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油胆水晶的谱学特征
1
作者
张润楚
陈刘润玄
+2 位作者
曲直
沈洪涛
刘云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9-1115,共7页
油胆水晶在自然界产出稀少,主要产于巴基斯坦、马达加斯加和巴西等地,它因内部含有特征的液态有机包裹体深受国际矿物晶体收藏市场以及相关研究者的青睐。采用激光拉曼光谱、气相色谱-质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等分析方法,对近期在我国云南昆...
油胆水晶在自然界产出稀少,主要产于巴基斯坦、马达加斯加和巴西等地,它因内部含有特征的液态有机包裹体深受国际矿物晶体收藏市场以及相关研究者的青睐。采用激光拉曼光谱、气相色谱-质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等分析方法,对近期在我国云南昆明发现的油胆水晶开展谱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昆明油胆水晶中主要有褐黄色液相包裹体和黑色固相包裹体,长波紫外光下黑色固相包裹体显示黄色荧光,褐黄色液相包裹体显示蓝白色荧光。拉曼光谱测试显示黑色固相包裹体的主要成分为沥青,出现1343、1606、2954和3214 cm^(-1)的典型拉曼位移峰;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褐黄色液相包裹体中含有C_(9)H_(20)、C_(10)H_(22)、C_(12)H_(26)和C_(13)H_(28)四种烷烃;光致发光光谱测试显示固相沥青主要出现512 nm的光致发光峰,褐黄色液相包裹体主要显示418、441、471和505 nm的光致发光峰。基于包裹体的分析研究推测该油胆水晶属于低温环境下形成的碳酸盐岩型热液水晶矿床。获得的成分和谱学特征对于研究昆明油胆水晶的成矿地质环境以及该区域的油气资源勘探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胆水晶
云南昆明
气相色谱-质谱
光致发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北宽城蛇纹石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子维
孙佳乐
+3 位作者
郝森
刘云贵
王礼胜
宋彦军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2-450,共9页
河北宽城蛇纹石玉结构细腻,颜色可呈肉红色、绿色,当地市场称之为“热河玉”。本文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结合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以及可见光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采用伽玛能谱仪对...
河北宽城蛇纹石玉结构细腻,颜色可呈肉红色、绿色,当地市场称之为“热河玉”。本文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结合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以及可见光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采用伽玛能谱仪对其放射安全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肉红色样品折射率及相对密度值均较低,折射率为1.54~1.55,相对密度为2.33~2.43,主要组成矿物为斜纤蛇纹石,主要具纤维交织结构、纤维柱粒交织结构,局部可见变余生物骨架结构,次要矿物有方解石和透辉石,Fe和Mn元素含量相对较高,Fe元素含量范围在184.9×10-6~951.7×10-6,Mn元素含量为106.4×10-6~287.3×10-6;绿色样品折射率为1.55~1.56,相对密度为2.58~2.62,主要组成矿物为叶蛇纹石,具更加细腻的纤维交织结构,次要矿物为滑石及四方硫铁矿,Fe元素含量极高,可达5979×10-6~6359×10-6。结合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认为Fe3+、Fe2+以及Mn3+的综合作用是导致样品呈现肉红色的主要原因,而Fe2+和Fe3+则是导致绿色的主要原因。放射性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内、外照射指数及放射性比活度值均低于标准要求,对人体无放射性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玉
宝石学
矿物学
颜色成因
放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绿色明矾石玉的矿物学特征及颜色成因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宋彦军
李甘雨
+3 位作者
张健
陶隆凤
刘云贵
张璐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9-719,共11页
黄绿色明矾石玉作为近年来市场上新出现的玉石品种,目前有关其宝石矿物学特征的研究相对不足,为其科学鉴定和质量评价造成一定困难。为此,本文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及紫外可...
黄绿色明矾石玉作为近年来市场上新出现的玉石品种,目前有关其宝石矿物学特征的研究相对不足,为其科学鉴定和质量评价造成一定困难。为此,本文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测试技术,从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化学成分等方面对黄绿色明矾石玉进行系统研究,并分析其颜色成因。结果表明:黄绿色明矾石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明矾石,未见其他矿物成分;玉石整体呈隐晶质结构,粒尺寸小于5μm,这是样品呈现细腻玉石质感的主要原因,但由于缺少如纤维状或鳞片状交织结构,韧性相对较差;黄绿色明矾石玉主要化学成分为O、Al、S、K,此外过渡金属元素V、Fe、Cr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23591.52μg/g、4717.99μg/g、2077.67μg/g,结合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存在的500nm以下和以826nm为中心的吸收,认为其黄绿色形成与V^3+、Cr^3+和Fe^3+进入明矾石晶格中类质同相替代Al 3+有关;明矾石玉黄褐色风化皮结构相对较粗,主要组成矿物为明矾石和石英,含少量针铁矿和极少量锐钛矿,其黄褐色主要受以针铁矿为主的表生褐铁矿浸染所致。本研究基本明确了黄绿色明矾石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及其致色机理,可为今后该玉石的科学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矾石玉
矿物组成
显微结构
颜色成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紫外可见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黑双色火山玻璃的宝石矿物学特征与显微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咪
宋彦军
+3 位作者
徐子维
郝森
周蕊恬
许颖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7-554,共8页
红、黑双色火山玻璃作为天然玻璃中的少见品种,本文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方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晶衍射(XRD)、拉曼光谱(LSR)及电子探针(EPMA)对该种火山玻璃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及显微包裹体进行研究。结果显...
红、黑双色火山玻璃作为天然玻璃中的少见品种,本文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方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晶衍射(XRD)、拉曼光谱(LSR)及电子探针(EPMA)对该种火山玻璃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及显微包裹体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红、黑双色火山玻璃点测折射率为1.47,相对密度约2.36,摩氏硬度6~7,具有明显的流动纹理结构并广泛分布有孔径1~2μm的微气孔及因岩浆冷凝收缩所致的纳米级龟裂纹状结构缝隙。样品主体为玻璃态,红色部分含有大量点状及直径约1μm,长度5~25μm的赤铁矿针状包体,黑色部分则含有大量同尺寸的点状及针状磁铁矿包体并使其具明显磁性。此外,样品中还含有约5%斜长石微晶,晶粒尺寸约50~300μm,An约为28.4,另含有极少量尺寸约100μm的锆石包裹体。电子探针测试结果表明,红色及黑色区域玻璃态基质w(SiO_(2))均在75%以上,为典型的黑曜岩类火山玻璃。其中红色区域玻璃基质的w(SiO_(2))平均值为75.517%,黑色区域为77.621%,此外红区在FeO、K_(2)O及Na_(2)O的含量上略高于黑色区域。结合包体形态及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我们认为该种黑曜岩的黑色部分为早期酸性程度较高的岩浆冷却析出磁铁矿微晶所致,而红色部分则是磁铁矿在地表或浅层氧化环境下受到后期碱性较高的岩浆接触加热进一步氧化产生赤铁矿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玻璃
黑曜岩
红色
黑色
显微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油胆水晶的谱学特征
1
作者
张润楚
陈刘润玄
曲直
沈洪涛
刘云贵
机构
河北
地质
大学
宝石与材料学院
昆明理工
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青岛市计量技术研究院
中国
地质
大学
(武汉)
地质
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
省岩石矿物材料绿色开发重点实验室(
河北
地质
大学
)
硅酸盐固废资源化利用
河北
省工程研究
中心
河北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9-111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3034)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2GJJG286)资助。
文摘
油胆水晶在自然界产出稀少,主要产于巴基斯坦、马达加斯加和巴西等地,它因内部含有特征的液态有机包裹体深受国际矿物晶体收藏市场以及相关研究者的青睐。采用激光拉曼光谱、气相色谱-质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等分析方法,对近期在我国云南昆明发现的油胆水晶开展谱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昆明油胆水晶中主要有褐黄色液相包裹体和黑色固相包裹体,长波紫外光下黑色固相包裹体显示黄色荧光,褐黄色液相包裹体显示蓝白色荧光。拉曼光谱测试显示黑色固相包裹体的主要成分为沥青,出现1343、1606、2954和3214 cm^(-1)的典型拉曼位移峰;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褐黄色液相包裹体中含有C_(9)H_(20)、C_(10)H_(22)、C_(12)H_(26)和C_(13)H_(28)四种烷烃;光致发光光谱测试显示固相沥青主要出现512 nm的光致发光峰,褐黄色液相包裹体主要显示418、441、471和505 nm的光致发光峰。基于包裹体的分析研究推测该油胆水晶属于低温环境下形成的碳酸盐岩型热液水晶矿床。获得的成分和谱学特征对于研究昆明油胆水晶的成矿地质环境以及该区域的油气资源勘探有重要指示意义。
关键词
油胆水晶
云南昆明
气相色谱-质谱
光致发光光谱
Keywords
Petroleum-bearing quartz crystals
Yunnan Kunm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um
分类号
P575.4 [天文地球—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北宽城蛇纹石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子维
孙佳乐
郝森
刘云贵
王礼胜
宋彦军
机构
河北
地质
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河南省自然资源综合保障
中心
河北
地质
大学
宝石与材料学院
河北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
出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2-45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Z20210005)
河北省岩石矿物材料绿色开发重点实验室(筹)项目。
文摘
河北宽城蛇纹石玉结构细腻,颜色可呈肉红色、绿色,当地市场称之为“热河玉”。本文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结合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以及可见光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采用伽玛能谱仪对其放射安全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肉红色样品折射率及相对密度值均较低,折射率为1.54~1.55,相对密度为2.33~2.43,主要组成矿物为斜纤蛇纹石,主要具纤维交织结构、纤维柱粒交织结构,局部可见变余生物骨架结构,次要矿物有方解石和透辉石,Fe和Mn元素含量相对较高,Fe元素含量范围在184.9×10-6~951.7×10-6,Mn元素含量为106.4×10-6~287.3×10-6;绿色样品折射率为1.55~1.56,相对密度为2.58~2.62,主要组成矿物为叶蛇纹石,具更加细腻的纤维交织结构,次要矿物为滑石及四方硫铁矿,Fe元素含量极高,可达5979×10-6~6359×10-6。结合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认为Fe3+、Fe2+以及Mn3+的综合作用是导致样品呈现肉红色的主要原因,而Fe2+和Fe3+则是导致绿色的主要原因。放射性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内、外照射指数及放射性比活度值均低于标准要求,对人体无放射性危害。
关键词
蛇纹石玉
宝石学
矿物学
颜色成因
放射性
Keywords
serpentine jade
gemology
mineralogy
color genesis
radioactivity
分类号
P578.964 [天文地球—矿物学]
P574.2 [天文地球—矿物学]
P575.4 [天文地球—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绿色明矾石玉的矿物学特征及颜色成因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宋彦军
李甘雨
张健
陶隆凤
刘云贵
张璐
机构
河北
地质
大学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院
河北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
河北
地质
大学
教学发展
中心
河北
地质
大学
资源学院
河北
省
地质
环境监测院
出处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9-719,共11页
基金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19944903G)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GJJG297)
河北地质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资金(BQ2018017)。
文摘
黄绿色明矾石玉作为近年来市场上新出现的玉石品种,目前有关其宝石矿物学特征的研究相对不足,为其科学鉴定和质量评价造成一定困难。为此,本文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测试技术,从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化学成分等方面对黄绿色明矾石玉进行系统研究,并分析其颜色成因。结果表明:黄绿色明矾石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明矾石,未见其他矿物成分;玉石整体呈隐晶质结构,粒尺寸小于5μm,这是样品呈现细腻玉石质感的主要原因,但由于缺少如纤维状或鳞片状交织结构,韧性相对较差;黄绿色明矾石玉主要化学成分为O、Al、S、K,此外过渡金属元素V、Fe、Cr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23591.52μg/g、4717.99μg/g、2077.67μg/g,结合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存在的500nm以下和以826nm为中心的吸收,认为其黄绿色形成与V^3+、Cr^3+和Fe^3+进入明矾石晶格中类质同相替代Al 3+有关;明矾石玉黄褐色风化皮结构相对较粗,主要组成矿物为明矾石和石英,含少量针铁矿和极少量锐钛矿,其黄褐色主要受以针铁矿为主的表生褐铁矿浸染所致。本研究基本明确了黄绿色明矾石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及其致色机理,可为今后该玉石的科学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明矾石玉
矿物组成
显微结构
颜色成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紫外可见光谱法
Keywords
alunite jade
mineral component
micro texture
coloration mechanism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
分类号
O657.31 [理学—分析化学]
P575.4 [天文地球—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黑双色火山玻璃的宝石矿物学特征与显微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咪
宋彦军
徐子维
郝森
周蕊恬
许颖
机构
河北
地质
大学
宝石与材料学院
河北
地质
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河北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7-55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Z20210005)
河北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编号:QN202232)
河北地质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资金(编号:BQ2018017)。
文摘
红、黑双色火山玻璃作为天然玻璃中的少见品种,本文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方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晶衍射(XRD)、拉曼光谱(LSR)及电子探针(EPMA)对该种火山玻璃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及显微包裹体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红、黑双色火山玻璃点测折射率为1.47,相对密度约2.36,摩氏硬度6~7,具有明显的流动纹理结构并广泛分布有孔径1~2μm的微气孔及因岩浆冷凝收缩所致的纳米级龟裂纹状结构缝隙。样品主体为玻璃态,红色部分含有大量点状及直径约1μm,长度5~25μm的赤铁矿针状包体,黑色部分则含有大量同尺寸的点状及针状磁铁矿包体并使其具明显磁性。此外,样品中还含有约5%斜长石微晶,晶粒尺寸约50~300μm,An约为28.4,另含有极少量尺寸约100μm的锆石包裹体。电子探针测试结果表明,红色及黑色区域玻璃态基质w(SiO_(2))均在75%以上,为典型的黑曜岩类火山玻璃。其中红色区域玻璃基质的w(SiO_(2))平均值为75.517%,黑色区域为77.621%,此外红区在FeO、K_(2)O及Na_(2)O的含量上略高于黑色区域。结合包体形态及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我们认为该种黑曜岩的黑色部分为早期酸性程度较高的岩浆冷却析出磁铁矿微晶所致,而红色部分则是磁铁矿在地表或浅层氧化环境下受到后期碱性较高的岩浆接触加热进一步氧化产生赤铁矿所致。
关键词
火山玻璃
黑曜岩
红色
黑色
显微包裹体
Keywords
volcanic glass
obsidian
red color
black color
micro-inclusion
分类号
P574.2 [天文地球—矿物学]
P575.4 [天文地球—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油胆水晶的谱学特征
张润楚
陈刘润玄
曲直
沈洪涛
刘云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河北宽城蛇纹石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
徐子维
孙佳乐
郝森
刘云贵
王礼胜
宋彦军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绿色明矾石玉的矿物学特征及颜色成因研究
宋彦军
李甘雨
张健
陶隆凤
刘云贵
张璐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红、黑双色火山玻璃的宝石矿物学特征与显微包裹体研究
张咪
宋彦军
徐子维
郝森
周蕊恬
许颖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