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现当代诗歌鉴赏的“四要”
被引量:
4
1
作者
费淑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1-41,共1页
诗歌难以解读,首先是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其次是因为它的表达往往是非直陈的、反常的。基于这两点原因。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不讲解,学生往往读不出诗意,领悟不到诗歌的艺术魅力,鉴赏则无从谈起;讲解过多,诗歌往往支离破...
诗歌难以解读,首先是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其次是因为它的表达往往是非直陈的、反常的。基于这两点原因。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不讲解,学生往往读不出诗意,领悟不到诗歌的艺术魅力,鉴赏则无从谈起;讲解过多,诗歌往往支离破碎.诗意全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现当代诗歌鉴赏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鉴赏
现当代
引导学生
诗歌教学
艺术魅力
个性化
讲解
诗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践形式新探
2
作者
魏占双
《学术论坛》
CSSCI
1991年第3期21-25,共5页
列宁曾经指出,实践是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确定者,是人的需要所引起的主体对客体的关系,在这一关系里,物与人不可或缺。因此,物与人,就是研究实践形式的出发点和依据。
关键词
实践形式
人的需要
客体
新探
主体
依据
出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当代诗歌鉴赏的“四要”
被引量:
4
1
作者
费淑艳
机构
河北
省
唐山市
滦县
电大
分校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1-41,共1页
文摘
诗歌难以解读,首先是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其次是因为它的表达往往是非直陈的、反常的。基于这两点原因。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不讲解,学生往往读不出诗意,领悟不到诗歌的艺术魅力,鉴赏则无从谈起;讲解过多,诗歌往往支离破碎.诗意全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现当代诗歌鉴赏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
诗歌鉴赏
现当代
引导学生
诗歌教学
艺术魅力
个性化
讲解
诗意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践形式新探
2
作者
魏占双
机构
河北唐山市电大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1991年第3期21-25,共5页
文摘
列宁曾经指出,实践是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确定者,是人的需要所引起的主体对客体的关系,在这一关系里,物与人不可或缺。因此,物与人,就是研究实践形式的出发点和依据。
关键词
实践形式
人的需要
客体
新探
主体
依据
出发点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现当代诗歌鉴赏的“四要”
费淑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实践形式新探
魏占双
《学术论坛》
CSSCI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