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短视频的情感动员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娜 曹茹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1年第6期81-91,共11页
协同治理时代,媒体以实际行动参与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传递与舆论动员,尤其短视频情感动员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宅家”共意行动不可或缺的建构力量。研究跳出惯常关注冲突性突发事件中愤怒、戏谑和悲情等负向情感的结构性... 协同治理时代,媒体以实际行动参与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传递与舆论动员,尤其短视频情感动员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宅家”共意行动不可或缺的建构力量。研究跳出惯常关注冲突性突发事件中愤怒、戏谑和悲情等负向情感的结构性偏向,从89个疫情短视频文本中重新发现积极情感的动员价值和治理效能,图像框架和互动仪式链等为此提供了理论资源。疫情短视频将原始情感米姆作为联结扩散的武器,以故事、符号、标语、仪式等图像框架裹挟情感参与动员实践。情感动员以激发情感共鸣铺陈价值秩序,以扩散和奖惩形塑情感共同体,以情感能量增强促发行动实践,以独特文化延续情感符号图腾,完成从“身边日常”到“家国共生”的视觉意义构建。情感传播能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跨越阶层、文化、民族区隔成为新的动员核心行动者,形成渗透并影响社会结构的微观权力系统,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动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短视频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文献考察及新闻传播学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5
2
作者 韩立新 杨润东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20,共4页
新闻传播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学科交叉发展传统,也有着与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新文科基因。中国学者以中国人文学科为考察对象,既发现了技术性、商业性引发的人文学科危机,即工业社会文化与农业社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 新闻传播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学科交叉发展传统,也有着与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新文科基因。中国学者以中国人文学科为考察对象,既发现了技术性、商业性引发的人文学科危机,即工业社会文化与农业社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发现了人文学科的中国化问题,即人文学科危机在中国所表现出来的两重性。前者关注的是人文学科的现代化,后者关注的是人文学科的中国化。中国学者提出的人文学科现代化与中国化的论断,为新闻传播学的新文科建设提出了两个维度:一是新闻传播学科的现代化;二是新闻传播学科的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闻传播学 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知识的出版:出版研究的知识进路考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秀丽 李开渝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76,共7页
随着当下出版生态、业态的发展,出版研究面临着在连续中断裂的理论建构困境,因此亟须确立更稳定的研究支点。知识概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不仅和出版具有天然的历史勾连,而且新知识通达新出版成为当下业界共识及数字出版研究的重要转向... 随着当下出版生态、业态的发展,出版研究面临着在连续中断裂的理论建构困境,因此亟须确立更稳定的研究支点。知识概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不仅和出版具有天然的历史勾连,而且新知识通达新出版成为当下业界共识及数字出版研究的重要转向,因此,把知识作为当下出版研究的通约性概念,并以此为进路观照和重构出版研究,能够打通出版史研究的历史进程、支撑出版理论知识体系的重构、探究出版应用的服务发展对策。可以说,出版研究知识进路考察,不仅能更好洞察出版即知识的归一性,而且将助益出版研究打开新的学术想象视角,实现知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研究 知识进路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融媒体中心嵌入智慧社区的集成服务创新路向 被引量:2
4
作者 樊拥军 任梓铭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4,共4页
做好智慧社区服务是人民生活幸福美好的关键环节,而政府包办、市场主导、政企协作等服务供给模式,均存在难以高效呼应居民需求的局限。县级融媒体中心依靠数字化智能平台和天然近地资源禀赋优势,联结汇聚各种资源创新集成服务形态、业... 做好智慧社区服务是人民生活幸福美好的关键环节,而政府包办、市场主导、政企协作等服务供给模式,均存在难以高效呼应居民需求的局限。县级融媒体中心依靠数字化智能平台和天然近地资源禀赋优势,联结汇聚各种资源创新集成服务形态、业态和生态,嵌入智慧社区升级进化建设、治理与文明发展等民生事务,推动建构相关参与群体互为服务的新型合作共赢关系,提高居民共创共享良善社区环境福祉,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籍此吸引稳固大量注意力资源,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与地方持续协同发展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中心 嵌入创新 智慧社区 集成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电影革命:人机交互、技术赋权与主体迁移 被引量:7
5
作者 孙蕾蕾 彭新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2-47,共6页
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对电影产业全链条的颠覆性重构,不仅体现在AI使内容生产范式从“线性预设”模式转向基于流动性与生成性的“交互生产”模式,以及“人机协同共创”所带来的人机关系变革,它更是直接推动了文化形态的迭代以及影像生产权... 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对电影产业全链条的颠覆性重构,不仅体现在AI使内容生产范式从“线性预设”模式转向基于流动性与生成性的“交互生产”模式,以及“人机协同共创”所带来的人机关系变革,它更是直接推动了文化形态的迭代以及影像生产权力结构的变迁。通过新媒介的技术赋权,大众从被动接受的观看者转变为“产销合一”的“生产性观众”,决定文化产品审美意义和价值的“主体”亦从艺术家迁移至“生产性观众”,UGC成为未来影视创作的重要方式,加速着“创意民主化”与“影像生产泛平民化”时代的到来。本文透过对内容生产、人机关系、受众角色转型及艺术主体迁移等几个面向的分析,试图探讨人工智能的技术交互如何在文化层面深刻影响电影创作与审美接受的交互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机交互 技术赋权 主体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淀、歌淀:白洋淀文化建设的意象隐喻--基于雄安地区英雄人物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韩立新 张秀丽 杨新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21,共6页
据文献分析和考证,雄安新区英雄人物主要以杨家将、雁翎队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先进人物为主体,主要分布在白洋淀周围,其精神特质非常鲜明,就是家国情怀和民族振兴。这与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讲的中国梦主题非常一致。白洋淀的... 据文献分析和考证,雄安新区英雄人物主要以杨家将、雁翎队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先进人物为主体,主要分布在白洋淀周围,其精神特质非常鲜明,就是家国情怀和民族振兴。这与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讲的中国梦主题非常一致。白洋淀的历史体现着人民创造历史的英雄观,是中华民族精神凝聚的缩影,是今天亿万人民构建共同精神家园的文化资源。可以说,白洋淀作为一个人文景观,是英雄之淀,是民族复兴的精神载体,适宜于作为雄安新区的文化符号和城市意象。如果与杭州西湖相因应,南有诗湖、爱情湖——西湖,北有歌淀、英雄淀——白洋淀,将白洋淀培育成新时代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文化景观与精神载体,将雄安新区打造成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精神载体,将有力地支持雄安新区的建设目标。对白洋淀进行文化开发和建设,是雄安新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描绘精神家园图景,建设精神之城的肯綮之举。因此,将白洋淀作为雄安新区生态城市标志进行规划的同时,还应将之作为文化景观进行规划,将白洋淀建设成民族复兴的精神文化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英雄 民族复兴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再造·嵌入:耳机的物质性声景实践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娜 高鑫鹏 邓晶心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3期64-74,共11页
物质性转向是对以往重文本、轻物质研究取向的革新,让那些“习以为常”的媒介技术物重要性得以显现,耳机正是被忽视的声音媒介之一。研究通过访谈和观察深入到耳机的认知、购买、使用和分享实践,探究媒介技术物如何在涉身经验、时空感... 物质性转向是对以往重文本、轻物质研究取向的革新,让那些“习以为常”的媒介技术物重要性得以显现,耳机正是被忽视的声音媒介之一。研究通过访谈和观察深入到耳机的认知、购买、使用和分享实践,探究媒介技术物如何在涉身经验、时空感知、行动方式、听觉文化和社会规范中参与社会媒介化进程。耳机作为具身性可穿戴设备,用技术对抗着空间的转移和时间的消逝,使听者对内部声景的能动性与控制权得以实现,进而调控听觉、情绪和行为;作为实践主体通过再造异质空间影响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其间夹杂着“封闭-交流”“逃离-融入”“整体-片段”的传播悖论,并引发关系、经济、秩序和审美的再生成;耳机进化伴随着体制权力的释放、生存空间的狭隘和个体趣味的追寻,使用者在片刻宁静中得以短暂松弛、逃离现实、反思自我和抵抗压力,却也挣脱不了技术驯化、资本掌控、在线裹入和符号权力的包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机 物质性 声音景观 听觉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崛起与关系嵌入:社交媒体用户春节文化感知新向度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秀丽 李开渝 韩立新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63,共4页
作为节日实践的具象反映,社交媒体春节文化感知测量可从整体上反映社会对其认知的变化。本文基于社会感知的理论视角,以社交媒体中微博用户春节感知作为核心议题,通过Python3.6词频分析及LDA主体模型对其进行感知测量分析。研究发现,在... 作为节日实践的具象反映,社交媒体春节文化感知测量可从整体上反映社会对其认知的变化。本文基于社会感知的理论视角,以社交媒体中微博用户春节感知作为核心议题,通过Python3.6词频分析及LDA主体模型对其进行感知测量分析。研究发现,在微博用户感知到"年味"仍浓的同时,明显呈现出消费崛起与关系嵌入新向度,媒介消费和平台连接占据春节文化感知的重要位置,春节文化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表现出再媒介化的现实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用户 春节文化 感知 新向度 再媒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