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屈库勒克东金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构造及成因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小平 赵伟策 +10 位作者 赵晓波 马福 韩宝成 朱伟 薛春纪 满荣浩 刘洋涛 陈子霂 李正辉 余亮 时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5-876,共12页
新疆屈库勒克东矿床是东昆仑造山带西段新近发现的一座大型金锑矿床,大规模金锑矿化及相关热液蚀变产于F_(5)断裂及相关构造破碎带内。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上石炭统哈拉米兰河群浅变质碳质粉砂岩中,少量赋存于闪长质岩脉中。矿石矿物... 新疆屈库勒克东矿床是东昆仑造山带西段新近发现的一座大型金锑矿床,大规模金锑矿化及相关热液蚀变产于F_(5)断裂及相关构造破碎带内。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上石炭统哈拉米兰河群浅变质碳质粉砂岩中,少量赋存于闪长质岩脉中。矿石矿物以黄铁矿、辉锑矿为主,其次为毒砂、黄铜矿、磁黄铁矿、自然金等,常见浸染状、脉状、细脉状、块状等矿石构造,矿化主要与硅化、绢云母化蚀变密切相关。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解析表明,控矿F_(5)断裂为近东西走向、陡倾向北(340°~20°),倾角55°~85°,具有自北向南逆冲的运动学属性,形成于区域三叠纪碰撞造山晚/后期环境。根据野外地质证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笔者提出F_(5)断裂严格控制了矿区金锑矿化带与高品位矿体的几何样式、空间展布和产出,其活动时代与金锑矿化也具有一致性,是金锑矿化的关键控矿因素;闪长质岩脉并非导致金锑矿化的直接因素,其在金锑富集与成矿过程中主要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根据成矿地质特征、控矿构造及其对成矿的控制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屈库勒克东金锑矿床很可能是断层控矿的造山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控矿构造 矿床成因 屈库勒克东金锑矿床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可持续发展态势及改善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淑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1-216,共6页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概念、中轴原理和首选战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态投入指数矩阵的结果表明,京津冀属不可持续发展态势。京、津、冀发展指数和可持续指数矩阵对比表明,河北省属于欠...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概念、中轴原理和首选战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态投入指数矩阵的结果表明,京津冀属不可持续发展态势。京、津、冀发展指数和可持续指数矩阵对比表明,河北省属于欠可持续发展态势;河北省11个地级市发展指数和可持续指数矩阵对比表明,基本处于欠可持续和不可持续态势。提高河北省及其地级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路径包括B、C、D和S模式,可持续策略包括确立标杆城市标准和实现路线图;在空间上实施环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二维矩阵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普惠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理论逻辑、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3
作者 佟玲 彭永芳 郭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106,共3页
当前,乡村全面振兴的源头、基础和关键是乡村产业振兴。大力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和绿色低碳转型是培育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落实“双碳”目标、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一环。然而,如何通过绿色化融资活动的选择... 当前,乡村全面振兴的源头、基础和关键是乡村产业振兴。大力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和绿色低碳转型是培育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落实“双碳”目标、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一环。然而,如何通过绿色化融资活动的选择与安排,助力农业农村领域“双碳”目标、支持绿色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当下制约乡村产业振兴亟待解决的顽疾。绿色普惠金融以绿色和普惠为目标,将绿色金融服务以可获得与可负担的形式延伸至乡村金融弱势群体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必将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与低碳转型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系统探究了绿色普惠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逻辑、价值意蕴及其具体实践路径。希冀可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及逐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新质生产力 绿色普惠金融 乡村产业振兴 农业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宏观调控政策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余淑均 段亚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4-240,共7页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政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矿业境外投资政策、矿产品进出口政策、矿产资源税费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比较综合评价值得出不同类型的...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政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矿业境外投资政策、矿产品进出口政策、矿产资源税费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比较综合评价值得出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政策在实施效果方面出现的差异以及效果发挥时滞,进而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完善矿产资源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政策 宏观调控 政策效果 效果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州湾海岸带工程地质分区及其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宋晓帅 王松涛 +3 位作者 吴振 于开宁 张勇 孔祥淮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1期43-52,共10页
依据莱州湾海岸带海陆统筹综合地质调查取得的实测数据,并结合前人对该区的工程地质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将研究区陆域部分划分为3大工程地质区,即鲁西北平原工程地质区(Ⅰ)、鲁中南中低山... 依据莱州湾海岸带海陆统筹综合地质调查取得的实测数据,并结合前人对该区的工程地质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将研究区陆域部分划分为3大工程地质区,即鲁西北平原工程地质区(Ⅰ)、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Ⅱ)和鲁东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Ⅲ)。在综合归纳莱州湾海域工程地质条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按其相似性和差异性,将研究区海域部分划分为3大工程地质区,即鲁东滨海平原工程地质区(Ⅳ)、西部黄泛平原及滨海平原工程地质区(Ⅴ)和莱州湾中部堆积平原工程地质区(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岩土体类型 工程地质 莱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产资源产业链技术效率及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闫军印 侯孟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69,共5页
本文依据5大类矿种及不同省区矿产资源产业链1991~2014年的基础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CCR、BCC及超效率模型对我国矿产资源产业链总体和不同矿种资源产业链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各省区资源产业链技术效率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本文依据5大类矿种及不同省区矿产资源产业链1991~2014年的基础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CCR、BCC及超效率模型对我国矿产资源产业链总体和不同矿种资源产业链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各省区资源产业链技术效率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矿产资源产业链总体、不同类型资源产业链、各省区资源产业链的技术效率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产业链的纯技术效率贡献明显低于规模效率;不同省区产业链技术效率水平在时空分布上与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程度、技术发展水平具有较为明显的关联性;从产业链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培育集群创新网络,不断提高产业链的技术含量和技术贡献率,是实现产业链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产业链 技术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DEA)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产资源产业链技术效率动态演进态势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闫军印 侯孟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5,共6页
本文运用1991~2014年我国五大类矿种及不同省区矿产资源产业链的面板数据,在对产业链技术效率进行综合测评的基础上,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模型对矿产资源产业链技术效率的动态发展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省区及... 本文运用1991~2014年我国五大类矿种及不同省区矿产资源产业链的面板数据,在对产业链技术效率进行综合测评的基础上,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模型对矿产资源产业链技术效率的动态发展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省区及不同矿种资源产业链技术效率的Kernel密度分布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演变特征,标志着我国不同类型矿产资源产业链技术效率向着不同方向发展态势演进;20多年来我国矿产资源产业链技术效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充分发挥后续产业的倒逼机制,强化产业链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实现矿产资源产业链技术效率快速提升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产业链 技术效率 Kernel密度估计 单峰趋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屈库勒克东金锑矿床原生晕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8
作者 高俊宝 满荣浩 +10 位作者 时浩 赵晓波 马福 韩宝成 朱伟 薛春纪 余亮 孙彦佰 段报瑞 金正斌 张征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4-954,共11页
屈库勒克东金锑矿床是东昆仑造山带西段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金锑矿床,目前浅部矿体开采殆尽,亟待开展深部找矿预测工作。本文利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屈库勒克东金锑矿床12号和20号勘探线采集原生晕样品,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 屈库勒克东金锑矿床是东昆仑造山带西段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金锑矿床,目前浅部矿体开采殆尽,亟待开展深部找矿预测工作。本文利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屈库勒克东金锑矿床12号和20号勘探线采集原生晕样品,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确定了屈库勒克东金锑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组合为Au、Ag、As、Sb、W。通过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地球化学参数计算和原生晕异常分析,发现12号勘探线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与原生晕地球化学异常均呈现前缘晕与尾晕叠加的特征,地球化学参数在深部具有一定“反转”特征,近矿晕元素向深度500 m以下仍有延伸趋势;20号勘探线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和异常特征均呈现出明显的“反分带”特征,深部发育较强的前缘晕、近矿晕和较弱的尾晕,地球化学参数在已知矿体尾部发生了明显的“反转”,指示已知矿体向深部仍有延伸。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原生叠加晕模型,推测20号勘探线400 m以下深度很可能存在盲矿体,建议在下一步勘探工作中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 深部找矿预测 隐伏矿体 屈库勒克东金锑矿床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蘑菇湖湿地4800年以来的环境演变 被引量:6
9
作者 段晓红 张芸 +5 位作者 杨振京 阎平 黄刚 孔昭宸 王力 李媛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3-211,共9页
依据新疆石河子蘑菇湖湿地120cm的地层剖面取得的具有序列14 C测年予以支持的较高时间分辨率的孢粉分析资料,揭示出在4800~1300cal.aBP期间,该区局地生长着沼泽蕨,为淡水湿地景观。气候总体上经历了相对干旱→偏湿→偏干的变化模式。在4... 依据新疆石河子蘑菇湖湿地120cm的地层剖面取得的具有序列14 C测年予以支持的较高时间分辨率的孢粉分析资料,揭示出在4800~1300cal.aBP期间,该区局地生长着沼泽蕨,为淡水湿地景观。气候总体上经历了相对干旱→偏湿→偏干的变化模式。在4770~3700cal.aBP期间,气候较为干旱,随之进入了长达1000多年的湿润阶段,大约从2340cal.aBP开始,气候再次转为干旱。总体上看,石河子地区自5000年以来分布着隐域性植被,一直处于由水生植物芦苇、黑三棱和沼泽蕨等相伴生组成的湿地景观,然而通过2010—2016年对当地植被连续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新疆荒漠地带分布的特有湿地类型——小叶桦(Betula microphylla)当今正在遭受着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干扰,湿地在退化,小叶桦正濒临灭绝,沼泽蕨的分布正趋减少,因此亟待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濒危物种的保育,大力推进新疆地区的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环境演变 云杉 晚全新世 蘑菇湖湿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