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承德地区土壤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地质成因及其生态环境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魏浩 卫晓锋 +7 位作者 王京彬 朱苏加 杨帆 梁钊 田晓霞 李炜 贾文茹 于开宁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0-1303,共14页
【研究目的】查明承德地区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地质成因,为当地土壤硒的勘查及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通过地质调查查明该区成土母质类型,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凯氏定氮法等获取了553个土壤... 【研究目的】查明承德地区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地质成因,为当地土壤硒的勘查及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通过地质调查查明该区成土母质类型,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凯氏定氮法等获取了553个土壤样品及66件岩矿石样品中硒及多个元素的含量,并利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合地质作用分析地质成因。【研究结果】研究区成土母质大致分为9类,表层土壤中硒含量最小值为0.016mg/kg,最大值为0.743 mg/kg,平均值为0.17 mg/kg,土壤平均硒含量仅为全国土壤平均硒含量的1/2,处于缺乏等级。铁矿石、金矿石、铅锌矿石中硒含量均值分别为0.860 mg/kg、1.233 mg/kg、3.365 mg/kg,明显高于各类矿石的尾矿及围岩。【结论】承德地区土壤硒整体含量很低,主要决定于成土母质,分布特征受控于地质建造。富硒土壤区域集中在隆化县南部(A区)、承德市南部(B区)(双滦区、双桥区)、宽城县东部(C区)。C区属于“岩石风化型”,与含硒量高的原生碳酸盐岩+碳质泥岩地层组合有关;B区属于“成矿伴生型”,与铅锌矿成矿过程中硒与金属硫化物的伴生关系及硒与硫的替代关系有关;A区属于“河道沉积型”,与河道沉积过程中河湖冲动力驱动、有机质的吸附作用有关。承德南部富硒区域具有发展林果经济的天然优势,围场县处于低硒环境,是引发克山病等地方病流行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硒 分布特征 相关性分析 地质成因 农业地质调查工程 承德市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2
作者 袁颖 韩宁博 +2 位作者 曹思源 周爱红 杜国梁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7-320,共14页
为深入了解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运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了CNKI和WOS数据库1990—2023年间发表的文献信息,旨在揭示该领域内主要学者、机构和关键词等共现网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热... 为深入了解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运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了CNKI和WOS数据库1990—2023年间发表的文献信息,旨在揭示该领域内主要学者、机构和关键词等共现网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热度在持续增加,且都比较关注易发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易发性”“数值模拟”“机器学习”“气候变化”等方向,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些仍将是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结果有助于学者探索新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期更好地应对地质灾害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风险评价 CITESPACE 研究热点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植物中镉污染与治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3
作者 杜俊 鲁先科 +7 位作者 蔡奎 闫丽娜 栾文楼 宋泽峰 赵志瑞 栾卓然 阎秀兰 杨潇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58,共28页
【研究目的】土壤镉污染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本文聚焦土壤、植物中镉污染与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试图为镉污染与治理技术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帮助。【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土壤、植物中镉污染与治理技... 【研究目的】土壤镉污染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本文聚焦土壤、植物中镉污染与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试图为镉污染与治理技术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帮助。【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土壤、植物中镉污染与治理技术的相关文献,对镉的危害、土壤镉污染现状、镉对植物的影响机制、镉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机理以及土壤镉污染治理修复技术等进行系统介绍和客观评述。【研究结果】中国土壤镉污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耕地、林地、草地、园地以及未利用地都存在镉污染,尤其耕地是镉污染的重灾区;镉对植物生长发育、抗氧化酶活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有显著影响;镉从土壤向植物系统的迁移主要以镉离子和络合物形式,与界面过程有关,另外需要借助载体和通道实现;土壤镉污染治理技术可以分为化学类和生物类,主要包括生物炭、矿物材料、有机肥料、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联合修复技术。【结论】镉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镉污染仍然是中国农田土壤面临的严重问题,镉对植物的影响以及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涉及多个机制,镉污染治理技术有其各自的原理和优势,联合修复技术在农田土壤镉污染治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土壤、植物中镉污染与治理技术仍须在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方能构建行之有效的镉污染防控技术体系,以确保粮食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植物 镉污染 迁移转化 治理修复技术 农业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处理对河北围场天然沸石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程 郭慧东 +3 位作者 于佳乐 冯锴 于开宁 李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5-570,共6页
采用NaOH对围场地区天然沸石进行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N2吸附-脱附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采用水蒸气吸附法评价材料的亲水性,采用Cr3+和Mn2+评价材料的离子交换性能,探讨了碱处理对天然沸石的结构、... 采用NaOH对围场地区天然沸石进行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N2吸附-脱附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采用水蒸气吸附法评价材料的亲水性,采用Cr3+和Mn2+评价材料的离子交换性能,探讨了碱处理对天然沸石的结构、亲水性和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围场地区天然沸石中主要含有斜发沸石、石英和伊利石;碱处理可降低天然沸石的硅铝比,且沸石的硅铝比随着碱处理浓度的提高而不断降低;碱处理对斜发沸石结构的影响较石英和伊利石更大;高浓度碱处理导致天然沸石的结构发生破坏,比表面积降低,孔体积提高;伴随着天然沸石硅铝比的降低,其亲水性和离子交换性能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沸石 碱处理 硅铝比 亲水性 离子交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岩溶区断裂带水文地质性质及结构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元晴 周乐 +4 位作者 王新峰 吕琳 路小慧 于开宁 张伟峰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75-985,共11页
断层带结构和内部流体流动特性是水文地质研究领域的难点问题。石油地质领域,在油气运移与成藏方向已形成较成熟的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技术手段。相比较,断裂的水文地质性质研究尚停留在断裂的力学性质对断层导水、阻水特性的定性评价阶... 断层带结构和内部流体流动特性是水文地质研究领域的难点问题。石油地质领域,在油气运移与成藏方向已形成较成熟的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技术手段。相比较,断裂的水文地质性质研究尚停留在断裂的力学性质对断层导水、阻水特性的定性评价阶段,尚未详细开展断裂带结构、渗透性各向异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文章梳理总结国外断裂带水文地质性质研究中关于结构组成、断裂带演化、渗透率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引入断裂带渗透率结构模型,并以中国北方岩溶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含水岩组为例,构建断裂带水文地质结构模型。断裂带研究尺度和精度不同、断裂带发育部位不同,导致其结构及水文地质性质亦不相同,如何建立起精确、典型的断裂带水文地质结构模型,需要各领域数据共享及多学科融合共同开展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断层核 破裂带 渗透率 岩溶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新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于开宁 王润忠 刘丹丹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3-1077,共15页
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全氟或多氟化合物等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通过径流、扩散、渗透等多种途径进入水体环境。由于新污染物多具有生物累积性、生物毒性及环境持久性等特征,对水生生物、人体健康和生... 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全氟或多氟化合物等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通过径流、扩散、渗透等多种途径进入水体环境。由于新污染物多具有生物累积性、生物毒性及环境持久性等特征,对水生生物、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存在环境风险,因此,国家对其污染现状开始进行调查。随着中国新污染物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工作的开展,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近年文献重点评述了水环境中新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性能和优缺点作了对比。结果表明:①目前新污染物的检测方法以大型仪器检测方法为主。仪器检测方法的检测浓度低、精度高,对设备的要求高,从采样到测试分析得到结果的周期长,不适用于新污染物的现场快速检测。②传感检测技术和免疫分析技术逐步应用于新污染物的快速检测。其中电化学传感器和酶联免疫分析法相对成熟,应用较多,具有设备简单、检测时间短,灵敏度和精确度良好等优点,可开展现场快速检测。本文认为,①快速检测技术多针对单一污染物进行检测,而实现同时检测多种污染物质还需进一步研究;②多种检测技术相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是未来新污染物检测的发展方向;③利用新型材料改良检测方法、降低检出限、提高灵敏度和精确度实现新污染物快速检测是未来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快速检测 仪器分析 传感器 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枣煤田闭坑矿井硫酸盐污染预测及防控研究
7
作者 孟宪洲 王天娇 +5 位作者 张丰 安洪岩 沈祥瑞 肖华 王博伦 陈浩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7,共13页
煤炭开采引发的硫酸盐污染严重威胁地下水资源安全,特别是在闭坑矿井与岩溶水系统交互的区域。以山东省陶枣煤田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废弃矿井中硫酸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演化机制及迁移规律,明确老窑水与岩溶水的相互作用,并探索科学... 煤炭开采引发的硫酸盐污染严重威胁地下水资源安全,特别是在闭坑矿井与岩溶水系统交互的区域。以山东省陶枣煤田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废弃矿井中硫酸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演化机制及迁移规律,明确老窑水与岩溶水的相互作用,并探索科学防控路径。结合同位素溯源、贝叶斯混合模型、水化学分析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系统解析硫酸盐的来源、迁移过程及未来趋势。研究表明,黄铁矿氧化是硫酸盐的主要成因,采动裂隙促进硫化矿物的氧化,生成大量SO^(2-)_(4);局部石膏溶解对硫酸盐的含量也起一定补充作用。老窑水通过大吕巷断裂和底板裂隙带向岩溶含水层扩散,成为主要污染途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显示,在时间变化的主导作用下,未来10 a硫酸盐浓度将保持小幅波动。本研究提出“源—径—汇”三级防控体系:在源头通过封堵矿井口并调控水动力条件减少污染;在迁移路径上采用帷幕注浆技术阻断污染物扩散;在末端构建人工湿地实现水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研究成果为煤炭开采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坑矿井 岩溶水 硫酸盐污染 同位素溯源 随机森林模型 陶枣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港湿地湖水蒸发及地表水地下水转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睿 曲文静 +2 位作者 王超月 代锋刚 李方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1-1250,共10页
南大港湿地是我国重要湿地之一,近年来湿地生态环境及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揭示南大港湿地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湖水蒸发与区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探究南大港地区水循环过程,本研究于2023年5月开展河水、湖水、海水和地下水... 南大港湿地是我国重要湿地之一,近年来湿地生态环境及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揭示南大港湿地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湖水蒸发与区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探究南大港地区水循环过程,本研究于2023年5月开展河水、湖水、海水和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根据同位素分馏和氘盈余估算了湖水的蒸发损失,通过质量平衡混合模型研究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结果表明:南大港地区浅层地下水大多沿当地大气降水线分布,降水为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受蒸发因素的影响,地表水体氢氧同位素值普遍高于地下水体。由湖水氢氧同位素回归分析得到湖水蒸发线方程:δ^(2)H=6.1498δ^(18)O-14.774 (n=12, R^(2)=0.9814),通过氘盈余(d值)估算的湖水蒸发损失为27%~37%。自内陆向沿海,地下水埋深逐渐变浅,氢氧同位素值逐渐增大。湖水运移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湿地东南部是活水来源,湿地西部和北部水体滞留时间较长,氢氧同位素值较高,且d值较小。受北部盐场影响,湖水西部和北部的Cl-浓度普遍高于东部和南部。根据Cl-浓度和氧同位素值建立的混合端元模型得到, 50%的浅层地下水样品位于地下水海水混合线上。湖水在东侧存在渗漏,但其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范围不超过1 km。分析表明:南大港湿地湖水从天然降水、南排河和廖家洼渠调水得到补给,而后通过蒸散发和渗漏等方式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地表水地下水转化 蒸发 南大港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演化模拟 被引量:12
9
作者 于开宁 田剑 +3 位作者 刘景涛 周亚红 吕晓立 Vetrimurugan Elumalai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5-904,共10页
为探究兰州市浅层地下水水质演化过程,通过对兰州市浅层地下水所取的40组水样进行分析测试,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离子比例系数方法对该区地下水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PHREEQC软件反向模拟地下水演化规律... 为探究兰州市浅层地下水水质演化过程,通过对兰州市浅层地下水所取的40组水样进行分析测试,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离子比例系数方法对该区地下水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PHREEQC软件反向模拟地下水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兰州市地下水pH平均值为7.59,地下水呈弱碱性,地下水TDS值相对较高,其平均值为2353.21 mg/L;SO^(2-)_(4)和Na^(+)分别是研究区地下水中优势阴、阳离子;SO_(4)·Cl-Na·Mg和SO_(4)·HCO_(3)-Na·Ca型为主要地下水化学类型。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组分主要受蒸发-浓缩作用影响;在两路径模拟中,均为方解石发生溶解,Na^(+)和Ca^(2+)发生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白云石、岩盐、石膏均发生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反向模拟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峰值特征参数对土坡地震响应的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陆荣 张江伟 +1 位作者 迟明杰 陈苏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8-507,I0002,共11页
本文随机选取了100条具有不同地震动峰值特征参数的地震动记录,通过基线校正、积分等方法获取每条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和峰值位移(PGD)三个参数,进而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同一个观测点不同峰值特征参数的特... 本文随机选取了100条具有不同地震动峰值特征参数的地震动记录,通过基线校正、积分等方法获取每条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和峰值位移(PGD)三个参数,进而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同一个观测点不同峰值特征参数的特性与不同观测点同一峰值特征参数的特性来研究土坡的地震响应规律,分析各地震动峰值特征参数与土坡地震响应的相关性。计算结果表明:PGA,PGV和PGD与土坡地震响应都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其相关性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868,0.981,0.926;PGV的相关性优于PGA和PGD,而PGD的相关性要稍好于PGA。因此在关于土坡稳定性评价中,建议采用PGV作为参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震响应 边坡 峰值加速度 峰值速度 峰值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水体氮、磷和重金属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黔伟 汪敬忠 +2 位作者 魏浩 李金涛 张益淼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103-108,共6页
为了探讨白洋淀水体污染的变化特征和来源,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白洋淀湖水中离子、营养盐(氮、磷)和重金属(Cd、Cr、Cu、Ni、Pb及Zn)进行研究,分析其时空变化,并揭示其影响因素和主要来源。结果表明:白洋淀湖水水化学类型包括HCO3-Ca... 为了探讨白洋淀水体污染的变化特征和来源,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白洋淀湖水中离子、营养盐(氮、磷)和重金属(Cd、Cr、Cu、Ni、Pb及Zn)进行研究,分析其时空变化,并揭示其影响因素和主要来源。结果表明:白洋淀湖水水化学类型包括HCO3-Ca·Mg和SO4·Cl-Ca·Mg,湖水总氮、Cd、Cr、Cu、Pb及Zn的平均值均高于V类水质限值。近20年来湖水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值均呈现波动性下降,而两者无明显相关性,主要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在空间上,淀内湖水营养盐和重金属表现出西部地区高、东南地区低的特征,多元统计分析进一步证实流域府河携带的污染物质是白洋淀水体氮、磷和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也是影响其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但淀内不同地区的人类活动对湖水中N、P、Pb及Cr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 重金属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白洋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滑坡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晓帅 孙志文 +4 位作者 朱超祁 范智涵 朱娜 贾永刚 于开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2-235,共14页
随着深水油气资源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和海底管线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的日益增多,影响资源开采和工程施工的深海地质灾害备受关注。深海滑坡作为主要深海灾害,其不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深海滑坡... 随着深水油气资源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和海底管线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的日益增多,影响资源开采和工程施工的深海地质灾害备受关注。深海滑坡作为主要深海灾害,其不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深海滑坡的研究历程,梳理了深海滑坡的形态结构及类型、深海滑坡研究的方法手段,讨论了地震与断层活动、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两个重要因素对深海斜坡不稳定性的影响。近十年来,随着一些新方法的涌现,研究热点已由深海滑坡的形态结构及分类等转移到深海滑坡的触发机制、滑动过程原位观测等方面。但现场调查技术、物理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仍是深海滑坡研究的主要方法手段,ROV/HOV等非常规技术也在逐步应用于深海滑坡的研究中。深海滑坡的产生通常是由海床内部地质作用和外部水动力作用共同引起,多种触发机制对深海滑坡的耦合作用及新触发机制对深海滑坡的影响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滑坡 形态结构 滑坡类型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水泥浆材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邱浩浩 王晓明 +1 位作者 梁经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2-1277,共6页
黏土水泥浆材是采空区处治的优选注浆材料,但目前关于优化浆材配比的研究较少。针对毕威高速公路水塘隧道出口段采空区处治工程,提出采用黏土水泥浆液进行注浆处理,并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配比浆液的凝结时间、结石率、结石密度... 黏土水泥浆材是采空区处治的优选注浆材料,但目前关于优化浆材配比的研究较少。针对毕威高速公路水塘隧道出口段采空区处治工程,提出采用黏土水泥浆液进行注浆处理,并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配比浆液的凝结时间、结石率、结石密度、结石体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及冲蚀率等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固相比较低的浆液凝结时间较短,抗压强度较高,渗透系数较大;随原浆比重增加,浆液的凝结时间缩短,强度提高且渗透系数降低;偏铝酸钠可有效缩短浆液的凝结时间;最终确定了黏土水泥浆材的配比和原浆比重。本次研究可为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的注浆治理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黏土水泥浆液 室内试验 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质系数的裂隙岩体表征单元体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明 杜玉芳 梁旭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5-60,共6页
表征单元体(REV)是岩体力学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其存在性是确定岩体等效参数和应用连续介质方法进行研究的前提条件。为综合反映裂隙大小、产状和密度对岩体REV的影响,本文提出采用岩体非均质系数HI来确定岩体的REV。首先,详细介绍了非... 表征单元体(REV)是岩体力学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其存在性是确定岩体等效参数和应用连续介质方法进行研究的前提条件。为综合反映裂隙大小、产状和密度对岩体REV的影响,本文提出采用岩体非均质系数HI来确定岩体的REV。首先,详细介绍了非均质系数的概念和含义。利用General Block软件建立了中等间距-中等延展性(MS1-MP1)裂隙的网络模型,并完成20次随机实现。从各模型中选取10个不同尺寸的岩体模型计算非均质系数,结果表明:非均质系数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当岩体尺寸不小于8 m时,非均质系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0.5和0.14,综合确定该岩体的REV为8 m。采用HI对三峡地下电站厂房围岩的研究表明,该岩体的REV为60 m,可作为非连续介质方法适用性的判断标准。HI是从岩体结构角度提出的新指标,适用于确定岩体的REV和统计范围,对岩体的统计分析和等效参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表征单元体 非均质系数 裂隙网络模型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沉积引发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特征——以灵山岛下白垩统浊积岩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钊 云玉攀 魏浩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0-458,共9页
灵山岛修船厂剖面发育了多种类型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其中一些变形构造的要素发生了定向倾斜,影响因素尚不明确。结合野外露头观察和室内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变形构造的形成过程、触发因素和地质意义。结果表明:修船厂剖面的两套浊积岩之... 灵山岛修船厂剖面发育了多种类型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其中一些变形构造的要素发生了定向倾斜,影响因素尚不明确。结合野外露头观察和室内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变形构造的形成过程、触发因素和地质意义。结果表明:修船厂剖面的两套浊积岩之间发育了负载—挤入构造、泄水—沉积物充填构造和微断层等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变形机制主要是流体化,触发因素为浊流的快速沉积导致的载荷压力。变形构造的形成过程主要与密度倒置梯度和横向剪切力两个驱动力有关,其中横向剪切力来源于浊流的流动,导致变形构造的要素发生定向倾斜。变形构造的要素的倾斜方向为SEE,指示古水流主要来自SEE方向,与浊积岩序列内底痕指示的古水流方向一致,说明浊流快速沉积形成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能够指示古水流或古斜坡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快速沉积 浊积岩 下白垩统 灵山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VI的晋州市植被覆盖信息提取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铭浩 张霞 尚国琲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23期50-56,共7页
针对当前城市粗犷式发展带来的城市生态用地减少以及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研究利用遥感技术手段获取晋州市2013—2020年每年生长季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通过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晋州市的植被覆盖度(FVC),并对其进行等级划分获得... 针对当前城市粗犷式发展带来的城市生态用地减少以及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研究利用遥感技术手段获取晋州市2013—2020年每年生长季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通过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晋州市的植被覆盖度(FVC),并对其进行等级划分获得了晋州市8a城南农业种植区和城北工业区及城区的NDVI变化趋势、植被覆盖度等级分布和植被覆盖度转移矩阵情况。结果表明:晋州市整体的植被归一化指数呈下降趋势;城南农业种植区的植被覆盖度等级明显高于城北工业区及城区;晋州市植被覆盖度转移情况前期表现为高级别的植被覆盖度区域转移至低级别植被覆盖度区域,后期表现为低级别植被覆盖度区域转移至更高级别植被覆盖度区域;植被覆盖度先降低后升高。本研究结果以期为县域的NDVI估算植被覆盖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转移矩阵 晋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k的大规模网络结构发现算法
17
作者 柴变芳 欧朋成 胡吉朝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9-413,共5页
当今社会处于大数据时代,现实中的网络数据越来越多,其结构复杂、规模庞大,有效分析其结构对了解、应用其提供的信息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混合模型的网络结构发现算法可挖掘网络中的多类型聚类结构,但不能有效处理大规模网络。基于Graph ... 当今社会处于大数据时代,现实中的网络数据越来越多,其结构复杂、规模庞大,有效分析其结构对了解、应用其提供的信息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混合模型的网络结构发现算法可挖掘网络中的多类型聚类结构,但不能有效处理大规模网络。基于Graph X图计算模型,提出基于Spark的大规模网络的结构发现算法LNSES,从存储空间和运行时间两方面提升算法效率。为减少网络结构发现算法存储大规模网络邻接矩阵内存耗费量,LNSES算法将边、节点及节点静态属性值进行分布式存储,边分区记录节点连边,可作为索引进行节点间参数传递。为提高网络结构发现算法效率,边分区和节点分区进行拉链操作产生索引结构;更新参数时,节点根据索引找到边分区上对应的边,并行实现节点参数更新。在真实和人工大规模网络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LNSES在运行时间和网络结构识别准确度方面都要优于同类网络结构发现算法,可以对大规模网络中的结构进行挖掘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网络 网络结构发现 并行图计算 SPA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宁波大榭岛熔结凝灰岩地区的压水试验改进
18
作者 李健 于开宁 +2 位作者 梁钊 沈振 王晓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29,共9页
压水试验是测试深部岩体渗透性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改进压水试验,如安装推拉阀门精简设备,在试段内安装探头直接测取试段压力,在压水泵和压力计之间安装水阀将压水试验转为脉冲试验等,在宁波大榭岛致密凝灰岩地区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 压水试验是测试深部岩体渗透性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改进压水试验,如安装推拉阀门精简设备,在试段内安装探头直接测取试段压力,在压水泵和压力计之间安装水阀将压水试验转为脉冲试验等,在宁波大榭岛致密凝灰岩地区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改进前后的测试效果。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的试段压力与实际存在一定差异,使用探头获取的试段压力排除了管损压力、孔内水位变化等因素的干扰,使得渗透系数的计算更准确;在低渗透性试段内,脉冲试验能测得小于1.0×10^-5 m/d的渗透系数,更加精确。这些改进提高了压水试验的效率和精度,并拓展了试验设备的应用范围,对于岩体渗透性评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大榭岛 钻孔压水试验 试段压力 渗透系数 脉冲试验 致密熔结凝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9年闽侯县土地利用双形态转型评价研究
19
作者 孙铭浩 华键 +2 位作者 张霞 尚国琲 胡清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739-6751,共13页
针对中国近年来由于土地资源需求量与外部环境压力增加而导致的土地利用急剧转型问题,以沿海城市闽侯县为例,综合利用遥感、地形和社会经济数据,从数量结构、转型幅度、转型速度、空间结构、效率与功能等显、隐性双形态方面分析了闽侯... 针对中国近年来由于土地资源需求量与外部环境压力增加而导致的土地利用急剧转型问题,以沿海城市闽侯县为例,综合利用遥感、地形和社会经济数据,从数量结构、转型幅度、转型速度、空间结构、效率与功能等显、隐性双形态方面分析了闽侯县土地利用转型情况。结果表明:显性形态方面,地势低、坡度缓、城镇工业化发展较迅速的街镇地区建设用地转型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为8.74%,林地转型速度最慢,年均增长率为-3.62%。隐性形态方面,建设用地功能形态、耕地生产功能形态和对林地的投入是影响其用地类型转型的主要因素,闽侯县建设用地功能指数的线性增长,耕地生产指数不断上升和林业生产效益回升,不断影响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研究成果可促进该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为政府科学合理规划和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效率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双形态 动态度 闽侯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