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行山北段河北阜平县赤瓦屋钼铜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对找矿的指示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志远 王文浩 +4 位作者 丁照月 安跃辉 王志敏 陈志宽 谢桂青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22-1529,共8页
赤瓦屋斑岩型钼铜矿床是太行山北段斑岩-矽卡岩成矿带内探明的一个中型钼铜矿床,钼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赤瓦屋岩体内部相的斑状花岗闪长岩中。为厘定赤瓦屋钼铜矿床的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赤瓦屋钼铜矿... 赤瓦屋斑岩型钼铜矿床是太行山北段斑岩-矽卡岩成矿带内探明的一个中型钼铜矿床,钼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赤瓦屋岩体内部相的斑状花岗闪长岩中。为厘定赤瓦屋钼铜矿床的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赤瓦屋钼铜矿床中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年代学测定,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29.1~130.6 Ma,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9.7±0.7 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28.7±4.4 Ma,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指示赤瓦屋钼铜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赤瓦屋钼铜矿床辉钼矿样品的Re含量为25.9×10^(-6)~37.1×10^(-6),表明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幔混源。结合区域年代学资料,认为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在134~124 Ma存在一期岩浆热液成矿事件,斑岩铜矿型钼铜矿床的找矿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RE-OS同位素年龄 斑岩钼铜矿床 成岩成矿时代 赤瓦屋 太行山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凤太矿集区八卦庙金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娟 刘新星 +3 位作者 王义天 陈绍聪 胡乔青 刘协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6-603,共18页
为探讨陕西凤太矿集区八卦庙金矿床绿泥石的成岩成矿意义,运用电子探针分析了矿床中围岩、不同成矿阶段及煌斑岩脉中的绿泥石。结果显示,矿区内绿泥石的分布特征可以分为4类:分布在围岩中由黑云母蚀变而成(Ⅰ型)、叶片状或鳞片状、与石... 为探讨陕西凤太矿集区八卦庙金矿床绿泥石的成岩成矿意义,运用电子探针分析了矿床中围岩、不同成矿阶段及煌斑岩脉中的绿泥石。结果显示,矿区内绿泥石的分布特征可以分为4类:分布在围岩中由黑云母蚀变而成(Ⅰ型)、叶片状或鳞片状、与石英硫化物共(伴)生的绿泥石脉(Ⅱ型)、蠕虫状包裹在石英颗粒中(Ⅲ型)及由钠长石蚀变具钠长石假晶的绿泥石(Ⅳ型)。前3种主要为蠕绿泥石(铁绿泥石),含少量密绿泥石,Ⅳ型分布在铁镁绿泥石和蠕绿泥石(铁绿泥石)的范围,均指示形成于偏还原环境。在其结构的离子置换中既有Fe对Mg的置换,也有Mg对Fe的置换,表明绿泥石的形成既与泥质碎屑岩围岩有关,也受到富铁、镁的成矿流体影响。由绿泥石地质温度计估算出4类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198~255℃,均属于中-低温热液蚀变范围。在金成矿过程中,随着温度不断下降热液流体性质由弱酸性→近中性→弱酸性演化。金矿化的有利形成环境为近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电子探针 组成特征 形成环境 八卦庙金矿床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