSD不高于4.9%。在焦麦芽样品中检测出的单糖葡萄糖含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中药 焦麦芽 单糖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的砷形态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淑轩 吴虹 +2 位作者 齐学先 郑璇 何晓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7,共6页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直接测定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As(Ⅲ)和As(Ⅴ)的含量.研究了还原剂用量、酸介质及其酸度、载气及屏蔽气流量和观测高度等对荧光强度的影响,探讨了共存离子对砷测定的干扰.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得到检出限为0.34...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直接测定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As(Ⅲ)和As(Ⅴ)的含量.研究了还原剂用量、酸介质及其酸度、载气及屏蔽气流量和观测高度等对荧光强度的影响,探讨了共存离子对砷测定的干扰.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得到检出限为0.34μg/L,方法检出限为0.21μg/g,加标回收率为98.18%~102.54%,相对标准偏差为0.8%左右.用该方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不同形态的砷,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大气颗粒物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吡格列酮与BSA反应机理的荧光猝灭法、同步荧光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改霞 刘保生 +2 位作者 李志云 付家赫 王天成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5-710,共6页
利用荧光猝灭法和同步荧光法进行了盐酸吡格列酮(PG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反应机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研究PGH-BSA体系的猝灭类型、结合常数、结合位置、作用力类型、协同性及能量转移距离等方面,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表... 利用荧光猝灭法和同步荧光法进行了盐酸吡格列酮(PG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反应机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研究PGH-BSA体系的猝灭类型、结合常数、结合位置、作用力类型、协同性及能量转移距离等方面,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表明同步荧光光谱法可以用于药物与蛋白反应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猝灭法 同步荧光法 盐酸吡格列酮 牛血清白蛋白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谱法用于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保生 李彤彤 +2 位作者 张秋菊 崔萌萌 段韶彤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66-872,共7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下,利用荧光猝灭法(FQS)、同步荧光法(SYS)、共振光散射法(RLS)及紫外吸收光谱法(UV)分别研究了298 K下牛血清白蛋白与硫酸粘杆菌素、硫酸头孢匹罗、头孢匹胺钠3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体系,利... 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下,利用荧光猝灭法(FQS)、同步荧光法(SYS)、共振光散射法(RLS)及紫外吸收光谱法(UV)分别研究了298 K下牛血清白蛋白与硫酸粘杆菌素、硫酸头孢匹罗、头孢匹胺钠3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体系,利用4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结合常数在同一数量级,猝灭方式均为生成新物质的静态猝灭,药物与蛋白作用时均以1∶1的比例结合,Hill系数近似。但对4种方法所得实验数据的综合比较表明,FQS、SYS更适合用于研究蛋白与药物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法 同步荧光法 共振光散射法 紫外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