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城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1
作者 李帅 李嘉 +2 位作者 张凯 魏明秋 李樋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181-186,194,共7页
河北省宽城县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尤其在强降雨和地震等极端自然条件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为当地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通过对宽... 河北省宽城县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尤其在强降雨和地震等极端自然条件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为当地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通过对宽城县区域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和气象条件的综合分析,结合多次现场勘查及地质灾害数据,系统研究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存在12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包括崩塌(75处)、泥石流(35处)、滑坡(12处)、地面塌陷(3处)。崩塌和泥石流为主要灾害类型,集中分布于宽城镇、龙须门镇、塌山乡等地。滑坡主要分布于龙须门镇及塌山乡的低山丘陵区,且以小型滑坡为主。泥石流灾害则以沟道型泥石流为主,分布于地形起伏较大的沟谷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形起伏、岩性脆弱带,以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不仅有助于丰富宽城县地质灾害的理论认识,还对类似地质背景区的灾害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分布规律 防控建议 宽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部古堆高温地热田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晨光 郑绵平 +6 位作者 张雪飞 邢恩袁 叶传永 任建红 黎明明 何江涛 王丰翔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8-578,共21页
作为我国近些年地热勘探取得重要突破的地热田,西藏南部古堆地热田以其浅埋、高温、富锂、活动剧烈为典型特征而为人们广泛关注。然而关于其水化学特征和成因人们还知之甚少。古堆高温富锂地热田由五个地热显示区组成,分别是布雄朗古、... 作为我国近些年地热勘探取得重要突破的地热田,西藏南部古堆地热田以其浅埋、高温、富锂、活动剧烈为典型特征而为人们广泛关注。然而关于其水化学特征和成因人们还知之甚少。古堆高温富锂地热田由五个地热显示区组成,分别是布雄朗古、杀噶朗噶、巴布的密、茶卡和日若地热显示区,其中布雄朗古、杀噶朗噶地热显示区地热活动最为强烈。古堆地热田沸泉和热泉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Cl型,温泉和冷泉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Cl-HCO_(3)、Na-HCO_(3)-Cl和Na-HCO_(3)型,地表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Mg-SO_(4)-HCO_(3)和Na-Ca-Mg-SO_(4)-Cl-HCO_(3)型,这些不同的水化学类型可能反映其不同的成因和物质来源;K-Na地温计显示布雄朗古、杀噶朗噶、巴布的密、茶卡有相似的热储温度(最高可达240.56℃),且明显高于石英和K-Mg地温计计算结果;除了部分沸泉,多数地热水在Na-K-Mg三角图中的投点都远离完全平衡线,表明地热水在从热储上升至地表的过程中没有达到完全的化学再平衡,可能与冷水发生了混合;通过对地热流体特征元素的分析发现Cl、Na、K、SiO_(2)、B、As、Li、Rb、Cs和F是古堆地热流体的特征化学组分,Cl和其他特征化学组分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了深部母地热流体的存在;通过对古堆地热流体焓-氯图解的分析表明古堆地热田深部可能存在两类不同的母地热流体,其Cl含量、焓值和对应的温度分别为567 mg/L、1562.5 J/g、335.5℃和697 mg/L、1250 J/g、282.5℃,并且古堆地热田的母地热流体可能是通过与围岩的热传导、沸腾或者与浅部地表冷水混合的冷却方式上升至地表形成不同温度、水化学类型和活动强度的热泉,本研究对深入认识我国西藏南部高温富锂地热系统的水化学特征和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同时对将来合理利用我国西藏南部清洁地热能和地热型锂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南部 古堆高温地热田 水化学特征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蔡奎 张蒨 +1 位作者 吴云霞 王贝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5-168,共14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已迫在眉睫,国内外对重金属污染研究热度不减。本文选择河北平原农田为研究区,对采集325个根系土样品中的Cd、Cr、Pb、As、Hg等5种重金属进行了各形态含量统计与分析,并用Arc GIS制作了有效态空间分布图。最后运用相... 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已迫在眉睫,国内外对重金属污染研究热度不减。本文选择河北平原农田为研究区,对采集325个根系土样品中的Cd、Cr、Pb、As、Hg等5种重金属进行了各形态含量统计与分析,并用Arc GIS制作了有效态空间分布图。最后运用相关性分析法探讨了5种重金属各形态与全量及pH值、Fe_2O_3、总有机碳(TOC)、阳离子交换容量(CEC)、粘粒的相关性。研究表明:Cd的有效态(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含量占全量比重最大,为18.06%,Cr、Pb、As、Hg均低于10%,这4种金属以残渣态为主,占全量的50%以上;As元素各形态与全量、pH值、Fe_2O_3、TOC、CEC、粘粒的相关程度最高,成正相关关系;Cr的3种形态(铁锰氧化态、强有机结合态、残渣态)与Fe_2O_3、TOC、CEC、粘粒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r碳酸盐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与pH呈正相关关系,与Fe_2O_3、TOC、CEC、粘粒呈显著负相关关系;5种重金属铁锰氧化态与pH均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河北平原 形态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南缘阿扎乡古新世花岗闪长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评价
4
作者 王金贵 冯钊 +9 位作者 李鹏 葛玢 张鑫全 段炳鑫 王硕 侯德华 杨鑫朋 程洲 张欢 刘琦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9,共16页
西藏冈底斯岩浆弧带是我国重要的铜矿资源产地。研究区位于南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克鲁铜金矿床西侧,古新世岩浆活动较为强烈,但如此强烈的岩浆活动与铜矿的关系究竟如何?其是否具有好的成矿潜力?解决这些问题对指导该地区的找矿工作具... 西藏冈底斯岩浆弧带是我国重要的铜矿资源产地。研究区位于南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克鲁铜金矿床西侧,古新世岩浆活动较为强烈,但如此强烈的岩浆活动与铜矿的关系究竟如何?其是否具有好的成矿潜力?解决这些问题对指导该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同位素分析了花岗闪长岩的岩浆起源、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并结合氧逸度分析成矿潜力。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岩体形成于古新世(64.55±0.93 Ma),岩石属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量∑REE(包括Y元素)平均为94.01×10^(-6),富集K、U、Rb、Ba和轻稀土(LREEs),亏损Nb、Ta、Ti、Zr和重稀土(HREEs),无明显Eu负异常。Rb/Sr比值平均为0.20,Nb/Ta比值平均为11.89,锆石ε_(Hf)(t)值为+10.7~+13.3,t_(DM2)变化于285.5~453.4 Ma,I_(A)=490,I_(T)=484,岩体中锆石结晶温度大约在700℃,显示岩浆来源于俯冲环境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少量幔源物质加入,具典型的I型花岗岩特征,推断其形成于挤压俯冲碰撞前的弧构造环境。结合高氧逸度、地幔物质以及流体的贡献,可推知该地区具有良好的深部铜金资源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南缘 古新世 花岗闪长岩 成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索伦地区早白垩世粗安岩与安山岩成因——来自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的约束
5
作者 陈琛昌 唐宗源 冯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86-1607,共22页
在大陆弧环境中,理解安山岩的形成及其源区特征对于揭示弧岩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聚焦于大兴安岭索伦地区,通过综合应用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深入探讨该地区粗安岩和安山岩的成因及其岩浆源区属性。结果表明:粗安岩和安山岩形成... 在大陆弧环境中,理解安山岩的形成及其源区特征对于揭示弧岩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聚焦于大兴安岭索伦地区,通过综合应用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深入探讨该地区粗安岩和安山岩的成因及其岩浆源区属性。结果表明:粗安岩和安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34~129 Ma);研究区粗安岩和安山岩SiO_(2)质量分数为57.13%~58.16%,全碱(K_(2)O+Na_(2)O)质量分数为6.10%~6.40%,Al_(2)O_(3)质量分数为17.09%~17.59%,TFe_(2)O_(3)质量分数为6.71%~6.92%,Mg~#值为41.52~43.94,具有高钾钙碱性的弱过铝质岩石特征;粗安岩和安山岩样品轻稀土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Rb、Ba)富集和高场强元素(如Nb、Ta、P和Ti)相对亏损,具有微弱的Eu负异常(δEu=0.88~0.89),表明其为大陆弧岩浆作用的产物。样品具有较高的锆石ε_(Hf)(t)值(5.81~11.29)和全岩ε_(Nd)(t)值(0.6~1.3),暗示索伦地区中性岩浆源于被俯冲流体交代的亏损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山岩 早白垩世 地球化学 SR-ND-HF同位素 大兴安岭 索伦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永清县地下水重金属来源识别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彬 崔邢涛 +1 位作者 王学求 胡庆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1-749,共9页
永清县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主要灌溉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取自地下水。为全面掌握永清县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特征、空间分布模式、污染来源及可能引起的健康风险,在全县范围内系统采集370件地下水样品,并对Cu、Pb、Zn、Cd... 永清县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主要灌溉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取自地下水。为全面掌握永清县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特征、空间分布模式、污染来源及可能引起的健康风险,在全县范围内系统采集370件地下水样品,并对Cu、Pb、Zn、Cd、Ni、Hg和As共7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测试。根据分析结果,研究区部分地下水样品中Pb、Cd、Ni和As浓度超出Ⅲ类水质标准限值(GB/T 14848—2017),部分样品Pb、Cd和Ni浓度高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限值(GB 5084—2021),超标点位主要位于研究区中部和南部。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研究区地下水中As和Cd主要与农业生产有关,Cu、Zn、Ni和Pb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Hg主要受自然背景影响。致癌重金属(Cd和As)引起的健康风险高于非致癌重金属(Cu、Pb、Zn、Ni和Hg),Cd和As是引起健康风险的主要重金属元素,在健康风险总值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9.24%和20.66%。地下水重金属元素健康风险高值区主要集中于研究区东南部,部分采样点位的健康风险值超过了最大可接受水平,因此应合理规划研究区地下水安全利用,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下水中重金属引起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清县 地下水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及邻区水系沉积物和岩石铜元素分布特征及铜地球化学省成因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彬 王学求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4-754,共11页
利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以Cu含量大于32×10^(-6)为边界在长江中下游及邻区圈定出面积大于1000km^(2)的铜地球化学省6个。为识别该区铜地球化学省的成因,对水系沉积物和岩石中Cu的分布特征以及铜地球化学省与矿集区的空间对应... 利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以Cu含量大于32×10^(-6)为边界在长江中下游及邻区圈定出面积大于1000km^(2)的铜地球化学省6个。为识别该区铜地球化学省的成因,对水系沉积物和岩石中Cu的分布特征以及铜地球化学省与矿集区的空间对应关系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铜矿集区往往产出于具有3层套合结构的铜地球化学省内部,铜矿集区与铜地球化学省的浓集中心存在空间对应关系。研究区铜地球化学省主要包括三种成因类型,分别为:由成矿作用及后期的风化分散作用引起、由高背景地层引起和由高背景地层和成矿作用及后期风化分散作用共同引起。该认识对于缩小找矿靶区,提高找矿精度和效率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水系沉积物 岩石 铜地球化学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Pb、Hg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6
8
作者 蔡奎 段亚敏 +2 位作者 栾文楼 李倩 马云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20-1428,共9页
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密切关系。本文选择河北平原农田为研究区,采集了325个根系土样品,测定了Pb、Hg有效态含量,并探讨了影响其地球化学行为的主要因素... 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密切关系。本文选择河北平原农田为研究区,采集了325个根系土样品,测定了Pb、Hg有效态含量,并探讨了影响其地球化学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Pb、Hg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与土壤p 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酸化使Pb、Hg有效性增加,直接导致农作物中Pb、Hg含量增加,保持土壤p H值在弱酸性至弱碱性范围,防止土壤酸化,可以降低重金属危害。(2)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Pb、Hg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但与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呈负相关。所以土壤中有机质的增加可以降低Pb、Hg元素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含量。(3)随着土壤黏粒的增加,Pb、Hg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含量降低,说明黏粒可以吸附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与重金属元素Pb、Hg地球化学行为存在一定关系。土壤p H值、有机质、黏粒是控制重金属元素Pb、Hg地球化学行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重金属 地球化学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城市近地表灰尘重金属含量及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崔邢涛 刘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4-190,共7页
以唐山市主城区161个城市近地表灰尘样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重金属含量及环境质量状况。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唐山城市近地表灰尘中重金属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并应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进行空间插值制图。结果表明,研究... 以唐山市主城区161个城市近地表灰尘样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重金属含量及环境质量状况。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唐山城市近地表灰尘中重金属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并应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进行空间插值制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近地表灰尘中重金属含量均超过当地背景值。近地表灰尘中重金属元素Zn、Cd、Pb、Cu、Hg、Cr、Ni和As的变异系数分别是43.23%、213.99%、113.21%、29.56%、70.83%、51.80%、29.21%、32.67%,其中含量变异系数较大的重金属是Cd、Pb等。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指数评价表明,Cd、Zn为严重污染,Cr、Hg、Pb、Cu、Ni为潜在污染,As为清洁,污染程度依次为Cd>Zn>Cu>Cr>Pb>Hg>Ni>As。尼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表明,唐山城市近地表灰尘重金属综合污染严重,清洁、潜在污染、轻污染、重污染、严重污染比例分别为0、3.72%、52.19%、38.51%、5.58%,重污染以上污染比例达到44.09%,其严重污染区与工业区域、交通分布发达程度的分布相吻合,重金属污染可能与城市的燃煤、交通等污染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灰尘 重金属 环境质量 评价 唐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棉尾矿场地土壤污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英钧 宋泽峰 +4 位作者 杨悦锁 邓亚男 任弘宇 蔡奎 胡紫如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0-992,共13页
为了厘清石棉对土壤环境的污染风险,为进一步治理及减缓石棉污染危害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针对青海省祁连县小八宝石棉尾矿库矿区场地土壤环境中石棉组分和相关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空间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为了厘清石棉对土壤环境的污染风险,为进一步治理及减缓石棉污染危害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针对青海省祁连县小八宝石棉尾矿库矿区场地土壤环境中石棉组分和相关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空间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场地土壤中的主要矿物组成包括石英、斜绿泥石、蛇纹石、铁韭闪石、钠长石等,其中蛇纹石被确定为石棉的特征矿物;在典型垂向和横向剖面土壤中,不同来源的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特点,其中CaO分布趋势与蛇纹石矿物相关,土壤中重金属Cr表现出与石棉矿物相似的分布特征;在垂向和横向剖面的样品中Cr质量分数均超过建设用地风险管制值(二类用地78 mg/kg),特别是在石棉尾矿渣堆处Cr质量分数远超出建设用地风险管制值。石棉的环境胁迫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造成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石棉 矿物 重金属 迁移转化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与黏土矿物的关系及其生态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文鹏 史小龙 +4 位作者 刘建章 陈爽 蔡奎 宋泽峰 田浩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3-1526,共14页
【研究目的】为了解工业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了100件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试Pb、Cr、As、Cd和Hg等5种重金属元素总量、赋存形态以及黏土矿物含量。【研究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土壤矿物评价法以及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等,... 【研究目的】为了解工业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了100件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试Pb、Cr、As、Cd和Hg等5种重金属元素总量、赋存形态以及黏土矿物含量。【研究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土壤矿物评价法以及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等,对石家庄无极皮革厂,辛集皮革厂,邯郸武安冶金、钢铁,广平化工厂,以及邢台内丘化工厂周边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稳定性以及健康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无极皮革厂土壤的Cr,内丘、广平化工厂的Hg和武安冶金、钢铁的Cd和Hg污染程度高;以残渣态为主的重金属与黏土矿物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黏土矿物对Cd、Hg固持量高,对Pb和As的固持量低。无极2个土壤样品超出了黏土矿物对Cr的容纳能力;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显示,在口和皮肤双重摄入途径下,土壤会对儿童造成非致癌风险(1.02)。但是,以小麦为摄入介质的癌症风险指数超过了成人(5.16×10^(−4))和儿童(6.44×10^(−4))的耐受限度(1×10^(−4))。【结论】重金属与黏土矿物存在积极的相关性,对生态健康风险影响大,当地以小麦为主食的居民对小麦Cd应更加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区 重金属 赋存形态 黏土矿物 健康地质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和海泡石复配对农田土壤Cd、Pb的钝化潜力
12
作者 杜俊 闫丽娜 +4 位作者 蔡奎 栾卓然 宋泽峰 赵志瑞 栾文楼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162,共12页
黏土矿物被广泛应用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和实践。为探究膨润土和海泡石复配用于重金属Cd、Pb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钝化效果和钝化机理,采用小麦根箱试验研究2种黏土矿物以不同比例(1∶1、1∶2、2∶1)复配,在1%施用量的情况下对... 黏土矿物被广泛应用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和实践。为探究膨润土和海泡石复配用于重金属Cd、Pb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钝化效果和钝化机理,采用小麦根箱试验研究2种黏土矿物以不同比例(1∶1、1∶2、2∶1)复配,在1%施用量的情况下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有效性和赋存形态、小麦各部位(根茎叶籽实)重金属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1)膨润土和海泡石复配施加,除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pH(升高)和水解性氮(降低)有轻微影响外,对其他指标(速效磷、速效钾、总有机碳、总硫)的影响可以忽略。(2)膨润土和海泡石按照质量比1∶1复配施用(1%)对根际土壤中Cd、Pb的有效态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37.2%、66.6%,对非根际土壤中Cd、Pb的有效态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33.0%、38.6%,对小麦籽实部位的Cd、Pb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41.9%、75.0%。(3)膨润土和海泡石复配施用使根际土壤中的离子交换态Cd和铁锰氧化态Cd转化为残渣态Cd为主的非活性形式,使根际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Pb、腐殖酸结合态Pb主要转化为残渣态Pb。综合而言,膨润土和海泡石复配施加对土壤的环境扰动较小,二者按照1∶1的比例复配对Cd、Pb的钝化效果更佳,钝化机制上主要是将土壤中的Cd、Pb活性态转化为残渣态为主的非活性态。尽管施用1%的膨润土和海泡石1∶1复配钝化材料后,小麦籽实中的Cd仍然高于国家的限量指标,但采用此种钝化材料,适当增加施用量(1%~3%)或者联合其他手段,有望实现Cd、Pb复合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海泡石 复配钝化剂 土壤修复 复合污染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生物炭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铜离子与双酚A的性能 被引量:20
13
作者 宋泽峰 石晓倩 +6 位作者 刘卓 孙东 曹楠 莫裕科 赵松江 赵传起 杨悦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96-2205,共10页
针对水体中日益突出的重金属与有机物污染问题,本文通过KOH活化法制备了高吸附性能的芦苇基生物炭材料,通过考察pH、离子强度、吸附时间、污染物浓度等影响因素,研究芦苇生物炭对铜离子(Cu2+)和双酚A(BPA)两种无机-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 针对水体中日益突出的重金属与有机物污染问题,本文通过KOH活化法制备了高吸附性能的芦苇基生物炭材料,通过考察pH、离子强度、吸附时间、污染物浓度等影响因素,研究芦苇生物炭对铜离子(Cu2+)和双酚A(BPA)两种无机-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并分析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活化生物炭内部结构疏松、多孔,BET比表面积最高达965.31 m2·g-1,平均孔径在3 nm左右;生物炭表面富含—OH、—COOH等含氧官能团,电离子后使生物炭表面带有负电荷.芦苇生物炭吸附铜离子以静电作用力为主,溶液pH、离子强度等因素对于吸附过程有较大影响,且中性条件和低离子强度利于铜离子的吸附.分子形态的BPA依靠π-π共轭作用、范德华力以及氢键等作用力吸附于生物炭表面,酸性和中性pH的变化对BPA吸附的影响很小;碱性条件下,由于发生电离作用,BPA的吸附容量呈现下降的趋势.通过分析可知,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表明生物炭对两种污染物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并且是多分子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生物炭 KOH活化 铜离子 双酚A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昌普诗碎屑岩地区紫色土剖面重金属迁移富集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樋 李紫烨 +6 位作者 刘洪 李佑国 李随民 欧阳渊 张腾蛟 张景华 黄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为探究西昌普诗碎屑岩地区紫色土中8种重(类)金属元素(Cu、Cd、Ni、Pb、Zn、Hg、As、Cr)的迁移富集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选取白垩系小坝组4个典型岩石-土壤剖面进行了系统的采样、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呈酸性—弱酸性,重金属... 为探究西昌普诗碎屑岩地区紫色土中8种重(类)金属元素(Cu、Cd、Ni、Pb、Zn、Hg、As、Cr)的迁移富集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选取白垩系小坝组4个典型岩石-土壤剖面进行了系统的采样、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呈酸性—弱酸性,重金属元素Cd、Pb、Zn在剖面表层富集,与外源重金属元素叠加有关。此外,重金属元素的迁移富集特征还受到剖面风化程度、淋溶淀积作用、黏土矿物吸附作用及大气降尘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单因子指数评价和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表明,研究区4个剖面均不存在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问题。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研究区土壤整体处于低潜在生态污染水平,Hg和Cd元素存在中度潜在生态风险等级。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和监控力度,科学降低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地区 紫色土剖面 元素迁移富集特征 生态风险评价 生态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XRF原位分析的内蒙古兴和曹四夭钼矿床深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兆宪 周树斌 +3 位作者 常浩 丁军召 张生元 汪海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3-982,共10页
便携式X荧光分析(pXRF)具有原位、无损、快捷、多元素同时分析等优点,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分析方法。研究能否利用pXRF数据提取深部岩性、矿化信息在深地探测中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利用pXRF对曹四夭斑岩型钼矿床钻孔岩芯进行高密度原... 便携式X荧光分析(pXRF)具有原位、无损、快捷、多元素同时分析等优点,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分析方法。研究能否利用pXRF数据提取深部岩性、矿化信息在深地探测中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利用pXRF对曹四夭斑岩型钼矿床钻孔岩芯进行高密度原位测量,获取了34种元素的831个数据,分别求取花岗斑岩、浅粒岩、变粒岩和辉绿岩的读数均值,并将之与实验室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XRF数据能有效地刻画不同岩性的化学组分,其读数的变异系数对矿物的成分差异程度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出分别代表花岗斑岩、辉绿岩和变质岩的三组元素组合,进行组合元素的分布、富集等与地层、岩体、蚀变矿化等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的原位测量数据能减小pXRF样品代表性影响,有助于获取全面、准确的岩性组分结果,可为深部精密地球化学信息的获取和定量分析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X荧光分析 原位测量 高密度 岩芯 垂向剖面 主成分分析 曹四夭钼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南部稻田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晓曼 崔邢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14953-14961,共9页
以唐山南部稻田土壤和稻米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和稻米中Cr、Cd、Pb、As和Hg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稻田土壤的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Cr、Cd、Pb、As... 以唐山南部稻田土壤和稻米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和稻米中Cr、Cd、Pb、As和Hg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稻田土壤的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Cr、Cd、Pb、As和Hg的平均值均超过河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主要以Cd和Hg污染问题最为突出。稻米中Cr、Cd、Pb、As和Hg的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定值,说明当地居民食用的稻米对健康没有威胁。研究区土壤总体上处于轻度污染状态,且有25.63%处于警戒限。稻田土壤Cr、Pb、As和Hg均处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Cd有2.74%处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5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均值为23.42,为轻微生态风险水平。Cd对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的贡献率最大,是该稻田土壤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重金属 稻米 污染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城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被引量:47
17
作者 崔邢涛 栾文楼 +1 位作者 宋泽峰 马云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3-690,共8页
文章对石家庄市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进行了研究,通过采集的220个城市土壤样品,分析了Al2O3、As、Cd、Cr、Cu、Ni、Pb、Zn等8个元素。结果表明,与土壤背景值相比,石家庄市土壤中除As和Al2O3外的重金属含量总体明显升高。采用相关分析和主... 文章对石家庄市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进行了研究,通过采集的220个城市土壤样品,分析了Al2O3、As、Cd、Cr、Cu、Ni、Pb、Zn等8个元素。结果表明,与土壤背景值相比,石家庄市土壤中除As和Al2O3外的重金属含量总体明显升高。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土壤重金属元素来源进行解析,认为有3种主要来源:一是Cu、Zn、Pb与人类的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有关。二是Ni、Cr、Cd除与工业生产有关外,还与燃煤活动排放有关。三是As、Al2O3主要与土壤母质有关(自然来源)。石家庄城市土壤的重金属含量高值区与工业区域、交通分布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主成分分析 石家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与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土壤重金属Zn含量反演 被引量:8
18
作者 肖树群 汪海城 +2 位作者 袁兆宪 张生元 黄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5期22-26,共5页
在河北省保定市白洋淀区域采集115个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和室内光谱测量,分别将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决策树、多元线性回归、K近邻回归、AdaBoost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应用于全部原始波谱数据和基于双层随机森林选择后的波... 在河北省保定市白洋淀区域采集115个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和室内光谱测量,分别将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决策树、多元线性回归、K近邻回归、AdaBoost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应用于全部原始波谱数据和基于双层随机森林选择后的波段数据。结果表明,基于原始波谱数据的土壤重金属Zn元素含量的反演模型精度较低,而通过双层随机森林选择出光谱数据中与土壤重金属Zn信息相关的波段,减轻了网络模型的过拟合问题,提高了模型预测精度;与其他模型比较,结合双层随机森林和BP神经网络构建的反演模型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Zn含量预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含量反演 高光谱波段 双层随机森林 BP神经网络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3年石家庄市土壤铅元素分布变化
19
作者 宋泽峰 石晓倩 +3 位作者 张蒨 崔秋苹 崔邢涛 陈艳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1-1069,共9页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区及周边土壤中的铅元素(Pb)在2004年至2013年10年内的空间分布变化情况。【方法】分别在2004和2013年,大密度采集石家庄市及周边区县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Pb含量;统计对比10年间Pb元素的基本参数数据;利用Ar...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区及周边土壤中的铅元素(Pb)在2004年至2013年10年内的空间分布变化情况。【方法】分别在2004和2013年,大密度采集石家庄市及周边区县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Pb含量;统计对比10年间Pb元素的基本参数数据;利用ArcGIS 9.3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对比2个年份Pb的空间分布变化;利用地累积指数法评价2个年份的Pb污染状况。【结果】(1) 2004和2013年石家庄市区及周边区县土壤Pb含量均值变化较小,分别为23.04和24.31 mg/kg,但最大值和变异系数变化较大,最大值从59.50mg/kg增长到82.50 mg/kg,变异系数从20.23%增长到23.45%。(2)从2004到2013年,Pb的低含量土壤面积在缩小,高含量区域增加。显著低值区和低值区面积从545.10 km^2减少到388.08 km^2,高值区和显著高值区面积从545.10 km^2增长到594.00 km^2。(3)研究区Pb污染状况相对较轻但有所发展,2004年主要在石家庄市区存在轻度污染,但2013年时,正定新区出现了少量的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在郊县地区也有所扩大。【结论】石家庄市区及周边土壤Pb的分布与当地主要经济建设活动有密切联系,Pb分布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反映了石家庄10年间的经济社会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土壤元素 空间分布 环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