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冀南邯邢地区白涧矽卡岩型铁矿磁铁矿成分特征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天琦
张聚全
+5 位作者
王吉中
高新宇
王一奇
李亚琦
王琳萱
徐翠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40,共10页
对邯邢地区白涧铁矿矿体和岩体中磁铁矿的成分特征进行详细的成分分析,通过成因矿物学研究认为白涧铁矿矿床主要为接触交代成因,而非矿浆贯入成矿。富铁的岩浆热液在有利的断裂构造条件下充填到接触带和围岩裂隙当中,与碳酸盐围岩发生...
对邯邢地区白涧铁矿矿体和岩体中磁铁矿的成分特征进行详细的成分分析,通过成因矿物学研究认为白涧铁矿矿床主要为接触交代成因,而非矿浆贯入成矿。富铁的岩浆热液在有利的断裂构造条件下充填到接触带和围岩裂隙当中,与碳酸盐围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型矿床。研究发现,矿区内磁铁矿以自形-半自形为主,部分有被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矿物交代的现象.围岩蚀变以矽卡岩化和钠长石化为主,具有分带性。矿体磁铁矿与岩体磁铁矿相比表现出富Mg、Mn、Si、Ca贫Fe2+、V、Cr的特征,且与典型的矿浆型磁铁矿成分差别明显。根据成因投图及单位分子中各阳离子数之间的协变图解发现,Mg、Mn与Fe2+、Si与Fe3+呈现明显的负相关,Ca与Si呈现正相关。此外,成矿过程中发生的非氧化还原反应亦可以解释矿区上方出现气孔状矿石的现象,这些成分之间的差异、相关性及发生的非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涧铁矿
接触交代
磁铁矿
成因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太行邯邢地区夕卡岩型铁矿成矿过程的成因矿物学解析
被引量:
16
2
作者
张聚全
王吉中
+2 位作者
李胜荣
申俊峰
卢静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5-213,371,共9页
为了探讨邯邢地区夕卡岩型铁矿的成因,本次研究运用成因矿物学方法,通过对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标识性矿物的成分、结构、年龄等特征的系统解析,研究了成矿过程中Fe质富集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邯邢式铁矿的成矿过程模型。结果显示,...
为了探讨邯邢地区夕卡岩型铁矿的成因,本次研究运用成因矿物学方法,通过对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标识性矿物的成分、结构、年龄等特征的系统解析,研究了成矿过程中Fe质富集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邯邢式铁矿的成矿过程模型。结果显示,本区的岩浆存在两种演化方式,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成矿系统。在角闪闪长岩-闪长岩成矿系统中,基性岩浆主要通过高氧逸度条件下富镁角闪石的结晶分异作用形成高镁闪长岩和富铁的成矿流体;在闪长岩-二长岩成矿系统中,2.5Ga的富铁变质基底被同化进入岩浆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成矿物质。在高氧逸度的成矿流体交代富Ca的碳酸盐围岩形成以钙铁榴石为代表的夕卡岩,消耗了大量的Fe质,不利于成矿;交代富Mg的碳酸盐围岩形成以透辉石为代表的夕卡岩,消耗Fe质较少,有利于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邢地区
夕卡岩型铁矿
成因矿物学
成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冀南邯邢地区白涧矽卡岩型铁矿磁铁矿成分特征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天琦
张聚全
王吉中
高新宇
王一奇
李亚琦
王琳萱
徐翠
机构
河北
地质
大学
资源
学院
河北地质大学宝石与工艺材料学院
河北
省区域
地质
调查院实验室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4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602028)
河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青年项目(编号:QN2017025)
+1 种基金
河北地质大学青年项目(编号:QN201708)
河北地质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编号:BQ201609)
文摘
对邯邢地区白涧铁矿矿体和岩体中磁铁矿的成分特征进行详细的成分分析,通过成因矿物学研究认为白涧铁矿矿床主要为接触交代成因,而非矿浆贯入成矿。富铁的岩浆热液在有利的断裂构造条件下充填到接触带和围岩裂隙当中,与碳酸盐围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型矿床。研究发现,矿区内磁铁矿以自形-半自形为主,部分有被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矿物交代的现象.围岩蚀变以矽卡岩化和钠长石化为主,具有分带性。矿体磁铁矿与岩体磁铁矿相比表现出富Mg、Mn、Si、Ca贫Fe2+、V、Cr的特征,且与典型的矿浆型磁铁矿成分差别明显。根据成因投图及单位分子中各阳离子数之间的协变图解发现,Mg、Mn与Fe2+、Si与Fe3+呈现明显的负相关,Ca与Si呈现正相关。此外,成矿过程中发生的非氧化还原反应亦可以解释矿区上方出现气孔状矿石的现象,这些成分之间的差异、相关性及发生的非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的特征。
关键词
白涧铁矿
接触交代
磁铁矿
成因矿物学
Keywords
Baijian iron deposit
contact metasomatism
magnetite
genetic mineralogy
分类号
P618.3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太行邯邢地区夕卡岩型铁矿成矿过程的成因矿物学解析
被引量:
16
2
作者
张聚全
王吉中
李胜荣
申俊峰
卢静
机构
河北
地质
大学
资源
学院
河北地质大学宝石与工艺材料学院
中国
地质
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
学院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5-213,37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602028)
河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青年项目(QN2017025)
+1 种基金
河北地质大学青年项目(QN201708)
河北地质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Q201609)
文摘
为了探讨邯邢地区夕卡岩型铁矿的成因,本次研究运用成因矿物学方法,通过对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标识性矿物的成分、结构、年龄等特征的系统解析,研究了成矿过程中Fe质富集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邯邢式铁矿的成矿过程模型。结果显示,本区的岩浆存在两种演化方式,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成矿系统。在角闪闪长岩-闪长岩成矿系统中,基性岩浆主要通过高氧逸度条件下富镁角闪石的结晶分异作用形成高镁闪长岩和富铁的成矿流体;在闪长岩-二长岩成矿系统中,2.5Ga的富铁变质基底被同化进入岩浆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成矿物质。在高氧逸度的成矿流体交代富Ca的碳酸盐围岩形成以钙铁榴石为代表的夕卡岩,消耗了大量的Fe质,不利于成矿;交代富Mg的碳酸盐围岩形成以透辉石为代表的夕卡岩,消耗Fe质较少,有利于成矿。
关键词
邯邢地区
夕卡岩型铁矿
成因矿物学
成矿过程
Keywords
Han-Xing area
skarn iron deposit
genetic mineralogy
metallogenic process
分类号
P588.1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冀南邯邢地区白涧矽卡岩型铁矿磁铁矿成分特征与地质意义
孙天琦
张聚全
王吉中
高新宇
王一奇
李亚琦
王琳萱
徐翠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太行邯邢地区夕卡岩型铁矿成矿过程的成因矿物学解析
张聚全
王吉中
李胜荣
申俊峰
卢静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