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富有机质页岩层系震积岩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
1
作者 侯中帅 陈世悦 +2 位作者 杨怀宇 张顺 梁钊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6,共17页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富有机质页岩中,发育大量与古地震活动有关的震积岩,围绕其开展研究不仅可以深入认识震积岩和富有机质页岩,而且对页岩油气勘探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识别出的震积岩...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富有机质页岩中,发育大量与古地震活动有关的震积岩,围绕其开展研究不仅可以深入认识震积岩和富有机质页岩,而且对页岩油气勘探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识别出的震积岩包括软沉积物变形层和震浊积岩。研究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类型包括小褶皱、液化砂岩脉、负载构造、球枕构造、串珠状构造、布丁构造、小断层和自碎角砾岩。震浊积岩为深湖沉积物滑塌形成的厚度小于2cm的浊积层。古地震活动导致沉积物发生液化和脆性变形,造成沉积物的流动、失稳、压实和破裂,最终形成软沉积物变形和震浊积岩。受震中距、古地形坡度和陆源碎屑输入强度的影响,湖盆中心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震积岩的发育规模较湖盆边缘砂泥岩互层层系明显减小。震积岩的发育对于油气的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也可以作为潜在的页岩油气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震浊积岩 古地震 富有机质页岩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东部晚古生代过渡相煤系地层低阻成因、控制因素与地质意义
2
作者 侯中帅 梁钊 陈世悦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华北东部晚古生代过渡相煤系地层中低阻层发育,明确其成因类型、控制因素以及地质意义,可以充分揭示其中所包含的地质信息,对于相关层系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部署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华北东部太原组和山西组中低阻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 华北东部晚古生代过渡相煤系地层中低阻层发育,明确其成因类型、控制因素以及地质意义,可以充分揭示其中所包含的地质信息,对于相关层系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部署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华北东部太原组和山西组中低阻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和测录井资料,围绕其成因类型、控制因素和地质意义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华北东部晚古生代过渡相煤系低阻层主要发育在太1段和山2段,成因类型包括砂泥岩薄互层、高束缚水体积和发育导电矿物,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了低阻的形成;太1段低阻的成因为砂泥岩薄互层和高束缚水体积,潮汐作用导致的潮汐成因层理和微细孔隙发育促进了障壁海岸背景下太1段低阻的形成,山2段低阻的成因为菱铁矿的密集发育,稳定的覆水还原环境和沉积有机物的成岩演化共同控制了三角洲背景下山2段低阻的形成;太1段的低阻和高毛细管束缚水体积指示着潮坪沉积,说明太原组自下而上为一个海退的过程,是对早二叠世早期冈瓦纳冰川迅速扩张和全球海平面快速下降的响应,山2段的低阻和高光电吸收截面指数指示着三角洲前缘沉积,说明山西组由一期三角洲沉积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泥岩薄互层 高束缚水体积 导电矿物 低阻 煤系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