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资源定义、分类,观测监测及其在国土规划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付宇佳 谭昌海 +3 位作者 刘晓煌 孙兴丽 袁泽民 郑艺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8-1063,共16页
【研究目的】为摸清中国资源家底、认清资源变化规律、管好国土用途,解决现有自然资源内涵不一、分类上存在差异、在数据获取上不统一、资源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导致的资源在空间管理上交叉重叠等问题。【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 【研究目的】为摸清中国资源家底、认清资源变化规律、管好国土用途,解决现有自然资源内涵不一、分类上存在差异、在数据获取上不统一、资源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导致的资源在空间管理上交叉重叠等问题。【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及有关资源观测监测指标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研究结果】(1)明确了观测监测体系下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状态或未被加工的状态下通过生产能够产生价值的资源,可将其分为气候资源、地表覆盖资源及地下水资源3类开展研究;(2)总结得到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与监测的对象、内容及观测方法;(3)分析自然资源观测监测在资源间及资源与环境间、资源资产管理、生态环境修复上的具体作用。【结论】文章最后指出自然资源观测监测是研究资源间、资源与环境间作用,资源资产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修复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观测 监测 生态环境 国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减排效应的评估——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李国柱 刘欣欣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6-195,共10页
基于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为准自然实验,首先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该方案对于废气、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并将技术水平作为调节变量探... 基于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为准自然实验,首先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该方案对于废气、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并将技术水平作为调节变量探究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政策效果的影响。其次,探究了该政策的区域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分析政策对于京津冀核心地区的减排效果是否显著高于周边地区,以及政策实施范围以外的地区是否受到政策的溢出效应影响。得到了如下结论:该政策的实施对于废气、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有显著抑制作用;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政策实施效果有促进作用;政策实施产生了区域异质性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运用平行趋势检验、反事实检验、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到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果对于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以及后续的相关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控 双重差分模型 调节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长城沿线县域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白翠玲 雷欣 +2 位作者 杨丽花 董志良 许亚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9,共9页
通过2015—2019年河北省长城沿线县域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测算,归纳河北省长城沿线县域旅游集聚现状特征,并在地理权重矩阵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探究各县域人均GDP的区域分异规律,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县域旅游产业集聚... 通过2015—2019年河北省长城沿线县域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测算,归纳河北省长城沿线县域旅游集聚现状特征,并在地理权重矩阵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探究各县域人均GDP的区域分异规律,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县域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河北省长城沿线县域的旅游集聚差异整体上呈现收敛态势;②人均GDP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空间集聚度大体呈现稳中有降,且逐渐向均衡态势发展;③县域间人均GDP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明显;旅游集聚正向效应显著,是影响人均GDP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相应建议,有利于县域间旅游经济活动的合作与竞争,对于长城的保护与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聚 人均GDP 空间溢出效应 长城 县域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乔洁 乐腾 张泽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3-127,共5页
生态农业旅游以生态农业为核心内容,而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则为农业的有效供给提供了目标。生态、养生、有机农产品、乡村生态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了生态农业旅游的物质形态与价值形态。将农产品、生态产品及旅游产品相互融合,对提升农民、... 生态农业旅游以生态农业为核心内容,而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则为农业的有效供给提供了目标。生态、养生、有机农产品、乡村生态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了生态农业旅游的物质形态与价值形态。将农产品、生态产品及旅游产品相互融合,对提升农民、农村社会主体地位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市场、产品的基础上,以旅游消费为切入点,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进行剖析,针对当前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社会+经济+生态"路径方法,为河北省休闲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生态农业旅游 旅游消费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冷凉区域打造特色小城镇的生态路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柴立立 王殿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3-78,共6页
以河北省冷凉区域32个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域的农业产业特色、工业产业特色和旅游产业特色。根据冷凉区域的自然条件、产业布局、独特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提出该区域适合打造生态特色小城镇的观点,并对打造生态特色小城镇... 以河北省冷凉区域32个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域的农业产业特色、工业产业特色和旅游产业特色。根据冷凉区域的自然条件、产业布局、独特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提出该区域适合打造生态特色小城镇的观点,并对打造生态特色小城镇进行路径研究,包括生态红色旅游建设路径、生态产业特色建设路径、生态工程配套建设路径等。最后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雄安新区千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等,提出冷凉区域打造生态特色小城镇的模式和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凉区域 特色小城镇 生态路径 模式举措 旅游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西北内陆荒漠资源大区土地利用驱动下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 被引量:15
6
作者 付宇佳 刘晓煌 +5 位作者 孙兴丽 刘玖芬 郑艺文 张子凡 赖明 熊茂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1-462,共12页
依据1990—2020年遥感影像、高程模型、植被、气象等数据,通过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区划分析,获取西北内陆荒漠资源大区的自然资源综合区划。根据西北内陆荒漠资源大区气候因子对全国水平下不同土地类型的碳密度进行修正,获取西... 依据1990—2020年遥感影像、高程模型、植被、气象等数据,通过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区划分析,获取西北内陆荒漠资源大区的自然资源综合区划。根据西北内陆荒漠资源大区气候因子对全国水平下不同土地类型的碳密度进行修正,获取西部干旱区碳密度数据,利用InVEST模型,分析199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近30 a来该研究区以草地退化为主,耕地和荒漠是草地主要转出的类型,其中201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显著;②研究区碳储量呈现西多东少的空间分布,其中西部阿尔泰山与塔城盆地温带草原亚区和伊犁盆地温带草原亚区由于草地面积较丰富而碳储量较高;③1990—2020年西北内陆荒漠资源大区的碳储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引起碳储量净减少1.86×10^(8) t,其中2000年和2020年研究区大量草地转化为荒漠,使土壤碳储量明显下降,固碳潜力有所下降。本次对西北内陆荒漠资源大区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的评估,有助于判断生态系统功能的转化趋势,为生态系统调控和促进该地区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碳储量 InVEST模型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费改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冯鸿雁 赵芳嵘 +1 位作者 胡海川 彭永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9,共9页
通过多案例研究方式,主要从环保费改税后企业税负变化、研发投入、创新成果和专利情况以及污染处理技术四个方面,分析了环保费改税对于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证实了环保费改税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有着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的作... 通过多案例研究方式,主要从环保费改税后企业税负变化、研发投入、创新成果和专利情况以及污染处理技术四个方面,分析了环保费改税对于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证实了环保费改税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有着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的作用,提升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应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补贴支持;不断扩大污染物征税范围,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更新升级生产设备,提高污染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企业 环境保护税 费改税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牛晓耕 朱雪莲 +1 位作者 刘美玉 车佳楠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3-365,共13页
[目的]探究河北省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力,以期为区域固碳能力提升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河北省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现状,选用PLUS-InVEST-Geo... [目的]探究河北省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力,以期为区域固碳能力提升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河北省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现状,选用PLUS-InVEST-Geodector模型估测2000—2030年河北省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生境质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①2000—2020年河北省碳储量共下降13.45 Tg(以C计),碳储量变化减少的区域多集中于坝上高原地区及华北平原和东南部丘陵地区。②2030年自然发展情景下碳储量较2020年减少6.37 Tg,经济发展情景下碳储量减少21.73 Tg,可持续发展情景下碳储量增加3.65 Tg。③2000—2020年河北省生境质量指数随着时间变化呈逐渐下降趋势。低及较低等级生境质量主要地类为建设用地、耕地,较高及高等级生境质量主要地类为草地、林地。④2030年河北省生境质量指数在不同情景下有所差异,可持续发展情景(0.4639)>自然发展情景(0.4542)>经济发展情景(0.4500)。⑤碳储量和生境质量空间分异解释力最强的因子分别是坡度和高程。[结论]碳储量和生境质量同时受到自然地理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可持续发展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有助于提升河北省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生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PLUS-InVEST-Geodector模型 碳储量 生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行准财政活动成本测算与治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瑞芬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92,共5页
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存在着大量"准财政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政府性质并且创造或消耗公共资源。然而这类活动并没有纳入政府预算中,不仅破坏了预算的全面性,也极大地降低了政府财政的透明度和真实程度。中央银行是准财政活动... 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存在着大量"准财政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政府性质并且创造或消耗公共资源。然而这类活动并没有纳入政府预算中,不仅破坏了预算的全面性,也极大地降低了政府财政的透明度和真实程度。中央银行是准财政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对中央银行准财政活动成本的测算,可以反映出中央银行在多大程度上承担了准财政的职能。中央银行大量准财政活动的存在加大了央行的损失,也加剧了财政风险。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而言,准财政活动应和传统财政活动一样,纳入公共预算管理实现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财政活动 国家治理 公共资源 政府预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视角下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效应
10
作者 李国柱 黄巧慧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7,202,共9页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经济体,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评估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论文以2001—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我国30个省份雾霾污染与数字经济的空间演化特征、空间演变格局与空间自相关性...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经济体,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评估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论文以2001—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我国30个省份雾霾污染与数字经济的空间演化特征、空间演变格局与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构建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研究,最后进行了空间异质性分析以及替换计量模型为动态空间模型与替换权重矩阵的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雾霾污染浓度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集中度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重心移动距离大。(2)雾霾污染分布呈现显著的全局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和局部特征,雾霾污染与数字经济空间布局主要以高高集聚、低低集聚为主。(3)数字经济与雾霾污染呈空间负相关,并且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能有效抑制雾霾污染。(4)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对西部地区雾霾污染的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大于中东部地区。对于雾霾污染,政策制定者可以从数字经济角度制定缓解其排放的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雾霾污染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重点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防治对策——以石家庄市为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柴立立 崔邢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1-268,共8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作为城市环境主要受体的城市土壤已经收到严重的污染,尤其是重金属的污染。以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为评价方法,对石家庄城市表层土壤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污染评价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评价认为:...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作为城市环境主要受体的城市土壤已经收到严重的污染,尤其是重金属的污染。以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为评价方法,对石家庄城市表层土壤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污染评价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评价认为:石家庄城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平均值(除As、Ni外)均高于河北中南部平原的区域背景值;其中Hg、Cd、Zn元素的平均值较大。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Hg、Cd、Zn元素的富集系数较大,表明这些元素受到人为因素及工业活动的影响。整体而言,石家庄城市表层土壤环境整体良好,局部污染;警戒、污染土壤面积比例之和达到3. 18%。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认为:石家庄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Hg、Cd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大;其中Hg达到了强生态危害,Cd达到了中等生态危害。综合评价8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性,石家庄城市表层土壤整体表现为中等潜在生态危害。在研究评价基础上提出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及增强植物耐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2
作者 苗志加 孟祥源 +5 位作者 李书缘 马超 李晴 安贺銮 赵鑫 赵志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2-262,共11页
丛枝菌根真菌(AMF)作为一种能与大多数植物共生的土壤有益菌,其与植物共生形成的菌根体系在提高植物重金属耐性、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系统阐述AMF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及其增强植物耐性的机制,本文综述了... 丛枝菌根真菌(AMF)作为一种能与大多数植物共生的土壤有益菌,其与植物共生形成的菌根体系在提高植物重金属耐性、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系统阐述AMF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及其增强植物耐性的机制,本文综述了AMF在植物生长及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着重对其在重金属修复方面的效果进行讨论,并总结了其增强植物重金属耐性的机制(生长稀释及限制吸收作用、抗氧化机制、螯合重金属机制、吸附固持重金属机制),以期为AMF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植物修复 丛枝菌根真菌 耐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视域下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叶陈毅 杨蕾 管晓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0-89,共10页
最新前沿科学技术驱动下的金融科技可重塑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破解农村商业银行的现实困境,推动金融机构发展创新。文章基于金融科技和农村商业银行深度结合的视角,探究其融合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问题成因,并提出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创... 最新前沿科学技术驱动下的金融科技可重塑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破解农村商业银行的现实困境,推动金融机构发展创新。文章基于金融科技和农村商业银行深度结合的视角,探究其融合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问题成因,并提出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创新的优化路径。首先,界定金融科技与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创新的内涵和外延,阐述二者的互动关系和内在联系;其次,辨识金融科技和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创新的协同运行机理,研究金融科技赋能农村商业银行转型升级治理机制如何守正出新;再次,揭示金融科技在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创新中的特有价值,透析该情形下农村商业银行变革求新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瓶颈根源;最后,拟定农村商业银行深化机构改革与发展创新的实现路径,以推动农业金融服务体制优化和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乡村振兴 农村商业银行 金融服务体系 发展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能源-经济-环境-科技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国柱 黄琪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29-131,共3页
文章根据2006—2017年北京、天津及河北的面板数据,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能源、经济、环境和科技四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大体上呈上升态势,各子系... 文章根据2006—2017年北京、天津及河北的面板数据,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能源、经济、环境和科技四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大体上呈上升态势,各子系统发展势头良好;京津冀四元系统耦合度较好,大部分达到0.8以上;京津冀耦合协调度由轻微不协调调整到温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科技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中国理论研究综述:内涵解析、思想渊源与评价理论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文盛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共6页
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以来,学术界掀起了美丽中国的研究热潮。学者们主要从美丽中国的含义及思想渊源、美丽国家、美丽城市与美丽乡村评价5个领域展开研究,但对美丽中国的内涵、外延的认识上不一致,导致美丽中国的评价指标... 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以来,学术界掀起了美丽中国的研究热潮。学者们主要从美丽中国的含义及思想渊源、美丽国家、美丽城市与美丽乡村评价5个领域展开研究,但对美丽中国的内涵、外延的认识上不一致,导致美丽中国的评价指标体系不统一。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理清美丽中国的内涵和外延,为美丽中国评价提供一致的思想认识;构建美丽中国的评价理论和美丽中国指数;提出美丽中国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内涵解析 思想渊源 评价理论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创新对制造企业价值的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叶陈毅 黄灿 王上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17-124,共8页
在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及其有效性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以2015—2019年A股上市的制造企业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门槛面板数据模型,重点关注绿色创新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中普遍被忽视的... 在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及其有效性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以2015—2019年A股上市的制造企业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门槛面板数据模型,重点关注绿色创新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中普遍被忽视的非线性问题。研究表明:(1)绿色创新与制造企业价值之间呈显著倒“U”型关系;(2)将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和产品竞争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在二者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绿色创新对制造企业价值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区间效应;(3)相较于国有制造企业,非国有制造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敏感性更高。研究结论旨在为新发展理念下引领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和价值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履行 绿色创新 企业价值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基于新《环保法》颁布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国柱 吕杨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14-122,共9页
环境规制和市场融资是影响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新《环保法》的实施对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是否产生影响?文章以2015年新《环保法》颁布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2—2021年3 743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此问题进行探... 环境规制和市场融资是影响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新《环保法》的实施对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是否产生影响?文章以2015年新《环保法》颁布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2—2021年3 743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并基于信息不对称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新《环保法》对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途径。研究表明,新《环保法》的实施显著缓解了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作用机制检验显示,新《环保法》的实施降低了重污染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进而缓解了重污染企业的融资约束。该研究结论为重污染企业制定环保战略提供了参考,有利于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环保法》 融资约束 信息披露 社会责任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异质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殷阿娜 李从欣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71,共6页
经济生态化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环境规制是实现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科学评估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异质性效应,结果得出:... 经济生态化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环境规制是实现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科学评估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异质性效应,结果得出:2004—2017年,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具有显著负向作用,经济激励型和自愿型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效应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表明京津冀环境规制应从重视“强度”转变为“提质增效”,建立更具有针对性、高效性、多样性、可持续性的环境规制工具组合是环境规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最后,从优化环境规制工具角度,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生态化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视角下铬铁矿国际贸易时空格局及其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素彦 董志良 刘森 《中国矿业》 2021年第5期65-71,共7页
铬铁矿作为我国最短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战略意义极为重大。为了确保各贸易国铬铁矿供给安全,本文研究铬铁矿国际贸易的时空特征,以便探索铬铁矿国际贸易的供给关系。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利用2009-2018年铬铁矿国际贸易数据,构建... 铬铁矿作为我国最短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战略意义极为重大。为了确保各贸易国铬铁矿供给安全,本文研究铬铁矿国际贸易的时空特征,以便探索铬铁矿国际贸易的供给关系。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利用2009-2018年铬铁矿国际贸易数据,构建了有向加权网络模型,分别从复杂网络的整体特征、节点国家度值幂律分布特征、贸易核心国家的识别及其在国际贸易网络中承担的角色等进行分析,以期获得铬铁矿国际贸易时空格局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铬铁矿贸易呈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但贸易份额仍集中在少数国家,即少数国家控制或传导铬铁矿贸易,始终处于贸易核心地位,中国和南非在全球铬铁矿贸易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其中,中国是铬铁矿贸易主要的进口国,南非是主要的出口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铁矿 国际贸易 复杂网络 贸易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能源国际贸易网络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培祥 董志良 +1 位作者 张翠芝 张亦池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73,共8页
为研究常规能源贸易网络演化特征,利用2010~2019年能源国际贸易数据,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有向加权网络,分析网络整体特征、贸易核心国及中国在网络中的特征变化等。结果显示,常规能源贸易规模越来越大;美国、荷兰、中国对贸易控制能... 为研究常规能源贸易网络演化特征,利用2010~2019年能源国际贸易数据,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有向加权网络,分析网络整体特征、贸易核心国及中国在网络中的特征变化等。结果显示,常规能源贸易规模越来越大;美国、荷兰、中国对贸易控制能力较强;中国是连接网络的核心节点。建议各国观测美国、荷兰、中国的贸易趋势调整贸易量;美国、日本、中国是贸易国首选的贸易伙伴;资源不足且需求大的国家与沙特、俄罗斯等建立贸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能源 国际贸易 复杂网络 贸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