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上网行为及对学习成绩影响的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秩铭 董欣玥 +3 位作者 房岩 郭懿漫 田翔 赵占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60-764,共5页
目的 了解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以及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为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部分高校的874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及相关因素,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 目的 了解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以及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为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部分高校的874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及相关因素,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网龄为(6.38±2.74)岁,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3.33±1.39)h, 681人(77.9%)的大学生会在课堂上网,551人(63.0%)的大学生有在网上和陌生人聊天的经历,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看电影/电视/娱乐节目(82.2%),其次为查阅资料(64.9%)和网络办公社交(64.1%),52.7%学生认为上网会对学习成绩有负性影响,每日平均上网时长越长,学习成绩越差(χ^(2)=40.933,P<0.05);上课期间上网频率越高的学生,学习成绩越差(χ^(2)=61.058,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玩网络游戏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β=0.121)。结论 大学生课堂上上网普遍,上网目的多为娱乐消遣,上网时间、目的对学习成绩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使用 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抗菌疗法和抗生素联合应用对耐药菌感染的疗效及机制
2
作者 王建国 谢佳欣 +2 位作者 孔飞雁 李昱潼 赵占娟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65,共12页
抗生素治疗是控制细菌感染的关键手段,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生素治疗面临着巨大挑战.光动力抗菌疗法(photodynamlc antibacterial therapy,aPDT)利用活性氧氧化生物大分子导致细菌死亡,使细菌不易对aPDT产生耐药性.这2种针对... 抗生素治疗是控制细菌感染的关键手段,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生素治疗面临着巨大挑战.光动力抗菌疗法(photodynamlc antibacterial therapy,aPDT)利用活性氧氧化生物大分子导致细菌死亡,使细菌不易对aPDT产生耐药性.这2种针对细菌感染的不同治疗方式,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各自存在局限性.将aPDT治疗与常规抗生素联合使用可实现相加或协同治疗效果,对耐多药细菌的灭活效果超过单一方法.本文概述了临床常见耐药菌感染现况,对aPDT与抗生素不同组合在治疗上的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指出了aPDT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的优势、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抗菌疗法 多重耐药菌 抗生素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George综合征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合并低钙性心力衰竭一例
3
作者 连惜如 张良 +4 位作者 郑春妃 赵文萍 贾辛未 王占启 李向欣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89,共4页
DiGeorge(DGS)综合征是由22q11.2微缺失引起,多为儿童期起病。TBX1基因已被证实是22q11.2缺失综合征中最重要的候选基因,突变类型以该基因单倍体缺失为主。本文报道1例DGS综合征所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旁减)合并低钙性心力衰竭的青... DiGeorge(DGS)综合征是由22q11.2微缺失引起,多为儿童期起病。TBX1基因已被证实是22q11.2缺失综合征中最重要的候选基因,突变类型以该基因单倍体缺失为主。本文报道1例DGS综合征所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旁减)合并低钙性心力衰竭的青年患者,基因检测发现与患者临床表型相关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出22号染色体q11.21位置约2674 kb的缺失变异,该染色体区间包含TBX1基因,为致病变异。本文探讨了DGS综合征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目前相关治疗,强调了甲旁减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治、定期随访的重要性,以引起临床及遗传学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X1基因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低钙血症 心力衰竭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媛媛 安迪 +3 位作者 高娟 苏立凯 殷小平 李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99-1502,共4页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新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分析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是当前可对脑白质纤维束行三维重建的新方法,经过近二十年的逐渐发展,已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初步应用。...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新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分析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是当前可对脑白质纤维束行三维重建的新方法,经过近二十年的逐渐发展,已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初步应用。通过分析病变组织的弥散变化,及颅内病变与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为诊断疾病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信息。此文就DTI基本原理及其在脑卒中、脑肿瘤、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脱髓鞘疾病、精神疾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在肺癌脑转移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5
作者 隋莲玉 孟欢 +1 位作者 王佳宁 殷小平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2,共8页
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s)是发病率最高的颅内恶性肿瘤,其中肺癌BMs在临床中尤为常见,这与肺癌的不良预后和高死亡率紧密相关。因此,对肺癌BMs的精准诊疗对于其临床管理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 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s)是发病率最高的颅内恶性肿瘤,其中肺癌BMs在临床中尤为常见,这与肺癌的不良预后和高死亡率紧密相关。因此,对肺癌BMs的精准诊疗对于其临床管理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因其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被广泛视为BMs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影像学金标准。MRI影像组学能够通过高通量的特征提取方法,更为精细地刻画肿瘤的内部结构和异质性,从MRI中挖掘出的定量图像特征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决策支持信息,从而提升诊断的精准度和治疗的个性化。近期的研究显示,MRI影像组学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肺癌BMs的诊断、分类、治疗以及预后预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本文旨在从数据分割处理和模型建立方面广泛总结MRI影像组学在肺癌BMs中的最新应用,以期为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肺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小体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檀艳丽 李响 +1 位作者 李梓汝 于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0-398,共9页
炎性小体是由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e-like protein,ASC)、半胱天冬酶-1(caspase-1)和细胞中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组成的一种多聚蛋白复合物.炎性小体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 炎性小体是由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e-like protein,ASC)、半胱天冬酶-1(caspase-1)和细胞中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组成的一种多聚蛋白复合物.炎性小体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细胞焦亡及免疫的调控,靶向炎性小体可为肿瘤的治疗及预后改善提供新的思路.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肿瘤,本文对炎性小体的组成、激活机制及其在胶质瘤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小体 胶质瘤 细胞焦亡 免疫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ODC1对人SCLC细胞H82、H69增殖、凋亡及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7
作者 高翔鹏 王晓芳 +3 位作者 贺文艺 李玉苗 宋瑾 贾友超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1,共9页
为探索下调鸟氨酸脱羧酶1(ornithine decarboxylase1, ODC1)对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细胞H82、H69增殖、凋亡及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检测了人SCLC细胞系ODC1的表达水平,并利用LV-NC/ODC1-RNAi慢病毒感染H82、H69... 为探索下调鸟氨酸脱羧酶1(ornithine decarboxylase1, ODC1)对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细胞H82、H69增殖、凋亡及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检测了人SCLC细胞系ODC1的表达水平,并利用LV-NC/ODC1-RNAi慢病毒感染H82、H69细胞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1ern blot)检测ODC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CCK-8法、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等检测下调ODC1后细胞增殖、凋亡及对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显示,ODC1在人SCLC细胞系中多数高表达,且下调ODC1后人SCLC细胞H82、H69增殖减慢,凋亡明显增加,药物敏感性增强.说明下调ODC1抑制H82、H6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增强细胞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氨酸脱羧酶1(ODC1) 小细胞肺癌(SCLC) 增殖 凋亡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炮制条件对18α-Gly和18β-Gly含量及比例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赵燕燕 李杨 +2 位作者 刘丽艳 柳亚飞 高博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46,共9页
研究甘草在炮制过程中不同炮制条件对甘草中主成分差向异构体18α-甘草酸(18α-Gly)和18β-甘草酸(18β-Gly)及杂质含量和比例关系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采用Durashel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01mol/L高氯酸铵(氨水调... 研究甘草在炮制过程中不同炮制条件对甘草中主成分差向异构体18α-甘草酸(18α-Gly)和18β-甘草酸(18β-Gly)及杂质含量和比例关系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采用Durashel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01mol/L高氯酸铵(氨水调节pH至8.20)-甲醇(体积比为48∶52)为流动相,流速0.8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50℃,进样量10μL.观察炮制时间、炮制温度对甘草饮片中主成分和杂质的含量及对甘草酸2个差向异构体比例的影响.经炮制后的甘草主成分总含量较甘草饮片均有所下降,炮制时间的延长会使甘草饮片主成分的损失量逐渐增加,但对甘草饮片中主成分异构体18α-Gly和18β-Gly的比例关系无影响.当炮制温度小于90℃时,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对甘草饮片中的主成分异构体(18α-Gly和18β-Gly)和杂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当炮制温度达到140℃后,炮制时间的延长会使18α-Gly和18β-Gly分解,主成分含量显著降低.甘草的主成分和杂质对各炮制因素具有一定敏感性,可考虑作为炮制程度的一个辅助质量指标引入甘草质量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炮制条件 甘草酸 差向异构体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止泻方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9
作者 高伟敏 任今今 +2 位作者 杨永滨 薛娟 马焕云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78-881,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止泻方在治疗大鼠急性放射性肠炎(ARE)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成年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1.425 mg.kg-1),清热止泻方高、中、低剂量组(给予清热... 目的探讨清热止泻方在治疗大鼠急性放射性肠炎(ARE)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成年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1.425 mg.kg-1),清热止泻方高、中、低剂量组(给予清热止泻方煎剂16.0,12.0和8.0 g.kg-1),每组8只。各组大鼠于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保留灌肠给予干预,隔日一次灌肠1周,3 d后麻醉采血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取放射区域直肠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组织学变化证实阳性对照组、清热止泻方高、中剂量组均可有效治疗模型大鼠ARE;阳性对照组和清热止泻方中剂量组血清中MDA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明显低于模型和清热止泻方低剂量组(P<0.01),而SOD酶活性水平略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明显高于模型和清热止泻方低剂量组(P<0.01)。结论清热止泻汤可以有效降低体内MDA水平和维持SOD活性的正常水平,可能是清热止泻方治疗ARE作用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止泻方 肠炎 放射性 急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经皮穿刺硬化剂治疗肾囊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10
作者 杨文增 王佳荣 张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013-2014,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聚桂醇注射液与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分为聚桂醇组(28例)与无水乙醇组(22例)。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分别将聚桂醇注射液与无水乙醇溶液注入两组肾囊肿内,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不... 目的对比分析聚桂醇注射液与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分为聚桂醇组(28例)与无水乙醇组(22例)。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分别将聚桂醇注射液与无水乙醇溶液注入两组肾囊肿内,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结果聚桂醇组术后患侧腰部不适发生率35.7%(10/28),无水乙醇组术后患侧腰部不适发生率54.5%(12/2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聚桂醇组6月随访有效率达96.4%(27/28),无水乙醇组有效率达95.5%(21/2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硬化剂治疗单纯肾囊肿的疗效与无水乙醇相同,但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后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硬化剂,有望在单纯肾囊肿的硬化治疗中成为无水乙醇的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桂醇 无水乙醇 投药 皮肤 肾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丹片对APOE^(-/-)小鼠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柏青 周玉娟 +3 位作者 刘春颖 刘子豪 许明轩 曹晓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观察荷丹片对APOE^(-/-)小鼠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一氧化氮(NO)、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主动脉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 目的观察荷丹片对APOE^(-/-)小鼠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一氧化氮(NO)、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主动脉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荷丹片低剂量组、荷丹片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给药12周后全部处死,检测5组血清ox-LDL、NO、IL-6、MCP-1、ICAM-1水平及主动脉ICAM-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ox-LDL、IL-6、MCP-1、ICAM-1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主动脉ICAM-1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荷丹片低剂量组、荷丹片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血清ox-LDL、IL-6、MCP-1、ICAM-1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主动脉ICAM-1表达下调(P<0.01,P<0.05)。结论荷丹片可降低APOE^(-/-)小鼠血清ox-LDL、IL-6、MCP-1、ICAM-1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下调主动脉ICAM-1表达,从而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丹片 APOE-/-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一氧化氮 白介素-6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退素D1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阳阳 彭雪莹 +9 位作者 孟杰 安博然 贺文娟 鲁素彩 陈岩 孔立文 牛川 刘丛 黄薇 侯英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73-1378,共6页
目的探究消退素D1(RvD1)对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与血红素氧合酶-1(HO-1)之间的关系。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sham)+PBS组、sham+RvD1高剂量(10μg/kg)组、IR+PBS组、IR+RvD1(2μg/kg... 目的探究消退素D1(RvD1)对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与血红素氧合酶-1(HO-1)之间的关系。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sham)+PBS组、sham+RvD1高剂量(10μg/kg)组、IR+PBS组、IR+RvD1(2μg/kg)低剂量组、IR+RvD1(5μg/kg)中剂量组和IR+RvD1(10μg/kg)高剂量组,每组6只。RvD1于缺血前1 h腹腔注射。生化仪测定ALT、AST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TNFα、IL-6、IL-8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学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HO-1变化。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IR+PBS组相比,IR+RvD1中剂量组和IR+RvD1高剂量组大鼠ALT、AST水平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且中、高剂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R+RvD1中剂量组和IR+RvD1高剂量组肝脏HO-1蛋白表达较IR+PBS组升高(P值均<0.05)。HE染色观察肝组织学变化显示,与IR+PBS组相比,IR+RvD1中剂量组和IR+RvD1高剂量组细胞肿胀及肝索排列紊乱依然存在,但未见明显大片坏死区域。结论RvD1可能通过增加肝脏HO-1表达,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6、IL-8)和转氨酶(ALT、AST)水平,发挥对大鼠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再灌注损伤 消退素D1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叶α波不对称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效果关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桑文华 高敏 +4 位作者 徐保彦 米琨 庞静娟 张彦恒 刘增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98-602,共5页
目的了解低、高额叶α波不对称(frontal alpha asymmetry,FAA)抑郁症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后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抑郁症患者72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评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 目的了解低、高额叶α波不对称(frontal alpha asymmetry,FAA)抑郁症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后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抑郁症患者72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评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和轻躁狂症状自评量表(32-item hypomania checklist,HCL-32)。治疗前后记录脑电数据并分析前额叶(FP1/FP2)、中额叶(F3/F4)和侧额叶(F7/F8)3个部位FAA,分别以治疗前各位置FAA的中位数为界值将患者分为低FAA组(28例)和高FAA组(28例)。结果所有患者FP1/FP2位置、F3/F4位置、F7/F8位置的FAA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F3/F4位置低FAA组和高FAA组治疗有效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28 vs.25/28,P=0.029)。F3/F4位置低FAA组和高FAA组治疗前后HAMD差值、HAMA差值、CGI差值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F3/F4位置FAA与HAMD差值(r=0.479,P<0.001)、HAMA差值(r=0.504,P<0.001)、CGI差值(r=0.450,P<0.001)呈正相关。结论F3/F4位置高FAA组抑郁症患者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效果比低FAA组好,即左额叶皮质活动相对增强的抑郁症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额叶α波 不对称 疗效 抗抑郁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抗菌治疗骨髓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建喜 尹秀娟 +3 位作者 方子源 杜梓硕 朱林 赵占娟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7,共9页
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深部组织感染性炎症,持续感染会导致骨组织的溶解和坏死.目前,手术治疗及抗生素治疗很难彻底治愈骨髓炎,且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增加了骨髓炎的治疗难度.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photodynamic a... 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深部组织感染性炎症,持续感染会导致骨组织的溶解和坏死.目前,手术治疗及抗生素治疗很难彻底治愈骨髓炎,且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增加了骨髓炎的治疗难度.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photodynamic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PACT)是一种抗感染治疗的新方法,对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本文介绍了骨髓炎难治的原因和PACT在治疗骨髓炎方面的优势及近期的研究进展.随着光动力治疗骨髓炎的深入研究,PACT有望成为彻底治愈骨髓炎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PACT) 骨髓炎 光敏剂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建喜 庞静文 +3 位作者 田翔 闫星寒 张秩铭 赵占娟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6,共9页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导致的与其他外伤因素等无关的足部组织破坏,在临床上属于慢性伤口,常合并缺血、周围神经病变以及感染,其愈合受损增加了感染的可能,因此在糖尿病足的治疗过程中,抗感染治疗是关键.目前临床上多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导致的与其他外伤因素等无关的足部组织破坏,在临床上属于慢性伤口,常合并缺血、周围神经病变以及感染,其愈合受损增加了感染的可能,因此在糖尿病足的治疗过程中,抗感染治疗是关键.目前临床上多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糖尿病足的病理生理变化阻碍了抗生素在溃疡中的渗透,使其难以到达病变部位,同时,由于抗生素多重耐药现象逐渐严峻,也增加了糖尿病足的治疗难度.光动力疗法以其靶向性好、副作用低、对微生物无耐药性等优点给糖尿病足的医治提供了新的选择.近年来,光动力疗法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因此,本文对光动力疗法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治疗机制、近期的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糖尿病足 光敏剂 抗生素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叶α波不对称与抑郁症自杀行为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敏 桑文华 +4 位作者 徐保彦 米琨 庞静娟 张彦恒 刘增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61-465,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有、无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额叶α波不对称(frontal alpha asymmetry,FAA)指标,了解抑郁症患者FAA特征与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纳入56例抑郁症患者,根据既往是否实施过自杀行为分为有自杀行为组(16例)、无自杀行为... 目的通过对比有、无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额叶α波不对称(frontal alpha asymmetry,FAA)指标,了解抑郁症患者FAA特征与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纳入56例抑郁症患者,根据既往是否实施过自杀行为分为有自杀行为组(16例)、无自杀行为组(40例)。收集被试者的一般资料,使用脑电图检测FAA,评估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BSS)。结果有、无自杀行为组抑郁症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自杀行为组BSS自杀意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SS自杀风险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62±19.81 vs.27.78±21.90,P=0.015)。有、无自杀行为组FP1/FP2位置FA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6(-0.05,0.14)vs.0.16(0.06,0.32),P=0.006]。自杀行为与FP1/FP2位置FAA负相关(r=-0.349,P=0.0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FP1/FP2位置FAA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OR=0.008,P=0.024)。结论有自杀行为史的抑郁症患者左前额叶皮质活动减弱、右前额叶皮质活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额叶α波不对称 自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达本胺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结肠癌HCT-15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琳珊 李玉苗 +4 位作者 李楠 贾友超 王晓芳 韩强 臧爱民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4-170,共7页
研究西达本胺(Chidamide)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5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以不同浓度西达本胺处理HCT-15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dU实验检测细... 研究西达本胺(Chidamide)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5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以不同浓度西达本胺处理HCT-15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周期;Western blot检测乙酰化组蛋白、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西达本胺抑制HCT-15细胞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减弱,凋亡增多,细胞分裂相明显减少、总周期变慢,乙酰化组蛋白H3和H4、线粒体介导的相关凋亡蛋白表达上调、p21、p27表达上调、CDK2、CyclinA2蛋白表达下调.西达本胺可抑制HCT-15细胞增殖,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达本胺 结肠癌 乙酰化 线粒体凋亡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MRI影像组学在前列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春梅 李思琪 +1 位作者 杨存霞 殷小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6-170,191,共6页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男性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肿瘤,能否早期诊断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pMRI)是PCa检测和预测风险分层的主要工具,包括筛查、辅助诊断、风...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男性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肿瘤,能否早期诊断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pMRI)是PCa检测和预测风险分层的主要工具,包括筛查、辅助诊断、风险分层、指导治疗和治疗后评估。影像组学的发展给当前各种传统的检查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自动化方法对庞大的数据量进行定量成像特征提取和分析,为PCa患者临床诊疗和决策提供信息。mpMRI在PCa中的应用不仅使疾病的自动定位成为可能,并且还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解决方案从肿瘤生物学到遗传学水平来评估PCa,基于mpMRI影像组学相关性研究对PCa无创诊断、侵袭性评估、基因组分析、治疗后有无进展检测及靶向药物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mpMRI影像组学在PCa诊断、治疗及预测风险性、侵袭程度、预后中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为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以及挖掘mpMRI影像组学在PCa应用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影像基因组学 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评分系统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反转相眼震的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俊瑜 徐玉玲 +2 位作者 刘佳 孟峥 田从哲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目的观察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位置试验中反转相眼震的发生率和特征,探讨反转相眼震对于手法复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6例水平半规管BPPV... 目的观察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位置试验中反转相眼震的发生率和特征,探讨反转相眼震对于手法复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6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滚转试验时眼震的方向、潜伏期、持续时间、眼震强度,根据是否有反转相眼震分为有反转相眼震组和无反转相眼震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眼震参数和眼震特征;并比较两组行手法复位后的疗效,评价反转相眼震对疗效的影响。结果76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中,6例为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症,均未观察到反转相眼震,余70例水平半规管管石症患者中,51例(72.86%,51/70)出现反转相眼震,占67.11%(51/76),其中16例双侧均有反转相眼震,35例仅单侧出现反转相眼震。产生反转相眼震可能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罹患半规管的侧别无关(均为P>0.05)。所有产生反转相眼震的患者眼震强度明显大于无反转相眼震患者(P<0.01),仅单侧出现反转相眼震的患者,反转相眼震总是出现在眼震较强的一侧(即患侧),且强度显著小于第一相眼震强度(P<0.01),但持续时间较长(P<0.01),绝大多数患者反转相眼震的持续时间超过1分钟,部分患者持续时间大于3分钟,显示为持续性眼震。经手法复位治疗后,反转相眼震组即时评估的总有效率为90.20%,无反转相眼震组总有效率为89.47%,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χ^(2)=0.051,P=0.975)。结论在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中,反转相眼震的发生率高,第一相眼震强度大的患者易出现反转相眼震,且反转相眼震持续时间较长;反转相眼震可能不影响手法复位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眼震 反转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合并肾上腺区Castleman病1例报告
20
作者 杨小龙 崔振宇 +5 位作者 马涛 安丰 古德强 郭景阳 宋士超 杨文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37-640,共4页
Castleman病又称巨大淋巴结病或血管淋巴性淋巴结增生病,1956年由美国病理学家Benjamin Castleman首次报道。该病可发生于全身各处淋巴结,累及肾上腺区较少见。宫颈癌合并肾上腺区Castleman病临床罕见,术前诊断困难,初步诊断容易将肾上... Castleman病又称巨大淋巴结病或血管淋巴性淋巴结增生病,1956年由美国病理学家Benjamin Castleman首次报道。该病可发生于全身各处淋巴结,累及肾上腺区较少见。宫颈癌合并肾上腺区Castleman病临床罕见,术前诊断困难,初步诊断容易将肾上腺区占位误诊为转移瘤或副神经节瘤。2022年7月我们收治1例宫颈癌合并肾上腺区Castleman病,本文结合文献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肾上腺区 副神经节瘤 病理学家 术前诊断 转移瘤 宫颈癌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