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当代诗歌鉴赏的“四要” 被引量:4
1
作者 费淑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1-41,共1页
诗歌难以解读,首先是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其次是因为它的表达往往是非直陈的、反常的。基于这两点原因。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不讲解,学生往往读不出诗意,领悟不到诗歌的艺术魅力,鉴赏则无从谈起;讲解过多,诗歌往往支离破... 诗歌难以解读,首先是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其次是因为它的表达往往是非直陈的、反常的。基于这两点原因。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不讲解,学生往往读不出诗意,领悟不到诗歌的艺术魅力,鉴赏则无从谈起;讲解过多,诗歌往往支离破碎.诗意全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现当代诗歌鉴赏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鉴赏 现当代 引导学生 诗歌教学 艺术魅力 个性化 讲解 诗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形式新探
2
作者 魏占双 《学术论坛》 CSSCI 1991年第3期21-25,共5页
列宁曾经指出,实践是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确定者,是人的需要所引起的主体对客体的关系,在这一关系里,物与人不可或缺。因此,物与人,就是研究实践形式的出发点和依据。
关键词 实践形式 人的需要 客体 新探 主体 依据 出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