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以学科交叉为导向的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1
作者 史淼 陶隆凤 +1 位作者 李艳 袁野 《中国宝玉石》 2024年第6期40-44,共5页
科技和产业的迅速发展给传统工科领域带来了新的考验。为响应这一变革趋势,教育部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旨在解决传统工科教育中课程单一、与产业需求脱节以及学科壁垒森严等问题。本研究以河北地质大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为例,探... 科技和产业的迅速发展给传统工科领域带来了新的考验。为响应这一变革趋势,教育部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旨在解决传统工科教育中课程单一、与产业需求脱节以及学科壁垒森严等问题。本研究以河北地质大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为例,探索确立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融合理学、工学与文学等不同学科的教学理念,成功培养出一批既掌握多学科理论知识,又具备珠宝玉石成因分析、鉴定、设计、加工及营销等实践技能的复合型新工科技术人才,实现了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所得研究成果不仅为本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也为其他工科专业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学科交叉 人才培养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石矿物材料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
作者 史淼 陶隆凤 袁野 《中国宝玉石》 2022年第3期72-75,共4页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珠宝首饰行业需求的不断增加,培养多学科背景复合创新型人才势在必行。本文以材料学专业(宝石矿物材料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探索具有“宝石地质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复合型...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珠宝首饰行业需求的不断增加,培养多学科背景复合创新型人才势在必行。本文以材料学专业(宝石矿物材料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探索具有“宝石地质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复合型导师队伍,同时引导研究生自主探索,提高其学科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最终完成多学科交叉渗透、优势互补以及融会贯通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为宝石矿物材料方向研究生教学与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宝石 矿物材料 复合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多孔矿物材料的环境属性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旭 王雅静 +2 位作者 张小伟 赵志强 刘昶江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天然多孔矿物具有孔道结构、表面效应、环境水合效应、离子交换特性和良好的吸附能力等环境属性,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并能应用于农业肥料、土壤改良、饲料养殖等多个农业生产方面。基...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天然多孔矿物具有孔道结构、表面效应、环境水合效应、离子交换特性和良好的吸附能力等环境属性,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并能应用于农业肥料、土壤改良、饲料养殖等多个农业生产方面。基于天然多孔矿物及其矿物材料的环境属性,开发其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特殊功能应该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天然多孔矿物自净化功能是大自然赋予地球生物生存发展的一种潜在功能,其资源特性和环境属性非常适合于我国土壤修复和绿色农业生产的应用条件,具有重要的研究和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多孔矿物 矿物材料 农业应用 环境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鹏 饶俊 +1 位作者 杨炳飞 王雅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38,45,共6页
粉煤灰高值化利用和相变储能材料防泄漏封装的双重需要,使得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成为新能源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近5年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在材料组成、制备方法、封装效果、储热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提高粉煤灰基复合... 粉煤灰高值化利用和相变储能材料防泄漏封装的双重需要,使得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成为新能源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近5年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在材料组成、制备方法、封装效果、储热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提高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率的方法及该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情况,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复合相变材料 定形封装 储热性能 导热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山东昌乐蓝宝石产生的影响
5
作者 陈姿伊 刘钊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S01期108-111,共4页
山东昌乐蓝宝石属于玄武岩型成因,由于其原石颜色较深,大部分蓝宝石需要进行热处理。本研究以天然山东昌乐蓝宝石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LA-ICP-M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宝石学特征、谱学特征、包... 山东昌乐蓝宝石属于玄武岩型成因,由于其原石颜色较深,大部分蓝宝石需要进行热处理。本研究以天然山东昌乐蓝宝石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LA-ICP-M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宝石学特征、谱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和化学元素等方面的分析,以此为基础系统地对山东昌乐蓝宝石样品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并分类总结该过程中样品的宝石学及谱学特征变化。山东昌乐蓝宝石样品的颜色整体较深,原石表面附着一层黑色熔融壳,裂隙处偶见次生铁质浸染,多色性明显。蓝宝石内包裹体种类及数量丰富,含单质硫、方解石、白云石、赤铁矿、透闪石、金红石、无定形碳、锆石等矿物包裹体,此外还存在罕见的定向排列包裹体和树枝状包裹体。样品的红外光谱指纹区主要特征峰为483、630 cm^(-1)和514 cm^(-1),官能团区为不同方向上Ti-OH振动所引起的3309 cm^(-1)系列峰;拉曼光谱集中在100~800 cm^(-1),主要特征峰为247、380、417、577 cm^(-1)和750 cm^(-1)。LA-ICP-MS和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杂质元素中Fe的含量最高且变化范围较大,含量与颜色深浅变化成正比。Ti元素含量大多在300×10^(-6)内,从中心到边缘呈降低趋势,黄绿色-蓝绿色样品中Ti含量偏低。在氧化环境下,对山东昌乐蓝宝石进行恒温时间不变、从低温到高温梯度的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蓝宝石样品外观整体亮度提高,具达碧兹结构的更为明显;包裹体发生杂质矿物熔融、重结晶和矿液减少后析晶等现象;红外光谱中官能团区3309 cm^(-1)系列峰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变小或消失,指纹区630 cm^(-1)处的特征吸收峰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强且尖锐,认为此变化是鉴定玄武岩型蓝宝石的新型证据。以CIE1967-LAB色度学模型为基础,颜色量化后发现热处理后蓝宝石的明度值(L^(*))均大于热处理前,其饱和度(C^(*))和色调角(h°)的变化无明显规律且存在一定误差,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 热处理 宝石学特征 谱学特征 山东昌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达碧兹”蓝宝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沈澈 刘云贵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6年第A01期21-23,共3页
山东昌乐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蓝宝石产地,该地区产出的蓝宝石颜色较深,粒度较大,内部 比较干净,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达碧兹”是一种特殊的结晶学现象,最早出现在祖母绿中,但在山东蓝 宝石中也发现同样的现象.因此,对山东昌... 山东昌乐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蓝宝石产地,该地区产出的蓝宝石颜色较深,粒度较大,内部 比较干净,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达碧兹”是一种特殊的结晶学现象,最早出现在祖母绿中,但在山东蓝 宝石中也发现同样的现象.因此,对山东昌乐"达碧兹"蓝宝石进行系统的宝石学及矿物学特征研究对解释这 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运用宝石显微镜、 X 射线粉晶衍射 (XRD)、 显微照相仪、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以及环境扫描电镜 (SEM)对"达碧兹"蓝宝石的矿物组成和谱学特征进行研究,并将蓝宝石和祖母 绿的“达碧兹”现象进行对比,从而推测"达碧兹"蓝宝石的形成机制.依据 XRD测试结果,山东昌乐“达碧兹” 蓝宝石中主要的矿物组成为刚玉,与普通蓝宝石的组成成分相同;依据 SEM的测试结果,达碧兹“臂”区域、 扇形区以及核部的成分上没有明显区别,在背散射电子图下灰度几乎一致,利用 SEM自带的能谱测试发现 核部的 Fe含量明显高于"臂"区域和扇形区;依据红外显微镜测试进一步证明了不同区域之间成分的一致性, 依据激光拉曼测试的观察与测试结果,“达碧兹”蓝宝石“臂”区域存在大量定向排列的包裹体,这些包裹体由 CO2, N2 以及一些玻璃态物质构成,这些包体的定向排列是形成"达碧兹"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且通过与"达碧 兹"祖母绿的对比,推测山东"达碧兹"蓝宝石的形成可能是同期生长的三组金红石包裹体溶蚀,留下的空洞充 填了 CO2, N2以及玻璃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碧兹 蓝宝石 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匠心育人理念融入工艺美术类课程提升学生“4C”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7
作者 金翠玲 李艳 于法屹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工艺美术类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性,是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良好载体。文章以工艺美术的匠心育人为核心,探究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以“执模修复与镶嵌”课程为例,提出“三模块、五阶段、六维度、八步骤”的教... 工艺美术类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性,是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良好载体。文章以工艺美术的匠心育人为核心,探究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以“执模修复与镶嵌”课程为例,提出“三模块、五阶段、六维度、八步骤”的教学模式设计。文章通过课程内容模块化、理论实践创新嵌入化、课堂教学点单化、考核方式多元化的模式创新,提升学生文化(Culture)底蕴、增强学生工艺实践(Craft)能力、提高学生设计创新(Creativity)能力和职业(Career)能力的“4C”能力,实现专业育人、思政树人的专业课程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匠心育人 “4C”能力 复合型应用人才 工艺美术 执模修复与镶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储能材料系统典型数值模拟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鹏 顾晓滨 秦善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2期67-77,共11页
相变储能材料是近年来热能储存领域研究的热点,绝大多数相变储能材料系统的相变过程是高度非线性变化的,难以求得解析解。本文分别介绍了基于Ansys-Fluent、Ansys、PCMexpress软件在建筑节能等不同领域对相变储能材料非线性相变过程进... 相变储能材料是近年来热能储存领域研究的热点,绝大多数相变储能材料系统的相变过程是高度非线性变化的,难以求得解析解。本文分别介绍了基于Ansys-Fluent、Ansys、PCMexpress软件在建筑节能等不同领域对相变储能材料非线性相变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和研究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PCM数值分析的发展方向。首先通过综述指出了数值分析在PCM系统研究和应用中处理非线性相变问题的独特优势,这为PCM系统研究及应用过程中处理热量传递中瞬态相变及模拟工程应用提供了有效手段。随后对比分析了Fluent、Ansys、PCMexpress的模拟研究应用情况、各自特点,指出了其中存在的模型建立、初始条件、可靠性等问题。最后结合相变储能材料发展中存在封装及无机PCM系统过冷、相分离的问题,指出了PCM系统数值分析可能朝着建立合理模型、验证模拟结果、改进数值模拟软件、与实际问题结合、拓展应用领域等方向发展,以及其在PCM系统研究和应用中具有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 PCMexpress ANSYS 数值模拟 相变储能材料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山金狮峰田石的宝石学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郑金宇 陈涛 +3 位作者 刘云贵 徐行 姚春茂 周征宇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2年第2期43-53,共11页
寿山金狮峰田石因其品质和形成环境上与田黄具有相似之处,而备受关注。采用宝石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进行测试,获得外观特征、谱学特征、矿物组成和微形貌特征。综合测试结果发现,从外... 寿山金狮峰田石因其品质和形成环境上与田黄具有相似之处,而备受关注。采用宝石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进行测试,获得外观特征、谱学特征、矿物组成和微形貌特征。综合测试结果发现,从外观特征方面看,金狮峰田石石形呈次棱角状,通常完整或部分包裹黑色石皮,外皮上有较大而深的凹坑,石皮上和石肉中均可见“金砂”,石肉颜色丰富,常见黄色、红色、白色,颜色分明;从矿物组成上看,金狮峰田石以无序地开石为主要组成矿物,外皮存在杂质矿物如无定形碳、黄铁矿、方解石、白云石、青金石、赤铁矿、石盐和石英,石肉中存在杂质矿物如叶蜡石、赤铁矿、锐钛矿、硫磷铝锶石和锆石。结合外观特征和矿物组成可以对金狮峰田石进行科学的品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狮峰田石 外观特征 谱学特征 矿物组成 宝石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黄“红格”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云贵 郑金宇 +1 位作者 姚春茂 陈涛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2年第2期31-36,共6页
田黄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寿山石中最珍贵的品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备受珠宝市场和收藏届关注。红格、石皮和萝卜纹是其典型的鉴定特征,其中红格为田黄中肉眼可见的红褐色裂隙,系统研究田黄红格的宝石学特征对于科学鉴定田黄有重要的理... 田黄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寿山石中最珍贵的品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备受珠宝市场和收藏届关注。红格、石皮和萝卜纹是其典型的鉴定特征,其中红格为田黄中肉眼可见的红褐色裂隙,系统研究田黄红格的宝石学特征对于科学鉴定田黄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采用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激光拉曼光谱仪对田黄样品中红格的显微形貌和成分特征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田黄因受外力作用生成裂隙,次生酸性氧化环境中的Fe元素进入裂隙并形成以针铁矿为主要成分的含铁矿物,导致其裂隙呈红褐色,进而形成田黄特征的红格。显微拉曼光谱中252 cm^(-1)和384 cm^(-1)处的拉曼位移峰对于鉴定田黄中天然成因的红格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黄 寿山石 红格 次生环境 针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硅藻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制备及导热强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鹏 顾晓滨 +2 位作者 赵媛媛 饶俊 边亮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固废资源化利用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以月桂酸为相变工作介质,以粉煤灰-硅藻土二元载体为封装材料,碳纳米管为导热剂,采用直接熔融共混法制备出月桂酸/粉煤灰-硅藻土/碳纳米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采用热扩散渗透测试、傅里叶红外光... 固废资源化利用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以月桂酸为相变工作介质,以粉煤灰-硅藻土二元载体为封装材料,碳纳米管为导热剂,采用直接熔融共混法制备出月桂酸/粉煤灰-硅藻土/碳纳米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采用热扩散渗透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无纸记录仪等分别考察了定形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承载性能、微观结构和热物性。结果表明:粉煤灰-硅藻土二元载体可有效防止月桂酸的泄漏,当二元载体中月桂酸的质量分数为28%时可制得无泄漏复合相变储能材料,且原样粉煤灰利用率为55%;FTIR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各组分之间相容性好;DSC测得其熔化相变温度为45.79℃,相变潜热为51.06 J/g;TGA分析显示月桂酸/粉煤灰-硅藻土/碳纳米管热稳定性较好;储/放热性能曲线显示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碳纳米管时,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熔化与凝固时间分别减少60%和62.5%,传热效率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硅藻土 月桂酸 复合相变材料 热能存储 导热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珍珠岩基复合相变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格桑尼玛 刘鹏 +1 位作者 王雅静 刘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19,26,共6页
膨胀珍珠岩具有吸附能力强、稳定性好、储量丰富等优点,是相变材料的优良封装载体之一。目前,研发膨胀珍珠岩基高性能相变材料的关键在于提高其热物性性能和传热效率。综述了膨胀珍珠岩基有机、无机相变材料的封装性能、主要热物性及改... 膨胀珍珠岩具有吸附能力强、稳定性好、储量丰富等优点,是相变材料的优良封装载体之一。目前,研发膨胀珍珠岩基高性能相变材料的关键在于提高其热物性性能和传热效率。综述了膨胀珍珠岩基有机、无机相变材料的封装性能、主要热物性及改善导热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珍珠岩 封装 复合相变材料 热物性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宝石矿床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境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淼 袁野 陶隆凤 《中国宝玉石》 2022年第6期64-67,共4页
深埋地下宝玉石矿产资源的不可触及性、形成过程的时空穿梭性以及资源开采存在的危险性使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成为制约“宝石矿床学”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问题。本文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导向,借助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建立宝玉石矿床... 深埋地下宝玉石矿产资源的不可触及性、形成过程的时空穿梭性以及资源开采存在的危险性使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成为制约“宝石矿床学”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问题。本文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导向,借助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建立宝玉石矿床形成、开采过程以及典型矿床剖面虚拟教学资源库,将野外观测、实体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有机结合,探索并构建虚实结合、人机互动的多维一体化实验教学环境。虚拟仿真技术的引入弥补了传统实验不足,解决了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难题,研究结果将为提升宝石地质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提供可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课程建设 宝石矿床学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地区海蓝宝石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寒 陶隆凤 《新疆有色金属》 2018年第A01期122-122,124,共2页
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为新疆阿勒泰地区产出的海蓝宝石,采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这两种大型仪器对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海蓝宝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新疆阿勒泰海蓝宝石进行红外光谱测定,具有3235cm^-1、3165cm^(-1)、3114cm... 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为新疆阿勒泰地区产出的海蓝宝石,采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这两种大型仪器对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海蓝宝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新疆阿勒泰海蓝宝石进行红外光谱测定,具有3235cm^-1、3165cm^(-1)、3114cm^(-1)处的吸收峰,与标准吸收峰一致。通过对新疆阿勒泰海蓝宝石进行拉曼光谱测定,其包裹体主要是雨丝状包体、点状包体、六方柱状包体、气态包体、气液包裹体,有位于325cm^(-1)、686cm^(-1)、1066cm^(-1)、1108cm^(-1)处的吸收峰,与标准吸收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阿勒泰 海蓝宝石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院派”审美在独山玉雕创作实践中的价值体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法屹 《天工》 2022年第31期27-29,共3页
早在八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玉器,从存世和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发现古代玉器之美是具有神秘性和装饰性的超越人性之审美,作为展示时代风貌的文化载体,玉器的审美也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当前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开放性时代,玉雕市场中作品同质... 早在八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玉器,从存世和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发现古代玉器之美是具有神秘性和装饰性的超越人性之审美,作为展示时代风貌的文化载体,玉器的审美也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当前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开放性时代,玉雕市场中作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由来已久,已成为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的市场现象。而无论是促进玉雕艺术的发展,还是满足玉器市场的审美需求,以创新推动玉雕产业发展都是当务之急。在这种特殊的行业环境里,传统工艺走进高校以及“学院派”审美介入传统工艺正成为“传承与创新”的强劲驱动力。基于这个背景,通过分析研究价值和列举案例,结合创作实践来论证“学院派”审美在独山玉雕创作中的价值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玉雕 学院派艺术 独山玉 巧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中河北玉雕人才培养研究
16
作者 赵瑞娟 姚远 王淑兰 《艺术家》 2018年第8期75-75,共1页
河北省自身不出产玉石矿产,但是河北省的玉石山子雕技术全国知名,主要集中在辛集市、曲阳县、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带。河北玉雕,擅长制作中型或大型玉雕山子,气势恢宏、做工细致。并被命名为'北方山子雕',这一玉雕门派在当代玉雕... 河北省自身不出产玉石矿产,但是河北省的玉石山子雕技术全国知名,主要集中在辛集市、曲阳县、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带。河北玉雕,擅长制作中型或大型玉雕山子,气势恢宏、做工细致。并被命名为'北方山子雕',这一玉雕门派在当代玉雕界占据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手工艺 时代背景 一带一路 玉雕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紫晶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17
作者 刘良瑀 宋彦军 《中国宝玉石》 2023年第1期25-33,共9页
“薰衣草”紫晶呈淡紫色,内部不通透,呈现丝绒质感,是近年来水晶市场出现的新品种。本文采用常规宝石学检测,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测试以及激光照射对“薰衣草”紫晶的宝石学特征做了系统的研究。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 “薰衣草”紫晶呈淡紫色,内部不通透,呈现丝绒质感,是近年来水晶市场出现的新品种。本文采用常规宝石学检测,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测试以及激光照射对“薰衣草”紫晶的宝石学特征做了系统的研究。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以及紫外可见光谱均显示“薰衣草”紫晶主体为单晶石英。此外,对样品的拉曼图谱基线校正后,发现“薰衣草”紫晶拉曼特征峰普遍向低波数偏移2.3~3.3 cm-1,表明其内部微小包体的存在使石英晶格产生了内应力。样品经激光照射时出现丁达尔效应,认为其呈现的丝绒感是由内部包裹体对光散射造成的,且包裹体为非物质型或与水晶本体成分相同的纳米级包裹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紫晶 包裹体 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处理对玄武岩纤维抗拉强度和结构的影响
18
作者 苗世坦 刘嘉麒 +3 位作者 郭玲 刘忠 丁宝明 张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157,共6页
本工作选取山东某地的玄武岩矿石为原料,制备了连续玄武岩纤维,并在空气气氛条件下,对玄武岩纤维进行200~900℃的高温热处理。采用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玄武岩纤维的抗拉强度、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及析晶行为的影响... 本工作选取山东某地的玄武岩矿石为原料,制备了连续玄武岩纤维,并在空气气氛条件下,对玄武岩纤维进行200~900℃的高温热处理。采用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玄武岩纤维的抗拉强度、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及析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纤维的抗拉强度呈近线性下降趋势;纤维表面出现沿轴向裂纹分布的缺陷且数量增多,损伤程度增大;纤维内部单元无序化程度增加,结构逐渐解聚;800℃热处理后,主要析晶相为辉石相与磁铁矿相,900℃热处理后出现赤铁矿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高温处理 抗拉强度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与空气组合强化去除锰浸出液中铁离子
19
作者 张旭 王雅静 +3 位作者 李占成 简柏林 黄才峰 王梓芊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3,共5页
研究了黄铁矿和空气组合去除锰浸出液中铁离子的过程及机理。结果表明:在溶液pH值2.5、反应温度25℃、黄铁矿用量15 g/L、空气用量2.4 L/min和反应时间1 h条件下,除铁后浸出液中残余铁离子质量浓度小于0.01 g/L,锰回收率高于99%。黄铁... 研究了黄铁矿和空气组合去除锰浸出液中铁离子的过程及机理。结果表明:在溶液pH值2.5、反应温度25℃、黄铁矿用量15 g/L、空气用量2.4 L/min和反应时间1 h条件下,除铁后浸出液中残余铁离子质量浓度小于0.01 g/L,锰回收率高于99%。黄铁矿作为还原物质与充入溶液的空气共同作用,使黄铁矿周围存在Fe^(3+)/Fe^(2+)与氧气共存的活性反应区域,有助于溶液中铁离子以针铁矿沉淀形式被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铁 黄铁矿 空气 锰矿浸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文昌锆石的谱学特征研究
20
作者 郝森 徐子维 +2 位作者 沈洪涛 宋彦军 刘云贵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S01期69-70,共2页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新生代岩浆活动剧烈,海南文昌地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碱性玄武岩风化产物中产出宝石级锆石晶体。本研究对海南文昌地区次生环境中产出的锆石开展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以期获得其谱学特征并探究锆石的变生程度和谱...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新生代岩浆活动剧烈,海南文昌地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碱性玄武岩风化产物中产出宝石级锆石晶体。本研究对海南文昌地区次生环境中产出的锆石开展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以期获得其谱学特征并探究锆石的变生程度和谱学特征的相关性。微量元素分析显示其Ti含量普遍较低,Th/U比值相对较高,表明其形成与岩浆环境密切相关;U-Pb年龄测试结果显示其平均年龄为3.78±0.10 Ma;拉曼光谱测试结果指示海南文昌锆石变生程度较低,由ν3(SiO_(4))振动引起的拉曼位移峰峰位与锆石放射性通量Dα为负相关关系,其半高宽与放射性通量Dα呈正相关关系。热处理提高了锆石的结晶度并改变其颜色,分别在空气气氛和氮气气氛中对其加热至600℃时,均发生了明显的颜色变化,主要由深褐色向红褐色或无色转变,颜色的转变主要与440~550 nm范围内的吸收有关,这主要与锆石中色心的形成和消除、晶格损伤修复以及稀土和放射性元素的浓度有关;氮气气氛中加热至1100℃时深褐色转变为蓝灰色,这可能与高温热处理后U^(5+)+e-→U^(4+)的转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谱学特征 变生程度 海南文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